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技伦理观的确立和发展是工业文明发展的产物,在深入了解工业文明下科技伦理观的实质以后,对其进行一定的反思。通过总结工业文明带来的深刻教训,探讨适应生态文明发展的科技伦理观的可实现性以及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最终使得科技伦理观符合生态文明的发展要求。科技伦理观的生态转向不仅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科技伦理观自身的不断改进。
关键词:生态文明 科技伦理观 生态转向
一、现代科技伦理观的发展和形成
1.科技伦理的现代理解。对于“科技伦理”这四个字的理解,目前我国学术界大致的三种不同理解。一是“科技的伦理”。在这样一种逻辑关系中,科技和伦理就属于主从关系,科技为主,伦理为辅,伦理是用来说明科技的一种逻辑要素。二是理解为“关于科技的伦理”。这是对科技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的伦理目标的一种强调。在这个逻辑关系中,这两个词可以看做是并列的关系。三是理解为“科技的伦理问题”。在这一方面,可以理解为科技、人、自然与社会的多元利益与道德关系。
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日新月异,不可避免的也会带来很多附加于科技上的道德和伦理上的难题。事实上,科技和伦理的性质是不同的。科学讲究实证、伦理注重一种规范性的要求,科学技术之所以和伦理总是相矛盾是因为科学技术总是在创新,而创新总会引起人们生活与交往手段的改变。这样一来,在时间层面上,科学技术面对的是未来,而伦理则更多地面对过去,以此来获得其稳定性。这样的结果是科学技术上“真”与伦理上的“善”出現了矛盾的地方。在空间层面上,科学技术获得利润支持的形式主要是其的开放性和前瞻性;伦理具有的封闭性和保守性是让其自身获得本体论意义上的安全感的形式。想要相对的缓和伦理和科技之间的矛盾,需要我们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来对它们进行重新理解,从时间层面而不是空间层面来定位科技伦理,抓住科技发展给伦理带来的机遇,让科技和伦理的相结合更能符合生态发展的要求。
2.现代科技伦理观的实质与核心。目前认为科技伦理的核心问题是在人们探究科学技术活动的过程中是否涉及伦理道德问题,并认为科技作为直接的生产力,大部分资金由政府和经济共同体来资助,它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的一些经济和政治欲望,科学技术活动是人们控制它的组成部分。也有学者认为,科技伦理的核心问题是一个正常问题,人类应该享受科学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成果,并且科学技术也应该用来保障人们的生活,促进社会的发展,更好地为人类社会作贡献。很多人认为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中虽然会涉及到一些伦理道德的问题,但是这并不能就此阻止科技的进步,限制科研人员研发成果,认为伦理道德最终能够与科技相符合。因此,科技伦理观的实质也就是科技伦理在实践的过程中是否需要得到限制,科技的使用是否还处在一个伦理观可控的范围之内。
在笔者看来,目前科技伦理观的核心问题是人与科技之间的关系问题。即当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成果时,同样不能忘记科技也会带来某些危害。当这样的危害高过了人们所能承受的范围的时候,必然会引起其他的问题,环境问题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产生的,面对日益遭到破坏的环境,我们需要对工业文明时代的科技伦理观进行转变,让它更好的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二、现代科技伦理观生态转向的现实意义
1.科技伦理观要实现生态转向,必须要克服人与自然的虚假对立。科技伦理观的建立和发展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类中心主义的主要思想是将人看成是一切价值的标准,就是要维护人的尊严,维护人类社会的正常伦理秩序。生态危机的出现使人们认识到,仅仅考虑人类的利益,而不考虑自然的利益,必然威胁人类的长远发展。他们认为这是由人类所具有的知识的积累、特殊的文化、创造的能力所决定的。对于人类来说,自然环境只是人类活动的一个特定阶段,是维持人类生命的必要资源;改造自然最好的工具肯定是人类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这样的一种观点是将人与自然分在了对立的两面,并且人可以凌驾自然。要做到摈弃这种工业文明的思想,我们应该从生态文明的角度理解世界,了解人类在整个生态界的地位,了解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生态化科技伦理,在真正意义上人类文明史上要面临的生态危机。
现代生态学研究表明,过度增长会抑制人类的增长,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类的强大力量只是一种幻觉,以统治者的身份自居更是在无形中加重了自然界的负担,使得有限的资源过度紧张,让人类陷入更深的危机之中。从生态文明的价值观角度来看,人类是无法摆脱自然而独立存在的,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活动与自然界紧密相关的。要想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必须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禁锢,强调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利益高于人类自身的利益。因此,未来科技伦理观的发展价值基础绝不只是用非人类中心来取代人类中心主义这种简单的划分,而是应该以生态平衡为基准,不断推动人类发展与自然和谐的文明发展。
2.科技伦理观要实现生态转向,必须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关系。人与自然的平等问题是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问题。“这一平等原则所维护的不是所有个体事实上的平等,而是要求平等权利意义上的所有人道德上的平等,是一种平等对待的假定。”而生态文明的平等观不仅仅是人的平等,还包括对待地球上一切生物的平等性的假设。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世界是个人与其他自然界的存在物密切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在这个复杂的系统中,每个要素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平等概念是生态学研究的必然结果。达尔文的进化论表明,地球上任何的生命都有存在的意义,人类也是这些生命体的一部分,只是在不断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较为高级的生物,并不能凌驾于整个自然界,人类的生存发展也需要其他自然界中的一切存在物,我们是一种共生共存的状态。按照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地球生态系统中,所有生命和非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各种生态界的存在物对于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都是不可或缺的。在这一层面上,生态文明下的科技伦理观,我们对于科学技术的伦理价值和导致的结果不能只依据科技对于人类的道德感情,还需要思考它对我们整个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我们不仅要关注除了人以外的生命个体,同时也要对我们身处的周边环境进行足够的审慎和充分的论证,从而做到真正的平等。
3.科技伦理观要实现生态转向,必须要不断确立其新的价值基础。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不仅是物质危机,更是认识危机,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层面的危机。因此,未来的科技伦理观不仅是所谓的“自然内在价值”这种不可超越的东西这么简单,也不是由传统的道德,通过作出一系列标准就能来解决的问题,而是应该随着时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通过创造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取得一定的动态平衡,来解决人类生存发展的难题。一方面,一系列新技术的发明和使用,对我们过去的伦理道德产生了深刻地影响,传统的“先定义伦理准则,再按照标准行事”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不能用来满足未来生态文明发展需要的科技伦理观。另一方面,它不是对传统伦理观的简单否定,也不是将科学技术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对立,我们应该要合理地调动科学技术内在各种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尽量协调好人类与自然界相处的关系,同时还要从根本上克服人类对自然的专制主义,真正做到人类的发展以保护生态为基础。这样的人类科技发展才是符合生态发展需要的一种转向。
科技伦理观是工业文明时代的产物,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地进步,生态文明必然会逐步取代工业文明,而科技伦理也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一定的生态转向。只有立足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现状,让文明的发展与自然界的生态性基本理念相适应,才是真正对于科技伦理生态转向最好的诠释。
参考文献:
[1]程现昆,王续琨.“科技伦理”论辩——关涉科技伦理学对象和体系问题的思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12).
[2][德]库尔特·拜尔茨.基因伦理学[M].马怀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3]陈文化,李立生.“科技伦理”是一种抽象的伦理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09).
[4]陈爱华.科技伦理的形上维度[J].哲学研究》2005,第11期.
[5]方婷.现代科技伦理问题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06) .
作者简介:傅博(1990.07—)男。江苏省溧阳市人。苏州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生态哲学。
关键词:生态文明 科技伦理观 生态转向
一、现代科技伦理观的发展和形成
1.科技伦理的现代理解。对于“科技伦理”这四个字的理解,目前我国学术界大致的三种不同理解。一是“科技的伦理”。在这样一种逻辑关系中,科技和伦理就属于主从关系,科技为主,伦理为辅,伦理是用来说明科技的一种逻辑要素。二是理解为“关于科技的伦理”。这是对科技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的伦理目标的一种强调。在这个逻辑关系中,这两个词可以看做是并列的关系。三是理解为“科技的伦理问题”。在这一方面,可以理解为科技、人、自然与社会的多元利益与道德关系。
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日新月异,不可避免的也会带来很多附加于科技上的道德和伦理上的难题。事实上,科技和伦理的性质是不同的。科学讲究实证、伦理注重一种规范性的要求,科学技术之所以和伦理总是相矛盾是因为科学技术总是在创新,而创新总会引起人们生活与交往手段的改变。这样一来,在时间层面上,科学技术面对的是未来,而伦理则更多地面对过去,以此来获得其稳定性。这样的结果是科学技术上“真”与伦理上的“善”出現了矛盾的地方。在空间层面上,科学技术获得利润支持的形式主要是其的开放性和前瞻性;伦理具有的封闭性和保守性是让其自身获得本体论意义上的安全感的形式。想要相对的缓和伦理和科技之间的矛盾,需要我们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来对它们进行重新理解,从时间层面而不是空间层面来定位科技伦理,抓住科技发展给伦理带来的机遇,让科技和伦理的相结合更能符合生态发展的要求。
2.现代科技伦理观的实质与核心。目前认为科技伦理的核心问题是在人们探究科学技术活动的过程中是否涉及伦理道德问题,并认为科技作为直接的生产力,大部分资金由政府和经济共同体来资助,它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的一些经济和政治欲望,科学技术活动是人们控制它的组成部分。也有学者认为,科技伦理的核心问题是一个正常问题,人类应该享受科学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成果,并且科学技术也应该用来保障人们的生活,促进社会的发展,更好地为人类社会作贡献。很多人认为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中虽然会涉及到一些伦理道德的问题,但是这并不能就此阻止科技的进步,限制科研人员研发成果,认为伦理道德最终能够与科技相符合。因此,科技伦理观的实质也就是科技伦理在实践的过程中是否需要得到限制,科技的使用是否还处在一个伦理观可控的范围之内。
在笔者看来,目前科技伦理观的核心问题是人与科技之间的关系问题。即当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成果时,同样不能忘记科技也会带来某些危害。当这样的危害高过了人们所能承受的范围的时候,必然会引起其他的问题,环境问题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产生的,面对日益遭到破坏的环境,我们需要对工业文明时代的科技伦理观进行转变,让它更好的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二、现代科技伦理观生态转向的现实意义
1.科技伦理观要实现生态转向,必须要克服人与自然的虚假对立。科技伦理观的建立和发展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类中心主义的主要思想是将人看成是一切价值的标准,就是要维护人的尊严,维护人类社会的正常伦理秩序。生态危机的出现使人们认识到,仅仅考虑人类的利益,而不考虑自然的利益,必然威胁人类的长远发展。他们认为这是由人类所具有的知识的积累、特殊的文化、创造的能力所决定的。对于人类来说,自然环境只是人类活动的一个特定阶段,是维持人类生命的必要资源;改造自然最好的工具肯定是人类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这样的一种观点是将人与自然分在了对立的两面,并且人可以凌驾自然。要做到摈弃这种工业文明的思想,我们应该从生态文明的角度理解世界,了解人类在整个生态界的地位,了解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生态化科技伦理,在真正意义上人类文明史上要面临的生态危机。
现代生态学研究表明,过度增长会抑制人类的增长,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类的强大力量只是一种幻觉,以统治者的身份自居更是在无形中加重了自然界的负担,使得有限的资源过度紧张,让人类陷入更深的危机之中。从生态文明的价值观角度来看,人类是无法摆脱自然而独立存在的,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活动与自然界紧密相关的。要想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必须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禁锢,强调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利益高于人类自身的利益。因此,未来科技伦理观的发展价值基础绝不只是用非人类中心来取代人类中心主义这种简单的划分,而是应该以生态平衡为基准,不断推动人类发展与自然和谐的文明发展。
2.科技伦理观要实现生态转向,必须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关系。人与自然的平等问题是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问题。“这一平等原则所维护的不是所有个体事实上的平等,而是要求平等权利意义上的所有人道德上的平等,是一种平等对待的假定。”而生态文明的平等观不仅仅是人的平等,还包括对待地球上一切生物的平等性的假设。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世界是个人与其他自然界的存在物密切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在这个复杂的系统中,每个要素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平等概念是生态学研究的必然结果。达尔文的进化论表明,地球上任何的生命都有存在的意义,人类也是这些生命体的一部分,只是在不断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较为高级的生物,并不能凌驾于整个自然界,人类的生存发展也需要其他自然界中的一切存在物,我们是一种共生共存的状态。按照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地球生态系统中,所有生命和非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各种生态界的存在物对于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都是不可或缺的。在这一层面上,生态文明下的科技伦理观,我们对于科学技术的伦理价值和导致的结果不能只依据科技对于人类的道德感情,还需要思考它对我们整个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我们不仅要关注除了人以外的生命个体,同时也要对我们身处的周边环境进行足够的审慎和充分的论证,从而做到真正的平等。
3.科技伦理观要实现生态转向,必须要不断确立其新的价值基础。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不仅是物质危机,更是认识危机,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层面的危机。因此,未来的科技伦理观不仅是所谓的“自然内在价值”这种不可超越的东西这么简单,也不是由传统的道德,通过作出一系列标准就能来解决的问题,而是应该随着时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通过创造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取得一定的动态平衡,来解决人类生存发展的难题。一方面,一系列新技术的发明和使用,对我们过去的伦理道德产生了深刻地影响,传统的“先定义伦理准则,再按照标准行事”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不能用来满足未来生态文明发展需要的科技伦理观。另一方面,它不是对传统伦理观的简单否定,也不是将科学技术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对立,我们应该要合理地调动科学技术内在各种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尽量协调好人类与自然界相处的关系,同时还要从根本上克服人类对自然的专制主义,真正做到人类的发展以保护生态为基础。这样的人类科技发展才是符合生态发展需要的一种转向。
科技伦理观是工业文明时代的产物,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地进步,生态文明必然会逐步取代工业文明,而科技伦理也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一定的生态转向。只有立足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现状,让文明的发展与自然界的生态性基本理念相适应,才是真正对于科技伦理生态转向最好的诠释。
参考文献:
[1]程现昆,王续琨.“科技伦理”论辩——关涉科技伦理学对象和体系问题的思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12).
[2][德]库尔特·拜尔茨.基因伦理学[M].马怀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3]陈文化,李立生.“科技伦理”是一种抽象的伦理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09).
[4]陈爱华.科技伦理的形上维度[J].哲学研究》2005,第11期.
[5]方婷.现代科技伦理问题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06) .
作者简介:傅博(1990.07—)男。江苏省溧阳市人。苏州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生态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