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重视实践教学、培养优秀人才,已经成为国内外艺术界普遍关注和重视的焦点。苏剧作为滩簧之首要立足戏曲艺坛,必须扩大人才吸收,加大艺术宣传和经济投入,注重实践与传承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定位“培养德艺双馨人才”并在传承与实践中展开大胆探索,不断创新逐步走出一条较为行之有效的路子。但传承中仍有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解决。
关键词:苏剧;传承;发展
一、国家重视是传承与实践的核心环节
苏剧亦叫“苏滩”,是滩簧的一种,原名“南词”或对白南词。“滩簧”是地方戏的别称,“滩”亦“唱”,谓之吃开口饭人的称谓。“簧”谐音“亡”,“荒”信口开河,没有实际的意义。
老艺人李有德说:“、、、、、、至于改称苏滩,这是上海同道先这样称呼,苏州直到抗战前后始有人称它苏滩。”对白南词分“前滩”和“后滩”亦前唱或后唱的意思,对白南词中的太平调是经过吸收外来曲调以及昆曲中的一些著名的曲牌曲调所形成的。从“苏滩”进化为“苏剧”,正是一个有业余走向为专业的转折点,苏剧也曾有过它耀眼的光芒,以至把当时近乎灭绝的昆曲保全了下来,也就有后来的苏州市苏昆剧团。何谓“以苏养昆,以昆养苏”以当时苏剧在老百姓中的影响力作用下所获得的一部分资金去赡养老一辈的昆曲艺人,因当时昆曲已无市场的情况下,更是在苏剧演出中,每每加演一出昆曲,让昆曲流传下去,而昆曲的老前辈们则以他们自身的才艺来充实苏剧艺术,二者互惠互利,苏剧前途一片光明,然而十年风水轮流转。自改革开放以后,苏剧却呈现出衰微的趋势,而昆曲却由此渐渐升温。由于昆曲“十五贯”的展演使得昆曲蒸蒸日上,也就有后来的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佳话。而现如今苏剧却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苏剧的传承需要有演员将所演的剧目灵活的展现在舞台上,更要有观众为之识别和欣赏,其次还要有经济上的资助为后盾。很多时候,大家认为只要把该有的剧目或剧本保留下来就是所谓的传承了。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就等同把出土文物直接挪进博物馆或被永远尘封与历史长河之中,没有真正起到传承的作用,况且艺术不比产品,它要全身心的投入,但往往得到的却是负数,所谓艺海无涯,这足以看出当今社会某些政策的效率低下。
(1)传统剧目缺乏观众
剧目的传承需要有演员来继承,演员只知一味的学习,老师只知道多教戏,只注重量多带质多,这样“传承”的目的就达到了吗?实则并非如此,实践在这一环节中是非常重要的,实践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别人看出问题的所在来提高演员的演出水平,演戏的最终目的是要让观众来检验是否真正达到预期目的。就说锡剧,在整个江苏省内知道并喜欢锡剧的比重占80%,而知道苏剧的仅占20%甚至更少,更何况现如今是网络时代,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是无法让观众很稳当的坐在剧院里看戏,人们更愿意利用互联网去淘更多更有趣味的新时尚,特别是新一代的“族人”更喜欢挑战刺激。这时“剧目”和“观众”就显得尤为突出,但国家对于剧团来说只关心剧目的“产量”对于广大的观众则趋于若有若无的状态。“剧目”保留了观众减少了,一切只是一个空壳子。笔者认为剧目的质量已倒退甚至到破裂的边缘,观众渐渐淡忘旧时代文艺娱乐。
(二)老艺人的流失影响传承
苏剧前身是由国风苏剧团和民风苏剧团的共同努力,才有了现在残留的苏剧艺术。国风苏剧团的建立是苏剧正规化的奠基石。国风苏剧团由艺人朱国梁的国风社和艺人华和笙的正风社部分成员合并而成,在上海大世界游艺场所成立并演出。朱国梁是一位艺术涵养相当高的著名苏滩演员,他懂得要创建一个剧种就必须团结各方面的力量。所以在成立之后的国风苏剧团阵容非常强大,苏滩演员有龚祥甫、张凤英、张彩枝等。
二、当前苏剧传承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于苏剧剧目的传承,传承人和老艺人是重中之重的环节,需要进行有效的交流。那首先就要找到环节之中内在的原因,这其中就有客观的原因。如传承剧目的剧本流失、老艺人的减少、传承人对旧文化的遗弃和不解而追求时尚潮流、经济负担的巨大使剧团超负荷运作,当然还有来自传承人和老艺人的自身因素。老艺人的思想保守模式,演出商业化严重,而传承人自身素养不够,对艺术又不加以研究等等 。
(一)苏剧艺术断代传播
自对白南词(苏滩)-苏剧,从一个以堂会清唱说白的形式走向最终的舞台艺术形式,它经历了艰难的变革。在满清时代,戏曲有男班和女班之分,但是不准男女班合演,这是旧社会的陋习,到民国以后才允许男女班子合演。苏滩原本仅有男班,随着时代的进步,男女合演开禁,苏滩也出现了女演员。女演员的登场不论在上海或苏州,其影响力都为之一震。女演员的人数亦随之增加起来,而且使由全男演员的班子几乎绝迹,大多数都改为男女合演班或全女子班社了,而且一路升华,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趋势。当苏滩进入抗战时期,便急速衰弱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根本性两点:(1)表演形式的不同。它没有根本的解决素衣清唱和剧本之间的矛盾(2)营业方式。它只注重于堂会喜庆方面,对于建立真正的观众方面还做的很不够。在苏滩作为一种自娱自乐的业余爱好活动时,以上这些问题还不会突显出来。但当它被专业化时,没有观众便会影响经济收入。这些矛盾便一下子尖锐起来了,更是在遇到文革时期,苏剧几乎停滞了,内乱造成大量知识分子流失,艺人纷纷转业,苏剧由此断流。
三、解决苏剧传统剧目传承的建议与对策
(一)对老艺人的重视和保护并与传承人的接轨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才真正从旧社会踏进新时代的大门,前景一片欣欣向荣。当进入文革之后,戏曲艺术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在所有戏曲艺术中,唯独京剧崭露头角。现代样板戏几乎传遍大江南北,之后的“国粹”也就名不虚实,而其它剧目只能低调行径。待文革结束后,一股戏曲热也就跟随淡漂,戏曲界又一次进入低弥时期。演出无市场,正在这时的昆剧,作为我国文化遗产的代表被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抢救和传承,还有许多事情着手要做。在这时的苏剧却弃置一旁,这样下去苏剧将难逃消亡的命运,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唯一的办法只有集中一部分艺术人才来抢救扶植。所以创建剧团是重中之重的前提。剧团创建是第一步,对老艺人的搜寻工作也是当务之急的事情。正因为在文革时期,许多艺人遭受摧残,被迫放弃本业而从事其它所谓的集体公社事业。从而把艺术和青春年华都消耗在了平淡的岁月里,这也是作为艺人的一种悲哀。
(二)国家扶持,加强培训
国家对艺术的扶持,就如同一位母亲在引导自己的小孩如何去适应社会,使其最终能完全适应社会。但艺术毕竟是艺术,艺术和扶持只能是并驾齐驱的。苏剧虽然不是世界性的文化遗产,但同样是属于中国,属于人类的。艺术无国界!苏剧作为苏州地方戏,拥有古典园林的苏州就更要保护好它的生息,要让苏州这座历史古城更文明。苏州的三朵金花:苏剧、昆曲、评弹才不会凋谢。这三朵金花都不同层次反映了苏州的古城水乡,让海内外游客尽享它的光彩。时代永远需要前进,艺术更不能止步不前。從宏观角度看,文化艺术体系也紧跟时代的步伐,前景光明,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从微观角度看,就难以入目,它犹如一只光艳的苹果。外表秀色可餐;可内部却空洞不堪,着实令人惋惜,所以不管任何剧种、任何文化,在看到它好的同时也要斟酌它的负面。
关键词:苏剧;传承;发展
一、国家重视是传承与实践的核心环节
苏剧亦叫“苏滩”,是滩簧的一种,原名“南词”或对白南词。“滩簧”是地方戏的别称,“滩”亦“唱”,谓之吃开口饭人的称谓。“簧”谐音“亡”,“荒”信口开河,没有实际的意义。
老艺人李有德说:“、、、、、、至于改称苏滩,这是上海同道先这样称呼,苏州直到抗战前后始有人称它苏滩。”对白南词分“前滩”和“后滩”亦前唱或后唱的意思,对白南词中的太平调是经过吸收外来曲调以及昆曲中的一些著名的曲牌曲调所形成的。从“苏滩”进化为“苏剧”,正是一个有业余走向为专业的转折点,苏剧也曾有过它耀眼的光芒,以至把当时近乎灭绝的昆曲保全了下来,也就有后来的苏州市苏昆剧团。何谓“以苏养昆,以昆养苏”以当时苏剧在老百姓中的影响力作用下所获得的一部分资金去赡养老一辈的昆曲艺人,因当时昆曲已无市场的情况下,更是在苏剧演出中,每每加演一出昆曲,让昆曲流传下去,而昆曲的老前辈们则以他们自身的才艺来充实苏剧艺术,二者互惠互利,苏剧前途一片光明,然而十年风水轮流转。自改革开放以后,苏剧却呈现出衰微的趋势,而昆曲却由此渐渐升温。由于昆曲“十五贯”的展演使得昆曲蒸蒸日上,也就有后来的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佳话。而现如今苏剧却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苏剧的传承需要有演员将所演的剧目灵活的展现在舞台上,更要有观众为之识别和欣赏,其次还要有经济上的资助为后盾。很多时候,大家认为只要把该有的剧目或剧本保留下来就是所谓的传承了。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就等同把出土文物直接挪进博物馆或被永远尘封与历史长河之中,没有真正起到传承的作用,况且艺术不比产品,它要全身心的投入,但往往得到的却是负数,所谓艺海无涯,这足以看出当今社会某些政策的效率低下。
(1)传统剧目缺乏观众
剧目的传承需要有演员来继承,演员只知一味的学习,老师只知道多教戏,只注重量多带质多,这样“传承”的目的就达到了吗?实则并非如此,实践在这一环节中是非常重要的,实践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别人看出问题的所在来提高演员的演出水平,演戏的最终目的是要让观众来检验是否真正达到预期目的。就说锡剧,在整个江苏省内知道并喜欢锡剧的比重占80%,而知道苏剧的仅占20%甚至更少,更何况现如今是网络时代,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是无法让观众很稳当的坐在剧院里看戏,人们更愿意利用互联网去淘更多更有趣味的新时尚,特别是新一代的“族人”更喜欢挑战刺激。这时“剧目”和“观众”就显得尤为突出,但国家对于剧团来说只关心剧目的“产量”对于广大的观众则趋于若有若无的状态。“剧目”保留了观众减少了,一切只是一个空壳子。笔者认为剧目的质量已倒退甚至到破裂的边缘,观众渐渐淡忘旧时代文艺娱乐。
(二)老艺人的流失影响传承
苏剧前身是由国风苏剧团和民风苏剧团的共同努力,才有了现在残留的苏剧艺术。国风苏剧团的建立是苏剧正规化的奠基石。国风苏剧团由艺人朱国梁的国风社和艺人华和笙的正风社部分成员合并而成,在上海大世界游艺场所成立并演出。朱国梁是一位艺术涵养相当高的著名苏滩演员,他懂得要创建一个剧种就必须团结各方面的力量。所以在成立之后的国风苏剧团阵容非常强大,苏滩演员有龚祥甫、张凤英、张彩枝等。
二、当前苏剧传承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于苏剧剧目的传承,传承人和老艺人是重中之重的环节,需要进行有效的交流。那首先就要找到环节之中内在的原因,这其中就有客观的原因。如传承剧目的剧本流失、老艺人的减少、传承人对旧文化的遗弃和不解而追求时尚潮流、经济负担的巨大使剧团超负荷运作,当然还有来自传承人和老艺人的自身因素。老艺人的思想保守模式,演出商业化严重,而传承人自身素养不够,对艺术又不加以研究等等 。
(一)苏剧艺术断代传播
自对白南词(苏滩)-苏剧,从一个以堂会清唱说白的形式走向最终的舞台艺术形式,它经历了艰难的变革。在满清时代,戏曲有男班和女班之分,但是不准男女班合演,这是旧社会的陋习,到民国以后才允许男女班子合演。苏滩原本仅有男班,随着时代的进步,男女合演开禁,苏滩也出现了女演员。女演员的登场不论在上海或苏州,其影响力都为之一震。女演员的人数亦随之增加起来,而且使由全男演员的班子几乎绝迹,大多数都改为男女合演班或全女子班社了,而且一路升华,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趋势。当苏滩进入抗战时期,便急速衰弱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根本性两点:(1)表演形式的不同。它没有根本的解决素衣清唱和剧本之间的矛盾(2)营业方式。它只注重于堂会喜庆方面,对于建立真正的观众方面还做的很不够。在苏滩作为一种自娱自乐的业余爱好活动时,以上这些问题还不会突显出来。但当它被专业化时,没有观众便会影响经济收入。这些矛盾便一下子尖锐起来了,更是在遇到文革时期,苏剧几乎停滞了,内乱造成大量知识分子流失,艺人纷纷转业,苏剧由此断流。
三、解决苏剧传统剧目传承的建议与对策
(一)对老艺人的重视和保护并与传承人的接轨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才真正从旧社会踏进新时代的大门,前景一片欣欣向荣。当进入文革之后,戏曲艺术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在所有戏曲艺术中,唯独京剧崭露头角。现代样板戏几乎传遍大江南北,之后的“国粹”也就名不虚实,而其它剧目只能低调行径。待文革结束后,一股戏曲热也就跟随淡漂,戏曲界又一次进入低弥时期。演出无市场,正在这时的昆剧,作为我国文化遗产的代表被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抢救和传承,还有许多事情着手要做。在这时的苏剧却弃置一旁,这样下去苏剧将难逃消亡的命运,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唯一的办法只有集中一部分艺术人才来抢救扶植。所以创建剧团是重中之重的前提。剧团创建是第一步,对老艺人的搜寻工作也是当务之急的事情。正因为在文革时期,许多艺人遭受摧残,被迫放弃本业而从事其它所谓的集体公社事业。从而把艺术和青春年华都消耗在了平淡的岁月里,这也是作为艺人的一种悲哀。
(二)国家扶持,加强培训
国家对艺术的扶持,就如同一位母亲在引导自己的小孩如何去适应社会,使其最终能完全适应社会。但艺术毕竟是艺术,艺术和扶持只能是并驾齐驱的。苏剧虽然不是世界性的文化遗产,但同样是属于中国,属于人类的。艺术无国界!苏剧作为苏州地方戏,拥有古典园林的苏州就更要保护好它的生息,要让苏州这座历史古城更文明。苏州的三朵金花:苏剧、昆曲、评弹才不会凋谢。这三朵金花都不同层次反映了苏州的古城水乡,让海内外游客尽享它的光彩。时代永远需要前进,艺术更不能止步不前。從宏观角度看,文化艺术体系也紧跟时代的步伐,前景光明,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从微观角度看,就难以入目,它犹如一只光艳的苹果。外表秀色可餐;可内部却空洞不堪,着实令人惋惜,所以不管任何剧种、任何文化,在看到它好的同时也要斟酌它的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