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润禾:情系会展 难忘世博

来源 :创意设计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ior9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意设计源》:在开始采访前,首先要祝贺您参与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所获得的成功!
  您能否回顾离开校园后的工作轨迹?尤其是您近年来从事会展行业的主要工作经历?
  许润禾:谢谢!我要感谢《创意设计源》杂志提供这样的机会,尤其在世博会闭幕将近一年之际,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一起畅谈曾经走过的世博之路。上海世博会已落下帷幕,但我依然存在某种难以割舍的感情,虽然亲身经历了许多的艰辛,但现在,我们将以冷静的思维、轻松的心态重新回顾审视世博会主题馆的工作,再次展现主题馆筹办过程中的魅力,以此与大家分享。
  我是在1990年从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毕业的,虽然之后也有诸多学习的经历,但在工美的四年是我人生最重要的起点,除了基础美术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我性格的培养,敢想敢干的处事作风始终渗透在我以后的职业生涯。
  走出校园后,我进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上海市分会系统所属的展览展示机构专业从事会展行业工作;2007年,我调入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工作,任主题馆部副部长,主要负责主题馆展示内容策划、展示设计、布展施工、184天的展期运营以及撤展等方面的工作。直至今年上半年结束后续工作,重新回到贸促会系统,开始组建上海贸促展示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创意设计源》:请谈谈您参与上海世博会以及承担展示管理工作的情况好吗?
  许润禾:说到与上海世博会的不解之缘,在未进世博局工作之前,我就开始参与上海世博会多项推广宣传活动。记得在2007年8月,一天我正准备出发去西藏时,突然接到上海世博局局领导的电话,询问我是否愿意到上海世博局负责组织方展馆展示工程的管理工作,当时我的确很犹豫。到西藏后对我而言是一段纠结和挣扎的旅程。当时持两种意见:第一是认为世博局的工作繁重,一旦选择进世博局就很难再回到原来的岗位上,人生就此形成转折;另一种观点认为世博会是一个千载难逢的锻炼机会,一定要参与。这两种意见始终在我的心里拉锯,而当时最让我犹豫的主要原因是:我虽然具备展览会和展示工程的经验,但并未接触过任何世博会的展示工程,毕竟中国是第一次举办世博会。也许西藏高原给予我无限伸展的想象,终于我对自己说:“为什么不试一试呢”?于是我从西藏山南折返拉萨,与旅伴们分手后独自飞回上海。返沪之后,我就紧锣密鼓地和世博局的领导会面商谈,随后通过组织程序借调至上海世博局展馆展示部工作。
  展馆展示部主要负责组织方建设的中国国家馆和主题馆。当时中国国家馆还停留在建筑设计阶段,主题馆已进入展示概念设计阶段。2007年底,我向局领导提出侧重管理主题馆工作的建议,在获得同意后,至此开始开展主题馆的一系列工作,也开始了我历时近四年的世博工作。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馆建设,既参考了前几届世博会成功举办的经验,同时,又结合自身的特色,使之成为一届精彩、难忘的世博会。主题馆是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场馆之一,是最典型、最集中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的场馆,可以说是上海世博会主题的灵魂;主要侧重体现国际普遍认同的价值观;以发生在国际范围的事例、国际流行语言作为展示元素,反映组织者对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全方位的诠释和表达;它超越了国别的束缚,具备世界性和普遍性,使得世博会不仅仅停留在丰富多彩的展览会层面,更上升到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引导我们共同讨论“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就需要同时回答“什么样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什么样的生活观念和实践经验让城市更美好”、“什么样的城市发展模式让地球家园更美好”这三个问题;要明确:为了让所有的人都过上“美好的生活”,人、城市、环境必须和谐相处。在城市发展史上,这三个系统一直在互动,过去的历史,形成了人类文明的足迹;未来,在人类梦想的持续推动下,三个系统的互动还将不断提升和发展。
  主题馆共设有五个场馆:在浦东“一轴四馆”的主题馆内设置有城市人馆、城市生命馆以及城市地球馆,浦西两处由老厂房改建的建筑内设置了城市未来馆和城市足迹馆。五个场馆的展示总面积达到7.3万平方米。
  
  《创意设计源》:作为第一届由第三世界国家举办的世博会,在没有任何经验的前提下,您作为世博会的一名建设者,能否综合谈谈主题馆建设过程中的工作特点与难点?
  许润禾:“百年世博、一朝圆梦”,作为上海世博会的建设者,我深感自豪,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机遇和骄傲。为了实现上海世博会成功、精彩、难忘的目标,我们亲身经历了许多的艰辛,但现在,当我们回顾上海世博会时,我想说的是,上海世博会不仅给上海这座城市留下了丰富的世博遗产,更给我们这些亲身经历的工作者带来了内心的满足。
  回忆起来,如此大规模的主题馆建设工程真的是困难重重。当时遭遇的主要难题有四方面:一是时间非常紧。从2007年7月开始最初的概念设计方案遴选,到基本确定展示设计方案,经过了一年零九个月的概念优化和深化设计,也就是说,从2009年7月才展开场外预制作,进场布展施工。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至2010年3月底,我们用了短短九个月的时间就全面完成场馆的各项布展工作。4月进入运营准备,5月1日,迎来世博会的正式开幕。可以说,我们是在被外国人认为不可能的情况下,再次创造了一个中国奇迹。二是施工难度大。无论是对老旧厂房进行的改建,还是在新建的主题馆内建设“馆中馆”,施工中都充斥着大量的非标结构。经统计,主题五馆的展示基础钢材就达6500吨,我想这也创造了单项展示施工之最了。另外,有关影片的拍摄工作、装饰装修工程、展品展项的布置以及多媒体的联调等方面也曾遇到了诸多困难。三是全球化程度高。主题馆是体现国际普遍认同价值观的场馆,在方案设计上选取的事例以发生在全球各城市的事例为主。为了使观众更好地理解人们进入城市追求美好生活的目的,了解城市人的真实生活,经过设计,我们在全球六大洲六个城市选择了六个真实的家庭作为拍摄对象,通过跟踪采集这些家庭的影像,借此讲述了城市中“人的故事”。在城市生命馆,我们选择了全球范围内的五个城市,拍摄了五个“寻找”的故事,从精神层面体现城市如同生命活体,需要全人类共同呵护的思想。四是项目管理难度高。本届世博会主题馆展示工程的建设,涵盖了很多专业和学科,在结构基础方面,包括了:结构、机电、暖通、综合布线、安防消防系统等;在展品展项方面,包括了:实物展示、图文、影片拍摄等;在技术设备方面,包括了:音视灯光设备的选型、多媒体集成、联动调试等。三个方面需在不同的工作阶段得到有机、有序的协调,而这些极为复杂的管理工作,仅仅依靠单个团队是无法完成的。因此,整个主题馆的建设就由来自荷兰、德国、西班牙以及国内各省市的团队分工配合,共同完成。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如何协调外方设计团队与中方施工团队之间的文化差异,协调总承包施工单位和分包单位之间关系的问题,这些都给施工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
  虽然参与管理、建设的人员大多不具备世博经验,但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我们始终坚持“全力以赴、办好世博、不辱使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依靠着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精神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
  
  《创意设计源》:您在此次世博会主题馆的设计建造和施工过程中接触过许多中外设计师,您觉得从这次世博会的项目来看,中外设计师有哪些差异或存在多大的差距?对我们的院校又有怎样的建议?
  许润禾:谈及这个话题,我感触良多。2008年4月,我赴欧洲考察,拜访了多家曾参与过历届世博会的机构,通过交流,我观察到,每个设计管理团队大都由五方面的专业人才所组成,一是建筑设计,二是内容策划,三是商务代表,四是空间设计,五是技术管理。首先是内容策划,其次是设计(包括建筑和展示),须经过概念设计、扩初设计、深化设计三个阶段。其中深化设计涵盖很多专业学科,这些专项设计都需要在设计工作过程中得到有机、有序的协调,这是极为复杂的管理工作。遗憾的是,我们常见国内的一些设计人员,往往身兼内容策划、空间设计以及商务等为一身,这显然是非常不科学、不专业的。
  所以说,如何统筹管理设计工作,是展示工程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
  我们应客观地看到,由于国内的展示设计管理起步较晚,存在差距和距离也是正常的。在我和各中外团队接触的过程中,总体感觉外方团队的设计思路相对清晰,工作步骤合理,在设计前期较为注重内容策划方面,具体设计则放在次要的位置。而国内的团队往往是对内容挖掘和演绎体现不够深刻,这正是中外设计师重要的差异性所在。
  以城市未来馆为例,对于“未来城市”这样的命题是非常难以表现的,因为未来是“不可知”的,无法具体描述。城市未来馆是以“梦想引领城市的未来”为核心思想,西班牙设计团队针对这个核心思想提出“畅想未来城市基于当今的挑战”的观点,基于这样的观点,城市未来馆的第一展区“昨日之梦”,讲述了过去的人们对未来城市的梦想;第二展区“梦想与实践”,体现了过去人们对未来展望的案例和形成的果实;而在后面是针对未来提出 “多种可能性”畅想的展区,以未来之窗、交流塔、控制塔、全球化塔等展项所组成,其中未来之窗演绎了一部动画电影,呈现“生态之城”、“智慧之城”、“水之城”、“太空之城”、“能源之城”五个梦幻般的未来城市街景,表达未来的城市发展和人类的城市生活的各种可能性,以此引导参观者的想象。
  设计团队站在如此清晰的内容发展思想基础上,最终在实施具体设计时表现就较为扎实,从而真正实现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我想在这里表达的是:“内容是设计的基石”这样的观点,避免发生“重形式、轻内容”的情况;另外,在展示设计过程中,还需把握“四方面”的关系:第一是展示空间与内容的关系;第二是空间与展品展项的关系;第三是空间与媒体的关系;第四是参观者与展示内容之间理解的关系。这是我个人的一点心得和经验,以供大家参考。
  因此,我们从中能够看到,院校具有较强的设计创新能力,但在内容策划、设计管理以及技术落地性方面表现相对薄弱。数据表明,世博会后,会展将成为城市最为快速发展的行业之一,正是基于这样得天独厚的良好发展环境,我强烈呼吁,院校应加大对展示专业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在设计管理、内容策划、空间设计以及媒体技术等方面。力求将学术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以培养会展业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更好地为将来中国的会展行业输入优质的人才,使我们的展示设计走出国门,为竞争国际的展示项目而努力。
  
  《创意设计源》:城市生命馆的核心展项-城市广场的五段影片给许多观众留下极深的印象,能给我们讲述一下当时是如何选择这些影片的吗?
  许润禾:确定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生命馆的核心展项经过了一段颇为曲折的过程,我们试图通过拍摄五个城市的故事,来体现城市独特的精神。起初设想选择九个城市,由于预算的原因,影片取景的城市最后减少到5个。这5个城市不一定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大城市,然而影片中发生的故事却能以小见大。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五月广场、肯尼亚内罗毕的自由广场、印度孟买站前广场、加拿大埃德蒙顿广场还有中国四川的汉旺广场,分别讲述了五个有关“寻找”的故事。
  作为中国唯一入选的城市,汉旺广场短片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反响,但是在策划之初对于是否选择汉旺曾出现过争议。多位专家提出:世博会应带给观众更多欢乐喜悦的体验,不必要那么沉重;另外,汉旺与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相比,只能算是城镇,不符合世博会的“城市”主题定位。但是我们认为,以汶川地震为故事背景,就是为了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因此,我们设计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讲述一个男孩在废墟中找到中国象棋盘,到他父亲的墓前摆上棋盘,在想象中与父亲下棋的故事。生与死的对话,用独特的方式来悼念自己的亲人,展示灾区人民凭着勇敢与乐观,在灾后重建生活、憧憬美好未来的精神风貌。在拍摄中,我们弱化了灾难性的一面,力求从精神层面体现城市如同生命活体,需要全人类共同呵护的思想。通过这段影片结尾,盏盏孔明灯冉冉升上天空的画面,人们能充分地感受到国人凝聚力的爆发,我想这也是让现场观众内心产生共鸣和感动的原因之一吧。
  
  《创意设计源》:我们看到,城市人馆的展示理念和展示形态都让我们耳目一新,这样独特的演绎方法您是如何看待的?
  许润禾:城市人馆的核心思想是:城市化过程要以人为本,尊重并顺应人的各种需求,人的全面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为了反映全球城市人多元化生活的面貌,荷兰设计团队采用写实纪实的手法,来讲述来自世界不同城市6个家庭的真实故事,这种展示方式拉近了与观众的亲近之感,视觉体验新颖独特,展示基调符合世博会的参观方式。展厅里面所有的饰面装饰材料均采用城市里经常看见的物品和物件,例如:脚手架、油漆罐、窗帘、牛奶盒、周转箱等,观众都感到非常惊讶,这些材料在城市中如此普遍,却成为了反映城市生活面貌的一种载体。我们将6个家庭所拍摄的工作、学习、生活、交往、健康的影像,贯穿于整个场馆展示空间的多元化城市之中,所以展现方式显得非常独特,在世博会期间,该馆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创意设计源》:上海世博会大多数场馆均采用多媒体技术来打造核心展项,因此许多观众感叹影片泛滥,您对此如何评价?
  许润禾:从2000年的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到2005年的爱知世博会,再到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多媒体影像技术成为表达展示内容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最易于在单一载体中综合性地反映主题内容,因此也成为展览展示的主流形式。
  除此以外,观众对影像的吸引力也是非常追捧的,在世博会期间,排队最长的沙特馆、石油馆都是在多媒体上做文章,人们为什么排5、6小时以上的队也要进去参观?就是因为对其多媒体表现方式感兴趣,觉得有意思、好看。
  我个人比较欣赏阿联酋馆,它以“珍珠的故事”作为主线,设置3个展区,从不同层面来讲述阿联酋从过去、现在到未来,都采用不同的影像方式来表现,尤其值得称赞的是第三展区全息投影的联动效果,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还有,世博会期间广受好评的中国国家馆的“清明上河图”展项,纯粹把原图陈列在展厅里面,并不能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而通过多媒体手段演绎,图中的人物动起来,活灵活现地表现出宋代城市的市井场面,就非常夺人眼球。
  所以说当前多媒体已成为展示表现的主流手段,它的广泛使用是符合我们观众的审美情趣的,是合情合理的。当然,在世博会期间还有些馆并没有使用多媒体,例如英国馆,同样获得了非常好的评价。除此之外,世博会的场馆,需要集成的内容很多(经济、文化、政治等),但在场馆面积和参观时间有限的条件下,多媒体影片是更能够集成、承载众多内容的载体。
  
  《创意设计源》:上海世博会除了组织方的场馆外,还包括了许多其他类型的场馆,在这些场馆中有哪些您认为是精彩的?
  许润禾:事实上,在主题馆的建设、运营期间,由于工作繁忙,我没有更多关注其他场馆。但作为从事会展行业的专业人士,世博会是学习、借鉴的最佳机会。因此从2011年8月起,随着运营工作逐渐走向正轨,我开始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参观,并且尝试去记录、去研究。现在我正和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合作做一个课题,通过照片、文字、影像将世博会的一些优秀场馆记录下来,特别是与各国的设计师交流,深入了解他们在内容策划、主题演绎以及设计方面的一些思考。
  我个人非常喜欢英国馆,它的建筑与展示达到了高度统一,建筑本身就是传达展示内容的重要表现载体。很多场馆的不足是由于它们的建筑与展示是由两位设计师或两种管理模式来打造的,这样建筑与展示很难高度融合。英国馆在这个方面无疑做得非常成功,并且更胜一筹;它的建筑、展示以及周边空间三位一体,完美结合,这是很多其他场馆忽略的地方。英国馆在展项上以小见大,将“种子”安插在建筑上,并贯穿展示空间之中,内外相辅相成,讲述了一个让观众反思的宏观问题“人类如何来保护地球植物的多样性”,这个理念所体现的正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与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相吻合。
  还有城市最佳实践区,展示城市发展中可持续性发展理念多元化的实践成果,也非常有借鉴学习的意义,在这里,我们应更多去关注展示的内涵,这些具体的案例能引发我们对于城市发展的思考。
  
  《创意设计源》:上海世博会结束已近一年,世博会必定对上海会展行业有所推动。您个人在此方面有哪些举措?
  许润禾:首先,我想说能够参与上海世博会的建设工作,对我个人来说是幸运的,在整个过程中,虽然有很多酸甜苦辣,碰到诸多困难,但今天回想起来,这同时也是一种“享受”,当我看到主题馆从图纸变为现实,看到主题馆从空旷漆黑到缤纷炫彩,看到我的团队成员从工作的满脸疲惫到开馆那天的灿烂笑容,看到世博会从开园第一个观众走进主题馆到落幕那天最后一个观众不肯离去的背影,这一切,都使我感受颇多。我会铭记这日夜奋战的日子所发生的事情, 她充满了艰辛却又饱含着兴奋,是刻骨铭心的。总体来说,四年世博建设,是一段重要的人生经历,它丰富和拓展了我的视野,特别对于主题性、文化类型场馆的建设管理经验,学到了境外先进的设计管理理念等,这些就是参与世博会得到的最大体会,我想,主题馆是回应和演绎“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而我们是主题馆的建设者,同样,我们也在回应和演绎我们人生,我们的人生随着世博会也将变得更加精彩难忘。
  虽然上海世博会给我们带来的精彩体验是短暂的,但她所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无限的,对于每一位建设者所带来的回忆是美好的。同样,我坚信她对于中国以及上海这个城市的会展行业的影响也具有深远意义。作为参与者和继续从事会展行业的我,必定利用世博会所积累的管理经验,努力拓展展示市场。基于这样的想法,在上海市贸促会领导支持下组建上海贸促展示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这个新的平台将集思考、设计、管理三位一体,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导向,以展示形式为载体,以内容策划、空间设计以及工程管理为手段,致力于推动中国会展行业的发展。我希望我们这一代人能够有所作为,也希望将上海世博会宝贵的财富传承下去。
  
  
  许润禾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主题馆部副部长、上海贸促展示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孙瑜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主题馆部高级新闻官、《创意设计源》特邀访谈主持
  
  图片提供:上海贸促展示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当下,现代科技介入艺术创作越来越频繁,以传统技艺为手段的绘画方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责无旁贷,担负起传承发展传统饾版水印技艺的重任。  饾版水印技术最初用于制笺制谱,因雕版形制玲珑小巧,故称为“饾版”。明末,饾版水印技术出现,至万历、崇祯年达到高峰,以《十竹斋书画谱》、《闵版-西厢记》刊物的出版为标志。  中国美院版画系传统木版水印工作室(即“紫竹斋”)与上海朵云轩有着微妙的历
期刊
公元1904年,杭州市西湖景区孤山南麓,由浙派篆刻家丁仁、王禔、吴隐、叶铭等发起创建,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的西泠印社成立。百多年来,西泠印社李叔同、黃宾虹、马一浮、丰子愷、吴湖帆、商承祚,杨守敬、盛宣怀、康有为等精英云集;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等历任社长高山仰止——西泠印社,是为海内外金石书画学术研究的“天下第一名社”。  公元2004年,同样在杭州市西湖景
期刊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与创意经济发展论坛”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研究会第二次常务理事会议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4月23日,“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与创意经济发展论坛”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研究会第二次常务理事会议在武汉职院逸兴楼四楼会议室举行。来自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等全国20多所示范性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企业专家代表齐聚武汉职院,以“依存 互动 共生 繁荣”为主题,围绕高职艺
期刊
一、木版水印源流  木版水印技艺“镂象于木,印之素纸”,旧称“饾版”术,继中国雕版印刷术出现,是中国特有的套版套色技艺,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雕版印刷术发轫的确切时间,学术界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有共识,那就是雕版印刷术在唐代就已经相当成熟。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印刷的《金刚经》经卷,卷首一幅扉画(佛说法图),刀法纯熟,印制清晰,足以证明当时木版雕印技艺
期刊
摘要:本文在工学结合新型教学理念的引领下,以国家级精品课程《建筑外立面设计》为例,阐述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建设”框架下进行课程改革的做法。  关键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工作过程    作为第一批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院校,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自2007年立项以来,在工学结合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勇于创新与实践,形成了“校企融合,学工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其内涵主要
期刊
初秋的校园,暑热似未褪尽,更热更忙的是迎接新生的到来,又一批学子满怀憧憬走进大学,开始了崭新的生活。另一番景象是,新的一届毕业生抬脚步入社会,转身成为职场新人。  有人于是把大学看作人生转折点。  人生转折?然,又不尽然。转折的落点,毕业后的生存状态和腾挪空间,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整个大学生涯的质量。  由是,跳出了美院人并不陌生的三个关键词:学业、准职业和就业。    就业: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 
期刊
[摘要]本文从批评的角度对中国当代的高等设计教育进行了分析,从制造大国的设计教育泡沫现状;高等设计教育产出与中国制造业需求的错位;计划经济模式影响根深蒂固的设计教育体制;重“道”轻“器”、重“艺”轻“技”的中国设计教育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反思,并对中国设计教育改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制造大国艺术设计高等教育批判反思  1 引言  中国真正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起
期刊
1976年,“阿奇米亚”(Alchymia)工作室在米兰成立,与意大利两位著名设计师埃托索特萨斯(Ettore Sottsass)和亚历山大罗门蒂利(Alessandro Mendini)的合作,使“阿奇米亚”迅速获得世界声望,成为世界知名的激进设计组织之一。  1981年,以索特萨斯为首的设计师在米兰结成“孟菲斯集团(Memphis)”。孟菲斯的设计师们努力把设计变成大众文化的一部分,他们从西方
期刊
[摘 要]本文对2011年米兰国际家具展与米兰设计周的设计信息进行了综合的分析与研究,特别是对米兰在设计展览与创意产业、设计品牌与设计文化、设计组织与设计政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且与中国家具产业和设计创意产业进行了比较与反思。提炼了设计潮流趋势关键词与设计事件的案例分析,对中国家具家居企业的新产品设计开发与中国设计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米兰;国际家具展;创意产业;设计趋
期刊
沈榆:“一个被割断历史的民族、它的生命力远不如一个始终将自己量身于历史之中的民族”。英国人类学家如是说。  研究设计历史不仅是为了保存昨天的智慧,而是为了在面向未来的设计中展现更高的智慧,为此我们选择一些1949年以来对中国人生活方式有重大影响的产品设计现象作研究和介绍,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得到启示,让我们共同“整理老设计、使用好设计、创造新设计”。    人类文明史中,从自行车批量生产到汽车工业初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