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通过道德与法制的教育形成一个良好的人格,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也不是简单通过以上几种做法就能养成的。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共同协调,实现学生全方位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在道德素养与法律意识这一块,更需要我们社会上所有人对他们进行熏陶,才能让他们更加健全且充分的养成法律与道德的意识。在今后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课堂中,老师除了对学生进行最基本的道德情感渗透之外,还不能忘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宗旨的教导。老师自己也应该在道德和法治这两者之间进行不断的探索,形成更高效的融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法律规则意识与道德情操。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法治教育;融合思考
法治化社会,人人要学习法律。学生学习法律要从小开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直接关系到法治教育的结果。因此,在小学课堂上就需要开发出新的教育教学模式,联系小学生的成长需要结合着框架教学进行法治教育。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的融合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实施途径核心概念界定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实施途径核心概念界定最早可追溯于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普法规划。至今为止,我国社会已经处于第七个五年规划阶段的末期。自普法运动的三十年发展以来,我国全社会各个阶层在党的领导下统筹兼顾地对法律知识进行了深入的宣传与落实。通过循序渐进地推动全民普法活动,逐步构造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的法律普及框架。而在2014年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中,我国“法治教育”厚积薄发,历经近四十年的发展,终于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实施途径核心概念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一次完善的阐述。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途径的过程演变分析
法治教育是随着我国社会各项事业的复苏而开展。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整个社会处于一个百废待兴的关键时期,此时,我国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途径并没有一个完善的概念,乃至对于其中道德与法治、法治教育两个元素认知不足,而此时我国对于国外的教育经验也并无深入研究过。因此,在这一特殊时期,我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是以小学生学校、家庭等生活环境作为开展范围。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途径则是使得公民从儿童时期开始培养法律与道德的主观意识,并将其作为以后转化为具象化的实践与表达能力。通过这种转化,可以对我国往秩序性的法治社会发展道路上起到極大的推进作用。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途径不仅要对其界定与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还需要与时代紧密联系。
二、关于完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
(一)重视政策机制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配套与完善
政策机制是维系社会秩序、推动事物有序发展的重要管理工具,因此配套与完善的政策机制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实现过程中,不仅能在学校外部保障融合的实现效果,还能在融合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里提供支持点。例如,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应该如何将法治教育落实,教师与学校应该如何操作等环节,都离不开配套与完善的政策机制支持。政策机制不仅能确保法律的权威性,还能通过对法治教育落实的反响,在深层次上保障法治教育评估体系的完善。通过反响与完善两个环节,国家与社会可以观察出小学道德與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执行有效的教育手段或通过调整合适的教育目标及时做出反应。
(二)凸显实践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关键性作用
凸显实践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关键性作用,学校与教师可以通过增加校内实践活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与引导。而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其执行成本低,受益人数大,而成为许多学校进行法治教育的首选模式。但传统课堂教学途径对教师负担较大,而许多学生通过课堂对于法治概念仍然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这使得传统的课堂教学并不是法治教育的最优选择。而通过凸显实践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设计活动、模拟法庭等方式,锻炼学生逻辑组织能力与阐述思考能力,并达到法治教育的目的。
(三)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早已走进课堂,并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课下收集相关资料,精心制作课件,有计划、有目的进行。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演示相关图片、视频,有滋有味绘声绘色进行法治教育,多媒体技术带动了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现代化,巧妙地在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诸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练习等环节科学运用。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之生动化、形象化。
(四)建立法律威严,实施温暖教学
法律是威严的,每一个人的行为都需要遵守法律的相关条例,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让法治教育灵活的展现出来。教师对学生做法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将法治教育和兴趣知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对法律有一种憧憬和学习的欲望。教材中的故事类型非常多,教学也是主题确定,另外还会有漫画、绘本等。让教师运用高质量的故事提升课堂教学氛围,学生切实感受主题和生活之间的联系,也让法律更加温暖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法治教育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让学生在接受法治教育的同时,还可以感受到法律的温暖。学生养成和建立良好的法治意识,才可以让学生包含家长在生活中认真地遵守公共秩序,进而侧面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成为国家合格的守法的小公民。
结束语:
法律和道德对小学生来讲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概念,想要小学生初步的认识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尤其在小学阶段应该依托道德与法治课的开发和构建,比较高效并且充分地帮助学生形成较为良好的法规意识和道德情操。所以,在实际的对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中一定要联系课程、社会、家庭进行三者的共同教育。并且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注重情景的创设,进行更高效的道德法治教学。
参考文献:
[1]马秀娥.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和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33(03):177-179.
[2]高雅玲.浅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9(13):72.
[3]章乐.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融合及其限度——兼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04):34-41.
[4]张雷鸣.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7(11):71-72.
作者简介:
毛琴琴,女(1984.7-),汉族,浙江省宁波人,本科,宁波市奉化区锦屏中心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道德与法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法治教育;融合思考
法治化社会,人人要学习法律。学生学习法律要从小开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直接关系到法治教育的结果。因此,在小学课堂上就需要开发出新的教育教学模式,联系小学生的成长需要结合着框架教学进行法治教育。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的融合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实施途径核心概念界定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实施途径核心概念界定最早可追溯于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普法规划。至今为止,我国社会已经处于第七个五年规划阶段的末期。自普法运动的三十年发展以来,我国全社会各个阶层在党的领导下统筹兼顾地对法律知识进行了深入的宣传与落实。通过循序渐进地推动全民普法活动,逐步构造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的法律普及框架。而在2014年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中,我国“法治教育”厚积薄发,历经近四十年的发展,终于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实施途径核心概念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一次完善的阐述。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途径的过程演变分析
法治教育是随着我国社会各项事业的复苏而开展。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整个社会处于一个百废待兴的关键时期,此时,我国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途径并没有一个完善的概念,乃至对于其中道德与法治、法治教育两个元素认知不足,而此时我国对于国外的教育经验也并无深入研究过。因此,在这一特殊时期,我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是以小学生学校、家庭等生活环境作为开展范围。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途径则是使得公民从儿童时期开始培养法律与道德的主观意识,并将其作为以后转化为具象化的实践与表达能力。通过这种转化,可以对我国往秩序性的法治社会发展道路上起到極大的推进作用。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途径不仅要对其界定与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还需要与时代紧密联系。
二、关于完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
(一)重视政策机制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配套与完善
政策机制是维系社会秩序、推动事物有序发展的重要管理工具,因此配套与完善的政策机制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实现过程中,不仅能在学校外部保障融合的实现效果,还能在融合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里提供支持点。例如,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应该如何将法治教育落实,教师与学校应该如何操作等环节,都离不开配套与完善的政策机制支持。政策机制不仅能确保法律的权威性,还能通过对法治教育落实的反响,在深层次上保障法治教育评估体系的完善。通过反响与完善两个环节,国家与社会可以观察出小学道德與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执行有效的教育手段或通过调整合适的教育目标及时做出反应。
(二)凸显实践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关键性作用
凸显实践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关键性作用,学校与教师可以通过增加校内实践活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与引导。而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其执行成本低,受益人数大,而成为许多学校进行法治教育的首选模式。但传统课堂教学途径对教师负担较大,而许多学生通过课堂对于法治概念仍然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这使得传统的课堂教学并不是法治教育的最优选择。而通过凸显实践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设计活动、模拟法庭等方式,锻炼学生逻辑组织能力与阐述思考能力,并达到法治教育的目的。
(三)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早已走进课堂,并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课下收集相关资料,精心制作课件,有计划、有目的进行。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演示相关图片、视频,有滋有味绘声绘色进行法治教育,多媒体技术带动了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现代化,巧妙地在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诸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练习等环节科学运用。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之生动化、形象化。
(四)建立法律威严,实施温暖教学
法律是威严的,每一个人的行为都需要遵守法律的相关条例,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让法治教育灵活的展现出来。教师对学生做法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将法治教育和兴趣知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对法律有一种憧憬和学习的欲望。教材中的故事类型非常多,教学也是主题确定,另外还会有漫画、绘本等。让教师运用高质量的故事提升课堂教学氛围,学生切实感受主题和生活之间的联系,也让法律更加温暖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法治教育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让学生在接受法治教育的同时,还可以感受到法律的温暖。学生养成和建立良好的法治意识,才可以让学生包含家长在生活中认真地遵守公共秩序,进而侧面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成为国家合格的守法的小公民。
结束语:
法律和道德对小学生来讲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概念,想要小学生初步的认识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尤其在小学阶段应该依托道德与法治课的开发和构建,比较高效并且充分地帮助学生形成较为良好的法规意识和道德情操。所以,在实际的对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中一定要联系课程、社会、家庭进行三者的共同教育。并且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注重情景的创设,进行更高效的道德法治教学。
参考文献:
[1]马秀娥.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和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33(03):177-179.
[2]高雅玲.浅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9(13):72.
[3]章乐.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融合及其限度——兼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04):34-41.
[4]张雷鸣.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7(11):71-72.
作者简介:
毛琴琴,女(1984.7-),汉族,浙江省宁波人,本科,宁波市奉化区锦屏中心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道德与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