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农民终身教育体系研究

来源 :无线音乐·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shi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农民终身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民终身教育的五点对策建议,即: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是前提,拓宽农民终身教育的经费投入渠道是基础,开发农民终身教育资源是根本,推进农民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条件,强化对农民终身教育的监督检查是保障。
  关键词:构建 农民 终身教育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3-001-02
  一、农民终身教育的界定
  终身教育是指能满足个体一生中各个阶段生存发展的多方面需求的教育。在时间上包括从婴幼儿、青少年、中年到老年的正规、非正规教育和训练的连续过程;在空间上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在教育形式上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其核心在于将教育贯穿于人一生的整个过程。
  农民终身教育包括三部分:一是针对青少年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二是针对农村成人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教育;三是学前教育和老年教育。本研究主要针对九年义务教育以外的涉及农民的教育。
  二、农民终身教育存在的问题
  1.地方政府缺乏对农民终身教育的重视
  农民终身教育的主体是地方政府。分税制改革以后,很多地方政府属于“吃饭财政”,因此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就会减少甚至终止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部分县市地方官员没有意识到对农民进行终身教育的重要意义,对于农村开展农民终身教育的认识也不到位,农民终身教育问题在广大农村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和学习目标、规划、措施及整体实施计划。在一些地方官员看来,种地的农民不需要进一步学习,外出的农民工也是干苦力不需要什么培训,农民的孩子有书读就不错了。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民得到的关注不少,可从农民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政府帮助他们自强、自立的事情却做的很少。
  2.农民自身缺乏终身教育意识
  由于农民习惯于狭隘地理解教育,他们大多数认为教育是孩子们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模式,而“种田的有初中毕业就足够了”等观念,全然没有意识到教育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于增收、对于提高生活质量、以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农民对于终身学习的兴趣不浓,对于新知识、新技术的渴求性不足。
  3.农民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我国东部较发达省区的农民受现代化冲击比较大,学习积极性相对高一些,但就全国范围来讲,农民无论是对扫盲,还是职业技能教育都反应冷淡。农民对学习缺乏积极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农民教育的时间安排不得当,与农民实际生活的冲突,农民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二是农民教育的教学内容与农民的实际需要差距较大,教学内容没有考虑到农民的实际需求;三是针对农民教育的教学方法与农民的实际接受能力的冲突,使农民学习收获甚微,也挫伤了农民学习的积极性。
  4.农民教育资金投入上不足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以外的农民教育经费,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投入很少,大部分要靠农民自己承担。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地方经济不发达,财政困难,农民收人不高,自然用于教育的费用就相当少。这样以来就形成了经济制约教育发展,人口素质又制约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这就导致欠发达地区相当一部分农民学校无资金、无校舍、无专职教师、无学生的尴尬局面。农民终身教育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这些年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增长幅度也较大,但比较政府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为4%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和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需要,我国政府性教育经费投入的总量仍然较小,政府对农村教育经费投入的力度仍旧不够,农村财政性教育经费仍旧严重不足。
  5.教育资源上的缺乏
  在广大中西部地区,从事农民教育的师资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严重缺乏。一方面,由于经费短缺,教师待遇低,很难稳定教师队伍。另一方面也由于农村偏僻,很多有能力的教师不愿到偏远农村从事农民教育工作。同时,农民要进行终身教育则要求对农民进行教育的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但是许多学校的教师由于待遇太低都不愿意从事农村教育,即使从事教学的教师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有的教师年龄过大,本身就较少接受新的事物、新的技术,有的教师没有动力去再学习再接受教育从事终身教育,有的学校不愿意提供终身教育的机会,图书馆、阅览室、科普馆等场所也不向农民开放。
  三、农民终身教育的对策建议
  1.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是前提
  构建农民终身教育体系,必须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这就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全社会特别是各级政府要转变农民教育观。要使全体社会成员都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思想,当然,新时期的农民也不例外;树立农民教育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持续化的农民教育思想,使农民教育从学校拓展到家庭和社会;树立文化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的思想,注重职业培训,同时也注意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树立全方位、多层次、全体农民都能参与的农民教育大众化的思想,使全体农民都成为终身教育的主体;要注意因材施教、特色办学,有针对性地推动农民终身教育。二是农民自身也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主动接受教育和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农民是受教育的主体,农民自身首先必须从思想上意识到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终身学习对改变自己的生活和未来的发展的密切关系,使其真正地为了自己综合能力的提高而有进行学习的意愿。
  2.拓宽农民终身教育的经费投入渠道是基础
  农民终身教育是公益性较强的社会公益事业,因此,首先要明确政府的主体责任,政府应该保证每年一定额度的农民教育专项经费。此外,培训机构、企业、社团组织和农民都有对教育培训承担投入的责任,保证经费的投入是构建农民终身教育体系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障。农民终身教育的经费投入应该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尝试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国家要保证一定比例的农民终身教育专项经费;各地方政府应根据自身的财政经济状况确定农民终身教育经费预算;成立农民终身教育发展基金会,吸收民间资金,接受社会各界提供的专项资助和捐赠;参照体育彩票运作模式,尝试发行农民终身教育彩票,专款用于农民终身教育;加强对农民教育经费的监管,确保合理使用,提高经济效益;倡导和鼓励个人和家庭投资教育。   3.开发农民终身教育资源是根本
  加强农村开展终身教育的阵地建设。从目前看,应该发挥各级各类学校在农民教育的主阵地作用,特别是应该鼓励农村普通中小学向农村社会开放,利用教育设施比较完备的优势,提高学校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使农村中小学成为农村社区教育的中心,以实现农村社会对学校教育资源的全社会共享。同时要加快农村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的建设,并以此建立起包括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农村终身教育,形成县、乡、村三级农村终身教育网络。条件较好的村镇还可以建立活动室、阅览室、阅报栏、宣传栏等设施。
  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数量适当、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是构建农民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保证。一要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提高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二是高等农业院校要为为农村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培养专业师资队伍,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三是要对现职的农村教师从提高学历层次、业务能力以及思想素质方面进行在职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及时了解本学科、本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掌握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对于专业老师还应该具备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四是挖掘农村各行各业优秀人才聘任技术教师,将他们掌握的一技之长传授给农民;五要多渠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以兼职为主、专兼结合的由企事业单位专家、退休干部教师、当地能工巧匠等组成的辅助性的农民终身教育的教师队伍。
  4.推进农民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条件
  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农民终身教育的重要条件,因此要大力发展网络教育系统,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终身教育要求突破学习者对教师和教育机构的依附,使学习者终生都能不拘泥传统的学习形式随时随地地学习、受教育,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为依托的现代远程教育适应了终身教育的这种要求。现代远程教育由于具有大规模、大容量、快捷便利、实时交互、成本低、不受时空限制以及开放性、公益性、先进性等特点,非常适合我国农民的终身教育,因为我国农民数量大、分布广、培训任务重。构建农民终身教育体系必须大力发展农民远程教育,一是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民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二是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农民网络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农民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三是加强农民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卫星网、VCD等远程教育手段形成多层次、多功能、交互式的农民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四是大力提高教育技术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为农民终身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五是加大农民教育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培养的质量,扩大培养的规模。
  5.强化对农民终身教育的监督检查是保障
  要加强对农民终身教育项目的监督检查,特别是对各级政府出资的农民教育培训项目,要建立和完善公示、检查验收和信息反馈等制度,用制度规范农民教育培训。各级农民教育培训管理部门,要通过各种途径和办法,定时向社会公布培训机构、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和资金补助等信息,并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要定期组织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检查指导,及时了解农民对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把农民的满意程度作为检查教育培训质量、改进教育培训工作和评价项日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林丽娅.构建我国农民终身教育体系的对策与建议[J].文史资料,2010-6.
  [2]黄秋香 唐意红.方伟红.构建农民终身教育体系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9-1.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1-126-01  习作是语言文字的应用与表达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语文新课标中提出的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实践性、综合性的重要过程。  上好习作课,除了需要教师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同时深入领会新课程标准以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不把写作当成一种负担。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新颖独特,吸引学
期刊
摘 要: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让学生成为主人,课前海量阅读,上课激情讨论,积极展示,精彩点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激起他们内心深处去学习的渴望,激活他们被束缚的思维,从而才能够打造属于自己的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提升学习成绩。  关键词:高效课堂 激情讨论 积极展示 精彩点评 独立解决问题  中图
期刊
摘 要:课改不但是学校的任务,家庭也要加强与学校的通力合作。课改培养孩子,也是促进家庭教育水平提高的契机。反之,家庭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校课改实现更高的目标。两者互为影响,互相促进。  关键词:天性教育 自学 互帮 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1-119-02  一、问题的提出  我校初三(3)班周晨同学,从初一到初二两
期刊
摘 要:学校德育的问题并不是什么新问题。只要有学校,有学校教育,就有“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而思想道德又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当前,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普遍实施的素质教育就是以德育为核心,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教育。而学校德育工作又面临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探讨 学校德育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1-131-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1-145-02  教育就像站在阳光下的等待,等待花开时的芬芳,等待奇迹的产生,等待会心的一笑。这种等待总会让教育充满激情与鲜活的生命。案例描述:  在两年前的另一个校园里,我还没有自己的孩子。人们总是会看见我手牵着一个瘦弱的小男孩。我每天都有一个叫我“秦妈妈”的孩子在我办公桌旁读书写字。更多的时候我收到的是他人不解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1-148-01  在教书育人的16年中,有辛酸,有苦恼,有失败,有失落,有成功,但让我感受到最多的是快乐。因孩子的童言无忌而感到快乐;因孩子的成长而高兴;因孩子的成功而喜悦。“润物无声,花开有声。”从教16年,这个孩子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时时牵动着我的心。他让我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他,长得白白净净,虎头虎脑
期刊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这是对数学与生活密切关系的精准描述。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数学教学不应该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应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的理念,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关键词:数学 生活 应用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1-15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1-158-01  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它时时在考验着我们的耐心、意志以及智慧。我清晰地记得这样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教师就是品读这些书的人,读不难,然而读懂这些书却要我们好好花些心思。”  琪琪同学是一名男生,现读小学四年级,处在一个男生女生比例完全失调的班级。琪琪同学的家庭条件很好,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1-156-02  2012年9月开始接了一年级3、4两个班的数学课,对于我这个带惯高年级的大老爷们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这群精灵刚踏入小学的校园,很多幼儿园养成的习惯处处可见,他们活泼可爱、单纯善良,和他们相处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事:  《不能让他们对我失去希望》  “马老师,我家孩子在学校表现怎么样呀?”开学一周后,
期刊
摘 要:只有广博地阅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才可能打开写作思路;只有教给学生读写方法,才能提高读写能力。要拓宽阅  读面,讲究阅读方法,充分利用教材、创造性大胆使用教材,指导学生从读到说、再到写。  关键词: 阅读 写作 方法 素材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12-046-01  本文结合语文教学的实践谈几点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水  平的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