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后的冠脉内支架及预防再梗塞和改善心功能的分析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a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了解心肌梗塞患者在完成冠脉内支架手术后的自我效能,健康行为水平,社会支持等。探讨术后使患者健康得到进一步保证的可行性政策。方法:本文以2010年到2014年某院收治的5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例,对患者的术后预防再梗塞和改善心功能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共植入60枚,其中左前降支(LAD)28枚,右冠状动脉(RCA)19枚,左回旋支(LCX)13枚,其中有6名患者植入2枚,有1名患者植入3枚。手术的成功率达到了100%。超声心动图显示患者术后的左室内径,左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均优于术前的各项指标。患者出院后随访显示:2个月-3年没有一例出现死亡,没有再梗塞现象出现,恢复后,患者的心功能均在I-II级。结论:心肌梗塞后的冠脉支架手术可以使患者的冠脉血流量增加,预防出现再阻塞的现象,使心功能维持正常,死亡率得到了降低,明显改善了急性心肌梗塞后患者的远期预后。
  关键词:冠脉支架;心肌梗塞;预防;再阻塞;改善;心功能
  一、前言
  急性的心肌梗塞(AMI)大多是由于患者出现不稳定的粥状斑块破溃后而发生的出血和冠状动脉腔内血栓的形成,从而造成了冠状动脉急性的闭塞,使冠脉无法供给心肌氧气等营养成分,心肌出现坏死等严重后果,使得患者出现各种危急症状。因此,使发生梗塞的冠状动脉再次开放,可以做到挽救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是目前被国际上广泛运用的一种先进的医疗手段。这种手段是以机械的方式改变了冠状动脉腔的形态。它是一种使原本闭塞的冠脉再次开放,使血流通畅,进而使对心肌的供应改善的非外科手术方法。但这种手术方法并不能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得到明显的减缓或者逆转,所以造成心血管方面疾病的根本因素没有得到解决。不过,冠状动脉植入术对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是一种急救的有效手段。它使得冠状动脉再开放,有效预防了出现再阻塞的现象,是患者的心功能维持了正常,死亡率得到了明显的降低。本文以五年内的52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例进行分析研究,报告如下:
  二、材料与方法
  1、材料
  2010年到2014年某院收治的52名患者均是急性心肌闭塞发病后2到4周进行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其中,男性患者有36例,女性患者有16例,平均年龄在(57.6±12.3)岁。术前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了患者梗塞的相关冠状动脉均处于了完全闭塞或者次完全闭塞状态。患者梗塞的相关血管段中50例为单支阻塞,中左回旋支阻塞的有13例,左前降支阻塞的有22例,右冠状动脉阻塞的有15例。其余2例为双支阻塞,分别为LCX+LAD,RCA+LAD。患者术前,平均的血管狭窄度为(93±5.2)%,平均的狭窄长度为(20±5.2)mm。所有患者为首次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
  2、方法
  統计患者中有14例入院后,立即使用了150万单位的尿激酶进行了溶栓处理。使用Seldinger法对股动脉进行穿刺,Judkins法对左、右冠状动脉进行造影,然后选择病变最明显的部位经鞘管动脉注入肝素5000U,之后每个小时均追加2500U,通过导引,使导管插入冠状动脉的开口处,沿着刚刚导入的导管插入导丝,使球囊跨过病变部位的远端,插入到病变的狭窄处,使用8-15个atm的压力进行扩张,每次持续60-120s。当扩张病变部位达到TM II级以上时,撤出球囊导管。然后根据血管病变部位的病变性质和病变血管的内径选择合适的血管内支架。经导引管将载有支架的球囊导管送达病变部位,当支架到达理想的手术部位时,使用8alm持续扩张球囊30-60秒,直至支架充分扩张。
  术后,将患者推入ICU病房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护理。对患者进行持续的心电图监视,密切的观察着患者的心率和血压等。注意患者有无出血现象和其他梗塞的症状出现。
  三、心功能分级标准
  I级:患者虽患有心脏病,但不限制活动量。一般活动时,患者不会不出现心悸、疲乏、心绞痛等症状。
  II级:患者患有心脏病,轻度限制体力活动。休息时,不会察觉到症状。一般体力活动时,患者出现心悸、疲乏、心绞痛等症状。
  III级:明显限制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小于平时一般活动时,便会引起上述的症状。
  IV级:患者不可以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即会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四、结果
  手术的成功率达到了100%。
  1、各项指标检查
  1)造影复查:结果显示,患者术后狭窄直径下降达到了0%-10%的有50处。并且有42处达到狭窄完全消失的程度。患者术前的梗塞冠脉均达到了TIMI3级灌注。
  2)临床症状:接收观察的52例患者,自术后到出院时,无一例出现心绞痛症状。当初梗塞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经过支架术治疗,心功能均由III级达到I-II级。
  3)心电图:梗塞相关导联的R波出现增高,病理性Q波变浅。非梗塞相关导联缺血性的ST-T改善或正常。
  4)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内径为(54.61±3.81)mm,左房内径为(37.71±3.53)mm,左室射血分数为0.59±0.09明显的优于术前的左室内径为(58.71±3.71)mm,左房内径为(40.71±3.33)mm,左室射血分数为0.51±0.11。
  2、随访
  医院对全部手术病例进行随访,结果显示:术后的1个月到3年,患者均存活。有3例患者仍出现心绞痛的症状,但是次数明显较术前减少,程度也明显减轻。其余患者没有出现再阻塞和心绞痛的症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的心功能均在I-II级,不妨碍正常的生活生产活动。
  五、讨论
  根据我们观察分析的52例病人,发病后的2到4周,进行冠脉内支架术。术后的各项检查和1个月到3年的随访得到:术后,除有3例患者出现心绞痛发作,其余均不再出现心绞痛和再梗塞的现象。心功能均在I-II级。得知,接收支架术的患者,狭窄的冠脉再血管化,血流量明显增加,并且改善了左室的功能。   目前,就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讨论日益激烈。有学者认为在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基础上,对病变血管部位植入支架,支架异物存在于体内,容易引起血小板的聚集。并且植入过程中容易损伤血管内皮,使得凝血机制触发,刺激了新血栓的形成,加重患者病情,不利于对患者的预后和治疗。但,另有学者认为冠状动脉支架对血管是一种机械的扩张作用,可以明显的改善血流,有利于心肌梗塞的术后恢复。我们认为心肌梗塞患者通过冠状动脉支架手术的质量与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和术后的护理有着重要的关系。另外,我们对患者更应注意手术后的健康知识普及教育,以预防再梗塞和保护心功能,包括以下几点:
  1、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降压、降脂,稳定斑块。定期复查。
  2、积极运动。适当的锻炼可增加脂肪消耗、减少体内胆固醇沉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是防治再梗塞的积极措施。患者应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选择,应进行适当适量的体育锻炼及体力活动,以不感疲劳为度。不宜做剧烈运动,如快跑、登山等,可进行慢跑、散步、柔软体操、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
  3、控制体重,戒烟戒酒。保持或减轻体重,使BMI维持在18.5-24.9kg/m2,腰圍<90cm。
  4、合理饮食。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粗粮、坚果、海藻等富含镁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食用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吃清淡少盐、少糖膳食,把食盐量降至每天6克左右。
  5、保持平和心态。乐观、稳定的情绪,舒畅、平衡的心态不仅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长寿的关键和秘诀。
  参考文献:
  [1]胡新红,魏菊苹.冠脉造影及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护理印.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6):403-403.
  [2]李凤梅.经挠动脉穿刺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的护理[J].医药前沿,2012,13(29):266-267.
  [3]贾茜,陈玉玺,周永州等.经挠动脉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13,30(6):544-545.
  [4]霍勇,高炜,丁文惠.心肌梗死[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25.
  [5]胡大一,赵明中.冠心病现代干预策略新进展[J].中国医刊.2004,39(3):4-6.
  [6]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2):707-71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改良手术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52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均予以改良手术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的愈合情况、根据Mayo 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手术效果进行优良率计算以及采用SF-36在术前及术后6个月进行PF、RP、RE的评定。结果:本研究中所有患者达到骨性愈合者42例(80.77%),愈合时间平均(5.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林中阶段的舒适护理分析。方法 选取在我院针织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得到上级医院的确诊,为疾病终末期(也可称之为临终阶段),对患者进行临终阶段的舒适护理。结果 对肿瘤患者在临终阶段实施舒适护理,患者的生理及心理不适症状均有所控制和改善,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得到尊重,心灵得到安慰,安详面对最后的生命历程。结论 要重视对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并掌握临终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眼眶内植物性异物高分辩CT诊断要点。方法:对30例眼眶植物性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诊急性期入院者19例,CT在急性期诊断上达84%以上,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达100%。结论:CT双窗重建对于急性期植物性异物的诊断有明显的优势,明显减少了患者的误诊,减轻其由于不能及时诊断所造成的身体上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高分辩CT;眼眶内;植物性异物;影像诊断  眼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急性左心衰竭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取半坐卧位,高流量吸氧,静脉缓慢注射吗啡3mg和呋塞米40~80mg;硝酸甘油静滴。56例中54例经抢救后,30min~1h病情逐渐好转,症状减轻,生命体征平稳,2例患者因时间延长,心搏骤停,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急性左心衰竭发病急、死亡率高,护理人员应了解急性左心
期刊
乳腺增生是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者自1992—2012年运用针挑治疗本病5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  本组50例均为女性,全部为门诊诊治患者年龄最小23岁,最大46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8年。1年以内10例,1~3年32例,3年以上8例,其中孕妇2例,哺乳期妇女3例。  2选穴  分两组。胸组(主穴)膻中,屋翳(双)、乳根(双)、域中(双)、天池(双)、库房(双),背组:肝俞(双
期刊
摘要:目的:对内窥镜微创技术治疗结石性脓肾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资料选自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结石性脓肾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1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内窥镜微创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开放手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的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有效率77.42%,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的流行病学分布现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 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进行研究。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实验室检验阳性的4000例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呼吸道样本1900例,脑脊液、血液和胸腹水样本1100例,尿液和粪便样本500例,伤口分泌物等特殊样本500例。按照样本采集年份,分为2011年1月-2012年7月和2012年7月-
期刊
摘要:目的:调查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分析大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3年7-12月全部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在826份病历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1.87%,用药不合格率为14.28%,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但在干预过程中呈下降趋势。结论:经医院的规范管理,促进了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  关键词:Ⅰ类切口;围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穿孔性阑尾炎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9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100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以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行以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治疗后的排气时间、止痛药使用率、疼痛评分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期刊
摘要: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医院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医院工作的进展程度,这项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医院职工的成长,也为加强医院工作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文中对当前国内医院在档案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了简单的介绍,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希望对提高医院档案管理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医院档案;档案管理;改进策略  引言  医院档案作为医院建设过程中的特殊资产,是医院工作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