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自沉昆明湖,千年故国师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vi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安先生平时对时局悲观,看得很深刻,他的性格很复杂,而且可以说很矛盾……他对于社会,因为有冷静的头脑。所以能看得清楚;有和平的脾气,所以不能采取激烈的对抗;有浓厚的情感,所以常常发生莫名的悲愤。积日既久。只有自杀一途。
  ——梁启超
  
  一代宗师前尘后事
  
  1 浙江海宁
  1877年生于浙江海宁。幼年丧母,身体多病。不喜八股,喜读《汉书》、喜吟诗,为“海宁四才子”之一;1892年肄业于杭州崇文书院;1893年、1897两次赴杭州应乡试不中,放弃科举。
  
  2 海宁→上海
  戊戌变法后,到上海任《时务报》书记;人罗振玉等创办的东文学社学习,受业于藤田丰八等,渐为罗振玉所知;《时务报》关闭后,入东文学社半工半读;受日本老师影响,读叔本华、康德等人的书,萌发研治西洋哲学的念头。
  
  3 武昌→日本
  1900年底,由罗氏资助,东渡日本东京物理学校习数理,学习日语、英语;1902年春,始读社会学、心理学、逻辑学、哲学等书,尤关注人生问题。
  
  4 日本→苏州
  1902年夏,由罗振玉推荐,赴江苏南通张謇创办的通州师范学堂任教;1904年,赴罗振玉创办的苏州师范学堂任教,通读康德、叔本华之书,深受影响。
  
  5 苏州→北京
  1907年4月到北京,任学部图书编译局编译、主编译及审定教科书等事,开始由哲学转向文学,并有志于戏曲研究,著有《曲录》《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等,对当时文艺界颇有影响。其间三度回乡奔丧,第一次是1906年父亲病故,第二次是1907年妻子辞世,第三次是1908年母亲辞世。
  
  6 北京→日本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罗振玉、王国维各率全家避居日本达五年之久,以遗老自居。受罗振玉指点,转而专攻经史小学,研究甲骨文、金文、古史等,著述丰厚。
  
  7 日本→上海
  1916年2月,携长子回国,应哈同之聘,主持《学术丛编》;1917年1月下旬,被罗振玉招至日本;2月返沪任仓圣明智大学经学教授,期间发表了多篇学术著作,并三次拒绝北大文科教授的聘任。
  
  8 上海→北京
  1922年4月,受命任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清理景阳宫等处藏书。1924年11月,冯玉祥部逼宫,王国维随驾前后。1 925年受聘为清华国学院导师,治学转入西北地理及元史。
  主要思想:提倡周孔之道,反对西方的立宪共和。
  人生理想:恢复帝制。
  主要著作:《人间词话》《宋元戏曲史》《戏曲考原》《曲录》《殷周制度论》《(红楼梦)评论》等。
  
  自沉昆明湖
  
  1927年春,北伐军进逼北方,冯玉祥、阎锡山先后易帜,京师震动。自1927年初至5月底,国内政治形势动荡,北伐军在南方节节胜利,清华园内的教授们都很不安。
  6月2日,天色微亮,王国维照常起床,潘氏夫人服侍他洗漱之后,和当时在家的三子贞明、女儿东明共进早餐。餐毕,王国维去书房整理了一下书,然后独自出门,往研究院公事房去了。
  8时许,王国维到公事房,猛然想起已经批改完的学生成绩本没带,就让院里的听差去家里拿。然后,与研究院办公处同事侯厚培商谈下学期招生的事情。谈完之后王国维向侯借两元钱,侯身上没有零钱,随手给了他一张5元的钞票。王国维一向不理财,当时清华给他的薪水是每月400元,已经算是高薪阶层了,不过他领到工资之后就直接交给潘氏夫人分配使用,平时身上从不带钱,只有去买书的时候才会向夫人取用。
  王国维拿了钱出公事房,在院里吩咐听差雇洋车,正好轮着35号车当值,王国维上车坐定后,即吩咐车夫往颐和园方向而去。
  10点钟到达颐和园,王国维买票入园,并给了车夫5角钱,让他在园外等候。王进得园内,径直走向石舫,在石肪前坐了良久,后漫步进入鱼藻轩,从怀中取出纸烟,慢慢抽起来,烟尽火灭,他一纵身跳进了昆明湖。
  下午1点多,清华大学的学生先赶到颐和园,由园丁带到鱼藻轩。王国维的遗体自打捞起来后就停放在了这里,上面盖了一方芦席,四个边角以四块砖镇着。园丁把芦席刚一揭开,学生们就不由得失声痛哭,眼前的王先生已经断气许久,面目紫肿,四肢蜷曲,匍匐地上,惨不忍睹。学生们想起先生生前风采,又瞻其眼前遗容,不由悲从中来,恸声不止。
  遗书上写: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我死后,当草草棺殓,即行藁葬于清华园茔地。汝等不能南归,亦可暂于城内居住。汝兄亦不必奔丧,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门故也。书籍可托陈(寅恪)、吴(宓)二先生处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不能南归。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然苟谨慎勤俭,亦必不至饿死。五月初二日,父字。
  “五月初二日”是阴历。即公历的6月1日。很明显,遗书是自尽前一天,即国学研究院师生叙别会召开的那一天写好的。
  6月7日,罗振玉据情上奏溥仪,并代递了一封遗折,不惜冒着欺君的罪名为他谋求谥法。溥仪看过“遗折”后大受感动,发出一道上谕,说王国维“孤忠耿耿,深恻朕怀”,于是特“著加恩予谥忠悫”。派贝子溥忻当天前往祭奠,赏给陀罗经被和两千银圆治丧。三个月前,康有为猝死青岛,门生们曾向溥仪申请谥号“仁忠”,但遭拒绝。可见溥仪对王国维的“殉清”相当看重。
  两年后,清华研究院同仁请陈寅恪为王国维撰写碑文。陈为王国维写下墓志铭:“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此后,中国战祸连绵,国将不国,人人自危,一代大师魂魄飘零,伶仃于昆明湖上。
  
  国故道统
  
  然而,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正当盛年的天才学者如此决绝地走向不归路呢?
  根本原因应从王国维的人生价值观说起。由洋务运动派生出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至“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与“民主”大旗,西方思想由技术而政体而文化思潮,呈现出从“用”到“体”的一步步推进的脉络。而处在民国建立之初的王国维,由于对西方思想基础挖掘较深,并且对比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强国的民风时局变化,可以说是一眼看到底,不要说以西学为“体”,即便是“用”,也是中优西劣。这对西方思想在中国的渗透形成了一个有力的反驳。
  1923年,王国维由蒙古贵族、大学士升允举荐,与罗振玉、杨宗羲、袁励准等应召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这个时候溥仪已经退位,但是在紫禁城内依然保持皇家体制,称朕称诏敕,保持君临天下的态度。跟随他的人,依然称他陛下、皇帝,不改忠义之心。王国维进入清 廷南书房,属于特恩直拔。由一个秀才荣升为“帝师”,王国维欣然从之并深感溥仪的知遇之恩。
  他寄望于废帝溥仪能励精图治、重振朝纲,但是天下共和大势浩浩荡荡,已无可挽回,溥仪自己也旦夕不保,这使得王国维思想上陷于绝望。中国的士大夫自古名节观念极重,王朝更替时,必有一批士人眷恋旧朝,不肯革故鼎新,甚至以死相抗。传统价值观往往使这样的士人青史留名,为人称道。王国维的“君辱臣死”观念早已有之,眼看溥仪将不保,自己的一场大辱在所难免,自杀似乎是唯一的选择。
  
  千年旧学之光
  
  据1927年王国维的助手赵万里所编的《王静安先生著述目录》,王国维一生著述有62种之多,涉及诗词、诗词评论、红学研究、戏曲研究、古史、古文字及训诂音韵、西北地理、辽金元史等。其博学令同代学人无不钦服。王国维运用叔本华的悲观哲学诠释《红楼梦》中人物的悲剧命运,他认为,无论是个人还是种族都是为了延续生命,生命的本质就是欲望。《红楼梦》的精神就在于授人以解脱之道,真正揭示了人生痛苦的真相。。
  1908年,《人间词话》发表在以章太炎、刘师培为代表人物的《国粹学报》上,开篇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他还写道:“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此第三境界也。”
  在戏曲研究方面,王国维也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著有《戏曲考原》《曲录》《宋元戏曲史》等书。王国维在日本的五年,研读经疏,旁治古文字声韵,考证殷墟文字,写成《殷墟卜辞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列出了殷代王朝的世系,证明了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绝大部分是可靠的记载,把中国有据可考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年。
  王国维做学问既吸取了乾嘉时代学者实事求是的方法,又有贯通中西的开阔眼界,在古史研究上开创了“二重证据法”,即强调古文字古器物之学与经史之学互为表里,互相印证,不可偏废,才能得“古人之真”。这种不鄙薄古人、不轻视今人的客观态度也正是他“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品格的体现,正因如此,方有他学术上的巨大成果。
  
其他文献
道祖老子是天下第一大哲人,诸子百家由他开始,他被神化为太上老君;范蠡是中国历史上足智多谋的政治家兼商人,并被后人神化为财神陶朱公。他们两个人是师生关系,是我在2004年由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老子与范蠡》一书上提出来的。  老子约生于公元前571年,范蠡助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了吴国,这是公元前473年的事。这年,老子九十八岁,范蠡约五十三岁,老子长范蠡约四十五岁。所以,他们都是
期刊
1858年的中国,腐朽的清王朝正经历着英法联军和太平军的双重蹂躏,处在风雨飘摇之中:1月,英法联军攻陷广州,烧杀掳掠,正伺机北上;2月,三次受挫于石达开的曾国藩,返乡奔父丧,太平军一度得势。3月,一个将从思想根基上动摇清朝统治的人降生了。他就是康有为。    国学扎根变法基石    康有为出身于一个“世以理学传家”的官僚地主家庭,他5岁便能夜读信件,口诵唐诗数百首。少年康有为从几位启蒙塾师教授的儒
期刊
陈氏子弟家学渊源,藏书丰富,陈小寅恪幼时便对经史子集各书均有涉猎。陈家虽然是传统世家,但是教育思想并不保守,最明显的是陈三立不要儿子应科举考试,而是要他们接受西式教育。陈寅恪12岁的时候就随兄长去日本留学,1909年又赴欧洲,在柏林大学等学府深造,后在哈佛大学随蓝门教授学习梵文和巴利文。  1926年,陈寅恪至清华国学院任导师,他由学术的积累期进入了勃发期,开始了史学研究的第一阶段——西北史地学的
期刊
上承“五四”的新文化流风,下开中西沟通之门户,林语堂的一生成就,反映中国面对西方文化冲击,在文化、历史、社会、生活上的各种歧异、扭曲与自得,仿佛中西合璧,又仿佛负隅抵抗,形同复杂的矛盾综合体。但林语堂的独到之处,在于乐于享受矛盾,戳破矛盾,与中西矛盾共生,在小处做大文章,使他成为中国文坛上最难形容与归类的大师。    享誊西方文坛 奠定大师地位    林语堂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10月10
期刊
梁的自信是来自于他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对此,同时代大师级学者牟宗三有过评价,他说:“(梁漱溟)在近代中国是一个文化的复兴者,不但身体力行地宣传了传统的儒家思想,更可以说是接续了清代断绝了三百年的文化。”  梁漱溟从宋明理学入手,将西方生命哲学引入到儒学中,对陆王心学进行了“修正”。尊崇儒学,但不排外,将西学引入传统文化,正是现代新儒家的普遍特征,梁也由此成为现代新儒学的开启者之一,其标志就是《东西
期刊
禅和诗似乎有不解之缘,参禅需领悟禅境、学诗需领悟诗境。它们都需要从悟入手。  韩驹《赠赵伯鱼》:  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  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来皆成章。    所谓正法眼,指体悟正法智慧的宝藏。相传佛祖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佛祖就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付诸摩诃迦叶。  不论是学诗还是学禅,未悟之前,得遍参各种各样的方案,觉悟之后,才能进入正法智慧的
期刊
夜里雨声,闲读宋词,听北宋词人晏殊浅吟:“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翻过几页,又听见晏殊第七子晏几道叹息:“舞烟眠雨过清明”。心里蓦地一惊,春社已过,清明又至了。 不知不觉间,我们错过了季节,又错过了回忆,只剩下一幅对联,在日长飞絮轻的时光里晃悠:“冬至大地,霜降房檐,看大雪小雪一片白露。夏至暑天,惊蛰亭榭,盼大寒小寒全天清明。” 唐诗人张籍、王驾则描绘了民社的盛景“庭前春鸟啄林声,红夹罗
期刊
马一浮先生名浮,幼名福田,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浙江绍兴人。少年时读书,过目能诵,时称神童。早岁应浙江乡试,名列榜首。    1903年6月,赴美国主办留学生监督公署中文文牍,后又赴德国和西班牙学习外语。1904年东渡至日本学习日文;1911年回国,赞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辛亥革命后,潜心研究学术,古代哲学、文学、佛学,无不造诣精深,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
期刊
刘备临终前嘱咐自己的儿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可见善恶是有大小之别的,大由小而来,小善小恶包含着大善大恶的因素,大善大恶则是小善小恶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事物的性质而言,“小善”“大善”本质都是善,“小恶”“大恶”本质都是恶。决不能因小忽视了它的实质。  宋朝崇阳县令张秉崖一次视察中,偶然亲眼看到一个库吏从府库里走出来,顺手把一枚铜币装进了衣袋里。后来他细心观察,发现竟然天天如此,于是
期刊
镜子,一般是拿来照脸用的,不管胖瘦美丑,在镜子里都能如实显现。在佛门里,有一种照心的镜子,心灵的各种烦恼、善恶、好坏,在照心的镜子中都能显露无遗。  其实,不管是照面或照心的镜子,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善用镜子来关观照社会和人生,使其成为自我学习、自我警惕的一面人生镜子。什么是人生的镜子呢?    一、用放大镜看别人的优点。很多人都喜欢看别人的缺点,很少看到对方的优点,更可怕的是很多人还会妒忌别人的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