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是师生和谐互动的钥匙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junc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提问是师生在课堂上最好的互动方式。教师的提问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应具有针对性,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还要根据课堂的需要对学习过程及时追问。努力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使其成为师生之间和谐发展的桥梁。
  关键词 有效提问 互动 兴趣 探索 针对性 追问
  
  课堂提问是通过师生互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将直接影响课堂学习活动的展开,也直接影响数学活动的效果。近年来,教师把研究重点放在了常态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上,试图通过课堂观察分析,努力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使有效的课堂提问成为学生和谐发展的桥梁。
  
  一、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基本情况
  
  1 高效问题:①谁来猜猜看,里面装的是什么?②钱有什么用呢?③那小朋友知道现在中国人用的钱叫什么?④你见过、用过哪些人民币呀?⑤谁想说给大家听?
  2 有效问题:①小朋友都看到了吗?②怎么付5角钱呢,同桌两个人一起在桌上摆一摆,好吗?③付了1元,让营业员找回5角,行不行?④她拿了4个1角,对吗?⑤给他一个1元硬币,对不对?
  3 低效问题:①我们一起来帮它看看,好不好?②你们摆的和他一样吗?③大家都同意吗?④我们要节约每一分钱,不是有一首歌就叫《一分钱》,听过吗?⑤他的摆法你想到了吗?
  
  二、课堂提问诊断分析要点
  
  1 提问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问题,特别是精巧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促其知识内化。因此,提问的设计不仅要以知识点的落实为依据,还要善于在解决问题中提出问题,创设情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在本课中,教师创设了熊爷爷为感谢小动物,给每人发红包的故事情境。其中教学“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时,提出了:“猜猜看,小猴的信封里一共有几张一角?”“你知道小兔的红包里藏着几张5角吗?”“如果你是熊爷爷,你还会放几张相同的人民币来组成1元呢?”这一系列问题生动形象,娓娓道来又充满童趣,点燃了学生探索的热情,学生们跃跃欲试,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被激发了出来。学生在不经意间成为了学习角色的自觉进入者和学习乐趣的主动享有者。
  2 提问要给学生留有探索的空间。提问要注意把握好“度”,教师在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探索空间,如果问题过小、过浅,学生不加思考就能对答如流,不仅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
  引导学生认识一元人民币时,教师提出了“你怎么看出来是1元的”这个问题。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并非难事,因而此处避免了零碎的提问和简单的判断,关键是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通过整体呈现问题,引领学生充分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在观察中发现,在对话中感悟,在开放的空间里构建对人民币多种特征和价值的了解,从而使知识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完善,思维向纵深发展。
  3 提问要有针对性。课堂提问的目的是评价、检查学生,因此,设计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即要依据每节课的教学要求,针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设计问题,不应离开教学目的节外生枝地提一些又偏又怪的问题,把教材内容搞得支离破碎。
  探索“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有效地突破这一难点,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熊爷爷,你还会放几张相同的人民币来组成1元呢?”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得出1元还可以由5个2角组成,进而归纳出1元等于10角。之前学生已初步感知了1元可以是10个1角,也可以是2个5角,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出了这个问题,并特别强调“相同的人民币”,这样学生的探索就有了一个清晰的范围和指向。正是这样单刀直入的问题,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和体验中抽象总结出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关系,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潜力和自主探索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对人民币认识上的质的飞跃,完成了思维的个性化向多样化的突变。
  4 要根据学习进程及时追问。课堂里,如果说一开始的设问是启发学生观察,引导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那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对某一问题的追问,可以让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教师在本课中创设了小组购物的真实情境,让人人参与简单的购物活动。随后的交流互动中,提出了“老师这里也有四样商品,谁想来买?”使课堂的气氛达到了最高潮。但教师并未匆匆结束活动,而是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怎么付?”学生在热烈的购物中已充分体验了如何取币、付币、找币,这里的追问,使学生重回适度的宁静,宁静后是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示。正是这样有效的追问,让我们看到了学生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到富有个性的思考,分享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由此反思整个活动过程,无疑进一步提升了学习的意义,达成共识、共进、共赏、共享。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而有效的课堂提问正是学习深入的源头,沟通智慧之路的桥梁,更是师生和谐互动的钥匙。
其他文献
怎样根据学生特点在有限的时间内组织层层练习,收到全面的、整体的、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教研的实践中,我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代替一些书面练习,使教学反馈面广、节奏快、频率高,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1 手势法。好动是学生的一种天性,也是学生的一种学习心态。手势表示法,一是满足学生的好奇、爱动的特点;二是促进学生手动、眼看、脑想,调动学生脚、手、脑协同活动,促使视觉、触觉、运动觉协同配合,促进
期刊
摘要 激发其阅读的兴趣、掌握简单的阅读方法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内在因素。教师在阅读教材选择时,要让学生感受到成功阅读的乐趣。正确有效的方法直接影响阅读的质量,关系到学生是否读有所得,阅有所获。评判阅读教学效果的最佳方式,即看学生是否达到爱读书的境界。  关键词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阅读策略 展示舞台    一、精选阅读材料,使学生想读    《英语课程标准》在各级各类目标中对学生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期刊
摘要 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必要部分。倾听是有目的、专注的听,完全将对方的话“记”下,运用同理心、透过交流去了解别人的观念、感受。父母应该是一个好的倾听者,明确自己的真实位置,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倾听 关注 语言 技巧 位置    倾听属于有效沟通的必要部分,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狭义的倾听是指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广义的倾听包括
期刊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健康课程是体育课的升华,它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的需要,而良好行为的养成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一年级,只有在养成良好行为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学会认知、
期刊
英语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对学生循循善诱,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尊重学生,和他们达成心灵与心灵之间的默契;耐心地解惑,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兴趣为基点,使学生在充满微笑情趣的气氛中成功地表现自我,用微笑作为奖励来强化他们的自尊心,把成功的信念变成志趣,实现技能的迁移,转化成推动他们自觉前进的意志力。  在英语教学中,通过融入微笑,促使儿童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微笑求真,以激
期刊
关注每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充分的发展是新课程实施的最终目的。陶行知先生用4块糖教育了一个犯错误的孩子。时至今日,读起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我们仍不禁为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智慧所折服。这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理解,是对生命成长的耐心等待,是“润物细无声”式的与学生心灵的对话。  在现实生活中,虽然人人都渴望理解、呼唤理解,但是,许多人错把理解当成“强行进入”,当成“剥夺”和“占有”,其结果恰恰
期刊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他们降临到人间,便失去了翅膀。孩子身边最亲近的人——爸爸、妈妈以及深受孩子信任的老师,都有责任去守护他们,让他们有一天能重新飞翔。  我们学校向来重视对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倡导全校师生“践行文明礼仪,享受诗意生活”。在学校这个良好大环境的依托下,我在中队建设和管理方面便有了工作的指南,有了行动的方向。每带一届学生,我都会精心地预设自己的中队辅导员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
期刊
摘要 要改善幼儿的同伴地位,提高幼儿的社会能力,必须改善幼儿的行为特征。途径有三:一是加强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二是全面公正地评价每个幼儿,并引导幼儿正确地评价他人;三是家庭与幼儿园协作,共同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和活动机会。  关键词 幼儿 同伴 人缘儿 嫌弃儿 研究 评价 协作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关于幼儿社会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伴接受说”认为:在班级被同伴接受,或在同
期刊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数学中“替换”的理念。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去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特定问题的价值,并能灵活运用不同策略解决不同的问题,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 通过感知使学生能更好的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学
期刊
摘要 儿童通过自身的生活学习生活,让他们在主体自身的活动中获得经验。通过对自己已有生活经验的体验与反思,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建构优良的品德。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充满童趣,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真正快乐地享受课堂!  关键词 活力 童趣 快乐课堂    “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参与,我会理解。”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实质——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新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