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用雷锋精神立德树人的长效机制研究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高校用雷锋精神立德树人的培育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构建长效机制的目标方面缺乏全面性、在观念方面缺乏的时代性、在内容方面缺乏针对性、在方式方法方面缺乏有效性等,影响高校立德树人的实施效果。文章从用雷锋精神立德树人的运行、激励、保障和创新四个长效机制的构建,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雷锋精神 立德树人 长效机制 实施途径
  高校用雷锋精神立德树人,必须构建与时俱进的长效机制,做到系统、规范和具体化。将雷锋精神有机地地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这对构建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高校大德育体系,激励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立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接班人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构建用雷锋精神立德树人的长效运行机制
  (一)党委组织领导
  当前,高校党委对弘扬雷锋精神,注重用雷锋精神立德树人的工作是重视的,并对此进行了精心的部署,基本上做到了“党委宣传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团体积极配合、各方面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加强工作指导,加强督促检查,做到措施到位、责任到位、保障到位,确保学雷锋活动有力有效开展。”[1]
  对高校而言,用雷锋精神立德树人,只有把雷锋精神与高校的立德树人的实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落实,党委才能真正加强组织领导,才能构建长效机制。为此,要坚持领导带头实践和组织师生实践相结合,才能影响和激励师生接受雷锋精神,践行立德树人的宏伟使命。领导带不带头,对雷锋精神立德树人的实效有着重大影响。要坚持实事求是,结合本校的立德树人的现状开展具有特色的“学雷锋、树新风”活动,把雷锋精神融入到立德树人工作之中。为把用雷锋精神立德树人工作落到实处,应把握“三个依靠”,即依靠基层党组织,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依靠党员和团员、志愿者,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示范和带头作用;依靠群团组织,共青团、工会等组织,注重发挥其与师生联系的特有优势,发挥引领作用。总之,党委要加强组织领导,推动雷锋精神立德树人长效化,必须加强与师生的广泛联系,保证资源投入,建立完备的支持体系,建立健全制度政策,保证立德树人工作的开展并进而巩固和扩大雷锋精神立德树人的群众基础。
  (二)加强校园文化
  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生力军和重要的人才资源。高校要把雷锋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雷锋精神为统领,构建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
  一是创新宣传方式。除主題班会、团日活动、演讲征文、板报、报告座谈、广播等传统宣传方式外,应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博客、飞信、QQ、专题网站、网上纪念馆等新媒体,宣传雷锋精神,增加互动,保证鲜活性。
  二是丰富活动内容。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原则,对师生中的党员群体及干部群体开展以“表率带头”为核心的先进思想的教育与实践,提高弘扬雷锋精神的先进性水平;对普通的师生群体,主要是开展“爱国敬业”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实践,增强弘扬雷锋精神的广泛性。注重挖掘、发现先进典型,努力营造雷锋精神立德树人常态化机制,创造比学赶帮超、人人进步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是建立组织机构。高校党委成立雷锋精神指导委员会,统筹全校学雷锋、师德师风等工作的开展,可在党委宣传部或团委成立雷锋精神办公室,专门处理与雷锋精神育人常态化相关的事务。
  四是加大研究力度。持续开展雷锋精神的理论及实践研究,成立雷锋精神研究会或研究所等,深入开展雷锋精神、立德树人等的理论研究并付诸实践,创新和发展雷锋精神。
  五是试行选修课程。将雷锋精神的践行纳入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考评,并给予学分,开展雷锋精神课程选修试点,在试点成效的基础上进行课程体系再设计,或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增设“雷锋精神立德树人”专题。此外,把雷锋精神与专业相结合,增加“课程思政”的设计。
  (三)推行自我教育
  师生是高校雷锋精神立德树人的主体。新时代,推动雷锋精神立德树人长效化,要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引导,加强指导,促进师生由自发向自觉的方向发展。要把雷锋精神立德树人长效化融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采取师生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方式,吸引师生广泛参与;要深入挖掘和大力宣传师生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努力营造学有典型的良好氛围,进而鼓舞和带动师生,为雷锋精神立德树人的长效化提供精神动力。“促进人们树立雷锋精神人人可学、人人当学、人人爱学的正确意识,激励更多的人从平凡的岗位、身边的小事做起,尤其是把榜样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实践雷锋精神的自觉行动。”[2]
  二、构建用雷锋精神立德树人的长效激励机制
  (一)制定奖励机制
  高校可借鉴国家每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等,表彰本校用雷锋精神立德树人的先进典型,讲身边事,奖身边人。注重奖励普通师生,以激励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学雷锋、立德树人活动,扩大用雷锋精神立德树人长效化的广度和深度。
  高校还可以参考原沈阳军区的“四有五优先”做法,即对于部队中学雷锋的先进典型在“标兵行列中有位置、部队历史中有记录,光荣榜上有形象,档案里有记载;提拔使用优先,考学入校优先,加入党团组织优先,学技术、转志愿兵优先,解决实际困难优先。”[3]对大学生中的先进典型在入党、优先推荐就业、奖学金评比、素质学分转换、考试加分、校园生活补助等方面予以奖励。
  在制定奖励制度时,应结合高校自身特点设置相关奖励,调动师生参与学雷锋立德树人活动。不仅要设立奖励基金,还要设立精神奖励,如:“雷锋爱心奖”、“雷锋式好教师,好学生奖”、设立“雷锋奖章”金银铜奖、“师德师风奖”、“最受欢迎的老师奖”、“中国公益好人奖”等。“制度激励、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是对广大干部群众自觉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一种认可方式。”[2]   (二)创新宣传载体
  为给雷锋精神立德树人长效化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高校应重视雷锋精神立德树人的载体的运用,运用线上、线下,公共媒体和自媒体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报道,占领舆论制高点。要办好思想道德建设栏目,为雷锋精神、立德树人的弘扬提供稳定的长效化阵地,帮助师生准确把握奉献精神与自我价值之间的关系,发挥雷锋传人的示范教育作用。
  新形势下,要增强雷锋精神立德树人长效化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各种专题博客、专题微博、专题微信等自媒体平台,设立雷锋精神专题网站及雷锋热线等,使雷锋精神立德树人长效化活动富有时代特色,扩大立德树人工作的覆盖面,为雷锋精神立德树人长效化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服务师生需要
  高校应结合师生现实需要开展用雷锋精神立德树人活动,以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注重为广大师生搭建需求表达平台,进而及时区分合理、现实的需要以及可能性需要等,进而为合理现实的需要创造条件,最大限度的满足师生的需要,以此调动师生践行雷锋精神的积极性;同时对可能性的需要进行梳理,予以必要的解答,并创造条件尽可能满足师生的这些诉求。因为“一个人对教育的接受,要受到主体的心理结构和思想基础所制约,接受者一般是注意选择那些同自己的兴趣相关,立场一致,信仰吻合及支持自己价值观的教育信息。”[4]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雷锋精神立德树人长效化建设的针对性,并取得实效。
  三、构建用雷锋精神立德树人长效保障机制
  (一)健全考核机制
  教育部曾要求,将学雷锋纳入学生素质考评之中。对高校教师,要把学立德树人活动的执行效果与其福利待遇、职位晋升、职称评定、年度绩效考核等相结合;对于大学生,应把雷锋精神的践行结果与其学分认定、就业择业、入党评优等结合起来。使高校的用雷锋精神立德树人活动真正得以落实。
  此外,高校要注意预防活动中的“重形式轻内涵”现象。应定期对活动的内容、进展及效果等情况进行检查,增加雷锋精神立德树人长效化活动管理的透明度,减少随意性,避免搞形式,提高师生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专兼职教师、工作人员,尤其是专任教师的培训,为立德树人活动的开展做好支撑。高校尤其要注意摒弃“学雷锋就是做好事”、“一窝蜂”式的狭隘观念,突破“形式轰轰烈烈,内容效果不佳”的轻视效果的传统观念束缚,引导和教育师生树立“服务他人,奉献社会”长期奋斗的思想,常学常做不懈。
  (二)发挥监督作用
  高校在推进雷锋精神立德树人常态化,构建立德树人长效化机制的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师生个人、校内各级组织的积极性。充分运用新闻发布、专题网站、官方微博、微信等媒体,以增强多元主体对立德树人常态化活动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我们认为,只有把雷锋精神立德树人长效化工作置于师生监督之下,才能体现和保障师生的话语权,才能充分调动师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师生对立德树人活动的认同,才能推动雷锋精神立德树人长效化活动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坚持群众路线
  高校弘扬雷锋精神,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应走师生路线,以维护师生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一方面,坚持“一切为了师生”的取向,制定学雷锋立德树人方案时,充分考虑到师生接受的可行性,师生的思想状态,活动的形式,使活动“接地气”,积极宣传引导,使师生理解并能积极主动参与。另一方面,坚持“一切依靠师生”,相关人员深入师生之中,听取意见,挖掘典型,总结经验,从师生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推动雷锋精神立德树人长效化机制建设,以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开展。再一方面,坚持“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和关注师生的真实想法、现实需要和内心期盼,制定出符合学校实际的立德树人长效化实施方案,反馈到师生中,再调整、再完善,并严格落实,执行过程中不断修正,直至雷锋精神立德树人长效机制得以实现。
  四、构建用雷锋精神立德树人长效创新机制
  (一)创新活动载体
  高校是学术资源丰厚、学术氛围最为浓郁的地方,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定期召开各种雷锋精神研讨会、论坛,建立雷锋研究中心、雷锋精神促进会等研究机构,加强对雷锋精神的研究和探讨,一是研究和弘扬雷锋精神,二是推进雷锋精神立德树人的与时俱进,挖掘雷锋精神的新内涵,对雷锋精神的光大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二是帮助师生正确理解和把握雷锋精神的实质,从而“促进广大群众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道德与精神,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不良生活方式的侵袭,最终为雷锋精神育人常态化提供强大的凝聚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
  (二)壮大志愿服务
  高校弘扬雷锋精神,除開展立德树人等具体的育人活动外,还应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志愿服务是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大规模道德实践活动,深得师生尤其是大学生的喜爱。自1993年首次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以大学生青年为主体的志愿服务的范围、项目已有了广泛延伸和发展。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已然成为社会风尚,它所弘扬的以奉献为精髓的志愿精神是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表现。“它使雷锋精神育人常态化有了自己的组织系统,能够长期获得法律、资金、宣传等方面的保障,有助于扩大育人常态化的覆盖面,积淀广泛的群众基础,提高育人常态化的科学水平,促进育人常态化的实现。”[2]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Z].2012-02-29.
  [2]陈艺勇.当代雷锋精神育人常态化机制研究[D].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朱伯儒.正确认识、科学引导、扎实开展学雷锋活动[J].湖北社会科学,1990,(3):5-6.
  [4]黄蓉生.论雷锋精神的社会价值和教育意义[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2):25.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人们语言的发展,除母语之外第二语言的学习受到了大众的重视。每个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使得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差别,而且个体差异在外语学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个体差异及二语习得的概念出发,针对学习者个体差异下对二语习得的指导意义进行阐述。  关键词:个体差异;二语习得;外语教学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许多心理学家注重研究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成绩之间的关系,最后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习
期刊
摘要:如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有效地提升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新课改背景下,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的自主学习模式,是一种科学且可行的教学策略,然而我国一些小学在数学教学中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自学能力差、在数学公式与应用方面较弱等。基于以上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本文先分析了自主学习在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方面的作用,又根据如何在教学中通过实施核心素养来培养学
期刊
我们学校是以“习惯教育”为办学特色的学校,为了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习惯,还特意为孩子们编写了一些歌谣,如“学习习惯之歌”:“我要时刻想一想,‘看’‘听’‘说’‘想’记心上,预习阅读懂方法,作业完成要检查。”这里的“作业检查”习惯包括学生作业完成后的自我检查纠错和作业批改后的“错题”自我纠错。  如何培养小学生在数学作业中自我检查纠错的习惯呢?我个人的做法是:  一、学生完成作业后及时进行自我检查纠错的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传授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形成语文综合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尊重小学生作文个性差异,消除他们作文心理障碍,培养他们写作兴趣,增强他们写作信心,让他们感受社会生活,广泛参与各种阅读,学会从生活、书本中积累丰富语文知识,不断提升自身语文素养,不断提高其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作文教学;探究实
期刊
摘要:数学是高中学生的必学学科,对于学生来讲数学的学习有难度,对于教师来说讲授起来也有些难度,采用提问教学法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一种新探索,亦是一种新挑战。因此,有效提问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并且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  关键词:高中数学;提问教学;误区;策略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注重改进提问策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高中阶段的数学学習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越来越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实际上是要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文章基于情景教学的有效性,简要分析了情景教学法的积极作用,并对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了创新,提出了情景教学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情景教学;小学数学;课堂质量;影响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不仅要引导
期刊
摘要:新时期条件下,当代大学生的高校教育需要教育工作者结合时代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为把艺术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巧妙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让思政教育贯穿学生大学学习的整个过程,作为高校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专业 素养的同时,有必要适时开展思政教育。将育人理念贯穿学科、学术等全过程,使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正确的价值观相统一,推动课程思政教育。以艺术类专业为例,分析了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
期刊
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发散思维是从同一来源材料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思维方向分散于不同方面,它表現为思维开阔、富于联想,善于分解组合,引伸推导,敢于创新。培养这种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求异性、创新性,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如何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一、提供发散思维的机会  发散思维是
期刊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情怀。学生并非一个简单接受知识容器,面对一群活泼天真的群体,一个个独立求知的个体。如何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味,致力于学生终生、全面发展,突出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是每位语文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  小学高段学生已对语文学科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通过几年的阅读积累,已储备了一定的语文知识,也有着相应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他们正处于生理发育的初期,思维能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不同性别的学生,我们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培养他们的兴趣。下面我们来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才能。  关键词: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数学产生真正的兴趣,他们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数学的动力,他们就会变被动为主动,沉浸于数学的乐趣之中,从而发展了自己的数学才能。  1 联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