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角度浅论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W88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亲属称谓语也不例外。本文从英汉亲属称谓语的主要差异、英汉亲属称谓语差异的文化因素、英汉亲属称谓语之差异对于交际的要求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认为英汉两种语言都源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尤其是在称谓方面都蕴含着浓浓的不同的文化内涵,也受到不同文化的制约。必须在文化教学和交际时注重这一点。
  关键词:英语 汉语 亲属 称谓语 差异
  
  前言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学习和运用外语必须了解与这种外语有密切关系的文化,进而自觉培养一种“文化洞察力”。索绪尔和乔姆斯基在研究结构语言学和生成语言学时,都没有把语言与文化联系起来。同时,语言又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系统不是一种存在于真空中、独立发展、自生自灭的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无时无刻不受存在于语言之外的社会诸因素的制约。语言的这种属性决定了语言研究不能局限于语言本身,必须考虑影响这种语言的文化、社会、心理、民族历史等因素。如果把语言当作一个内核,那么文化等因素便构成了围绕这个内核的六面体,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网络系统。从文化这一侧面来透视语言,便属于文化语言学的范畴。“如果说我们熟练地掌握某种语言的语法知识有助于保证所造的句子结构正确,那么熟悉有关的文化知识则有助于保证该语言使用得当。反过来,如我们深入地了解反映某种文化的特有的语言,则有助于我们了解该语言所体现的文化特性。”
  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民族的文化自然会迥然不同。这种文化形态上的差异,不可避免的会呈现在语言大系统的不同层次上。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件,是语言大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因此文化差异在词汇的层次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涉及面最为广泛。本文主要探讨亲属关系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及其社会根源。
  
  一、英汉亲属称谓语的主要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一特殊的词汇,称为“亲属称谓语”。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其他方面的相互关系而得来的名称。亲属或亲戚是指通过继嗣、亲子连接或通过继嗣和姻亲的结合而相互有关系的人。人类社会几乎所有的文化类型中都存在着亲属制度和与之相应的亲属称谓体系。亲属称谓体系可分为标准称谓(书面称谓系统)和面称与叙称形式,在家谱、法律条文制定时和礼仪场合经常使用标准称谓。标准称谓具有普遍意义,是其它称谓所赖以建立的基础;在日常口头言语交际中,人们并非使用标准称谓来相互称呼,这时就用面称和叙称形式。由于面称和叙称形式在大多数语言中存在着较大的方言差异,没有标准称谓那么具有普遍意义,所以,本文只重点讨论英汉亲属标准称谓的差异,以下称英汉亲属称谓语。
  这些词有些是血缘关系词,有些是婚姻关系词,但构成它们的基础是血缘关系词,如:father (父亲)、mother(母亲)、son(儿子)、daughter(女儿)等等。这些词都有它们对应的中文释义。然而,对中国人来说有时却很难确定这些英文亲属关系词在句子中的准确释义,使我们在和英美人交际时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在交际时遇到下面的这些句子中国人往往都会感到很难准确理解:
  (1)Mary’s brother is a teacher and John’s sister is a nurse.
  (2)My uncle is coming to see me tomorrow.
  (3)Howard’s grandparents live in the countryside.
  他们不知道例(1)中的brother到底是Mary的“哥哥”还是“弟弟”,sister到底是指John的“姐姐”还是“妹妹”?例(2)中的uncle是指“舅舅”“伯伯”“叔叔”还是“姑父”“姨父”?例(3)中的grandparents是“祖父母”还是“外祖父母”?中国人不习惯笼统的亲属关系词,往往需要对其进行细致区分。在中国人看来,英语的亲属关系词不能准确地表达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疏密程度,所以汉语中有许多称呼来指各种具体的关系。而在英美人看来,中文的亲属关系词则过于复杂繁琐,常常令他们费解,通常需要附加的解释。请看下表:
  


  以上列出的仅仅是部分汉语亲属词,至于像“小舅子”“姨外婆”“弟妹”等用更细微的方式来区分的亲属关系,在交际中所造成的困难更大。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的“词汇空缺”现象。
  
  (一)亲属称谓语的构成差异
  冯汉骥先生在《中国亲属称谓制》一书中谈到两种现象:
  1.汉语中家庭称谓的构成远比英语家族称谓详细复杂得多。以汉语中的堂、表亲属为例,汉语中有八个不同的称呼,相比之下,英语却只有一个统称词“cousin”。这是由于在中国封建大家庭中,几代同堂,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如此多的人聚居在一起,人员之间关系复杂,为指称明确,亲属间称谓词语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语义明晰;而在西方的核心家庭中,内部结构简单,成员数量少,相互关系明确,而且亲缘观念淡薄,平素交往较少,因而亲属称谓呈现出数量较少、指称宽泛、语义模糊的特点。
  2.大多数汉语称谓词都是由核心称谓加上其它附加词语组成的。核心称谓表示核心的亲属关系,每个核心称谓都包含有一种主要意义,一种或几种次要意义,还可以单独使用;而大部分附加词语都是表示辈分与旁系亲属关系,不能单独做亲属称谓使用,可附加在核心词上构成新一层的亲属关系,同时我们也发现现代汉语的核心称谓和修词语词汇比英语丰富得多。汉语核心称谓中有一些词在英语中根本无法找到相应的英语词汇,如“孙”“婿”,它们只能通过附加词语来构成与汉语语义相等的称谓。
  
  (二)英汉亲属称谓语社会化范围的差异
  一般情况下,亲属称谓词是指用来称谓那些具有血缘或姻亲关系的人。在交际中,亲属称谓常用来称呼那些不具有血缘或姻亲关系的人。这种情况叫做亲属称谓的虚拟用法或拟亲属称谓。在汉语中,亲属称谓可以转用在社会称谓中,对陌生的男人称“大伯”“叔叔”等,对陌生的女性称“阿姨”“大娘”“奶奶”等。拟亲属称谓的使用可以增进人际间的亲密程度,消除距离感。英语中,拟亲属称谓只限于少数人在少数情况下使用,一旦把这种称谓套到英语交际中就会出现语用失误。所以,类似“Grandma”“PLA Uncle”“Aunt Nurse”的汉语式称谓会让英语国家的人感到莫名其妙。
  
  (三)英汉语在父系亲属与母系亲属称谓上的差别
  汉语非常重视父亲一方的亲属与母亲一方亲属的区别。在汉语中,父亲的弟兄被称作“叔”“伯”,而母亲的弟兄却被称为“舅”。在英语当中,无论父系亲属还是母系亲属的兄弟一概被称为“uncle”。在汉语中,母系亲属没有父系亲属重要,如在《红楼梦》中宝玉曾对黛玉说:“我和你自然比和她(指薛宝钗)亲得多”。在词汇的运用上,汉语亲属称谓也体现了母系亲属的这种相对次要地位,如在许多母系亲属前都加词缀“外”,例如“外祖母”“外祖父”“外甥”。
  
  (四)英汉语称谓在年龄、辈分上的差异
  汉语中,同辈家庭成员和亲戚的称谓需要根据年龄的不同进行排行加以区别。比如家庭中有大姐、二姐、三姐,大哥、二哥、三哥等的区别。而在英语称谓中却非常简单,家庭中同辈男性通称“brother”,同辈女性则都称“sister”。中国人在家庭中称比父亲年长的同辈为“伯伯”,称比父亲年轻的同辈为“叔叔”,而英语却一概用“uncle”这个词。在称同辈时,汉语重年龄;在上下代之间,汉语更重辈分,重长幼。在中国,血统上分为“九族”,上有四代长辈,下有四代晚辈,长幼序列为: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孙、曾孙、玄孙,其中有五个核心称谓词。在英语中与汉语相对应的只有表示父子两代的两个核心称谓词——“father”和“son”。若要表示祖父、孙子或更高与更低辈分,上下只差两代用grand 构成合成词,即“grandfather”与“grandson”之前加上great或对great进行重叠使用。汉语中不论是当面称谓还是书面称谓,晚辈对长辈必须按辈分尊称,同辈之间必须按长幼称呼,对长辈的直系血亲或同辈的直系血亲要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姑姑、姐姐、哥哥等。中国人在语言交际时对同辈长者与长辈使用恰当的称谓是有教养懂礼貌的体现。而在英语中更显出长辈晚辈的平等性。有时候孩子对父母、长辈、老师、同辈年长者可直呼其名,且顺理成章,不涉及礼貌和教养问题。
  
  (五)英汉语在性别称谓方面的差异
  汉语中对父母亲的兄弟姐妹的子女可根据性别年龄分别称为“表哥”“表弟”“表姐”“表妹”“堂哥”“堂弟”“堂姐”“堂妹”八个称谓。这些称谓把晚辈的父母以及与本人的关系和在年龄上的差别描述得一清二楚,让人一目了然。英语中对父母亲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仅仅公用一个称谓词“cousin”,既分不出是父系亲属还是母系亲属,又辨不清性别和年龄。这样在英译汉时,就必须依托语言环境,进行换算考证,以便做到让译文符合真实性与可接受性的标准,让汉语读者一目了然。
  
  (六)英汉语在血亲与姻亲称谓词方面的差异
  虽然英语与汉语都对血亲和姻亲有区分,但两者区分的方式与范围不同。对姻亲,英语的称谓形式是在血亲后添加后缀-in-law来实现,如son-in-law,parent-in-law, sister-in-law 这种派生的方法。而汉语用了一整套单独的词汇来分别命名血亲与姻亲,如:哥哥—姐夫,妹妹—弟媳,弟弟—小舅子。相比之下,英语词汇对姻亲定义非常明确,即姻亲关系是按照法律建立的,婚姻关系一旦不被法律认可,就不存在这种姻亲称谓了。这比汉语的语义要清晰得多。对于旁系,英语基本上不再区分,而汉语是要区分的,如汉语中的姑父、姨夫在英语中只用uncle,与叔舅伯一样,汉语的婶婶、舅母在英语中只用aunt,与姑、姨同词。
  
  二、英汉亲属称谓语差异的文化因素
  
  (一)词汇、语义方面
  词汇的语义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词汇本身的意义,另一方面是词汇的文化意义。词汇语义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词汇的文化意义上,如“fox”一词和汉语中的“狐狸”是对应的,且在英、汉两个文化环境中都表示“狡猾”这样的文化内涵。有些词的指代意义与汉语相同但文化内涵只有部分相同,如“family”一词的对应词是汉语的“家人”,但“family”一词在英语中专指夫妻及子女,通常不包括上一代人,而汉语中的“家人”却把上一代甚至上下几代人都包括在内。没有一定的跨文化背景知识作基础,我们根本无法对其做出正确的理解。因此我们要善于从文化这个层面上对英汉的相应词汇和文学典故加以比较、分析、归纳,从中发现两者的差异。
  
  (二)语用方面
  语言至少有两套规则:一是结构规则,即语音、语法、词汇、语篇等;二是使用规则,即决定语言使用是否得体的诸因素。一句完全合乎语法的话,“用于不恰当的场合,说的不符合说话人的身份,或者违反当时当地的社会风俗习惯,就达不到交际的目的,有时甚至导致交际失败。”
  英语受宗教,特别是基督教的影响非常深远;而汉语的文化根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数千年形成的以维护社会等级制度为目的的“礼”,以及由此产生的“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基督教产生以来,一直在欧洲占有统治地位,尤其在中世纪,它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政权实力的范围。因此,英语的亲属关系词在很大程度上受《圣经》的影响,其亲属关系是从A dam和Eve开始的。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当受到惊吓的时候,中国人叫“妈呀!”,而英国人却喊“Oh,my God!”“Jesus Christ!”在英语中,人们对牧师称呼Father,对修女称呼Sister,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再年轻的牧师也称呼他的信徒为“My son”。
  汉语则受传统孔孟儒家礼教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根据“礼”,人际间的交往首先要正名,即要求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的身份,如辈份、血缘称呼、官衔、职衔等等。人们在使用时必须具体而精确,绝不能像英美人那样笼而统之。中国漫长而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是建立在家长制的基础上的。社会的基础是家庭,家庭之上是家族,而各家族的共同家长就是皇帝。再加上华夏民族均自认为是炎黄的共同子孙,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人是一家人的观点。这种森严使得人们在称呼某人时必须带上亲属关系语言,以示辈份或血缘关系,如大伯、二婶、张阿姨、李大妈等。而不能如英美人那样直呼其名,以示亲切,即使对方是长辈或老人也可如此。
  
  (三)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方面
  中西方民族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语言学家们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具体可归纳为两种:“一是东方人重综合,西方人重分析;二是东方人喜欢散点式思维方式,而西方人喜欢焦点式思维方式。”另外,中国人强调先集体后个人,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不应突出个人,树大招风,不要显山露水等。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则相当崇拜个人奋斗,极力张扬个性,倡导谁能奋斗成功,上帝就让谁做选民,让他升天堂,反之就让他入地狱。宗教信仰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人们普遍认为东方宗教为解脱之宗教,而西方宗教为生活之宗教。也就是说东方宗教多是教导人们要从清静的修行中求得解脱,其教义以清静寂灭为人生之究竟,而西方宗教则教导人们要注重现世的个人奋斗,以求上帝的恩宠。显然,中西两种不同的价值观构建了不同的交际风格与语言行为模式。”
  
  结语
  英汉两种语言都源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尤其是在称谓方面都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也受到不同文化的制约。因而,中英跨文化交际时,必须考虑到文化因素对跨文化交际的限制,才能使交际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夏孝才.亲属关系词中的文化差异[J].湖南大学学报,2001,(1).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董广杰.魅力与魔力——中西文化透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
  [5]杨芳.中英文化差异对语言交流的影响[J].语文学刊,2007,(5).
  (赵钟淑,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运用现代词汇语义学的概念要素分析法,对《汉语大字典》中“收”字的动词义项分别进行分析,试图从中总结出各义项间的联系和历史发展,并对“收”的义项做更系统性的归纳。  关键词:《汉语大字典》 收 概念要素 词义系统    蒋绍愚《汉语词义和词汇系统的历史演变初探——以“投”为例》一文,从“投”的基本意义入手,运用现代词汇语义学的概念要素分析法,对《汉语大词典》中“投”的动词义项(核心要素、
期刊
摘 要:本文以2009年网络流行语“杯具”为例,从用语的求新求变,时代对新词的影响,网民对网络新词的态度,以及谐音折射出来的不同情感等方面,探讨了网络流行语的生命度及其相关规范问题。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杯具 生命度    网络流行语是最有代表性的网民意见表达,是网络文化的缩影,具有很强的网络语言代表性。本文以2009年最火的网络流行语“杯具”为例,借助搜索引擎进行网络检索,并进行删选归类和整合
期刊
摘要:“连X也/都VP”结构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文章首先从史的角度考察“连X也/都VP”结构的发展,然后运用三个平面理论,即句法平面、语义平面、语用平面,来分析这一结构。  关键词:“连X也/都VP”结构 句法 语义 语用    “连X也/都VP”结构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前人已经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三个平面理论进一步分析这一结构。     一、史的考察    “
期刊
摘 要:2009年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虽然没有签署任何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但是它对于整个世界对环保的关注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宣传这次大会的一组多模态的海报引起了我们的关注。研究多模态语篇的互动意义要通过接触、社会距离、态度这三个方面进行。通过对这三方面的分析,人们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这则海报的互动意义,从而实现最佳宣传作用。  关键词:多模态语篇 互动意义 接触 社会距离 态度    一、引言    哥本
期刊
摘 要:南北朝江淹《别赋》“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沾轼”,各类文学作品鉴赏,对“御”有两种注释,一种以李善《文选·别赋》注“御,进也”为代表,一种以大学语文教材注“御,饮用”为代表。两种注释并存是因为“御”具有相反为义特点,以及古汉语语法规律影响所致。本文从古代风俗方面分析入手,认为应综合两种注释,释“彼此劝酒”较为合理。  关键词:御 反训 进也 饮用 辨析    《文选·别赋》:“掩金觞而谁御
期刊
摘要:本文从普通语言学的角度讨论了网络聊天语的社会性、功能、新词产生途径等,并从语言是符号系统这个角度论述了网络聊天语的特点。  关键词:网络 聊天语 普通语言学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全球网民数量日益增长,随之带来的是一种新的语言变体——网络聊天语。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持不同语言的网民们都有独具特色的网络聊天语。每种语言的网络聊天语都各有特点,当然也有很多共通之处。本文拟从普通语言学
期刊
摘要:以比喻的功能为标准,将比喻分为“象喻”“情喻”和“理喻”,是一条不同于传统修辞学的“喻学”研究新路,为“喻学”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启示。好的“理喻”可以化繁为简,将抽象的道理变为有形可感的体验,其中“化理入喻,以喻说理”,是“理喻”运用的关键。在我们的心智都为现代语言——抽象的技术术语所麻痹的今天,对“理喻”的发现和运用,将会对提升思维、开启智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喻学” “理
期刊
摘 要:动介融合构词是多因素共同条件下的共同结果,本文以“加以”类形式动词为例,从句法、韵律、语用和认知等角度概括了动介融为一体的动因和机制。  关键词:动介融合 构词 动因    一、引言  从语言类型学看,大多数语言中的动词和介词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表现为词组,或直接融合为词。现代汉语中的“加以”类形式动词就是典型的动介融合构词,如“加以”“给以”“予以”“致以”等。英语中除存在大量动介合
期刊
摘要:PSC朗读中语调是测试和培训中的难题,测试员和教师需要科学合理的评分依据来指导测试和培训。在测试中,我们通过朗读中语调偏误的实际表现,结合造成“语调偏误”的相关因素进行综合的分析来判定等级。  关键词:语调偏误 普通话水平测试    PSC朗读中语调是测试和培训中的难题,测试员和教师需要科学合理的评分依据来指导测试和培训。由于“语调”概念的模糊性和对测试中“语调偏误”的实际表现没有一个统一的
期刊
摘要:本文从语词和主题等不同的层面上讨论了喜剧小品文本在语词之间、主题之间的相互借鉴与利用,并着重揭示了这些因素是如何激活文本的内在生成机制。旨在通过对喜剧小品中互文“狂欢”实践的研究,能够更深入、全面地反映其本质特征及其意义。  关键词:互文性 狂欢 喜剧小品    一、前言    互文性是一个重要的批评概念,最早由法国批评家克里斯蒂娃(Kristeva)提出,她认为,“语词/文本是众多语词/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