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初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同时也是提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将心理活动课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实现立德树人。
关键词:心理活动课;道德与法治;初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4-153
引言
初中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心理活动课,使学生了解更多的道德与法治内容,也可以提升学生对于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
一、创设情境 学以致用
教学情景的使用,可以很好地支持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情景的布置。精心地设计课堂情境,可以很好地启迪学生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让学生真正的明白自己所学习的知识。
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开展模拟辩论。让学生自由选择观点,进行辩论。在辩论过程中,道理越来越清晰,老师所讲的内容也在脑海中的印象越来越深。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来思考,先思考生活中存在哪些法律,通过分享列举出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特别要注重引入一些“校园暴力”案例,让初中学生拥有辨别正误行为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举行角色扮演。让一些同学扮演“小法官”,一些同学扮演“小律师”,通过自己在课堂上的辩解辩论,让学生对法律有基本的概念。教師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导学以致用。
二、注重讨论 引发思考
课堂讨论也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策略, 是实现课堂互动的有效形式。 它不仅体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而且更加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特点和优点,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真正变成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在教师的“激发、诱导、点拨”下,学生自己思考并解决问题,不仅亲自经历了思索问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体验了思索问题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对自己辛苦得出的结论有一种特殊的成功体验,进而带来了愉快的情绪体验,再次激发了学生进行探索的欲望,从而让学生真正实现善学乐学。
如学习“爱岗敬业”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对“如果不爱岗敬业会引发什么后果”,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再给学生讲述“导游因为旅客不消费而殴打旅客”的故事,让学生自主进行讨论。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犯罪的后果,再采用“药家鑫事件”加深学生的印象。
再比如在学习“规则”时,我们经常会出现两难的选择,如“我们在过马路时,遇到红灯,如果没人,该如何选择?”有的人看到没人就会选择过马路,有的人即使没人也会等到绿灯亮时才通过。同时,学生的真实想法又可以生成课堂的重要资源,成为学生自我成长的契机。
三、利用信息工具了解学生心理
在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进行沟通。往往学生对老师存在畏惧心理。有些老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采用树威信的教育方式。这就更加阻碍了学生想要和老师进行交流的心,阻碍了教师对学生思想动态、心理动态的了解。初中生的心理、生理已经慢慢趋于成熟,只有通过交流发现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的开展德育工作。
比如,教师可以创建一个班级内部的微信交流群,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相处。与学生进行微信聊天,拉近同学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在微信群中,不要限制学生的自由言论,让学生们畅所欲言。通过这种方式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交流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辞,发现学生心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私下聊天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通过微信群,来进行微信教育,可以使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拉近,便于老师和学生进行交流,使教师的教育工作可以更好地进行。
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使用情景教学法。比如在学习《尊重生命》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带领学生进入地震灾区,感受生命的弱小和脆弱。教师也可以使用PPT,带学生观察树木一年四季的变化,让学生感知生命的可贵。
四、重视布置课后作业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还是较少的,教师更加重视的应该是学生的课后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之后,一定要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比如,教师在教授《亲情之爱》一课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回家后,为父母或家人做一顿饭。在这次实践过程中,一定要要求学生转变与父母之间的角色。不能让父母,帮助自己进行整理或者包揽其他事物。由学生做饭,才能体会到父母每天的艰辛,在忙碌的工作之后,还要为学生回家照顾饮食起居。学生在进行实践活动时,也要注意与父母的沟通,在完成任务后,将自己的实践过程和心得记录下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亲情的付出和可贵,从而转变学生和父母之间的相处方式和态度。
总结语
在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心理,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当中。教师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拉近自身与同学之间的距离。在与同学的互动之中,进一步加强教育工作的完善,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张尧星,牛润洲.心理活动课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0,13:77-78.
[2]丁紫俊.初中《道德与法治》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研究[D].扬州大学,2018.
关键词:心理活动课;道德与法治;初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4-153
引言
初中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心理活动课,使学生了解更多的道德与法治内容,也可以提升学生对于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
一、创设情境 学以致用
教学情景的使用,可以很好地支持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情景的布置。精心地设计课堂情境,可以很好地启迪学生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让学生真正的明白自己所学习的知识。
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开展模拟辩论。让学生自由选择观点,进行辩论。在辩论过程中,道理越来越清晰,老师所讲的内容也在脑海中的印象越来越深。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来思考,先思考生活中存在哪些法律,通过分享列举出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特别要注重引入一些“校园暴力”案例,让初中学生拥有辨别正误行为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举行角色扮演。让一些同学扮演“小法官”,一些同学扮演“小律师”,通过自己在课堂上的辩解辩论,让学生对法律有基本的概念。教師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导学以致用。
二、注重讨论 引发思考
课堂讨论也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策略, 是实现课堂互动的有效形式。 它不仅体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而且更加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特点和优点,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真正变成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在教师的“激发、诱导、点拨”下,学生自己思考并解决问题,不仅亲自经历了思索问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体验了思索问题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对自己辛苦得出的结论有一种特殊的成功体验,进而带来了愉快的情绪体验,再次激发了学生进行探索的欲望,从而让学生真正实现善学乐学。
如学习“爱岗敬业”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对“如果不爱岗敬业会引发什么后果”,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再给学生讲述“导游因为旅客不消费而殴打旅客”的故事,让学生自主进行讨论。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犯罪的后果,再采用“药家鑫事件”加深学生的印象。
再比如在学习“规则”时,我们经常会出现两难的选择,如“我们在过马路时,遇到红灯,如果没人,该如何选择?”有的人看到没人就会选择过马路,有的人即使没人也会等到绿灯亮时才通过。同时,学生的真实想法又可以生成课堂的重要资源,成为学生自我成长的契机。
三、利用信息工具了解学生心理
在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进行沟通。往往学生对老师存在畏惧心理。有些老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采用树威信的教育方式。这就更加阻碍了学生想要和老师进行交流的心,阻碍了教师对学生思想动态、心理动态的了解。初中生的心理、生理已经慢慢趋于成熟,只有通过交流发现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的开展德育工作。
比如,教师可以创建一个班级内部的微信交流群,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相处。与学生进行微信聊天,拉近同学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在微信群中,不要限制学生的自由言论,让学生们畅所欲言。通过这种方式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交流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辞,发现学生心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私下聊天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通过微信群,来进行微信教育,可以使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拉近,便于老师和学生进行交流,使教师的教育工作可以更好地进行。
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使用情景教学法。比如在学习《尊重生命》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带领学生进入地震灾区,感受生命的弱小和脆弱。教师也可以使用PPT,带学生观察树木一年四季的变化,让学生感知生命的可贵。
四、重视布置课后作业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还是较少的,教师更加重视的应该是学生的课后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之后,一定要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比如,教师在教授《亲情之爱》一课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回家后,为父母或家人做一顿饭。在这次实践过程中,一定要要求学生转变与父母之间的角色。不能让父母,帮助自己进行整理或者包揽其他事物。由学生做饭,才能体会到父母每天的艰辛,在忙碌的工作之后,还要为学生回家照顾饮食起居。学生在进行实践活动时,也要注意与父母的沟通,在完成任务后,将自己的实践过程和心得记录下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亲情的付出和可贵,从而转变学生和父母之间的相处方式和态度。
总结语
在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心理,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当中。教师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拉近自身与同学之间的距离。在与同学的互动之中,进一步加强教育工作的完善,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张尧星,牛润洲.心理活动课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0,13:77-78.
[2]丁紫俊.初中《道德与法治》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研究[D].扬州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