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微光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vy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帕斯卡尔说:“人都是被废黜的国王”。人生来就应该被理性的光芒包围,在浊世中才能不偏离自己前行的方向。所以,孩子是最单纯、最天真、最美好的。可惜,人世间太多的灰暗渐渐地遮蔽着理性的光辉,人性沉沦,智慧的双眼渐渐阴翳。
  学习是重拾理性灿烂的重要途径。语文,作为一门基础的课程,其所蕴含的知识是最为丰富也最具有教育意义的,它已经成为很多科目的知识获取的替代途径,启蒙着学生的思想。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实现理性的觉醒已经成为语文的功用之一。
  现代语文教学在传统形象思维、情感体验、个人感悟之余,越来越期盼理性思维的强化,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是一个观念的转变,它改变了以前语文教学中拘泥于字词句的分析、课文中心思想的概括的方法,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感悟,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清新的气息,也使教学有了更广阔的天地。观念的更新带来的是教学模式的改变。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性,语文课堂也变得更活跃。学生也很喜欢这种教学模式,知识易于接受,课堂效果较好。但我认为,语文教学重视情感体验,首先还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理性思维培养。情感体验和感悟,是对文学作品的直观的感性的认识,是读者结合自身的经验体验达到的一种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但仅有感性的认识,是不够的。学生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原因,对于和他们生活贴近的作品还可较好的感悟;但对于文学背景复杂的、思想深刻的作品,仅靠对文字的灵性和感受,是不可能有深刻切实的感悟的。因此,理性思维的培养就显得异常重要。
  语文教学是怎样培养理性思维能力的呢?
  一、从被动认知上升到主动思考
  从语文学科的教材上就体现了从阅读认知上升到概括思考的变化。低年级教学重视阅读,停留在音形义表面,对文本的解读主要是视听感受的体会;而高年级的教学则在视听感受的基础上更多的融入了情感体会,对作品背后的内容进行揣摩与探讨。
  语文老师问学生:“雪化了成了什么?”学生出人意料地答:“雪化了成了春天。”我们在鼓掌赞赏小孩子的与众不同的想象之余,不妨也思考一下“想象”与“理性”的关系。说“雪化了成了春天”,这是个思维的跳跃,看似没有理性思维渗入,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循”,但又依稀可辨。“理之于诗如水中盐。”这句中的“理”是有的,只是看不见,“言不尽意”罢了。说不出什么意思,什么道理,却能传出情感与意味,很耐琢磨,这就有了“理趣”。所以说,理性思维如得不到大力培养,就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创造思维的发展与升华。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通过学习,潜移默化中,学生走出对事物的被动认知,开始对作品有自己的思考,逐渐理解自己的想象,形成理性思维。
  在学习方法上,语文教学从最初的注重阅读感知,通过反反复复的阅读,逐渐形成对事物的固定认知、表面认识,然后渐渐有意识地展开想象进行创造性再构建,到最后思考社会、人生,形成对自身有指导意义的道理。这样的过程,本身是成长的过程,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从态度上来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从无目标的被动学习,走向有目标的主动需求。进入高年级,由必修进入选修,所学语文知识日益专业化,甚至于直接进入学术研究领域。这是学习的进步,更是人自身的进步。这种从简单认识走向深入理解,既符合我们认知的需求,也是我们教学中想要积极引导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走向思维上的独立,开创自己的研究天地,创造性的走向自己的人生。
  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在教学内容上,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仅仅停留在表层的理解上肯定是不够的。在音形义能够辨识,基本内容情感能够体会的基础上,我们引导学生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我们该如何面对。由此得出的结论,已经不仅仅是我们语文层面上的答案,而是对人生的指导,具有普遍意义。
  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其中一个方法就是不断向“日常生活语言思维方法”挑战。所谓“日常生活语言思维方法”主要就是指定势思维。习惯难以突破,经验使人对习惯深信不疑,以致误把现象当本质,把“归纳”当真理。在思维方式上,学生要打破过往紧跟老师步伐——在既有的模式下,积极探寻唯一答案的思维定式;走出“紧箍咒”的束缚,依据自己的生活感悟经验,寻找答案的多样性。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多引导学生质疑,敢于向现成的结论发起冲击,久而久之,良好的理性思维品质便会形成。这也是一种科学精神的张扬。要明白,探究没有固定的答案,合理即正确,合情则美好。这样的思维方式本身,是将对事物的认识由简单趋向复杂,再回归简单本质的过程。这也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本质。
  从学习指导上来说,老师不再是手把手教授知识,更多的则是启发引导,对学生已经形成的想法谈自己的看法,在大是大非面前,给予点拨。这样的转变正是学生成长,走向体会语文真谛的过程。
  从考察方式上来说,固定答案的唯一性显然是不恰当的了,开放性的题目在考察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这也要求学生要有总结归纳和得出结论的能力,简单的识记已经无法胜任求知的深度要求了。
  三、从模仿学习到创新发展
  在学习要求上,我们已经不能满足于孩子一味的模仿了,同质化教育的最终结果只能是教育的失败。而要走出这一教育壁垒,创新思维是少不了的。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认知的角度也发生了变化,很多我们以前觉得应该这样的答案变得模糊不清,换个角度再来看,也许又是一番新的天地。
  从社会需求角度来看,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明显不适应现代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固定的模式形成的审美疲劳、思维疲劳,必将成为发展的阻碍。以创新的意识,培养多样化认知能力,配以坚实的理性判断能力,这才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四、从教到学
  理性思维的能力不是靠老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自己学出来的。周国平说:“有多少个朝圣者就有多少条朝圣路。”每个人前进的道路都各不相同,同质化的教学必然导致个性的磨灭,矛盾由此产生。要避免矛盾,首先就要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
  由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受到了挑战,应试教育不再适合现代社会的需求。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式很明显已经不适合现在教学的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角。由教到学的转变悄然开始。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成为引导者,服务于学生求知的需求。学生通过学习,渐渐形成自己思考问题的方法,再转化成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将是他们一辈子受益的地方,也是教育的真谛。
  总之,语文教学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培养,语文学习更离不开理性的头脑。在语文教学中,感性认识最终还应该上升到理性认识。
其他文献
指导学生如何提高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也是每个语文教师一直以来研究与探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时重视学习、探究和积累写作方法与技巧,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下面结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选编的魏巍《我的老师》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谈一谈指导学生阅读欣赏文本时如何进行写作训练。  一、学会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材料(事例)  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选择了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说:“阅读古今中外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发,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这就要求我们在名人传记的专题阅读中,应十分突出地贯穿新课程标准的两大理念:1.充分发挥语文课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人物传记,是语文教学实现人
【摘 要】选修模块《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内容博大精深,凝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教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具有选择性与差异性的教育平台。要落实该模块的教学目标,关键在于加强诵读、理清教材主线、关注研读过程和打破单一评价。  【关键词】选修 经典 诵读 人文素养 评价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中学语文教学担负着传承
一、题例解析  从目前高考题的情况来看,“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这一考点往往不单独设题,而是隐含在各类文学类文本的阅读题中。  【例】2008年江苏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侯银匠》(汪曾祺)  15.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解析】本题为探究题,从传统的考查角度看,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永恒的内容,我的语文教学一直是围绕“文化·生活·积累·思维·经营”十个字来组织教学引领学生复习迎考的(参见《中学语文》2011年第12期《挖掘文化底蕴延伸语文课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科书(含读本)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它传承着有文字记载的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我把它奉为“圣经”,把自己当做一个讲故事的人,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剖析,来慢慢地阐释其微妙的文化、文化的微妙。有的老师
【摘要】叶澜老师曾说过:“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了中学语文生命课堂教学的重要理念。要构建这样的一种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应从两方面入手: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在此基础上重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中学语文 生命课堂 师生关系    一、问题的
高中语文教材的写作模块设计较为系统,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可操作性也很强,但由于课时紧张,教师很少按教材指导学生作文。高二上学期,主要是系统教授议论文写作的基本模式,让学生初步形成议论文写作的整体结构。这学期要进一步让学生认识议论文的本质内涵和特征,使学生在议论中体现思辨和逻辑力量。为此我努力尝试,希望有所为,对学生的写作困境提供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一、问文那得轻松写,唯有源头活水来  北大钱理群
纵观目前的语文课堂,由于诸多原因,课堂生本教学评价出现了一些脱离实际的无效现象,生本教学评价失去了真正的意义。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不能认清努力的方向,失去了奋斗的目标,不利于学生的学习。那么,如何用全面的生本教学评价来激活初中语文课堂呢?笔者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以期达到促进语文教学的目的。  一、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基本着眼点,也是教师组织教学的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想让教师的劳动给教师带来一些快乐,那么我们应当从事一些思考和研究。高二上学期我们就已经进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学习阶段,就以这本选修课本为触发点,谈谈个人的粗浅之见。其中《六国论》《项脊轩志》《阿房宫赋》等以前在必修的课本中都出现过,当前不同版本的教材,有的在选修课本,有的保留在必修课本,人教版教材中统一纳入到选修课范围内并且分属三个不同的单元。这样的折腾究竟
近年来,一种带有强烈的描述性和情境性、抒情色彩非常强烈的议论文越来越多,层出不穷,成了高考作文的一大亮点,逐渐成了高考作文的宠儿,人们称这种文章为议论性散文。但是在平常的训练中,尽管有很多考生想写作这种类型的文章,然而能熟练地写作这种文章的考生并不多,其原因是不知何为议论性散文,更不知如何写作。其实,严格说来,这种文章并不新鲜,在以前的人教版语文教材里就有这样的文章,如《时钟》就是议论性的散文;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