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谈话教育的智慧

来源 :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gwumi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承担专业育人工作的班主任,每天都要解决学生中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找学生谈话,是班主任解决学生问题最常用的方法。语言是班主任的基本劳动工具。班主任的话,在学生心目中是举足轻重的,班主任的语言直接关系到班主任工作的成败。有时候,一句体谅的话可以获得学生和家长的信赖;有时候,一句安慰的话抚平学生心中的委屈;有时候,一句鼓励的话能让不自信的学生找回自信;然而有时候一句不恰当的话,则会导致学生的叛逆、反感甚至自暴自弃,成为班级工作的不稳定因素,无形中增加了班主任工作的难度。所以,掌握话语权的班主任在工作中应该自觉提升个人在品德、知识、思维等诸方面的修养,锻造“得心应口”的语言艺术气质,彰显班主任人格魅力。
  一、 谈话教育要把握六大原则
  我国古代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上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也。”这说明,我们班主任在与学生谈心、教育学生时,要调查研究,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摸清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学生的真实心脉,找准应对策略,有的放矢地运用恰如其分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教育。谈话教育要掌握六大原则:
  1.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被班主任突然叫到办公室的学生,心理一般比较复杂,通常他们会一边自检一边猜测,是主动避重就轻承认错误,还是等等老师发落。这时,学生会特别注意班主任的言行举止,甚至是察言观色。此时,班主任应立即开门见山,快速进入谈话主题,坦诚表明谈话的目的,不绕圈子,才有助于学生敞开心灵的窗户,说真话,表真情。
  2. 放下架子,拉近距离
  在谈话伊始,学生尚不清楚班主任的态度,尤其是平时与老师接触少的学生,很容易产生拘束、紧张、惶恐不安、望而生畏的情绪。这时,班主任应话语自然、风趣、热情,尽量拉近师生距离,消除学生紧张的情绪和戒备心理,一开口不宜把问题说得太重,以便随后交谈的顺利进行。
  3. 真心热诚,委婉迂回
  有的学生由于经常犯错误,与老师同学的关系紧张,他会觉得所有人都对他不好,由此产生一种随时准备迎接挑战的防御心理,一犯错误心中就会先想好对策。对待这类学生,不宜强攻。生气和过火的批评,只会让学生防御的心理准备更强烈,不利于交谈的展开。所以学生的进步和成长需要肯定,“肯定”是学生中的阳光。班主任此时可采取委婉迂回的策略,先以真诚的态度,肯定其身上的闪光点,消除学生的顾虑和防御的心理,随后再切入正题。
  4. 心平气和,尊重人格
  造成个别学生交谈时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某个班主任刚接手班级,在他心目中威信不够高;有的是经常挨批评而产生抵触情绪;有的是学生破罐子破摔,认为谈话也无济于事。此时,学生通常会昂着头,不看老师而东张西望,不愿正面回答问题。这时,班主任切忌烦躁,要做到:不教训、不审讯、不讽刺、不挖苦,而以尊重的态度创设和谐宽松的谈话氛围,心平气和、鞭辟入里地分析其中的原因,让学生从内心深入处认识自己的错误。
  5. 倾听诉说,允许辩驳
  不“先入为主”,要善于倾听,这样做的好处很多,当某个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或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总想找依赖的人,特别是其心目中尊敬的老师一吐为快,请他们指点迷津。此时哪怕班主任是静静地听完诉说,他(她)也会觉得心情舒畅得多了。如果老师对情况不明,不听学生诉说,不让学生申辩,就先入为主、自以为是、说三道四,甚至捕风捉影、横加训斥,不但会糊涂“断案”,造成“冤假错案”,而且会使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大打折扣,不会使班主任的威信一落千丈,还会对学生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
  6. 疏导引领,寄予希望
  有的学生平日表现较好,自尊心较强,偶尔犯错,容易产生“这下完了”的受挫心理,表现为情绪低落、垂头丧气、心情沉重。对待这类学生,班主任此时轻在批评错误,重在开导鼓励,应及时引导,对学生表示充分信任,使之增强进步的信心,不宜重棒打下,使其自尊心丧失殆尽。
  某些学生某段时间表现良好,或在某方面有了进步,往往期待肯定和表扬,尤其是主动找老师谈话的学生,这种心理尤为强烈。此时班主任不宜忽略或有意长时间考验,应利用学生这种期待心理,因势利导,充分肯定他的进步,另外提出新的更高的希望,通过适时激励,促其利用正面心理扩大“战果”,以利于他今后的进步成长。
  总之,在班主任与学生谈话过程中,一定要做到通情达理,只有通情达理,才能使班主任得以借助谈话内容和言谈举止,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绪和想法;只有通情达理,才能使班主任得以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谈话对象的体验以及学校管理因素、谈话对象个人因素、社会因素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谈话问题的实质;也只有通情达理,才能使班主任能够恰当运用谈话技巧,把自己的真诚、理解以及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生活、交友和做人的建议及措施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取得反馈。
  二、 谈话教育要运用六大艺术
  1. 幽默风趣,以柔克刚
  幽默不仅是一种快乐的方式让别人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更是体现了一种宽容的胸襟。说话幽默的班主任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不可或缺的润滑剂。对于教育者来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能让人接受”(海因兹·雷曼麦)。
  2. 正面激励,鼓舞士气
  正面激励也就是日常通称的表扬,它是以语言信息的正作用力刺激话语接受方按照话语人的意向产生反应。在对表扬甚为重视的当下教育环境中,表扬的浅层次运用,降低了表扬的功效。近乎泛滥的“你真棒”、“太好了”、“太有才了”引发学生的“抗药性”。当一阵狂热之后,表扬逐渐回归到理性状态——表扬可表扬之处。特别是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正如魏书生所说:“困难的不是批评,不是指责,更不是数落他的一系列错误,而是找出他的错误的对立面——长处。只有找到了长处,才算找到了错误的克星,才帮他找到了战胜错误的信心的根据地。”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糖果故事。事件处理得堪称经典。语言里没有训斥和说教,表扬的四个优点,让当事人心悦诚服,促使他将心比心,开展自我反思教育,明白了自己的错误。   3. 抓住契机,反而激将
  反激励是以语言信息的反作用力刺激话语接受方按照话语人的意向产生反应,也就是俗话所说的:“请将不如激将。”它是以激燃自尊心为目的的语言艺术,所以班主任在运用激将法谈话时要注意话语对象的自尊心是否强烈。同时注意话语时机和分寸,还要以毒攻,反被毒伤。
  4. 软化“话锋”,委婉润滑
  委婉是语言的“润滑剂”,它使日常教学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不便、不忍或者语境不允许直说的话题内容,通过曲折迂回的含蓄语言比较得体地表达出来。例如,班主任经常会遇到女生因生理状况请假的场景,这时一般用“特殊情况”来委婉表达;对于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我们一般称为“学困生”、“潜能生”;有意和学生谈心,我们问题用看似很无意的“随便聊聊”开场。总而言之,因为班主任的语言对象以未成年的学生为主,他们的身心不稳定,对话语刺激产生的心理反应更感性,更直接。所以,在班主任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有时语言的委婉比直白效果要好。由此可知,在语言交流中软化“话锋”,隐藏“话语目的”,运用曲径通幽的方式穿刺话语软着陆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 肢体语言,拨动心弦
  配合语言使用适当的肢体语言就会收到相得益彰、锦上添花的效果。比如激励时竖起大拇指;幽默时用严肃的神情反差刺激;模糊时配以“难得糊涂”的肢体演绎;委婉时投以诚恳、传单的眼神等。另一种是脱离语言文字独立使用,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妙处。曾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天气略凉的日子,一名学生在课堂上睡着了,面对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他的老师没有暴风骤雨,没有苦口婆心,只是默默地起到旁边,脱下外衣,盖在了学生身上。老师用肢体符号书写出关爱的语言,拨动了在场学生的心弦,诠释着无声的力量。
  7. 眼睛发电,送去关爱
  与学生谈话时,班主任通过眼睛——心灵的窗户进行信息传递的,传递的信息更容易触及“听”者心理情感基点,激发其主观能动性。故对于处于敏感、叛逆期的学生来说,班主任老师在某些事情的处理上应力图实现“无声胜有声”的心灵震撼,达到语言的最高境界——尽在不言中。例如,面对即将进入中考、高考考场的学生,千方百计都化作了一个相信必胜的眼神或一个加油鼓励的握拳,在安静的自习课上,用紧锁眉头警醒不专心的学生,又不破坏学习氛围岂不是两全其美;特别是当学生处在极端情绪的心理状态时,无声的关注或许更受用。
  班主任艺术的魅力根源是爱,对学生的尊重、宽容和呵护。班主任只要以师爱为出发点,就一定能抵达学生的心灵,给学生送去力量和目标,学生一定会张开腾飞的翅膀,鹏程万里。
  (作者单位:丹阳市折柳中心校)
其他文献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作了具体的量化规定,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然而,现在的小学生面临考试和升学的压力,有多少学生能真正达到这个阅读量呢?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显得非常重要。  一、 了解意义,提高认识  要使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必须让学生了解、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课外阅读的
期刊
【摘要】作者通过对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渗透德育的认识,阐述了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应坚持的原则,提供了通过体育教学、教材和体育教师本身进行德育渗透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渗透的力度,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体育教学;素质教育;德育渗透  为了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各学科渗透德育”,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在小学体育中对学
期刊
一、 尊重学习规律  以学生学习为主,应遵循教与学的基本规律,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学。  尊重学习规律,语文教学要强化整体性,整体把握课标的追求:核心价值——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与引领;核心本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核心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核心目标——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整体确定教学的内容,突显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理解
期刊
海森堡说:“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  “提问”是教师教学的手段,是建构课堂内容的“骨架”,更是学生学习的起始。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多而碎。短短的四十分钟内,教师大大小小的问题往往有二三十个,“为什么”“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问题不能让学生深入思考,只能“蜻蜓点水”式地浅尝辄止。二是杂而乱。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是“由着性
期刊
【摘要】2008年1月14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2006~2020)》获得国务院批准以及2010年11月11日钦州市钦州港经济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广西的经济、文化以及全方位的发展态势来讲,就犹如一扇轰然打开的闸门,为这块拥有着多元资源的神奇土地带来了无限生机,国家高度重视广西沿海地区发展,明确将北部湾经济区作为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提出新要求,赋予新使命
期刊
二十年前,吕叔湘先生大呼语文教学质量低下,亟待提高。现在,知识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广,如何加快课堂教学节奏,并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有效地扩大容量,是每个教师面临的问题。我认为,应该让生活成为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源头活水。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 生活是语文能力形成的源头活水  语文是交流交际的工具,是用来反映生活和服务于生活的。这里的“生活”是广义的,
期刊
语文教师的课堂永远是有缺憾的,甚至经常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迷茫。也许是出于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也许是编者的巧妙安排;也许是苏教版教材的精当之处……《语文》课本中有部分文章,学生阅读理解时是有困难的。这种困难,有的来自于学生的生活经历不足,有的来自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有的来自于时代的变迁……  如何针对文体、内容及情感表达等方面,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品词析句能力,熏陶学生思想情感
期刊
教育家布鲁贝克曾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这句话阐明了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提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应尊重学生情感使其“敢问”,创设问题情境使其“想问”,鼓励质疑问难使其“善问”,传授提问方法使其“会问”。  一、 尊重情感,使学生“敢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努力营造积极、宽松、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以便让学生敢于提出自
期刊
如果说,在我们的生命中,每个人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动我们去追求更多的美好梦想,那么在我们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同样拥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它有时出现在优美生动的文章里,有时出现在让我们煞费心思的作文里,有时让我们为之兴奋不已,有时又会让我们感到苦难重重。它的名字叫“想像”。  语文学科上给想像下了这样的定义:想像是人脑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改造并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像在语文阅读、写作中都占据着极其重
期刊
在新课程的实践过程中,语文课堂正在逐步发生着变化。语文老师已越来越心平气和地追求着一种扎扎实实、“返朴归真”的课堂教学,上出了“语文味”。“语文味”其实就是语文课堂本身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  一、 反反复复读出“语文味”  朗读是一项最基本、最经常的言语活动。于永正老师说,语文教学如果离开一个“读”字,就什么都没有了。反过来说,抓住了一个“读”字,什么语文能力、思想教育、情操的陶冶等等,便都在其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