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断发作性喘息、气促6个月病例的诊疗思维

来源 :中国全科医学·读者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cac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儿童;哮喘;诊疗思维
  病例简介
  患儿,男,6岁7月;间断发作性喘息、气促6个月,加重1天。
  分析主诉
  病史询问要点和思路
  对于接近学龄期的儿童,表现间断发作性喘息为特点时,应首先考虑支气管哮喘,结合哮喘病史特点询问时,尚应注意了解诱发哮喘的外源和内源性因素,其对诊疗将提供重要依据。同时应注意围绕病史特点进行询问加以鉴别。
  进一步询问内容及目的
  1 喘息发作是否有某种诱发因素(包括接触过敏原
  基金项目:2011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呼吸专科项目如花粉、宠物、尘螨等,呼吸道感染、冷空气、运动等)?喘息发生和持续的时间(白天或晚上)?发作时有无特殊的环境因素(室内或室外?特殊刺激气味)?既往发作时对何种治疗有反应(尤其支气管舒张剂类药物的治疗反应)?
  2 是否伴有间断或持续喷嚏、鼻痒、流涕、鼻塞等症状,尤其是清晨或春秋季节:主要用于了解有无合并过敏性鼻炎。
  3 是否伴有皮疹或皮肤痒:主要用于了解有无合并异位性皮炎。
  4 是否有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5 是否有家族性过敏以及哮喘病史。
  6 是否有异物吸入史:主要鉴别是否为支气管异物导致发作性喘息气促。
  7 是否伴有发热、咳嗽、咯痰、气促等症状?在喘息发作的间歇期症状能否完全缓解?主要鉴别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疾病等所致喘息。
  8 是否伴有腹胀、反酸、嗳气等消化道症状:主要鉴别胃食管反流。
  9 是否有结核接触史:用于鉴别肺结核。
  现病史和既往史与分析
  患儿于就诊前6个月内有3次出现发作性喘息、气促,症状均于夜间出现,且发病当日日间均有活动量加剧。发作时伴咳嗽,无发热,无腹胀、反酸、嗳气等症状。每次发作时家长自行给患儿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1揿/天,同时限制患儿日常运动,症状持续1~2周内缓解遂停药。
  症状发作间期患儿日常活动正常。就诊前1天日间运动量加大,夜间再发喘息。家长自行给患儿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后症状仍无缓解遂来门诊就诊。患儿在就诊前1年半(当时5岁)因初次发作喘息曾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控制治疗2个月,症状缓解停药。于就诊前1年因反复喷嚏、鼻痒、流涕、鼻塞就诊,以过敏性鼻炎给予间断控制治疗。自幼患湿疹,间断皮肤瘙痒、皮疹至今。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否认家族哮喘史及其他过敏性疾病史。否认异物吸入史及结核接触史。
  病史分析要点:(1)自幼患湿疹至今仍有皮肤症状已长达6年,5岁初发喘息,5岁半始发鼻炎症状,该患儿在病史上表现为系统性过敏性疾病的年龄进程特点及湿疹、咳喘、鼻炎,因此考虑本次就诊所主诉的6个月间断喘息和加重仍然是过敏性疾病进程中的表现,尤其是下气道炎症为主;(2)患儿除发作性喘息外,不伴有发热、咯痰等,且每次均与日间运动量加剧相关,症状发作均表现夜间加重的特点,考虑感染因素诱发喘息的可能性不大;(3)喘息表现为发作性特点,无呼吸道感染症状,发作间期无症状,无异物吸入史以及结核接触史,不伴有消化道症状,故可排除外异物、其他非特异性和特异性慢性呼吸道疾病、胃食管反流所致反复喘息;(4)患儿曾间断应用布地奈德气雾剂进行对症治疗,喘息的间断缓解可能与此间歇性控制治疗有一定关系,综上考虑支气管哮喘诊断可能性大。
  体格检查与分析
  初步体格检查内容及目的
  生长发育、有无缺氧表现,呼吸系统体征(呼吸频率、节律,有无呼吸困难、肺部叩诊是否存在过清音、肺内有无喘鸣音、哮鸣音)、是否存在杵状指(趾):帮助了解是否有慢性缺氧。
  全身皮肤是否有皮疹,尤其于肘窝、腘窝等部位皮肤,以判断其皮肤过敏现象。
  体格检查结果
  T 36.5oC,R 24次/min,P 118次/min,血压90/60 mmHg。发育正常,神志清楚,精神反应可。全身皮肤未见皮疹,咽部无充血,呼吸略促,无紫绀,轻度三凹征,胸廓对称,双侧呼吸运动一致,双肺叩呈过清音,听诊闻及广泛呼气相哮鸣音,心音有力,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四肢、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无杵状指(趾)。
  学龄期儿童哮喘诊断要点包括典型病史、肺功能和支气管舒张试验、过敏原分析等。治疗方面以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为主导的气道慢性炎症分级控制治疗为主,对于合并过敏性鼻炎者,要针对上下呼吸道整体炎症进行共同治疗和管理。在长期控制治疗中,对患儿进行持续监测管理,结合症状和肺功能等指标,综合评估哮喘控制水平,个体化调整控制治疗方案。同时对患儿及其家长应加强哮喘教育,指导环境控制。此例患儿经过控制治疗哮喘达到临床控制,但持续存在的小气道通气功能障碍提示哮喘慢性炎症长期存在。
其他文献
【关键词】胆结石;腹痛;处理  病例回顾  者腹痛程度重,持续时间长,并伴有呕吐、大汗,无论以上何种病因均符合立即转诊的标准。故在保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全科医生迅速将患者转至医疗资源丰富的综合性医院,便于完善各项检查、请相关专家会诊以及必要时的急救处理。因此,明确病情的严重程度、转诊标准及保证转运过程的顺利是全科医生必须掌握的临床技能,在努力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同时给进一步诊疗提供了更充分的
期刊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外科干预措施主要指对具有占位效应的幕上或幕下脑梗死行减压治疗。这方面的研究多是在大面积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梗死及创伤性脑损伤的患者中进行的。卒中动物模型证据显示,早期外科减压治疗可提高脑灌注,减少梗死体积,特别是皮层梗死体积,并可显著提高神经功能[1]。尽管有大量证据显示外科减压治疗可有效降低颅内压,且可能降低病死率,但其是否可改善预后仍存在争议。  急性大面积MCA梗死的偏
期刊
我国全科医生的现状  全科医学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引入中国内地。全科医生作为医疗保健服务的“守门人”,负责基层卫生保健服务工作,作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的主力军,是社区卫生人力资源中的核心资源。然而,我国目前全科医生队伍又是什么样呢?  目前我国全科医生队伍数量明显不足,素质偏低。由于缺乏岗位吸引力,基层医生不愿晋升和注册全科医学专业,人才引进困难,流失严重。全国城镇人口约59 379万人,按照全科
期刊
小卒中(minor stroke)症状轻微,复发风险高,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因此需要积极进行风险评估。本文就小卒中近年的主要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帮助广大临床医生更好地开展临床实践。  小卒中的概念和主要临床特点  到目前为止,小卒中还缺乏准确完整的定义。Fischer等[1]提出理想的小卒中概念应该包括以下5个方面:(1)患者有轻微和非致残性的急性期症状,同时具有良好的短期和中期功能结局;(2)
期刊
病例回顾  患者,男,69岁,以“不自主震颤1天”为主诉来诊。1天前患者开始出现头部不自主摇晃,双上肢和双手不自主震颤,言语模糊。详细询问病史,患者自述大约7天前出现发热(未测体温)、咳嗽、黄痰、鼻塞、流涕等症状。5天前,自服阿奇霉素250 mg/次,3次/d,共服用2天。期间,曾服用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其中每粒含金刚烷胺100 mg,对乙酰氨基酚250 mg,人工牛黄10 mg,咖啡因15 mg,
期刊
【关键词 】骨科;四肢;误诊  部疼痛,活动受限,尚可发生骨折。
期刊
“时间就是大脑”。由于公众关于卒中的知识有限,经常不能正确识别卒中的征象,并且对急救医疗服务体系重要性熟悉不足,导致急性脑卒中患者治疗时机的延误。提高急性卒中治疗的有效性,就需要公众和医疗系统紧密配合、协作,充分认识卒中危害、及时就诊重要性,有识别症状的基本常识及正确转运的意识。识别卒中的症状和体征,启动紧急医疗救护系统,这是卒中生存链的第一步。  急性卒中5个主要突发预警信号:(1)单/双侧上肢
期刊
【关键词】皮炎;皮肤科用药;中药;治疗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hormone dependence dermatitis,HDD)是面部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简称,是因颜面部长期反复不当外用激素引起的皮炎。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主要表现为:面部皮肤潮红,或上覆粟粒样红色丘疹、脱屑、皮肤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自觉面部皮肤瘙痒、灼热、疼痛、紧绷感。近年来,由于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和含有糖皮质激
期刊
人微言微:早晨起床后用血糖仪测血糖是11.2 mmol/L,早饭后两小时用同样的方法测血糖是23.2 mmol/ L,这种情况是不是糖尿病?  许樟荣医生:这种情况高度怀疑是糖尿病。糖尿病诊断要靠静脉抽血诊断,最好行糖耐量试验,同时检查胰岛功能。当然,如果血糖很高,不必做糖耐量试验即可诊断糖尿病。有条件者,应该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以帮助确诊,必要时排除应激性高血糖。  快乐的玉兔06:我吃了三个月的二
期刊
麝香保心丸上市三十年来,经过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证实,逐步从用于缓解心绞痛症状发展为预防心绞痛而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近年来,研究者开始探索麝香保心丸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远期预后的作用,取得一定成果。本文将介绍这方面的一些新探索。  麝香保心丸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可以出现心绞痛症状,也可以是无症状性的。临床已经知道,无论是否伴有症状,心肌缺血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