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jing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社会上流行80后、90后这样的说法,这不仅仅是一种年龄上的称呼,更重要的是包含了这样一种含义:他们身上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在20世纪80、90年代,许多有识之士就曾提出:吃苦耐劳的品质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在克服困难和抵抗挫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得到培养的。两千多年前孟子也写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快,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老夫子的这一句名言,之所以千古传诵,就是因为它揭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即困境出人才。不能否认,初中阶段是学生吃苦耐劳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并将对学生一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一、学生吃苦耐劳意志品质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在长辈的溺爱中长大,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学校里表现出很多不良的行为。比如,逃避劳动,害怕参加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差,体育课上跑不到两圈就嫌累,就不跑了,自立自理能力差,不愿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等等。
  曾有一位日本记者就中日两国学生在夏令营中的种种表现做了这样的评价:中国的这一代不如我们,中国的下一代也不如我们。哪方面不如?是智力、学业吗?当然不是!中国学生在数理化奥赛中屡屡夺牌,早已为世人瞩目。但面对困难,却缺少了日本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只会逃避、屈服,表现得软弱无能。其实这种情况并非偶然,看看现实,无处不见这种经不起波折、受不了委曲、自我约束力差、稍遇困难就退缩的“温室花朵”,尤其是在“90后”身上表现得极为明显。这样的接班人当然构成了中国未来的危机,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所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的品质刻不容缓,极为必要。
  二、造成学生缺乏吃苦耐劳品质的主要原因
  造成中学生缺乏吃苦耐劳品质的原因有很多,经过仔细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由于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丰富,现在的大多数中学生自出生以来就没有吃过苦,受过累,参加劳动的机会很少。他们根本意识不到吃苦耐劳品质的重要性,自然不具备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
  2.当今社会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过中考关、高考关,社会上“择校择班”之风盛行。这样,致使学校、家庭只注重知识的灌输、智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吃苦耐劳品质的培养与造就。
  3.现在的中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扮演着“小皇帝”“小公主”的角色,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他们在众星捧月的环境中形成了依赖,缺乏必要的独立,几乎没有吃苦耐劳的机会。
  三、中学生吃苦耐劳意志品质的培养途径
  1.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首先,单独找到个别严重缺乏吃苦耐劳品质的学生进行谈话,用教师亲身拼搏努力的经历现身说法,告诉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可以帮助一个人,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要求他们端正态度,改正缺点。
  然后,利用班会课,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全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了解到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应该加以继承和发扬,并让他们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打算或做法。另外,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和多媒体,搜集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观看,让他们写观后感,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进一步增强他们热爱劳动、敢于吃苦的意识。除了这些措施,还要在评价学生时,总是有意识地表扬那些在劳动中表现积极的学生。这样,在刺激与激励的双重作用下,大多数学生就会按时参加学校的各项劳动,而且表现突出。
  2.积极进行家校沟通,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首先,充分利用家长会,对家长进行思想教育。很清楚,要让学生进行“劳动改造”,来自家长的阻力不容小视,一定要得到家长的支持与帮助才行。教师可以把学生在校的日常表现尤其是糟糕的体育成绩一一汇报给家长,然后告诉家长,学生平时的体弱多病与成绩不理想都与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息息相关。让家长明白:养成吃苦耐劳的品格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为了巩固教育效果,还要专门进行家访,与家长进行沟通。在谈话中,告诉家长溺爱孩子就是害孩子的道理,鼓励他们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可以亲自带领孩子下田地,体验、学习农民伯伯勤劳、俭朴、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这些品质是课堂中、书本上、网络上学不到的,但都是自身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家长接受了教师的观点,并按教师的建议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3.充分利用体育课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品质。
  在校期间,对学生进行吃苦耐劳品质的锻炼与培养,体育课再合适不过了,体育锻炼在很大程度上是意志品质的锻炼。有这样一种说法:马拉松赛跑,前半段路程靠体力,后半段路程主要靠毅力。可见,吃苦耐劳品质确实很重要。在体育课上,教师要抽时间去和学生一起锻炼,参加体育比赛或者锻炼活动。在学生嫌累想放弃时,教师可以激励他们,谁坚持下来就可以得到教师的奖励,坚持不下来的就要做俯卧撑。这样,慢慢地,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逐步得到了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可谓一举两得。
  4.坚持写日记,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品质。
  写日记,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因为,写一篇日记容易,天天写,坚持下来难。特别是时间紧、任务重的时候,再坚持写日记就更难。而一旦坚持住了,便产生了心理惯性,于是就会坚持极忙的时候也写。这就好像面对困难,用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去战胜它一样,日久天长,吃苦耐劳的品质也就在自然而然中形成了。
其他文献
从教十余年,我始终踏踏实实地尽着一个教师的职责。我用平凡书写卓越,用追求成就自我,体验着作为一名教师的真正幸福。  一、做一位幸福的教师,就要懂得用爱去坚守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致力于引导学生形成内心丰盈、品位高雅的语文智慧。我一直坚守着一个信念:对工作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对学生真情实感,富有爱心。正是拥有这个信念,我对待日常工作认真细致,从不敷衍。当我在课堂上倾心投入和学生教学相长的时候,当我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进步教育学派的代表人杜威则提出了“兴趣中心论”。所以,我们的教学工作要达到良好的效果,重要的就是如何使学生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学习视为一种乐趣。小学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对于语文这门学科而言,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期刊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李海林在《论真实的作文》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虚假的作文,根本不需要写作却偏要你写;根本没有一个具体的语境,只是教师要我写,我就写,就完了。”一句话,写作的动机性严重缺失。写作动机性的严重缺失造成了目下语文写作教学的严重低效:学生厌写作文,应付教师了事。  如何改观这种现象呢?李海林认为:真实的语言任务、真实的语言环境、真
期刊
一、反复诵读,激发想象  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韩愈在《进学解》中也写道:“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由此可见,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学生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来。同时,我们还需展开想象。想象是引发情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这样,作者就把我们的精
期刊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组学习顺应了学生喜欢与人交往、爱表现的心理特征,使师生、生生之间有更多的互动机会,是促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思维和智慧的碰撞激发出灵感的火花,激励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那么如何建立学习小组并引导小组成员建立活而有序地合作常规呢,根据我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我进行了一些思考并进行了实践,现将我的做法和大家做一下交流。  一、学习小组建设  (一)成立原则
期刊
儿子进入一年级开始学习,由于一年级的学生识字的局限、自律意识的欠缺等原因,家长必须陪同孩子共同完成作业。  儿子书写很慢,又爱边写边玩,一不提醒,就又不知在玩什么了。话说两三遍,还不一定听进耳朵里。做的题明明一看就不对,但由于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儿子就是看不出来,咬着牙就说对。有一段时间,由于工作、生活的压力,我的心情有些差,和儿子一起学习时,我很难做到耐心、平和。批评多了,鼓励少了;指责多了,赞许
期刊
当下,一种千篇一律的满堂讲、满堂问的教学模式相当流行,它挤占了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磨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用机械繁琐的习题代替生动活泼的语言训练,忽略了语文教学中读写这一核心,使语文教学收效甚微。有关资料显示,学生对语文课的满意率呈下降趋势。  新课标一直强调语文课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不可偏轻偏重,应该全面发展,这看似全面,其实是无重点。外语学习确实应该讲“听、说、读、
期刊
这是一年前的事情了,那时我刚到12级这个集体。  开学后第三周的星期一,第二节是25班的语文课,我早早地到了教室,先和学生交流了一下那天早晨姜校长讲话的感悟,把我记下的一些启迪心灵、有益写作的句子呈现在大屏幕上,然后开始授课。教室的后门是开着的,不经意地一看,校长坐在那里,当时内心里真的是吓得要命。好在每一堂课我都是抱着会有人来听的态度准备的,所以就投入到教学情境之中,也就忘了校长的存在,可是下课
期刊
21世纪的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阅读教学,就不能再袭用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讲问题课堂模式而不思革新进取。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创新。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
期刊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所选课文大都是名家名篇,一套语文教材就几乎包含了美的各个领域,表现了美的各种形态。美的因素比比皆是,既有丰富的内容美,又有精妙的形式美。语文教材中的美无处不在,诚如罗丹所言,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学科的一项重要的任务。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呢?  一、让学生体会想象美  美育教育具有审美功能和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