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女作家霍达作品研究述评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77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霍达是中国现当代文坛上一位成就卓越并有着广泛影响的回族女作家,她的作品题材涉猎广泛、寓意丰富、风格多样,受到了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本文在梳理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侧重分析了霍达作品中的创作主旨、人物形象、文化底蕴和艺术特征。
  关键词:霍达 回族女作家 文献综述
  霍达自青年时期步入文坛,迄今著有影视剧本、小说、报告文学和散文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约八百万字,成就卓著,引起中国香港、台湾,日本,美国等文学界的广泛关注。从中国知网检索结果来看,有关霍达的作品评论和论文约有二百多篇,硕士论文二十多篇,对霍达的关注主要集中于她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此书自发表后反响强烈,被评论为我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中第一部成功表现了回族人民的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冰心为此书所写的序言中称这是“中国回族女作家写的奇书”{1},刘白羽称它是“穆斯林圣洁的诗篇”{2}。对于霍达其他的小说作品,如《红尘》《未穿的红嫁衣》和《补天裂》等,评论和研究则相对较少。梳理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对霍达小说的研究集中在文本内蕴和文化价值两个层面,运用的方法主要是文本阐析和文化研究。文学创作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作意识和主旨、作品人物形象、民族文化、艺术特征以及与其他小说的比较研究等方面。
  一、创作意识和主旨的研究
  《霍达小说创作论》《走向“葬礼”之前——霍达成功之我见》等研究论文认为,霍达是一位将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用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作家。如金红在《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论<穆斯林的葬礼>的生命意识兼谈霍达长篇小说的创作主旨》中认为:霍达以史为线索展示人物的思想内涵和生命意义,她的小说创作传达出了霍达融史学眼光于文学创造的创作宗旨。张亚莎的《论霍达小说的生命意识》则专门从生命意识的视角阐释霍达小说中传达出的对于生命意识的思考。还有一些研究论文从爱情婚姻、社会伦理、时代命运等角度深入挖掘霍达小说中的悲剧主题,如郭济访的《对霍达新著<未穿的红嫁衣>的三种解读》从爱情婚姻、社会政治、历史哲学三个视角对文本进行解读,认为作者创造出一种亦文亦史的氛围,目的在于将现实的人及各种关系嵌入历史中,发掘出蕴含其中的历史和哲学意味。{3}
  霍达的作品大部分展现的是悲剧,但是作者不仅仅是为了表现悲剧,铺叙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而是要引起读者对人生、对历史、对民族命运和前途的思索。在一个个悲剧故事里,所有人都是悲剧的参与者,无人能置身事外。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个人的生命归宿始终是霍达小说创作的主题。霍达的创作有鲁迅的风格,用鲁迅先生的话大概可以理解霍达的创作意图:“我的取材多采用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可以说作品一切的铺叙均在于引起人们对“人,应当怎样活着”的思考。
  二、对人物形象的研究
  对《穆斯林的葬礼》中人物形象的研究主要是对作品中的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新月和姑妈等人物的研究。研究视角主要是在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个人所展现出的复杂个性心理,并将人物的命运归结于历史文化和个性的固有特质的结合结果。如魏铮的《浅析<穆斯林的葬礼>中韩子奇的悲剧色彩》探讨了主人公韩子奇在其所属的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的性格特点,揭示其在宗教与人性的矛盾中,在道德与情感的纠缠中,人性本真与各自命运的背后所阐述的悲剧色彩。{4}魏蓓的《文化碰撞中的一曲哀歌——解读<穆斯林的葬礼>中的梁君璧形象》认为传统穆斯林女性人物梁君璧身上既有伊斯兰文化中的保守固执也有华夏文化中世俗功利的一面,美与丑交织,妻子与母亲身份共存,因而人物形象更为现实。{5}
  与此同时,《穆斯林的葬礼》这部作品也引起某些评论家及读者的学术争鸣,如马彦虎先生认为韩太太梁君璧的形象是丑化伊斯兰,错误地将悲剧归咎于回族的传统信仰——伊斯兰教;认为作者并不了解穆斯林生活,对穆斯林生活礼仪的描写生硬,不自然,严重背离穆斯林的生活现实。{6}
  对霍达《未穿的红嫁衣》和《补天裂》这两篇小说的人物形象的研究则较少,主要集中在作品的主人公身上,如王仲明在《论李言形象的悲剧意义》中对小说《未穿的红嫁衣》的主人公李言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从李言为人官、为人夫、为人父以及作为情人的多重角色剖析了他这一形象的悲剧意蕴。左春艳在《历史的真实——评<补天裂>的人物形象》中将小说《补天裂》中的人物分类出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形象:爱国型、卖国型、转变型,然而文章内容却未提及转变型人物形象,这样的分类并未精准地把握人物思想感情的转变,也缺乏对作品中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冲撞的考虑。正如赵慧在《创作意识的成功实践——霍达创作论》中论道:“霍达对人物的描写避免了好坏两极的模式。”{7}而霍达本人在创作《补天裂》时也同样阐明:“晚清王室和封建官僚并不是铁板一块的卖国贼,英国侵略者并不是统一模式的青面獠牙的鬼佬,爱国志士也不是千人一面的高大全英雄,由于每个人的政治观念和出身、经历、素质、性格诸多方面的各不相同,各类人物之间都存在着种种差异。”{8}
  对霍达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分析如刘玉凤的《论<穆斯林的葬礼>中的女性形象》中认为梁君璧是一个传统的穆斯林女性,梁冰玉是个追求人格尊严的新型女性,梁家两女性代表了中国传统与新型两类女性。{9}马玲的《论霍达小说的人物心理图景及其叙事策略》重点分析了《穆斯林的葬礼》《未穿的红嫁衣》《红尘》和《猫婆》这四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并将其分为两类:梁君璧、何丽珠、孙桂贞和猫婆属于无爱婚姻囚禁下的施虐者,在生存压力下心理逐渐扭曲变形;而梁冰玉、郁琅嬛、德子媳妇追求个性解放,义无反顾地追求心理自由舒展。{10}类似这样专注于人物形象的分析研究的论文还有二十多篇,研究内容主要关注的是女性人物的民族成分、性格特点、成长背景、家庭角色、复杂感情以及在特殊时代下她们的悲剧命运。
  三、从民族文化视角的研究
  对霍达小说所表现的民族文化的关注,是许多论文的共同点。其中有对回汉文化的比较研究,也有对回族独特的婚丧文化的研究,如宋涛的《从<穆斯林的葬礼>看回汉两族文化异同》和谢建文的《<穆斯林的葬礼>中的回族文化》,研究者的目光主要聚集在霍达作为回族作家的特殊文化身份上,称《穆斯林的葬礼》成功追溯了回族精神世界,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正如王锋、陈冬梅《在寻找自己民族历史和美学品格的道路上——试论当代回族长篇佳作<穆斯林的葬礼>和<穆斯林的儿女们>》中提出的:“《穆斯林的葬礼》是穆斯林文化与华夏文化的撞击和融合……《穆斯林的葬礼》实际上通过一个回民家庭的历史来展现一个民族的历史。”{11}赵慧在《民俗与回族文学创作》中也指出:“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可以说通篇基于以民俗激化矛盾,以回回民族与华汉民族这两个不同民族的民俗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展开故事。”{12}   对于民族文化的研究,研究者主要是以对比的方式探讨作品中的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无论是回族文化还是汉族文化皆融合于中华文化中,文化已然交融共存。霍达曾说:“《穆斯林的葬礼》是我为我的祖国、我的民族而写的,里面有我的血、我的泪……”{13}作为一名回族女作家,霍达展现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民族文化流淌在她的血液当中,她的心盼望着国家和民族的昌盛,因此她的作品也正是要读者看到:民族的希望,正在于不断地追求。
  四、艺术特征的研究
  霍达在小说创作上体现出的创新意识和艺术表现手法的独特性、多样性,以及“融大气与细腻为一体”的叙述特色也引起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研究者的主要关注点在于霍达小说独特的叙事结构和修辞手法。如赵慧分析了霍达的中短篇小说,认为小说巧妙地糅合了电影结构和蒙太奇手法。{14}马丽蓉在《艺术灵光烛照下的“葬礼世界”——读霍达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中总结出三点叙述特征:“亦文亦史之笔;谱写传记的手法;运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15}李小婷的《霍达小说创作论》认为“《穆斯林的葬礼》采用了两个时空同时进行的叙述方式。”{16}朱寿桐认为《补天裂》采用了“斗争结构模式”{17}。王耻富的《<京韵第一鼓>的映衬艺术》认为《第一鼓》的美学特色是用层层衬托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18}
  霍达的创作风格独特、艺术手法精巧是公认的,然而霍达自己却表示不清楚自己运用了什么技巧,也不知道自己归属什么流派。用她的话来说:“最高的技巧是无技巧,仅仅炫耀技巧就失去了灵魂,让人看见的技巧是拙劣的技巧。”可以说霍达本人对于艺术手法的驾驭已相当娴熟,因此作品中看不到生硬的“为艺术而艺术”的痕迹。
  五、与其他小说的比较研究
  王锋的《当代回族文学现象研究》一书中将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和查舜的《穆斯林的儿女们》称为“两部相互辉映的长篇佳作”,用专章的内容阐述两篇作品,认为《穆斯林的葬礼》和《穆斯林的儿女们》都取材于本民族生活,以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细胞——家庭来反映历史和现实生活,两人都具有强烈的本民族意识感;霍达是从纵的历史进程去刻画生活,查舜从横的生活断面去剖析生活。{19}薛沛文的《悲剧的轮回——<红字>与<穆斯林的葬礼>之比较分析》,认为两部小说发生在不同年代和国家,但其主题、主线运用、人物设置上都有相似之处。{20}贾羽的《<穆斯林的葬礼><心灵史>刍议三题》认为“从这两部著作中可以看到宗教概念向着宗教文化的发展态势,本土文化意义上的民族情感切入以及作家文化心理层面的拓宽与深化。”{21}另外还有从民族文化、宗教与爱情、人物形象方面对《穆斯林的葬礼》分别和《雾》《荆棘鸟》《金锁记》《尘埃落定》《心灵史》《采桑子》《红楼梦》《长恨歌》进行比较研究。
  关于《穆斯林的葬礼》与其他小说的比较研究较为细腻,角度新颖,但是比较研究仅仅集中在《穆斯林的葬礼》与其他作家的某些小说对比上,显然局限了对于霍达的客观研究。《穆斯林的葬礼》只是霍达的小说创作之一,在霍达的其他小说创作中也能发现《穆斯林的葬礼》的影子,她的小说创作始终贯穿着文史结合的方式。从宏观层面上看,她关注着国家命运、民族发展;从个人层面上看,爱情、婚姻、事业以及生命意识始终是她文学创作的主题,她巧妙地将这两个层面结合起来,使作品呈现出大气磅礴又不失细腻的风貌。因此,比较研究还有更广泛的空间值得挖掘。
  对于霍达的其他作品,李炳银在《天是公允的——评<民以食为天>》中评论了霍达的报告文学《民以食为天》,认为作者不仅正视生活的现实方面,而且还提示我们许多的疑问和思考,从而使作品超越了生活表象进入理性层次的高度。{22}黄晓霞的硕士论文《霍达创作论》研究了霍达的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和剧本。{23}这是目前少有的对霍达作品进行全面研究的论文。由杨继国先生主编的《中国回族文学通史·当代卷(上册)》用一节内容介绍了霍达的简历及创作经历,重点介绍并评论了霍达的小说《穆斯林的葬礼》,对霍达的报告文学《国殇》《民以食为天》和《渔家傲》做了简要的内容概述和评论,对霍达的戏剧影视剧本则主要介绍了话剧《海棠胡同》。相对而言,目前此书对霍达的作品介绍较为全面。
  从《穆斯林的葬礼》获得茅盾文学奖,就足见回族女作家霍达的文学功底。她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生命的透彻感悟,使其作品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学艺术的感染力,因此她的作品不论是长篇小说还是报告文学或是散文都值得一读再读。迄今为止,学术界已从许多不同的视角对霍达的作品进行了评论和研究,从前人研究的成果来看,目前对霍达的作品研究主要集中在她的小说《穆斯林的葬礼》,研究角度不同,方法不一。但总的来说,多是横向的比较研究,缺乏从纵向角度探讨霍达的创作历程演变以及她未来的创作流向,对于霍达的戏剧、报告文学和散文研究尚缺乏整体性和综合性成果,另外对霍达的近期创作关注也相对匮乏,因此霍达的更多作品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1} 冰心:《一本奇书——<穆斯林的葬礼>序一》,《朔方》2014年第5期。
  {2} 刘白羽:《穆斯林诗魂——<穆斯林的葬礼>序二》,《朔方》2014年第5期。
  {3} 郭济访:《对霍达新著<未穿的红嫁衣>的三种解读》,《小说评论》1994年第6期。
  {4} 魏铮:《浅析<穆斯林的葬礼>中韩子奇的悲剧色彩》,《文学研究》2015年第3期。
  {5} 魏蓓:《文化碰撞中的一曲哀歌——解读<穆斯林的葬礼>中的梁君璧形象》,《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
  {6} 伊斯哈格·马彦虎:《葬礼为谁举行——评<穆斯林的葬礼>》,《民族文学》1993年第3期。
  {7} 赵慧:《回族文化透视》,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 霍达:《天涯倦客》,广州出版社2001年版。
  {9} 刘玉凤:《论<穆斯林的葬礼>中的女性形象》,《内蒙古电大学刊》2009年第9期。   {10} 马玲:《论霍达小说的人物心理图景及其叙事策略》,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11} 王锋、陈冬梅:《在寻找自己民族历史和美学品格的道路上——试论当代回族长篇佳作<穆斯林的葬礼>和<穆斯林的儿女们>》,《民族文学研究》2002年第2期。
  {12} 赵慧:《民俗与回族文学创作》,《宁夏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13} 霍达:《天涯倦客》,广州出版社2001年版。
  {14} 赵慧:《民俗与回族文学创作》,《宁夏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15} 马丽蓉:《艺术灵光烛照下的“葬礼世界”》,《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16} 李小婷:《霍达小说创作论》,安徽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17} 朱寿桐:《荒歉与贫乏的叙事——从〈补天裂〉〈归航〉看回归文学》,《中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3期。
  {18} 王耻富:《京韵第一鼓》的映衬艺术,《当代文坛》1990年第4期。
  {19} 王锋:《当代回族文学现象研究》,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20} 薛沛文:《悲剧的轮回——<红字>与<穆斯林的葬礼>之比较分析》,《文学研究》2011年第1期。
  {21} 贾羽:《<穆斯林的葬礼><心灵史>刍议三题》,《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
  {22} 李炳银:《天是公允的——<评民以食为天>》,《中国作家》1989年第4期。
  {23} 黄晓霞:《霍达创作论》,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参考文献:
  [1] 杨继国.中国回族文学通史·当代卷(上册)[M].银川:阳光出版社,2014.
  [2] 霍达.霍达全集[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
  [3] 王仲明.论李言形象的悲剧意义[J].小说评论,1995(1).
  [4] 左春艳,辛响蓉.历史的真实——评《补天裂》的人物形象[J].晋中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1).
  [5] 宋涛.从《穆斯林的葬礼》看回汉两族文化异同[J].现代语文,2006(11).
  [6] 谢建文.《穆斯林的葬礼》中的回族文化文学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2015(8).
  [7] 张亚莎.论霍达小说的生命意识[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1.
  [8] 金红.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论《穆斯林的葬礼》的生命意识兼谈霍达长篇小说的创作主旨[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3).
其他文献
摘 要:《逃离》为我们展现出了女性逃离的多个声部,主旋律与变奏共同弹奏出深邃而动人的和鸣。在充满彻骨之痛的逃离过程中,女性不仅耗尽了自己的心力与体力,而且也真切地体验到了女性的宿命与绝望。  关键词:逃离 迷惘 宿命  “逃离”,对于很多女性作家而言,绝对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字眼,相反是一个充满着女性奇情、狂想、放纵、叛逆、绝望甚至是毁灭的一个巨大的深渊。无数女作家在谛听这一命运深渊的神秘声响的同时
期刊
摘 要:本文以酷儿理论为基础,以米歇尔·福柯的权力即话语观点和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为主要依据,探索英国剧作家卡莱尔·丘吉尔的《九重天》中人物性别认知的发展过程。在“异性恋/非异性恋”光谱带上,作品人物经历了从异性恋端走向非异性恋端的过渡地带,再向同性恋端移动的过程。这种变化不只是针对某一个非异性恋,而是适用于所有酷儿。  关键词:酷儿理论 异性恋/非异性恋光谱带 权力与话语 性别操演  卡
期刊
摘 要:异质同构原理认为,客观外界物体的构造形式与我们心理情绪的构造形式有着某种相通之处。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提前两个世纪把异质同构原理用于艺术创作中,通过环境艺术不仅展示了人物性格、地位、爱好、命运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也使人物更加具体化、立体化、特性化,其笔下环境艺术与人物形象高度契合,异质同构原理的运用已达化境。  关键词:异质同构 《红楼梦》 环境艺术 人物形象  始创于19世纪末奥地利、德国的
期刊
摘 要:本文从迟子建小说中的两性关系出发,深入挖掘作家对建构两性和谐所做出的努力及独特表现。迟子建以温和的情怀对诸多女作家笔下的男女二元对立模式进行了消解。同时,回归式结构与纯粹澄明的性爱书写进一步展现了两性的和睦共生。  关键词:迟子建 两性关系 和谐  自古以来,在父权、男权文化的遮蔽下,两性关系长久处在对立、冲突的阴影中。正如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指出的男女在现实中的不平等:“女人不是天生的,
期刊
摘 要:杰克·伦敦是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自然主义作家之一,在其一系列的作品中表达了对自然界无限的热爱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期盼。《海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本文结合生态批评理论的要旨,通过对两位男性主人公的分析,可以体悟出杰克·伦敦对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批判,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的讴歌。作为具有生态意识的作家,杰克·伦敦期冀人类回归自然,对自然表达无私的爱,并怀着敬畏之心,节制私欲,顺应自
期刊
摘 要:莫言的短篇小说《木匠和狗》以讲故事和听故事的结构方式,巧妙地完成了一个嵌套式寓言。小说印证了纳博科夫的论断,优秀作家应兼具三重身份:讲故事的人、教育家、魔法师。循此出发,无论是解读莫言本人,还是解读其相关作品,都极具启示意义。  关键词:《木匠和狗》 讲故事的人 教育家 魔法师  在莫言众多炫目的作品中,短篇小说《木匠和狗》非常不起眼。该作发表于2003年《收获》杂志,并进入当年的小说排行
期刊
摘 要:《赤壁赋》是苏轼的心灵告白,自问世以来,历代评论甚多,高见迭出。笔者借鉴梁衡先生总结的“文章五诀”新角度,去探寻文学大师苏轼高超的创作技法,去感受他自言其愁又自解其愁的心路历程,去收获“心灵导航仪”的温暖力量。  关键词:写“形” 抒情 阐理 叙事 用典  《赤壁赋》自问世以来,历代评论甚多,高见迭出。笔者从“文章五诀”新角度,对《赤壁赋》进行赏析,以求方家指正。  “文章五诀”创作技法是
期刊
摘 要:在《红楼梦》中,“诗意地栖居”着一位奇女子——林黛玉。她才华横溢,敏感多思,脱俗不凡,毫不造饰,自然地表现自我。因为奇特的身世,与众不同的情思,“孤标傲世”的个性,加之一颗赤诚的“诗心”,所以无论是她的生活还是诗词都诗意盎然,因而林黛玉的生活诗化,情感诗化,行为诗化,她就是诗意的存在。  关键词:诗意地栖居 《红楼梦》 林黛玉  海德格尔以“诗意地栖居”表明一种无功利、真实无束的生活状态,
期刊
摘 要:《锦瑟》是李商隐的压卷之作。诗歌抒发了诗人因听瑟曲而感念生平、感怀身世的怅惘之情。真挚感人的情感内涵、含蓄朦胧的审美风味和严谨灵动的诗歌结构,是此诗颇为值得称道的地方。  关键词:李商隐 《锦瑟》 情感内涵 审美风味 诗歌结构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是李商隐的
期刊
摘 要:华裔魁北克作家应晨的小说《水的记忆》是对中国的书写,然而对文本细读分析,发现该小说不是作者对自己族裔特性的强调和彰显,而是通过对中国的历史叙述来表明价值的流变性,伦理叙述来解构传统的伦理结构,最终对中国文化本质主义进行了否定。比较不同小说中传教士的形象,发现该小说对传教士后代Jér?me形象的塑造更是质疑了任何僵化的族裔文化身份。因此,《水的记忆》虽然书写中国,目的却是对静止二元的身份概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