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脾脏病变中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_20013年10月38例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脾脏疾病的CT资料,包括脾结核1例,脾囊肿13例,脾转移瘤7例,脾囊性淋巴管瘤2例,脾血管瘤10例,脾动脉瘤2例,脾梗塞3例。结果:CT对脾脏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极高,对病变的大小、形态、密度及周围组织脏器的显示较其他影像学检查更准确。结论:CT对脾脏病变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脾脏;多层螺旋CT;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3-0005-01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具有许多种重要的生理和免疫功能,按其发病原因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脾脏疾病指病变原发于脾脏,并集中于脾脏。继发性脾脏疾病指脾脏的病变仅为相应疾病(常见为全性疾病)的病理变化之一,多数为继发性脾脏疾病,真正原发性脾脏疾病不多。虽然核医学、核磁共振以及超声成像等对脾脏疾病的检查具有一定程度的优越性,但是螺旋CT仍然是脾脏病变检查最有效的方法,本文回顾性收集38例确诊的脾脏病变CT影像资料并结合文献,探讨部分脾脏CT表现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013年10月38例脾脏病变患者的CT的影像资料。其中男22例,女16例,其中部分患者行B超检查提示低回声病变。部分患者经治疗后好转,部分行手术治疗病理证实。
1.2 检查方法:患者检查采用Philips64排或256排CT机, 常规5.0mm,扫描,静脉以3.5ml/s速度注射非离子造影剂, 20例患者均进行脾脏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所有患者的影像均行1.0mm的薄层重建,以利于微小病灶的检出。
2 结果
1.1 脾结核1例,多表现为脾内不规则低密度区,无明显强化,可有钙化。
1.2 脾脏淋巴管瘤2例,患者无临床症状,可见单发或多发的水样低密度病变,其内可见分隔。(见图1)
图1 平扫及增强图像,脾淋巴管瘤
1.3 脾梗塞3例,脾梗塞CT表现呈圆形或楔形低密度影,尖端指向脾门,可单发或多发,其位置多在边缘。增强无强化。(见图2)
图2 平扫及增强图像 脾梗死
1.4 脾囊肿13例,脾脏囊肿是脾脏组织的囊性病变, CT表现单发或多发圆形、类圆形水样低密度影,边缘清晰,部分可伴有钙化,增强扫描无强化。
1.5 脾转移瘤7例,脾转移瘤常有身体其他部位原发癌。CT表现为脾脏增大或不大,单个或多个低密度病灶,边界清晰或不清。(见图3).
图3 平扫及增强图像,肝癌肝脾转移,肝脾内转移灶强化方式相同
1.6 脾血管瘤10例,增强方式同其它部位的血管瘤一致。
1.7 脾动脉瘤2例,动脉期可见明显扩张的脾动脉,伴瘤壁上钙化。(见图4)
图4 脾血管瘤
3 讨论
脾脏位于左上腹,外缘圆隆而光滑,其内缘因有胃、胰腺及左肾的压迫而呈分叶状隆起。脾在CT横断扫描图像上正常大小前后径5个肋单位以下。脾脏病变虽然少见,用普通X线检查是很难发现脾脏病变的,近几年来,多层螺旋CT技术的临床应用和完善大大提高了对脾脏病变的诊断水平。螺旋CT扫描能够清楚显示脾脏中病变的形态及病变与临近器官的关系, 为临床治疗或外科手术提供可靠真实的影像信息。脾的疾病可以引起脾的大小、形态、密度的不同程度变化。由于脾脏病变CT表现主要为低密度病变,缺乏特征性,所以必须密切结合临床。
3.1 脾脏良性病变:本组占82%。脾结核属结核性肉芽肿病变,少见。脾梗塞可在发生2个小时左右即可用CT发现,CT主要表现为①周边部单个楔形边界清晰或模糊的低密度灶。②宽基底尖端指向脾门的楔形或三角形低密度区。③小的不典型脾梗死为不规则状低密度。脾囊肿CT表现为平扫表现为水样密度的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增强后无强化,边界显示更清晰,诊断比较容易。脾脏血管瘤CT可分为均匀团块和多囊性团块,部分增强表现为延迟强化,因此需要延迟3到5分钟。脾淋巴管瘤为淋巴系统的先天性局部发育异常, CT扫描可见脾脏增大,脾内多发水样低密度,轮廓清,内部多有粗大间隔且可见轻度强化,和单纯脾囊肿能进行鉴别诊断。 3.2 脾脏恶性病变:本组占18%。 有恶性淋巴瘤及转移瘤。脾转移瘤常有身体其他部位原发癌。影像常缺乏特征性,在鉴别诊断时应重视临床资料,本组有2例为脾内多发转移灶。脾脏淋巴瘤是常见的脾脏肿瘤[1],恶性淋巴瘤的腹膜后肿大淋巴结多融合成块,腹主动脉的"飘浮征"易见,且淋巴结密度较均匀,而转移癌的淋巴结易坏死,呈密度不均、环状强化。 3.3 多层CT对脾脏病变的诊断价值:用普通X线检查较难发现脾脏病变,而主要应用B超或CT对脾脏病变的进行检查, B超检查比较容易地发现脾内病灶,但目前对其性质的诊断尚处于探讨阶段[2]。多层CT检查不仅能清楚显示脾内病变的形态、大小、密度, 而且可以清楚显示其解剖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且不受肠腔内气体等伪影干扰,較B超扩大了视野,为我们对脾内病变的综合分析提供了更多信息。多层CT增强检查对脾脏疾病的定性定位诊断方面较重要,它能使我们清楚了解病变的血供情况和病变的细微结构,同时结合临床资料,基本能够明确诊断。多层CT检查对脾脏病变的检出率很高,本组达100%。在诊断脾脏疾病时对典型的CT表现如脾囊肿、脾梗塞、副脾等可作出诊断,对不典型的病例可结合临床资料及观察其它部位受累的情况作出诊断,及作出良恶性的鉴别可见多层CT是诊断脾脏病变的理想方法。多层螺旋CT能够正确的判定脾脏大小,能够更好的对脾脏病变进行定性诊断,对血管异常的检查以及微小实质性病变有良好的诊断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果珍主编.临床CT诊断学[M].第1版.北京:中国科学院技术出版社, 1994. 569. [2] 王玲,段开诚.实时超声显像诊断脾脏占位性病变(附15例分析) [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88, 4:226.
关键词:脾脏;多层螺旋CT;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3-0005-01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具有许多种重要的生理和免疫功能,按其发病原因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脾脏疾病指病变原发于脾脏,并集中于脾脏。继发性脾脏疾病指脾脏的病变仅为相应疾病(常见为全性疾病)的病理变化之一,多数为继发性脾脏疾病,真正原发性脾脏疾病不多。虽然核医学、核磁共振以及超声成像等对脾脏疾病的检查具有一定程度的优越性,但是螺旋CT仍然是脾脏病变检查最有效的方法,本文回顾性收集38例确诊的脾脏病变CT影像资料并结合文献,探讨部分脾脏CT表现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013年10月38例脾脏病变患者的CT的影像资料。其中男22例,女16例,其中部分患者行B超检查提示低回声病变。部分患者经治疗后好转,部分行手术治疗病理证实。
1.2 检查方法:患者检查采用Philips64排或256排CT机, 常规5.0mm,扫描,静脉以3.5ml/s速度注射非离子造影剂, 20例患者均进行脾脏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所有患者的影像均行1.0mm的薄层重建,以利于微小病灶的检出。
2 结果
1.1 脾结核1例,多表现为脾内不规则低密度区,无明显强化,可有钙化。
1.2 脾脏淋巴管瘤2例,患者无临床症状,可见单发或多发的水样低密度病变,其内可见分隔。(见图1)
图1 平扫及增强图像,脾淋巴管瘤
1.3 脾梗塞3例,脾梗塞CT表现呈圆形或楔形低密度影,尖端指向脾门,可单发或多发,其位置多在边缘。增强无强化。(见图2)
图2 平扫及增强图像 脾梗死
1.4 脾囊肿13例,脾脏囊肿是脾脏组织的囊性病变, CT表现单发或多发圆形、类圆形水样低密度影,边缘清晰,部分可伴有钙化,增强扫描无强化。
1.5 脾转移瘤7例,脾转移瘤常有身体其他部位原发癌。CT表现为脾脏增大或不大,单个或多个低密度病灶,边界清晰或不清。(见图3).
图3 平扫及增强图像,肝癌肝脾转移,肝脾内转移灶强化方式相同
1.6 脾血管瘤10例,增强方式同其它部位的血管瘤一致。
1.7 脾动脉瘤2例,动脉期可见明显扩张的脾动脉,伴瘤壁上钙化。(见图4)
图4 脾血管瘤
3 讨论
脾脏位于左上腹,外缘圆隆而光滑,其内缘因有胃、胰腺及左肾的压迫而呈分叶状隆起。脾在CT横断扫描图像上正常大小前后径5个肋单位以下。脾脏病变虽然少见,用普通X线检查是很难发现脾脏病变的,近几年来,多层螺旋CT技术的临床应用和完善大大提高了对脾脏病变的诊断水平。螺旋CT扫描能够清楚显示脾脏中病变的形态及病变与临近器官的关系, 为临床治疗或外科手术提供可靠真实的影像信息。脾的疾病可以引起脾的大小、形态、密度的不同程度变化。由于脾脏病变CT表现主要为低密度病变,缺乏特征性,所以必须密切结合临床。
3.1 脾脏良性病变:本组占82%。脾结核属结核性肉芽肿病变,少见。脾梗塞可在发生2个小时左右即可用CT发现,CT主要表现为①周边部单个楔形边界清晰或模糊的低密度灶。②宽基底尖端指向脾门的楔形或三角形低密度区。③小的不典型脾梗死为不规则状低密度。脾囊肿CT表现为平扫表现为水样密度的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增强后无强化,边界显示更清晰,诊断比较容易。脾脏血管瘤CT可分为均匀团块和多囊性团块,部分增强表现为延迟强化,因此需要延迟3到5分钟。脾淋巴管瘤为淋巴系统的先天性局部发育异常, CT扫描可见脾脏增大,脾内多发水样低密度,轮廓清,内部多有粗大间隔且可见轻度强化,和单纯脾囊肿能进行鉴别诊断。 3.2 脾脏恶性病变:本组占18%。 有恶性淋巴瘤及转移瘤。脾转移瘤常有身体其他部位原发癌。影像常缺乏特征性,在鉴别诊断时应重视临床资料,本组有2例为脾内多发转移灶。脾脏淋巴瘤是常见的脾脏肿瘤[1],恶性淋巴瘤的腹膜后肿大淋巴结多融合成块,腹主动脉的"飘浮征"易见,且淋巴结密度较均匀,而转移癌的淋巴结易坏死,呈密度不均、环状强化。 3.3 多层CT对脾脏病变的诊断价值:用普通X线检查较难发现脾脏病变,而主要应用B超或CT对脾脏病变的进行检查, B超检查比较容易地发现脾内病灶,但目前对其性质的诊断尚处于探讨阶段[2]。多层CT检查不仅能清楚显示脾内病变的形态、大小、密度, 而且可以清楚显示其解剖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且不受肠腔内气体等伪影干扰,較B超扩大了视野,为我们对脾内病变的综合分析提供了更多信息。多层CT增强检查对脾脏疾病的定性定位诊断方面较重要,它能使我们清楚了解病变的血供情况和病变的细微结构,同时结合临床资料,基本能够明确诊断。多层CT检查对脾脏病变的检出率很高,本组达100%。在诊断脾脏疾病时对典型的CT表现如脾囊肿、脾梗塞、副脾等可作出诊断,对不典型的病例可结合临床资料及观察其它部位受累的情况作出诊断,及作出良恶性的鉴别可见多层CT是诊断脾脏病变的理想方法。多层螺旋CT能够正确的判定脾脏大小,能够更好的对脾脏病变进行定性诊断,对血管异常的检查以及微小实质性病变有良好的诊断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果珍主编.临床CT诊断学[M].第1版.北京:中国科学院技术出版社, 1994. 569. [2] 王玲,段开诚.实时超声显像诊断脾脏占位性病变(附15例分析) [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88, 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