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城镇规划专业的必修课,本文通过分析课程教学现状,结合高职院校學生学习特点,对高职院校《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案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TU984-4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城镇规划专业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系统全面的学习城市规划理论知识,了解初步掌握城市规划理论及方法,培养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城市观念,为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等实际操作课程奠定理论基础。本课程是高职院校城镇规划专业学生初步接触专业、认识专业的入门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一、课程教学现状
1.课程理论性强,学生学习兴趣低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主要讲授城市规划系统基本框架和原理,课程主要从启蒙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规律,理论性偏强。与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居住区规划设计等可以通过实践操作教学的课程比较,教学难度明显更大。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较低,学习主动性较差,特别是对原理类的纯理论课程,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如何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
2.教材内容枯燥,形式单一
高职院校旨在培养技能型人才,重在学习如何做。通过分析现有城市规划原理的教材,目前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材缺乏针对高职院校的教材,理论知识偏多,实践知识偏少。少数适应高职高专的教材则整体设计不够系统,加入实践教学部分也是其中一个知识点的内容,让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整个规划系统的连贯性。
3.填鸭式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需求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需要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自制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看,填鸭式的教学只能是教师的独角戏,学生参与度不高,听课率低。
4.传统试卷考核方式不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
应试教育体制下造就了基本采用期末试卷考试的考核办法,对于原理课程仍然很难改变试卷考试的形式。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高职院校的原理课程试卷考核几乎只有十分之一的学生能达到考核目标,大部分高职学生面对理论知识考试都是应付甚至放弃的态度,成绩不及格率高达半数以上。
二、课程改革的思考
1.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明确教学目标既让学生学习前明确知道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内容、怎么来学。教学目标包括总体目标、每个阶段的目标和每节课的目标。总体目标则通过课程教学计划体现,第一次课老师应该详细跟学生讲授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案等内容,而不仅仅是老师心中的一盘棋,也应该让学生了解每个环节的重要性和关联性,让整个课程的学习具有连贯性和吸引力。
阶段性目标是根据教学计划,每学到一个阶段,进行梳理和提醒,与总体目标进行对比,让学生知道自己学到了哪里。每节课的目标课前课后进行提示和总结。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限,经常出现学到后面忘记前面,所以必须要温故而知新。
2.改革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本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关键点在于如何能让学生感兴趣,真正想学,又能系统的达到教学目标。
从高职城镇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旨在重点培养面向小城镇及新农村城市规划设计及管理人才。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设计四个模块内容进行教学,一是了解什么是城市及城市规划;二是知道城市规划包括什么内容;三是掌握主要规划类型怎么来做;四是城市规划如何实现。将所需知识点融入四个模块中去,让学生系统的学习城市规划知识,带学生初步掌握基础知识,为后续城市总体规划课程及详细规划课程起到打头阵的作用。
通过分析,确定选择同济大学吴志强、李德华主编的《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作为参考教材,选择需要的内容进行整合。省略理论性较强的部分和不适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部分,如第二篇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和要素整合至第三篇城乡规划中具体规划如何进行中去讲授,省去枯燥单独讲授,学生不愿听,也难听懂;“城乡区域规划”内容则简单讲授;省略“城市专项规划”内容,空出时间讲授重点部分。
教材是基础,另外该课程还应搜集众多案例和视频,将教材的相关理论知识穿插在授课中进行讲授,实践教学主要结合学校所在城市的规划情况,组织到该地城市规划展览馆参观和现场实习。
3.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特点,要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必须多管齐下,结合教学内容配置不同的教学方法。
模块一“什么是城市及城市规划”更多的采用翻转课程的方式,提前设置问题,布置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提问的方式,讲述重点和难点,并且将课堂表现纳入课程的考核,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习。
模块二“城市规划的内容”则通过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方法。城乡规划的类型则通过展示不同的案例来讲述每个类型的先后顺序,每个类型的前后联系和每个类型的具体表现。期间设置4-8个课时的现场实训教学,如带学生参观本地城市规划展览馆和城市建设,领略城市规划的现实情况。
模块三“主要规划类型的规划设计”采用具体实践的教学方法。如城市总体规划部分,讲授理论知识后布置总体规划的实践项目,让学生使用湘源控规软件进行用地布局等实践内容;修建性详细规划则布置个新农村规划案例让学生进行初步布局。通过实际操作来促进和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
4.完善考核方案,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有配套的考核方案才能最终保证课程改革的最终实现。本课程考核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终结性考核为辅,结合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的参与程度、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的培养。过程性考核以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开放性作业为主要考核内容,并且配套激励政策,如提问能积极回答将进行加分,分组进行的进行评比,分数高的进行加分;终结性考核则采取课程案例回顾笔试和案例分析ppt汇报等形式进行。
三、结束语
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的主要目标,课程建设是重要的载体,课程教学改革是重要手段。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学生的特点的变化,在教学中,加强思考、加强实践和分析总结,不断的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是课程建设中始终应该坚持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李飞. 林业类高校_城市规划原理_课程创新型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10(28):51-54.
关键词: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TU984-4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城镇规划专业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系统全面的学习城市规划理论知识,了解初步掌握城市规划理论及方法,培养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城市观念,为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等实际操作课程奠定理论基础。本课程是高职院校城镇规划专业学生初步接触专业、认识专业的入门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一、课程教学现状
1.课程理论性强,学生学习兴趣低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主要讲授城市规划系统基本框架和原理,课程主要从启蒙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规律,理论性偏强。与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居住区规划设计等可以通过实践操作教学的课程比较,教学难度明显更大。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较低,学习主动性较差,特别是对原理类的纯理论课程,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如何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
2.教材内容枯燥,形式单一
高职院校旨在培养技能型人才,重在学习如何做。通过分析现有城市规划原理的教材,目前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材缺乏针对高职院校的教材,理论知识偏多,实践知识偏少。少数适应高职高专的教材则整体设计不够系统,加入实践教学部分也是其中一个知识点的内容,让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整个规划系统的连贯性。
3.填鸭式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需求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需要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自制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看,填鸭式的教学只能是教师的独角戏,学生参与度不高,听课率低。
4.传统试卷考核方式不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
应试教育体制下造就了基本采用期末试卷考试的考核办法,对于原理课程仍然很难改变试卷考试的形式。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高职院校的原理课程试卷考核几乎只有十分之一的学生能达到考核目标,大部分高职学生面对理论知识考试都是应付甚至放弃的态度,成绩不及格率高达半数以上。
二、课程改革的思考
1.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明确教学目标既让学生学习前明确知道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内容、怎么来学。教学目标包括总体目标、每个阶段的目标和每节课的目标。总体目标则通过课程教学计划体现,第一次课老师应该详细跟学生讲授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案等内容,而不仅仅是老师心中的一盘棋,也应该让学生了解每个环节的重要性和关联性,让整个课程的学习具有连贯性和吸引力。
阶段性目标是根据教学计划,每学到一个阶段,进行梳理和提醒,与总体目标进行对比,让学生知道自己学到了哪里。每节课的目标课前课后进行提示和总结。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限,经常出现学到后面忘记前面,所以必须要温故而知新。
2.改革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本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关键点在于如何能让学生感兴趣,真正想学,又能系统的达到教学目标。
从高职城镇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旨在重点培养面向小城镇及新农村城市规划设计及管理人才。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设计四个模块内容进行教学,一是了解什么是城市及城市规划;二是知道城市规划包括什么内容;三是掌握主要规划类型怎么来做;四是城市规划如何实现。将所需知识点融入四个模块中去,让学生系统的学习城市规划知识,带学生初步掌握基础知识,为后续城市总体规划课程及详细规划课程起到打头阵的作用。
通过分析,确定选择同济大学吴志强、李德华主编的《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作为参考教材,选择需要的内容进行整合。省略理论性较强的部分和不适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部分,如第二篇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和要素整合至第三篇城乡规划中具体规划如何进行中去讲授,省去枯燥单独讲授,学生不愿听,也难听懂;“城乡区域规划”内容则简单讲授;省略“城市专项规划”内容,空出时间讲授重点部分。
教材是基础,另外该课程还应搜集众多案例和视频,将教材的相关理论知识穿插在授课中进行讲授,实践教学主要结合学校所在城市的规划情况,组织到该地城市规划展览馆参观和现场实习。
3.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特点,要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必须多管齐下,结合教学内容配置不同的教学方法。
模块一“什么是城市及城市规划”更多的采用翻转课程的方式,提前设置问题,布置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提问的方式,讲述重点和难点,并且将课堂表现纳入课程的考核,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习。
模块二“城市规划的内容”则通过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方法。城乡规划的类型则通过展示不同的案例来讲述每个类型的先后顺序,每个类型的前后联系和每个类型的具体表现。期间设置4-8个课时的现场实训教学,如带学生参观本地城市规划展览馆和城市建设,领略城市规划的现实情况。
模块三“主要规划类型的规划设计”采用具体实践的教学方法。如城市总体规划部分,讲授理论知识后布置总体规划的实践项目,让学生使用湘源控规软件进行用地布局等实践内容;修建性详细规划则布置个新农村规划案例让学生进行初步布局。通过实际操作来促进和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
4.完善考核方案,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有配套的考核方案才能最终保证课程改革的最终实现。本课程考核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终结性考核为辅,结合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的参与程度、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的培养。过程性考核以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开放性作业为主要考核内容,并且配套激励政策,如提问能积极回答将进行加分,分组进行的进行评比,分数高的进行加分;终结性考核则采取课程案例回顾笔试和案例分析ppt汇报等形式进行。
三、结束语
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的主要目标,课程建设是重要的载体,课程教学改革是重要手段。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学生的特点的变化,在教学中,加强思考、加强实践和分析总结,不断的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是课程建设中始终应该坚持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李飞. 林业类高校_城市规划原理_课程创新型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10(28):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