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电子和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紧密联系,推动了电力机车行业的迅速发展。电力机车专业属于铁路定向专业,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电力机车专业技术人才。本文对电力机车的专业设置和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电力机车专业;课程设置;教学
0.引言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铁路客运建设项目的投入力度,例如兰新客运专线建设项目等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电气化铁路是我国铁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随着微电子和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两者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力机车行业的发展。国内外不断涌现出各种类型的电力机车,我国最新的传动电力机车也已经投入使用[1]。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在中职院校开设电力机车专业,并对专业课程进行合理设置,及时将各种新技术和新知识融入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电力机车教学模式,以此培养出更多的电力机车技术综合应用型人才。
1.电力机车专业课程的合理设置
学校在选择和设立各种课程之后对课程的安排就是课程设置[2]。各门课程之间具有合理的结构就是合理的课程结构设置,其中包括课程开设的合理性,课程开设是否有合理的先后顺序,课程与课程之间是否有合理的衔接,学生在课程学习和训练过程中是否能够获取该专业要求的知识与技能等。中专学校的课程设置应该充分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并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充分体现在课程计划中。
我校的电力机车相关专业学制为3年,后两学期是顶岗实习。自开设电力机车专业以来设置了《电力机车控制》等专业课程,但在教学过程中并取得的教学效果并不显著。《电力机车电子技术》中主要涵盖了机车电子电路和交流技术等知识,学生需要了解晶闸管器件的原理和相关参数的计算,并学会分析和处理机车电子电路中的常见故障,并具备分析逆变和整流电路的能力。如果没有相关的基础知识,教师在讲解电机电路过程中,学生很难理解三极管放大电路和交变电流等知识,不仅教师感觉授课十分费劲,学生也会感觉学习十分吃力。
《电力机车控制》中主要涵盖了电力机车控制的相关理论,包括电力机车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等,也有电力机车的电路原理图、电气线路的结构以及电路故障分析等,要求学生掌握电力机车控制相关的理论知识,并熟悉相关电路图,学会处理基本的电路故障。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电力机车专业课程教学中关于《电力机车电机》与《电力机车电器》的内容涉及较少,这两门课程主要涵盖了电器的基本理论以及电机的结构和原理等知识。
例如,在《电力机车控制》中讲解牵引电动机中调速电路的相关知识时,需要涉及到接触器磁场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的牵引电动机被磁场控制,其三级磁场的强度被削弱。但此时从课程安排来看还没有涉及到《电力机车电机》中牵引机的知识,并且还没有涉及到《电力机车电器》中接触器的相关知识。因此在讲授这部分知识过程中,学生很难理解接触器和牵引机的工作原理与构造,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需要首先讲解牵引机和接触器的构造,这就影响到教学进步,也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因此,在电力机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该首先安排《电机机车电子技术》、《电力机车电器》等基础课程,让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了解和熟悉基本的电子机车知识和电器的构造,之后安排《电力机车控制》等课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该专业的了解,拓展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为此我校将电力机车的课程设置为,第一学期主要开设铁道概论、职业生涯规划、计算机引用基础、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等基础理论课程,第二学期开设电力机车电机、电力机车电器、电力机车电子技术、职业道德与法律等课程,第三学期开设电力机车控制、电力机车制动机、电力机车运用与规章等,第四学期结合实习开设了plc运用技术、变频技术、哲学与人生、电力机车电气实训、电力机车制动机实训、电力机车总体与走行部实训、电力机车运用与规章等。通过这种专业课程设置让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专业技能。
2.提高电力机车专业课程教学水平的措施
2.1合理选择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安排符合相关的知识规律就是合理的课程教学内容选择[3]。课程教学内容应该充分突显学科的主要知识脉络,并符合时代发展的特点。中专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应该注重突出人才培养目标,并在课程安排中体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近年来,我国的电力机车行业变化很大,传统的电力机车教学内容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无法真实、全面地反映电力机车行业的面貌。
例如,第三学期开设的《电力机车控制》中以前大多采用电阻制动、有级调压等方式,而现在改为使用晶闸管无级磁场和相控调压等方式,并且充分应用了微电子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机车的恒速特性,并可以保护空转滑行,有很高的控制精度,在诊断和处理电力机车方面也变得更为便利。在电力机车的电器设备中,通过处理通信干扰可以提高机车的功率因数,并添加了PFC装置,同时加入了全新的接触器、信号传感器和继电保护装置,改进了其中的一些高压主型电器。从机车的整体构造来看,添加了新型的牵引器和高速转向装置,其车体为流线型设计,极大提高了空气动力学性能。在机车制动中不再使用原有的JZ-7型制动机,转为使用形式多样的空电联合进行制动,不仅能够满足机车速度恒定的需求,通过设置联网的机车监控装置,也让机车控制的安全性得以提升。因此,在电力机车专业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应该尽量反映出电力机车的最新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2.2推动激励管理体制建设
从电力机车专业的教学实践中不难看出,目前还缺乏与教学活动与系统课程教学相配套的管理体制,尤其是在激励机制上更为欠缺。因此,在电力机车专业教学过程中应该推动激励管理体制建设,不断完善教学中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教师教学创新的积极性,并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电力机车教学中只有教师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并熟悉企业的相关工艺流程,才能在教学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但我国部分电力机车专业的教师缺乏必要的企业实践经历,无法在教学实践中很好地解答学生的疑惑。因此,中职学校可以适当从企业引入专业技术人才,不断充实专业教师队伍;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参观或进行实践学习,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也可以聘请优秀的实践人才担任兼职教师。
3.结语
总之,在电力机车教学中应该合理设置专业课程,选择适当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并在教学过程融入各种新技术和新知识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以此有效提高电力机车专业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徐萌,李铁刚.铁路电气化牵引与线路通过能力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2).
[2]李承阳,陈国初.灰色理论在电力机车机破率预测建模中的应用[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10(03).
[3]段世年,刘涛.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1(03).
【关键词】电力机车专业;课程设置;教学
0.引言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铁路客运建设项目的投入力度,例如兰新客运专线建设项目等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电气化铁路是我国铁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随着微电子和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两者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力机车行业的发展。国内外不断涌现出各种类型的电力机车,我国最新的传动电力机车也已经投入使用[1]。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在中职院校开设电力机车专业,并对专业课程进行合理设置,及时将各种新技术和新知识融入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电力机车教学模式,以此培养出更多的电力机车技术综合应用型人才。
1.电力机车专业课程的合理设置
学校在选择和设立各种课程之后对课程的安排就是课程设置[2]。各门课程之间具有合理的结构就是合理的课程结构设置,其中包括课程开设的合理性,课程开设是否有合理的先后顺序,课程与课程之间是否有合理的衔接,学生在课程学习和训练过程中是否能够获取该专业要求的知识与技能等。中专学校的课程设置应该充分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并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充分体现在课程计划中。
我校的电力机车相关专业学制为3年,后两学期是顶岗实习。自开设电力机车专业以来设置了《电力机车控制》等专业课程,但在教学过程中并取得的教学效果并不显著。《电力机车电子技术》中主要涵盖了机车电子电路和交流技术等知识,学生需要了解晶闸管器件的原理和相关参数的计算,并学会分析和处理机车电子电路中的常见故障,并具备分析逆变和整流电路的能力。如果没有相关的基础知识,教师在讲解电机电路过程中,学生很难理解三极管放大电路和交变电流等知识,不仅教师感觉授课十分费劲,学生也会感觉学习十分吃力。
《电力机车控制》中主要涵盖了电力机车控制的相关理论,包括电力机车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等,也有电力机车的电路原理图、电气线路的结构以及电路故障分析等,要求学生掌握电力机车控制相关的理论知识,并熟悉相关电路图,学会处理基本的电路故障。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电力机车专业课程教学中关于《电力机车电机》与《电力机车电器》的内容涉及较少,这两门课程主要涵盖了电器的基本理论以及电机的结构和原理等知识。
例如,在《电力机车控制》中讲解牵引电动机中调速电路的相关知识时,需要涉及到接触器磁场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的牵引电动机被磁场控制,其三级磁场的强度被削弱。但此时从课程安排来看还没有涉及到《电力机车电机》中牵引机的知识,并且还没有涉及到《电力机车电器》中接触器的相关知识。因此在讲授这部分知识过程中,学生很难理解接触器和牵引机的工作原理与构造,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需要首先讲解牵引机和接触器的构造,这就影响到教学进步,也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因此,在电力机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该首先安排《电机机车电子技术》、《电力机车电器》等基础课程,让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了解和熟悉基本的电子机车知识和电器的构造,之后安排《电力机车控制》等课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该专业的了解,拓展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为此我校将电力机车的课程设置为,第一学期主要开设铁道概论、职业生涯规划、计算机引用基础、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等基础理论课程,第二学期开设电力机车电机、电力机车电器、电力机车电子技术、职业道德与法律等课程,第三学期开设电力机车控制、电力机车制动机、电力机车运用与规章等,第四学期结合实习开设了plc运用技术、变频技术、哲学与人生、电力机车电气实训、电力机车制动机实训、电力机车总体与走行部实训、电力机车运用与规章等。通过这种专业课程设置让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专业技能。
2.提高电力机车专业课程教学水平的措施
2.1合理选择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安排符合相关的知识规律就是合理的课程教学内容选择[3]。课程教学内容应该充分突显学科的主要知识脉络,并符合时代发展的特点。中专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应该注重突出人才培养目标,并在课程安排中体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近年来,我国的电力机车行业变化很大,传统的电力机车教学内容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无法真实、全面地反映电力机车行业的面貌。
例如,第三学期开设的《电力机车控制》中以前大多采用电阻制动、有级调压等方式,而现在改为使用晶闸管无级磁场和相控调压等方式,并且充分应用了微电子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机车的恒速特性,并可以保护空转滑行,有很高的控制精度,在诊断和处理电力机车方面也变得更为便利。在电力机车的电器设备中,通过处理通信干扰可以提高机车的功率因数,并添加了PFC装置,同时加入了全新的接触器、信号传感器和继电保护装置,改进了其中的一些高压主型电器。从机车的整体构造来看,添加了新型的牵引器和高速转向装置,其车体为流线型设计,极大提高了空气动力学性能。在机车制动中不再使用原有的JZ-7型制动机,转为使用形式多样的空电联合进行制动,不仅能够满足机车速度恒定的需求,通过设置联网的机车监控装置,也让机车控制的安全性得以提升。因此,在电力机车专业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应该尽量反映出电力机车的最新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2.2推动激励管理体制建设
从电力机车专业的教学实践中不难看出,目前还缺乏与教学活动与系统课程教学相配套的管理体制,尤其是在激励机制上更为欠缺。因此,在电力机车专业教学过程中应该推动激励管理体制建设,不断完善教学中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教师教学创新的积极性,并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电力机车教学中只有教师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并熟悉企业的相关工艺流程,才能在教学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但我国部分电力机车专业的教师缺乏必要的企业实践经历,无法在教学实践中很好地解答学生的疑惑。因此,中职学校可以适当从企业引入专业技术人才,不断充实专业教师队伍;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参观或进行实践学习,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也可以聘请优秀的实践人才担任兼职教师。
3.结语
总之,在电力机车教学中应该合理设置专业课程,选择适当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并在教学过程融入各种新技术和新知识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以此有效提高电力机车专业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徐萌,李铁刚.铁路电气化牵引与线路通过能力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2).
[2]李承阳,陈国初.灰色理论在电力机车机破率预测建模中的应用[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10(03).
[3]段世年,刘涛.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