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体育锻炼不仅能从生理角度增强人的体质,同时也能纠正人的心理缺陷,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本文通过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的分析,提出了体育老师运用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几项措施。
关键词 体育锻炼 促进 心理健康
一、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的促进作用
人们早就认识到体育锻炼对维持和增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体育锻炼除了可以增强体质,锻炼意志外,对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了大脑皮层神经的平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了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大脑思维想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提高智力水平。
(二)有利于学生个性心理的完善。
体育崇高“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崇尚“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因此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和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因为参加体育锻炼本身就必须与克服困难、遵守竟赛规则、制约和调控自己某些行为,以有利于在竟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珍惜自己获得胜利的权利。同时每个参与体育活动的同学都承担着让对手尽其所能的义务,通过活动的方式表达团结、友谊、和平、进步等人类先进的思想和愿望,在合理规范的竞争中锻炼自己的品行。这些对培养和塑造良好个性心理以及修正个性的不足,都是十分有利的。
(三)有利于学生增进快乐,调节情绪。a
通过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参加那些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运动项目,可以使学生从中得到快感。因此,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人从中得到乐趣,振奋精神,陶冶情操,并使烦恼、不安、寂寞、自卑等不良情绪得以解除,促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之中。体育锻炼对那些患有神经衰弱症等疾病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改善和治疗作用。它对于减轻由于紧张和压抑而引起的神经系统病变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有利于学生改善人际关系。
现代高技术带来的生产方式的变化使得劳动的个体化日益凸显,从而造成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匾乏,人际关系疏远。而体育运动的竞技性和群体性恰恰为人际交往提供了机会,使人与人之间在激烈竞争的同时,提供了亲和力。在体育运动中不必用言语即可相互交往,亦可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他们可以通过一个手势,一个活动等直接或间接地沟通信息,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情感,并能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五)有利于学生树立成就感。
顽强、果敢,具有强烈的成就意识,是人们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得到增强,运动技能技巧得以提高。当取得这些成绩后,人就会产生自我成就的认识和情感体验,产生愉快、振奋和幸福感。因此,适宜的体育活动可以使中学生重新认识自我,把握自我,提升自我,尤其能使优郁情绪的锻炼者获得心理满足,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消除忧郁。
二、各类体育项目对健康心理的促进作用
体育项目的多样性为调节学生的多种心理障碍,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把握各种体育项目的特征,适时的,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开展体育锻炼,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群体性项目。足球、篮球、排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能够帮助不太合群,不习惯与同伴交往的同学逐渐改变孤僻的习惯。
(二)激励性项目。游泳、溜冰、滑雪、拳击、摔跤、跳马等项目,这些运动要求人不断克服各种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这对学生克服胆怯大有好处。
(三)灵敏性项目。如果有些学生处事犹豫不决,不够果断,那就让他多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跨栏、跳高、击剑等体育活动。进行这些项目的活动,任何犹豫、徘徊都会延误时机,遭到失败,从而帮助他养成果断的性格。
(四)调控性项目;愁丸愁。假如有些学生遇事不够冷静,那就应该让他多参加象棋、打太极拳、慢跑、骑自行车等活动。这些活动能帮助他调节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使急躁、冲动的弱点得到改进。
(五)耐力性项目。如果有些学生做事总是担心完不成任务,那就让他选择一些跳绳、长跑等项目进行锻炼。坚持下来后,信心就会得到逐步增强。
(六)挑战性项目。假如有些学生发觉自己有好逞强、易自负的短处,可让他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技巧、跳水、体操等项目进行锻炼,也可以找一些比他强的对手比赛,他就会发现“山外有山”而收敛不良个性。
三、体育老师运用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几项措施
按照新的体育与健康的教育理念,体育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加强学习,努力的提升自己,完善自我。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促使体育教师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来重新审视传统的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为此,应该注意以下儿点:
(一)切实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设置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的基本内容,而其中第一章便是《你的身体健康》。离开了健康也就失去了体育锻炼的意义。
(二)加强学情研究。要从生理、心理、兴趣、爱好、技能等方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锻炼计划。根据学情实施有针对性的分类锻炼和分类指导,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发展个性,提高教学效益,培养健全人格的需要。
(三)处理好“体”和“德”的关系。体育教师不只是教授给学生体育技能,还要关心学生的思想、情感、性格、心理等诸方面的问题。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增强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为祖国健身强身的自觉意识,使其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四)处理好“质”和“量”的关系。要想使体育锻炼达到心理转化的目的,活动时必须有一定强度、质量和时间要求,每次锻炼的运动量应从小到大,循序渐进,一般二个月为一周期。同时应注意运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如果体育锻炼与运动保健、医务监督相结合,则会收到更为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苏雄斌,苏红珍.中学生体育心理障碍的现状及对策[J].体育科技,2003,(01).
[2]纪志敏,张旭东.体育教学中导致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与分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1999,(05).
关键词 体育锻炼 促进 心理健康
一、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的促进作用
人们早就认识到体育锻炼对维持和增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体育锻炼除了可以增强体质,锻炼意志外,对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了大脑皮层神经的平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了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大脑思维想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提高智力水平。
(二)有利于学生个性心理的完善。
体育崇高“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崇尚“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因此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和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因为参加体育锻炼本身就必须与克服困难、遵守竟赛规则、制约和调控自己某些行为,以有利于在竟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珍惜自己获得胜利的权利。同时每个参与体育活动的同学都承担着让对手尽其所能的义务,通过活动的方式表达团结、友谊、和平、进步等人类先进的思想和愿望,在合理规范的竞争中锻炼自己的品行。这些对培养和塑造良好个性心理以及修正个性的不足,都是十分有利的。
(三)有利于学生增进快乐,调节情绪。a
通过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参加那些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运动项目,可以使学生从中得到快感。因此,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人从中得到乐趣,振奋精神,陶冶情操,并使烦恼、不安、寂寞、自卑等不良情绪得以解除,促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之中。体育锻炼对那些患有神经衰弱症等疾病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改善和治疗作用。它对于减轻由于紧张和压抑而引起的神经系统病变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有利于学生改善人际关系。
现代高技术带来的生产方式的变化使得劳动的个体化日益凸显,从而造成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匾乏,人际关系疏远。而体育运动的竞技性和群体性恰恰为人际交往提供了机会,使人与人之间在激烈竞争的同时,提供了亲和力。在体育运动中不必用言语即可相互交往,亦可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他们可以通过一个手势,一个活动等直接或间接地沟通信息,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情感,并能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五)有利于学生树立成就感。
顽强、果敢,具有强烈的成就意识,是人们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得到增强,运动技能技巧得以提高。当取得这些成绩后,人就会产生自我成就的认识和情感体验,产生愉快、振奋和幸福感。因此,适宜的体育活动可以使中学生重新认识自我,把握自我,提升自我,尤其能使优郁情绪的锻炼者获得心理满足,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消除忧郁。
二、各类体育项目对健康心理的促进作用
体育项目的多样性为调节学生的多种心理障碍,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把握各种体育项目的特征,适时的,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开展体育锻炼,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群体性项目。足球、篮球、排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能够帮助不太合群,不习惯与同伴交往的同学逐渐改变孤僻的习惯。
(二)激励性项目。游泳、溜冰、滑雪、拳击、摔跤、跳马等项目,这些运动要求人不断克服各种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这对学生克服胆怯大有好处。
(三)灵敏性项目。如果有些学生处事犹豫不决,不够果断,那就让他多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跨栏、跳高、击剑等体育活动。进行这些项目的活动,任何犹豫、徘徊都会延误时机,遭到失败,从而帮助他养成果断的性格。
(四)调控性项目;愁丸愁。假如有些学生遇事不够冷静,那就应该让他多参加象棋、打太极拳、慢跑、骑自行车等活动。这些活动能帮助他调节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使急躁、冲动的弱点得到改进。
(五)耐力性项目。如果有些学生做事总是担心完不成任务,那就让他选择一些跳绳、长跑等项目进行锻炼。坚持下来后,信心就会得到逐步增强。
(六)挑战性项目。假如有些学生发觉自己有好逞强、易自负的短处,可让他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技巧、跳水、体操等项目进行锻炼,也可以找一些比他强的对手比赛,他就会发现“山外有山”而收敛不良个性。
三、体育老师运用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几项措施
按照新的体育与健康的教育理念,体育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加强学习,努力的提升自己,完善自我。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促使体育教师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来重新审视传统的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为此,应该注意以下儿点:
(一)切实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设置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的基本内容,而其中第一章便是《你的身体健康》。离开了健康也就失去了体育锻炼的意义。
(二)加强学情研究。要从生理、心理、兴趣、爱好、技能等方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锻炼计划。根据学情实施有针对性的分类锻炼和分类指导,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发展个性,提高教学效益,培养健全人格的需要。
(三)处理好“体”和“德”的关系。体育教师不只是教授给学生体育技能,还要关心学生的思想、情感、性格、心理等诸方面的问题。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增强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为祖国健身强身的自觉意识,使其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四)处理好“质”和“量”的关系。要想使体育锻炼达到心理转化的目的,活动时必须有一定强度、质量和时间要求,每次锻炼的运动量应从小到大,循序渐进,一般二个月为一周期。同时应注意运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如果体育锻炼与运动保健、医务监督相结合,则会收到更为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苏雄斌,苏红珍.中学生体育心理障碍的现状及对策[J].体育科技,2003,(01).
[2]纪志敏,张旭东.体育教学中导致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与分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199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