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人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56280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亨利·詹姆斯素以刻画女性形象而著称,后人研究的焦点也多集中在对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分析上,而对其作品中的男性形象鲜有涉及或探讨。事实上,詹姆斯小说中的男性群像也是多彩多姿的。纵观其22部小说我们会发现,其作品中刻画的男性人物大多是“空心人”形象,按其特性可分为:真君子、伪小人、伪君子、真小人四种类型,这些男性形象展现了詹姆斯对社会、对人性的深刻的、超前的认识,体现出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关键词:亨利·詹姆斯 男性形象 空心人 思想性 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一 “空心人”概述
   亨利·詹姆斯在其22部长篇小说和112个短篇中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但其作品中的男性形象却鲜有人涉及或探讨。事实上,亨利·詹姆斯小说中的男性群像也是多彩多姿的,从镜子的另一面为我们展示了詹姆斯本人对社会、个人、艺术和人生的深刻而清醒的独特认识与审思。
   “空心人”一词取自T·S·艾略特的同名诗歌,在其诗作中,“空心人”象征着失去灵魂的现代人,精神空虚,灵魂渺小,在面对濒临崩溃的现代文明和渺茫的困境之时,陷入了精神困境。而纵观亨利·詹姆斯的作品,这类人物比比皆是,如:《罗德里克·哈德逊》中的罗兰·马里特;《贵妇画像》中的拉尔夫·杜歇;《卡萨玛西玛公主》中的哈森斯·罗宾孙;《使节》中的兰伯特·斯特瑞塞;《鸽翼》中的莫顿·邓歇;《金碗》中的亚美利哥等。这些男性多以软弱、被动、消极、怯懦、自私的形象出现,用Kelly Cannon的评价,他们就是“处于边缘的男人”。“空心”二字很准确地对他们进行了定义和阐释。然而,正是这种边缘的地位和状态,打破了长期以来男性书写文学历史的刻板和僵化,承载了詹姆斯对人生和世界的独到见解。同时,詹姆斯“意识到男/女性气概的可转变性”,于是,“在这个枯燥乏味的世界里,尽力去创造一个男性世界,他的这个世界与以往的传统小说及经验中的男性世界是迥然不同的”。
   二 亨利·詹姆斯小说中男性形象分析
   根据亨利·詹姆斯小说中男性的社会地位、性格特征及意识形态,这些“空心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 真君子
   《贵妇画像》中的杜歇父子,可以称得上是真君子。杜歇先生似乎是詹姆斯小说中惟一一位合格的父亲,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长者。他睿智机敏,心思缜密,善于从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当拉尔夫·杜歇建议父亲把财产遗赠给伊莎贝尔时,杜歇先生首先考虑的却是:“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青年女子有了六万英镑,可能成为猎取财产的人追逐的目标,结果害了她自己?”事实证明,他这种担忧不是多余的,一个青年女子的人生之路因此有了巨大的转折。
   《使节》中的兰伯特·斯特瑞塞,也是一位真君子。小说中这样描述他:一个中等个子的男人,年纪不过中年(五十五岁),身材瘦削,显得不太结实。他的面容最引人注目之处是那张毫无血色的棕色脸膛,浓重而下垂的典型的美式胡须,未见稀疏但已花白的头发,以及平直而精致的隆起的鼻梁,上面架着一副眼镜。从鼻孔到下巴,顺着髭须的曲线,有一道不同寻常的深而长的刻痕,那是时光之笔留下的痕迹,给这张优雅的脸上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兰伯特·斯特瑞塞有着成熟的心智,内心却仍然年轻,充满生命的活力。他信奉“你可要尽情享受人生……。重要的不在于如何享受人生,只要享受人生就行”。通过在欧洲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他那严谨的道德卫士的价值观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他认为查德和维奥内夫人之间的纯洁美好的爱情,能把查德从铜臭中解救出来。因此,他对维奥内夫人满怀同情,如父亲般关爱查德,并帮查德掩饰,希望能助他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即使在发现自己其实一直被纽瑟姆夫人母子二人玩弄于股掌之间时,他也仍然坚持自己的“正直”。他能够明辨是非,又不违背自己的道德标准,即使在看穿查德和维奥内夫人的真实面目之后,也没有因为锦绣“钱”程而丧失自我和良知。
   2 伪小人
   《戴茜·米拉》中的温特普,温文尔雅,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深厚的文化教养,但个性保守;心思缜密复杂,又心胸狭隘,爱猜忌。在瑞士的沃韦,他和戴茜纵情游乐,对自己的轻率鲁莽却并不以为然;当大家都谴责戴茜轻浮孟浪的时候,他又为她辩白;他爱戴茜,但又怀疑她的品格;他耽于“审视”戴茜,但这种“观察”与“揣测”却是肤浅可笑的;随着这种“观测”的极端化,他骨子里的陈腐观念、根深蒂固的男性优越感、以及那犹疑的个性,使得他自己丧失了爱情,也害得戴茜付出了年轻的生命作为代价。温特普最终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戴茜这朵清新的雏菊已经凋零于他这个严寒的冬季。总之,温特普只不过是19世纪末期男权社会的代表之一,也是这种社会的产物之一而已。他并非真正意义的小人,因此可以用“伪小人”来形容。
   《鸽翼》中的莫顿·邓歇,是一位“身心健康、性情大体和蔼的绅士,却莫名其妙地上来就卷入了凶残之极的阴谋中”。詹姆斯对邓歇似乎有些“笔下留情”:尽管没有赞誉,却也并未刻意嘲讽或揶揄。在小说中,邓歇的职业是记者,“这个年轻的英国人身材清瘦,面色苍白,文质彬彬,教养良好,虽不出色,却不反常”。虽然他性格软弱,对凯特·克洛依的爱有些盲从,但天性中的善良让他最终意识到自己对米莉·希尔的伤害,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同温特普一样,他也只能被称作“伪小人”。
   《丛林怪兽》中的约翰·马彻,遇事考虑得过多,对是非的权衡过多,因此虚度了年华,错过了真挚、热烈的爱情,也永远地失去了给他带来欢乐和幸福的梅·芭拉。马彻(Marcher)在英语中本来是“行进者”的意思,作者借此反讽了主人公犹疑不决、瞻前顾后的个性;梅(May)是“五月”之意,暗示了其开朗、活泼的天性,和蓬勃、有朝气的青春。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生气勃勃的少女,在马彻的犹豫和徘徊中蹉跎了青春岁月,让人不免唏嘘。马彻穷毕生之力去克服的是自我中心主义,但最终却仍为自我中心主义所束缚,他虽然受过很好的教育并富有情操,却终究是软弱和无能的。
   3 伪君子
   《华盛顿广场》中的奥古斯特·斯洛普,“为人机敏”,“善于观察,谙熟哲理,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自己的智慧。”然而,作为父亲,斯洛普却是个不折不扣的伪君子。由于挚爱的妻子死于难产,他对女儿凯瑟琳一直不喜欢,又因为女儿的愚笨而更加厌恶她。到凯瑟琳22岁情窦初开、爱上莫里斯·汤森德的时候,他虽然一眼就看穿了莫里斯的本质,却因为“他想看看凯瑟琳究竟是不是会因为品德白璧无瑕而真的受人爱慕”,而不去善意地劝告或阻止女儿的决定。相反,他以“能够作出正确的预见是一种巨大的乐趣”而沾沾自喜,对女儿的痛苦视而不见,“只是防备不要在家里闹出笑话来”。他最后还指责自己的女儿是“十恶不赦的伪君子”,其实这个标签贴在他自己身上最适合不过。
   《华盛顿广场》中的莫里斯·汤森德,同样是个伪君子。小说里这样描述他的外貌:“他的容貌就像画中人,雕琢得这样精巧,这样清秀完美”。这个25岁的青年男子,能说会道,知道凯瑟琳·斯洛普是位潜在的女继承人,于是殷勤献得更勤,漂亮话说得更美妙,把天真单纯的女孩子迷得五体投地。但汤森德是一条彻头彻尾的寄生虫:他最初骗取的是其寡姐菲薄的钱财,后来不但觊觎着凯瑟琳每年1万英镑的收入,还盯着她每年2万的遗产。他属于资产阶级的“新生代”,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不择手段,为了攫取财富费尽心机。而一旦目的没有达到,就立刻撕下“温情脉脉的面纱”,翻脸不认人,把自己当初信誓旦旦宣扬的“这就是我的君子诺言”忘得一干二净。当得知凯瑟琳被父亲剥夺继承权之后,他很快就从她的生活中消失了。二十年以后,在穷困潦倒的时候,他才又想去重续“旧情”,却被凯瑟琳拒绝。这个伪君子真的像“壁炉里的炉灰一样”,让人鄙薄和唾弃。
   4 真小人
   《贵妇画像》中的吉尔伯特·奥斯蒙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奥斯蒙德伪装功夫登峰造极,他表现的风度优雅,修养非凡,小说中这样描述他的外貌:
   “他的头发浓密而柔和,他的容貌精致而端正,他那洁净的皮肤虽已成熟,但并不粗糙,他的胡子生长得整齐匀称,手的形状显得轻巧、光滑、细嫩,因此每一根手指的动作都能发挥表情的效果……所有这些身体上的特点,在我们这位观察细致的小姐眼中,都成了天性异常敏感,具有引人入胜的气质的标志。”
   在这优雅的风度和圆熟老练的姿态背后,隐藏的却是丑恶和龌龊。奥斯蒙德工于心计,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他所谓的淡泊名利都是刻意而为的。小说揭露这个小人:“他的眼睛从早到晚都对着世界,而世界却这么愚蠢,从来没有怀疑他的诡计。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经过周密考虑的……他的野心不是取悦于世界,而是取悦于自己。”为了骗取伊莎贝尔的好感和信任,他故意制造“许多轻松活泼、充满信心、甚至有些咄咄逼人、但始终显得含蓄隽永、耐人寻味的谈话”,并且总是“娓娓动听、熟练自然”。但花丛中的毒蛇终究会吐露出恶毒的蛇信。随着小说情节的推进,奥斯蒙德的真面目也渐渐显露。他和梅尔夫人早有私情,在盯上年轻富有的伊莎贝尔以后,立即弃旧爱于不顾,尽管梅尔夫人呐喊着“你使我的眼泪干了”,“灵魂死了”,他仍然费尽心机去攻克下一个猎物。就是对唯一的女儿潘西,他也毫无父女之情。潘西在修道院度过童年,在违抗父命不与沃伯顿勋爵结婚之后,她又被恼羞成怒的父亲送进修道院。因此,这个“渺小、狭隘、自私又一无成就的半吊子艺术家”,这条“万花丛中的毒蛇”,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真小人。
   《鸽翼》中的马克勋爵,这个真小人与奥斯蒙德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人堪称一奶同胞。他混迹于伦敦上流社会,善于投机和钻营。他以婚姻为踏板,看中凯特·克洛依的美貌和精明,又觊觎着米莉·希尔的巨额财富,同时展开对两个女孩的攻势,还大言不惭地对凯特炫耀自己计谋的高明。当他追求米莉不成,又无意发现凯特和莫顿的计划后,立刻把它透露给米莉,使米莉郁郁寡欢,最终离开人世。联系到他的名字马克(Mark)在英语中的意思——金钱,正好和这个利欲熏心、惟利是图、彻头彻尾的真小人相符合。
   三 结语
   亨利·詹姆斯笔下的男性角色,大多超越当时模式化的男性类型,或虚伪懦弱,如《贵妇画像》中的奥斯蒙德;或瞻前顾后,如《美国人》中的纽曼;或暴躁冲动,如《卡萨玛西玛公主》中的穆尼蒙;或优柔软弱,如《鸽翼》中的邓歇,但都揭示了他超性别的立场、对传统的价值评判进行的深入思考、以及对父权文化的反叛与反思,展现了他作为一名清醒而深刻的艺术家对人生、对艺术深刻而独特的认识和前瞻性。
  
   参考文献:
   [1] 郑克鲁编:《外国文学作品选》(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 Kelly Cannon.Henry James and Masculinity-The Man at the Margins[M],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97.
   [3] [美]亨利·詹姆斯,项星耀译:《一位女士的画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4] [美]亨利·詹姆斯,敖凡、袁德成、曾令福译:《使节》,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 [英]F·R·利维斯,袁伟译:《伟大的传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2002年版。
   [6] Henry James,The Wings of the Dove[M].London:the Penguin Group.
   [7] [美]亨利·詹姆斯,侯维瑞译:《华盛顿广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8] [美]亨利·詹姆斯,戴茵、杨红波译:《詹姆斯短篇小说选》,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作者简介:
   张明芳,女,1972—,河北正定人,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级在读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工作单位: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刘薇,女,1976—,河北沧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美国文学、西方文论,工作单位:淮海工学院国际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东北的话剧伴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而萌芽,但真正发展成熟却是在日伪占领东北的沦陷时期。沦陷最早、控制最严、文化发展较全国滞后的东北地区,话剧却呈现出繁复多姿的样态。李乔是活跃在东北沦陷区话剧舞台上的领导者,他对话剧创作有着高屋建瓴的见解,作为沦陷区的作家,有对异族侵略的反抗,也有被政治压迫的无奈,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有对黑暗现实的反映,也有进行附和国策的书写。  关键词:李乔话剧 隐喻书写 “破坏
期刊
摘要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菲利普·罗斯在近作《自惭形秽》中虽然继续探讨衰老、性爱和身份等经典话题,但却并没有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而是以全新的艺术表现方式赋予它们新的内涵,体现了其求新求变的创作意识。  关键词:菲利普·罗斯 《自惭形秽》 身份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2009年,被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1930-)赞为美国仍然健在的四位文学大师之一的菲利普
期刊
摘要 本文从阅读罗兰·巴特《明室》开始,试分析了巴特根据自身经验在书中提及的两种文化意义上的照片特性,但重点将放在巴特怀念和悲悼母亲的部分。此书风格较之巴特早前作品朴素、行文简洁条理明晰,巴特以一种平和内敛的笔触向母亲献上了一曲爱的挽歌。  关键词:罗兰·巴特 《明室》 摄影 照片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最终,他的作品成为了名至实归的自传。对于个人和自我的勇敢反思是他晚
期刊
摘要 本文应用巴赫金对话理论,对华裔美国文学史中的三部重要作品《华人阿五》、《女勇士》、《喜福会》进行分析,指出三部小说为东方、西方及封建男权专制这三种声音提供了一个对话的场所。小说中的第一代与第二代美国华裔女性打破了无语状态,发出了自己声音。这些声音中有对封建男权专制的控诉,有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挑战与融合。而在各种声音的对话中,小说获得了最终的意义。  关键词:对话 华裔女性声音 东西方意识形态
期刊
摘要 纵观美国犹太文学发展史,“犹太性”被不同的美国犹太文学作家赋予了不同的内容。在伯纳德·马拉默德的大部分作品中,都描述了犹太人在经历种种苦难后,最终回归的故事。本文试通过长篇小说《店员》,管窥马拉默德“犹太性”的生成途径。  关键词:伯纳德·马拉默德 犹太性 《店员》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二战以后,美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急剧变化,现代主义思潮影响及震撼了整个美国20
期刊
摘要 反复手法是海明威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的一大特点,反映了人物的个性和主题意义。通过会话含义理论对该小说的反复手法的分析可以看出:男主人公是一个虚伪、没有责任感的人,象征着“迷惘的一代”;女主人公是一个有责任感,但又摆脱不了“迷惘的一代”影响的人。而这对情侣的故事则体现了海明威文学创作一直致力的主题——重压下优雅地生活。  关键词:反复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会话含义  中图分类号:I106.
期刊
摘要 《时间中的孩子》和《赎罪》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麦克尤恩成长小说的代表作。这两部小说都从成长形象这一角度入手,透过异彩纷呈的故事,刻画了主人公历经挫折和磨难、艰辛成长的故事,表现了麦克尤恩叙述现实、再现历史的执着,反映了麦克尤恩独特的成长叙事模式。  关键词:伊恩·麦克尤恩 成长 小说 叙事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在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中,孩子常作为主
期刊
摘要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性。小说通过盖茨比的悲剧人生,生动刻画了美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状态。作者以其高超的写作技巧强化了主人公的悲剧色彩。本文主要探讨作者如何通过小说人物关系设置和情节设计,突出作品主题。  关键词:菲茨杰拉德 盖茨比 写作技巧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Franc
期刊
摘要 从被誉为“美国第一部自然主义作品”的《街头女郎玛吉》中,可以看出其作者斯蒂芬·克兰深受达尔文主义“适者生存”的影响。本文试从小说主人翁所生活的环境——一个充斥着暴力和残酷的原始丛林——出发,分析环境对于女主角悲剧命运形成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达尔文主义 丛林 生存 《街头女郎玛吉》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街头女郎玛吉》(以下简称《玛吉》)于1893年首次出
期刊
摘要 作为20世纪初美国无产阶级文学的杰出代表,杰克·伦敦的作品不仅侧重于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而且他作品中的主人公不论男女都着力展现着一种蕴藏于美国民众内心深处的冒险和牺牲精神。本文所介绍的短篇小说《女人的刚毅》中的主人公帕苏克虽然是一介女流,但是她身上所体现出的自我牺牲精神和对爱情的执着,却不比任何男人逊色。正是她那份诚挚的爱给陷入绝境中的丈夫塞特卡带来了一丝温暖,并帮助他继续活了下去。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