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一片蓝天下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tiemi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民工涌进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生活也应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由于这些孩子所在小学教育教学水平不一,差异很大,总体水平和城市学校的水平相差较大,加上这些学生的父母接受教育的水平较低,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主动性不够,学习习惯和方法等都存在很多问题。加之不少同学父母还要上晚班、夜班,疏于管理,多数学生在家十点才睡觉,早晨六点半起床,时间很紧张,学习节奏又快,学生很努力了,但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因此课余时间对他们来说显得非常重要了,能否用好课余时间,科学合理安排好学习与娱乐,成为决定成绩好坏的一个关键因素。下面我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课余生活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活动设计,培养良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以良好的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核心任务。学校在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中要给予最基本的教育和人文关怀,从最细微处着手:头发、指甲等个人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做起,到回家完成作业,有疑问主动找老师或同学提问解决等正确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学校组织学生在校园里开展“好习惯伴我行”的评优活动。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重点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以及待人接物的礼仪、态度,使他们懂得一些生活常识,掌握必要的交往规则,提高其交往能力。并充分利用晨会课、思想品德课、黑板报、壁报等宣传手段,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规范,守规范。正视学习问题,逐步培养外来务工子女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多留意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在困难面前停滞不前的现象,采用激励措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放学后给学生提供课桌,养成课后做作业的习惯。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纠正,如上课要举手发言、注意坐姿等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纠正习惯并非一次就能达到,仍然会有不断的反复,老师需要不断的纠正,坚持不懈才能最终达成效果。
  二、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针对学生基础知识差,文化常识匮乏的情况,学校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学到更多知识,寓教于乐。比如学校开展“美术节”、“英语节”、“读书节”等,加强学生的学术能力;利用图书馆的优势,组织课外阅读,“好书会”让学习优异的孩子看更多好书,并向班级同学介绍好书。有的老师在班级中开展了古诗文诵读的活动。老师利用早读、午会课、两分钟预备铃时间,带领学生教学生诵读《三字经》和《弟子规》等中国文化的经典作品。在反复的吟诵中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兴趣,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历史人物的故事,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体悟生活的快乐与幸福,并获得知识积累和文化的积淀。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可以让学生快速地成长。学生在快乐之余,还学到了许多课外知识,拓展了他们的眼界,对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同时,课外知识和文化积淀会增加学生的基础知识,帮助他们更容易理解书本上的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三、心理辅导,增强自信意识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大多数在农村长大,由于与父母接触时间短,加上所处的环境艰苦,造就了学生都很“懂事”。进入新的陌生环境学习,他们渴望与老师、同学进行平等交流,渴望在班级中取得自己应有的地位。为此,老师应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与他们坦诚相待;多些耐心和关爱,给予及时的关怀和帮助;尊重理解他们,时常给予鼓励和赞美。正确的恰到好处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要努力消除他们的自卑感、被歧视感与对立感,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态。
  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到一个新环境后,难以与老师、同学交流、对新环境不熟悉这一问题,学校可以每周开设一次心理辅导课,教给他们与人相处的方法和熟悉新环境的方法,要求他们主动地与人交往,用一种积极而乐观的、能够欣赏和赞美别人的态度与人相处,要求他们主动地熟悉环境,以主人翁的身份面对环境,从而增强外来务工子女适应环境的能力。对不同心理问题的学生,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教育和引导方式,对症下药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对自卑的学生,应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以正面鼓励为主,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对好斗的学生,则应培养他们较强的意志品质,保持稳定的情绪;对孤僻的学生,则应鼓励他们主动与同学交流,创造机会让他们参加各种集体活动。此外,还可以开设心理咨询室及班主任信箱,及时发现学生心理上的问题。当他们失败时给予鼓励,困难时给予帮助,痛苦时给予安慰,成功时给予肯定。使他们时时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友谊、老师的关爱,从而保持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
  学校可以在放学后,让学生能够参加各种棋类、球类、绘画、校刊设计、手工等多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扩大他们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能迅速融入城市。而且放手给他们足够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用他们自己的行动来肯定自己的能力,还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更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我们相信,只要共同努力,一定会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城市的孩子共享同一片蓝天。
其他文献
人教版第八册(老教材六年制)第四组的重点读写训练项目是“一要真实,二要具体”,即学习本组课文,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着重了解作者是怎样具体地记叙和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认识到内容真实、具体是写好文章的基本要求。而《麻雀》一文正是落实这一重点训练项目的课文之一。《麻雀》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讲的是一只老麻雀为了救护被风吹落在地的小麻雀,奋不顾身地与庞然大物——猎狗展开搏斗的故事,歌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幼儿能愉快、主动地参与活动,不仅使幼儿的身体、精神得到良好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孩子性格方面的发展。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积极、主动性呢?    一、创造良好的音乐氛围,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创设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是培养和发展幼儿对音乐活动有兴趣的前提。幼儿只有在对音乐活动产生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是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给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  新课程以德育为核心,抓住学习内容的德育成分,坚持寓德于教,注意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正确地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坚持运用渗透的原则,充分发挥渗透的功能,从而达到“文”与“道”之间的有机统一,是实现小学语文德育目标的有效途径。笔者听了名师顾桂
在信息技术的三尺讲台上,我耕耘了近十年,有人曾问我,你的教学理念是什么,我略加思索的回答是:快乐学习、技能学习。  记得我曾听过这样一则故事:两个石匠在教堂附近的工地上加工大理石,路人问他们在干什么,一个石匠没好气地说:“我在把这该死的石头切成方块。”另一个石匠很乐意做这项工作,愉快而自豪地回答说:“我加入了建造教堂的队伍”。同一个工作,因为不同的想法而产生了不同的心态,若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
英语,是人们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活的语言。它来自于生活,并为生活所用。生活化的英语教学不但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认识到他们所学知识的作用和意义,最终发挥英语的交流作用。而小学英语是通过语言教材来训练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要完成对语言材料从感知、理解到掌握应用,实践是唯一的途径和方法。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呢?  一、英语称呼,叩开“
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学的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美术教学的目的不只是简单的强化练习,其宗旨不是要把每个学生变成艺术家,而是要将美术化作一种语言,将学生的情感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让美术展现出人文性、时代性、趣味性。并且要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让小学生关注生活、关爱生命,这是新课标中有关美术教学所要表现的基本内容。为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摒除旧的教育方式,将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更新。  一、转变教育观念  首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让学生全体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者,走进文本,走进语言文字之中。而语文是文火细炖的慢功夫,只有依托文本的情感,品味语言,才能真正感悟到文章的所表达的情感语言,才能真正感悟到文章的所表达的情感将文字语言、知识和情感等转化为语文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内化成自我。这样,语文教学才能水中望“阅”分外明。  一
有幸担任一堂公开课《倍的认识》,班主任老师很重视,一起来听课。课后,她到班级总结上课情况,只听她狠狠地说:“洋洋,看你上课的表现,老师给了你机会,你也不好好把握!”看到洋洋难过的样子,我很难过,连忙打圆场说:“今天我们学的是新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出点错很正常,洋洋今天挺棒的。”我不想跟同事唱反调,只是觉得打击这个好不容易有点起色的学生,这种做法欠妥;再说洋洋在课堂中也不是没有把握机会,相反本堂课上他
“生态的课堂”要求建立一个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生态环境,以创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养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习惯,造就张扬的个性、开放的思想、创新的品质。现代课堂教学正是追求这样一种教学环境,突出对课堂生态主体——学生的尊重,即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中自然地、和谐、自主地发展。然而要建立生态课堂教学必然要让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因为无论是教育教学生活还是教育外的生活,生活世界是教
一年级新生入学第一天,我正进行入学卫生习惯教育:“小朋友伸出小手比一比谁最干净。”孩子们齐刷刷伸出手,我巡视着卫生情况。突然令人惊讶的一幕呈现在我眼前:一个男孩伸出的左手只有拇指和残缺的无名指,他用畏缩的眼光看着我立刻涨红了脸,惊讶之余,我抚摸了一下他的头继续检查。  后来得知他在婴儿时便因意外造成了残疾,小伙伴们都不愿意和他玩,在孤单中长大的他是个害羞、退缩、挫折感强、自信心低的孩子。由于客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