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学校教育的总体目标,具体提出了初中化学学习的具体目标和初中生应具有的化学素养,以及培养这些素养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学校教育的目标;初中阶段;化学素养;定位;培养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的目标不是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专家,而是使他们得到受教育的机会,并通过学习得到自我发展,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最后成为一名素质均衡、全面发展的人。但是,许多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优等生”,却被说成“高分低能”,我想,这与教育目标定位的不准确,或是实施过程的方法、方式不当有很大关系。在经过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学的学习后,每个学生应具备哪些素养呢?我认为:
1 应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社会不断发展,知识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校教育不能教会学生一切,而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2 应具备均衡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以解决一些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如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懂得水、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等都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素,不会盲目节食减肥。铁与氧气和水接触会生锈,学会防止身边的铁制品锈蚀。碳不充分燃烧会产生剧毒的一氧化碳,所以燃料燃烧要保持通风等这些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化学知识。
3 应具有发现身边有价值的问题、并探究这些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在日新月异的社会,总会出现许多未接触过的新问题。具备发现、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才能与时俱进,做时代的弄潮儿。
因应学校教育的总体目标,那么具体到化学学科上来,又应该怎样呢?在初中阶段,只有初三一年的化学学习时间,学生应具备哪些化学素养才能为他们将来的继续学习、甚至是以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呢?我认为应具体定位如下:
1 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在学习化学之前,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已获得了一些与化学有关的生活常识。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为他们今后的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些在现在的教材编写,化学课堂教学和升中考试中都已经得到了较好的重视和体现。
2 掌握生产、生活以及社会发展中的化学常识,以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果你与学生说起因特网、网络游戏,大部分的学生都可以做你的老师,但是说到化学常识。
3 应具备发现身边有价值的问题,并会运用学过的化学知识或是查阅相关的信息,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当你在课堂上提到一些生活小常识时,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会瞪大眼睛认真地听着,而这些知识课本上往往简单地一句带过,即使是课后设计了家庭小实验,老师在教学中往往也不会太重视,简单地提点一下,或者是布置学生课后完成。
综上所述,初中生应具有以上三方面的化学素养,那么,培养这些化学素养的具体方法又如何呢?具体建议如下:
首先,从教材的改革出发。例如: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的教材编写可以从人和动物的呼吸作用和植物的光合作用开始设疑,人和动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放出氧气,到底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会不会改变呢?空气中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各处一样吗?大概是多少呢?这就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收集各处的空气样品和探究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探究实验。
第二,从课程设置方面改进。或者有人会质疑,这样的教学过程,这样的教育方式、方法一节课能探究多少知识啊?能在短短一年时间把两本化学课本学完吗?诚然,很难办到,因为探究需要比讲授更多的时间。但如果这是对学生的化学素养的培养、对他们今后自身的发展有利的,我们不可以多想想办法吗?例如:从初二开始开设化学课程;或是像一些课改区一样,把语、数、英之外的其他科目分成《社会》和《科学》两科,从初一开始学习。
第三,在升中考试中,重视与生产、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相关的知识的考查,加强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分析08年的中考试题,很多题目都与生产、生活、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如食品、药品、洗涤剂中的生活常识,城市“节能减排”的理念和做法,废弃物品的分类回收,四川汶川地震中的饮用水净化方法,预防手足口病使用到的消毒液,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填充材料、“祥云”火炬使用的绿色燃料,雪灾期间使用的“融雪剂”等发生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以及在08年发生过的社会大事都融入了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理论和基础知识中进行了考查。
第四,配备足够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场所,为开展探究实验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开展真正的探究实验更是需要足够的实验设备和活动场所。现在有不少学校都是因实验室不足和实验仪器、药品的不齐全,改学生探究实验为教师演示实验、或是书面设计探究实验方案或是在课室上课后再轮流到实验室探究等模式。诚言,这些都不是具有真正探究意义的。
在急切呼唤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要对教育目标准确定位,对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深切改革,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竞争实力的、与时俱进的新一代。
[关键词]学校教育的目标;初中阶段;化学素养;定位;培养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的目标不是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专家,而是使他们得到受教育的机会,并通过学习得到自我发展,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最后成为一名素质均衡、全面发展的人。但是,许多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优等生”,却被说成“高分低能”,我想,这与教育目标定位的不准确,或是实施过程的方法、方式不当有很大关系。在经过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学的学习后,每个学生应具备哪些素养呢?我认为:
1 应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社会不断发展,知识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校教育不能教会学生一切,而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2 应具备均衡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以解决一些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如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懂得水、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等都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素,不会盲目节食减肥。铁与氧气和水接触会生锈,学会防止身边的铁制品锈蚀。碳不充分燃烧会产生剧毒的一氧化碳,所以燃料燃烧要保持通风等这些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化学知识。
3 应具有发现身边有价值的问题、并探究这些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在日新月异的社会,总会出现许多未接触过的新问题。具备发现、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才能与时俱进,做时代的弄潮儿。
因应学校教育的总体目标,那么具体到化学学科上来,又应该怎样呢?在初中阶段,只有初三一年的化学学习时间,学生应具备哪些化学素养才能为他们将来的继续学习、甚至是以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呢?我认为应具体定位如下:
1 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在学习化学之前,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已获得了一些与化学有关的生活常识。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为他们今后的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些在现在的教材编写,化学课堂教学和升中考试中都已经得到了较好的重视和体现。
2 掌握生产、生活以及社会发展中的化学常识,以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果你与学生说起因特网、网络游戏,大部分的学生都可以做你的老师,但是说到化学常识。
3 应具备发现身边有价值的问题,并会运用学过的化学知识或是查阅相关的信息,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当你在课堂上提到一些生活小常识时,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会瞪大眼睛认真地听着,而这些知识课本上往往简单地一句带过,即使是课后设计了家庭小实验,老师在教学中往往也不会太重视,简单地提点一下,或者是布置学生课后完成。
综上所述,初中生应具有以上三方面的化学素养,那么,培养这些化学素养的具体方法又如何呢?具体建议如下:
首先,从教材的改革出发。例如: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的教材编写可以从人和动物的呼吸作用和植物的光合作用开始设疑,人和动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放出氧气,到底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会不会改变呢?空气中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各处一样吗?大概是多少呢?这就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收集各处的空气样品和探究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探究实验。
第二,从课程设置方面改进。或者有人会质疑,这样的教学过程,这样的教育方式、方法一节课能探究多少知识啊?能在短短一年时间把两本化学课本学完吗?诚然,很难办到,因为探究需要比讲授更多的时间。但如果这是对学生的化学素养的培养、对他们今后自身的发展有利的,我们不可以多想想办法吗?例如:从初二开始开设化学课程;或是像一些课改区一样,把语、数、英之外的其他科目分成《社会》和《科学》两科,从初一开始学习。
第三,在升中考试中,重视与生产、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相关的知识的考查,加强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分析08年的中考试题,很多题目都与生产、生活、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如食品、药品、洗涤剂中的生活常识,城市“节能减排”的理念和做法,废弃物品的分类回收,四川汶川地震中的饮用水净化方法,预防手足口病使用到的消毒液,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填充材料、“祥云”火炬使用的绿色燃料,雪灾期间使用的“融雪剂”等发生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以及在08年发生过的社会大事都融入了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理论和基础知识中进行了考查。
第四,配备足够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场所,为开展探究实验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开展真正的探究实验更是需要足够的实验设备和活动场所。现在有不少学校都是因实验室不足和实验仪器、药品的不齐全,改学生探究实验为教师演示实验、或是书面设计探究实验方案或是在课室上课后再轮流到实验室探究等模式。诚言,这些都不是具有真正探究意义的。
在急切呼唤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要对教育目标准确定位,对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深切改革,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竞争实力的、与时俱进的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