从儿童中来 到儿童中去

来源 :山西教育·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llgl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课程游戏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教师对“儿童立场”的认识逐渐清晰,认识到教育就是为了幼儿,教育是依靠幼儿展开的,应从幼儿出发,学会了关注幼儿、关注生活、关注经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主题墙是幼儿园教育资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幼儿每天都会遇见和有交集的区域。但在实际的创设过程中,“儿童立场”时常会受到冲击与挑战。怎样的班级主题墙才是以幼儿发展为本,是幼儿发展所需的呢?如何创设才能体现它的育人价值?我们基于我园特有的丝绸文化特色,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出发,以“主题墙”为抓手,通过对“主题墙”的进一步研究、分析、实践,探索出具有独特视角与幼儿教育的创设方式,使环境教育回归幼儿,从而推动幼儿的成长。

一、问题聚焦——实践、研讨寻根源


  用教科研的方式来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无疑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学期初,幼儿园组织33个班级的教师,分年龄段围绕上学期“班级主题墙环境创设的实践”进行了第一次研讨活动。教师们分享了与幼儿共同创设主题墙的过程片段,探讨了下一步的实践方向。在研讨过程中我们发现,三个年龄段班级的主题墙创设中都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主题墙创设过程中幼儿主体地位不明显。虽说教师在创设过程中也运用到了幼儿的作品,但是从整体来看,不难发现成人视角的东西还是太多:密密麻麻的文字、精美的框架、整齐划一的内容……教师介入过多。
  二是主题墙内容脉络不清晰,缺少互动性、层次性、时效性。如在主题实施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教师没有跟随课程前进的步伐,只是在主题快结束的时候快速完成它的创设,内容叠加、形式跳跃,只求结果,对活动的实施过程没有很好的体现。使幼儿无法通过探索主题墙的过程,进行经验积累,实现知识的拓展。
  三是主题墙呈现形式雷同,固定版块多,变化少。如,同一年龄阶段班级的主题墙创设形式大同小异,一样的绘画作品,一样的折纸展示,一样的材料制作……而我们的幼儿无论从外形、个性、思想等方面都是不一样的,幼儿的成长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如果面对活动一结束就不再更新的主题墙,教育价值将大打折扣。
  研讨结果让我们开始对本园的主题墙创设情况及效果产生质疑,这样的现状是值得深思与深入研究的。

二、问题诊断——读书、学习明价值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幼儿园组织教师在新的实践开始前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有组织、有计划的集体及分组读书活动、线上专家指导等培训,让教师们重新审视自己对主题墙的认知,发现主题墙真正的育人价值。
  价值一:促使幼儿活动的深入开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是“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在创设主题墙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幼儿每一次的研讨、实践,都是经验的积累与提升。教师跟随幼儿的脚步,尊重他们的学习特点,以具有开放性、互动性、挑战性的方式进行指导,发现动态的实施过程,进而进行动态的环境布置,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于是,在各种资源的互动中便能引发生成新的主题,同时引导活动不断深入开展。
  价值二:记录幼儿探索的活动轨迹
  班级主题墙的展示是幼儿在园生活的真实写照,它不仅仅只是推动了幼儿园课程的生成与开展。通过主题墙,我们可以看到幼儿玩了什么,做了什么,哪些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中间发生了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在创设这面墙的时候这些内容被梳理、被记录,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
  价值三:激发幼儿多方位互动的能力
  主题墙作为班级的一部分,随时和幼儿在进行着“沟通”与“交流”,幼儿跟材料互动,他们会积极动手、动脑选择自己所需要的、相匹配的,不仅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还发展了审美能力;幼儿会在遇到困难时向教师、家长、同伴等寻求帮助,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幼儿与主题墙互动,墙面本来就是隐形的教育资源,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等行为,在语言、科学、健康、社会、艺术五大领域获得能力的提高,并通过主题墙这样的“媒介”,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不仅是班级幼儿间的互相学习与进步,甚至可以影响更多的人。

三、行动策略——观察、走进施对策


  《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这也表明真正“发出”教育需求的是幼儿,因此教育的主体始终没有变化,那就是以幼儿为主,以幼儿的发展为主,教师就应该站在儿童立场进行施教。

  1.理清主題内容,搜索班级主题墙创设之“热度”
  主题内容源于“生活”,生活是幼儿教育的场所和基础,是主题的来源与出发点。《指南》中明确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由此可见,生活是主题产生的重要资源,主题内容的产生就应从幼儿经验出发,追随幼儿的生活。
  幼儿的生活生动又有趣,并时常发生着变化。在生活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基于幼儿的实际经验,把观察到的事物纳入到主题活动中来,特别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或是感兴趣的事件。如我园中班幼儿在开展丝绸文化系列活动“参观潜龙渠公园”后,仍然激动不已,他们回到班级后与同伴互相交流着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不一样的沙滩”“安全警戒线”“沙滩上有什么”“我们班的潜龙渠公园”“我是公园小导游”等主题内容由此生发,它们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幼儿关注的热点问题新鲜又有趣,同时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相关知识,在循序渐进的活动探索进程中,培养及提升了幼儿的不同能力。   2.转变师幼关系,拓展班级主题墙创设之“宽度”
  在班级主题墙创设的过程中,教师们要大胆鼓励幼儿参与进来,不要让“幼儿是环境的主人”成为一句空话。角色的转变我们同样可以从观察开始,教师多做倾听者,在活动中关注幼儿的需求,当幼儿遇到超越年龄段需要思考的问题,教师应给予适宜的支持,鼓励其大胆想象、勇于尝试。教师可以将整个主题墙的设计权利交给幼儿,如放置、规划、设计、边框、布置等,跟幼儿一起准备,活动中教师多设置讨论、交流的环节,将集体意识、团结协作的能力注入活动中。幼儿通过协商、询问、动手参与,逐步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当然不同年龄阶段的主题墙创设教师介入应有所不同,建议递进式、阶梯式的进行。小、中班幼儿生活经验少,动手能力相對比较弱,创设过程中教师介入的相对较多,特别是幼儿在工具与材料的使用方面,而到了大班,教师则可退居幕后。如大班创设的主题墙“我爱编织”,教师大胆放手,从内容选择(幼儿穿来一件衣服,偶发的兴趣点)、版面设计(最终稿由小组激烈投票产生)、材料收集(从班级资源箱找到了幼儿园大仓库与户外)、内容更新(游戏活动的不断推进),都是幼儿自发、自主地进行活动,教师只是在他们遇到问题或者经验不足的情况下,给予了适宜的引导,结果是可喜的。完成的墙面就像是幼儿的梦想,他们会每天回顾、更新经历的事情,商量着哪些是可以放在主题墙上的,哪些是可以进行互动的,他们不停地进行着循环式的分享、商讨、辩论等,直至主题暂告段落,墙面完成。
  幼儿在创设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表明他们真正成为了环境创设的主人。他们不断地丰富与管理主题墙的创设,收获的不仅是在某一领域能力的提升,更是综合素质的提高,而教师则由原来的动手者转变为观察者、倾听者和支持者。
  3. 融合课程内容,提升班级主题墙创设之“高度”
  一日生活皆课程,这需要教师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与强大地执行力。当遇到突如其来的新发现,有些教师便会不知所措,到底是要按部就班地实施预设的内容,还是打乱计划大胆尝试生成的活动呢?我们的回答是互相结合,相互替代,预设和生成结合进行,教师需要根据《指南》的要求将生成活动的内容与我们的课程紧密结合,引导幼儿更加深入的探索、实践,从而获得新知识、新经验。如小班主题“我上幼儿园”,一次午间散步活动,小6班一位小朋友被小山坡上的桑树吸引,产生“老师,这是什么树”的疑问,紧接着更多的幼儿加入了发问的队伍,“它们怎么长的都不一样”“我来数一数,1、2、3,这么多数也数不清”……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围绕幼儿的兴趣开展了“一片桑树林”主题活动。教师始终抓住幼儿感兴趣的线索,围绕这条线索产生了一系列活动:“桑树有几棵”——教师引导幼儿运用数学游戏的形式,通过3种材料,多次尝试,最终数清有39棵桑树。这对小班的幼儿是极限(小班幼儿认识5以内的数字),但是教师适当地调整工具与指导方法,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解决了幼儿想知道到底有几棵树的问题。“桑叶变变变”——通过对桑树叶的观察,发现不同部位的特点,进行了美术创作活动。“不一样的桑树”——通过辨认、观察、资料收集,幼儿发现桑树品种多种多样,还用自己的语言给桑树取了好听的名字。最终教师与幼儿把他们不断探索、深入研究的过程一起布置在主题墙上,创造出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记录下了幼儿参与的足迹。
  幼儿在活动中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成为了主动的建构者,构建了真实的需要。作为支持者的教师没有停留在事物的表层,而是对主题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与挖掘,引导幼儿走向学习的深处。同时也很好解决了一开始教师所出现的状况,固定板块的形式也被瓦解,在形式上各班实现了由幼儿出发的各班特色,展现出来的是活动的各项进程,凸显了成长的味道,映射了主题推进的痕迹。
  4. 实现整体联动,延伸班级主题墙之“长度”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可见,幼儿园阶段的教育之重要性,它有无限延长的可能性,所以我们的每节活动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学会一首儿歌,制作一幅精美的图画,而是让每一位幼儿拥有最好的未来,为长远的生活、学习打下基础。在我们的主题进行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每学期会有三到四个预设的主题,一个主题进行三至四周马上结束进行下一个,但总是计划不如变化快,幼儿的发现与感兴趣的事物会完全脱离预设。基于这样的现状,我们进行了调整,鼓励各班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随时做出主题的调整。如大班生成活动“我爱编织”,原来只是一个生发的小主题,教师的预估是一星期左右,然而幼儿对编制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教师在活动中看到了幼儿的需要与成长,创造了尽可能多的机会。整整一学期,班级门前的三块墙面,都在延续此项活动内容,教师打趣地说,我以为要结束了,但是幼儿又有新的发现,而且还是连续性的。在幼儿的强烈要求之下,我们生成了一系列的相关主题:从“我爱编织”延伸出了“奇妙绳线”和“绳线大变身”,由于幼儿的想法天马行空,在墙面设计有所缺失时,他们动用“班级资源库”“幼儿园资源库”“家庭资源库”“社会资源库”等各方资源寻找到各种适合的纸管、纸盒,搭建了简易的架子,展览他们的作品,活动不断地继续延伸,甚至走出幼儿园,走进了丝博园、宋锦园、先蚕祠……幼儿面对自己创设的主题墙,自豪地表示“这是一道风景线”,可以做“小导游”让全园的小朋友、教师、家长来参观。本来相对独立的主题墙,在幼儿的设计、参与下,变成了联动整个幼儿园的大桥梁,传递出幼儿、教师、家长三方共同的心声与希望。
  在主题墙创设的过程中,我们用眼睛看到的是幼儿的成长,其实我们更明白这同时也是教师不断成长的过程。教师学会转变观念,提供适宜幼儿成长的支持,从儿童中来,到儿童中去,遵循儿童立场,创设有价值的班级主题墙,创设属于幼儿的环境之家。正如虞永平教授强调的:“环境要让幼儿的思想看得见,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让幼儿的经验看得见,让幼儿的愿望看得见。”
  (责任编辑:张 琳)
其他文献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让幼儿全身心地享受其中,有利于幼儿在认知、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随着《江苏省幼儿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实施,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前期创设和改造的沙池环境不仅与其中的一些配备建议不适宜,而且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因此创设适宜的玩沙环境成了我们最为迫切的需求。要想创设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玩沙环境,帮助幼儿打造多元化并且适合幼儿的玩沙乐园,必须充
期刊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以及人格形成的最重要、最关键的时期,幼儿教师在关注幼儿身体健康、基本技能掌握的同时,还应当关注他们的性格培养以及心理健康状况,以幼儿的需求为导向,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引导幼儿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实现健康、和谐、全面发展。一、坚持以關爱为活动基础  给幼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以关爱为开展幼儿教育活动的基础。设身处地的为幼儿着想,才能让教育更有意
期刊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六大解放”等重要理论。3-6岁是幼儿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创造力等重要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社会性行为、情绪情感、性格认知等方面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关爱、鼓励、正面引导幼儿,让他们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创造力,是我们工作的根本。一、六大解放,营造班级创新环境  幼儿的想象是丰富的,具有随机性,所以这些想象有时是不可多得的真知灼见
期刊
“完整儿童”(the whole child)是19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股教育思潮,这个观念是对关于儿童、学校、教育、社会等基本问题的反思,其主要旨趣是在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参与下实现儿童身体、心智、精神的完整发展。在现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变化是这个社会永恒不变的话题。个体在幼儿期充满可塑性,因此幼儿园教育要能帮助幼儿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实现完整儿童的培育,而这正是幼儿园教
期刊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全省教育系统在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号召,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复工复学取得重要进展。特别是,针对疫情期间幼儿居家不能入园的特殊情况,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幼儿园家长相互理解、积极作为、共克时艰,帮助孩子以良好的状态平安度过疫情防控期,保证了我省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推进,也给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成长体验。  “特殊的时光,不一
期刊
数学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陶行知先生曾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运用解放了幼儿的手脚,培养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激发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数学奥
期刊
教育,不是孤军奋战的。教师用心,家长配合,孩子才能更好地健康成长。  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居家教育的别样模式带给我们深刻的思考: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感受健康,感受亲情;体验规则,体验坚持;渴望交流,渴望友谊;感恩关爱,感恩奉献……这些不正是最好的成长吗?放缓“抢跑”,不再“拔苗”,让我们共同筑牢孩子健康发展的根基。  疫情带来的一切不美好终会过去,因为我们有强大的祖国!在这个“加长版”的假期里,
期刊
随着近年来幼儿园美术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幼儿在美术教育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从幼儿园美术教学成效上来看,依然在很多方面存在着问题,误区相对较为明显,使幼儿难以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获得最优发展。一、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常见问题与误区  1.以教师为本现象严重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部分美术教师往往过度关注如何设计美术教学课程,如何细化美术教学任务,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确定教学方式,却忽略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
期刊
形式一:绘本活动——鸡毛信  活动目标:  1.能根據故事情节和画面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积极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2.能说出海娃是如何把信及时送到的,学习海娃遇事不慌、机智勇敢的品质。  活动准备:  PPT、信封、有听小英雄故事的前期经验。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师:小朋友们,老师知道你们听过很多小英雄的故事。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这个故事是关于一个抗日小英雄的
期刊
当前,科学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科学活动在幼儿学习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科学学习的方法,其对幼儿的发展价值已经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共识。提供多种材料,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