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灌肠液结合西药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价值分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y236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肾衰灌肠液结合西药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3年2月-2014年3月所收治的168例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10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常规治疗,应用包醛氧淀粉胶囊治疗;治疗组患者基于西医常规治疗加用肾衰灌肠液和包醛氧淀粉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并予以对比。结果:经一段时间的治疗,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9%;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以及血肌酐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中,基于西医常规治疗,联合肾衰灌肠液和西药治疗,所获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使肾衰进展得到延缓,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早中期慢性声功能衰竭;西药;治疗;肾衰灌肠液
  在临床中,慢性肾功能衰竭又被叫做慢性肾功能不全,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受损,导致肾脏出现明显萎缩,其基本功能不可维持,在临床中出现以全身系统受累、代谢物产物潴留、酸碱、水和电解质失衡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2]。经有关研究成果和文献报道分析发现中药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中所具优势显著,特别是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肾功能,同时还可使肾衰进展得到延缓,获得良好疗效。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选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3年2月-2014年3月所收治的168例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其中有66例患者为女性,102例患者为男性,患者年龄在22-76岁之间。所选研究对象均满足由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肾脏病专业者所拟定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分期标准[3],即有100例患者为Ⅰ期,48例患者为Ⅱ期,20例患者为Ⅲ期。本次研究已将妊娠妇女、哺乳期妇女、合并有严重造血系统、心血管以及肝脏等疾病患者排除。采取随机的方式,将168例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n=105)和治疗组(n=63),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并用包醛氧淀粉胶囊,采取口服的方式,每天三次。治疗组患者基于常规治疗,联合应用肾衰灌肠液和包醛氧淀粉胶囊治疗,包醛氧淀粉应用方法如对照组。应用肾衰灌肠液实施灌肠治疗,取右侧卧位,事先对肛管和灌肠器连接进行润滑,借助于止血钳将肛管远端夹住且导入所需灌肠液,液面和肛门之间的距离为15㎝,打开止血钳,嘱咐患者深呼吸,且放松其腹部。在2分钟内完成药液的灌注,右手进行拔管,药液保留的时间一般为30min-1h,一个月作为一个疗程。
  1.3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判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规定来评判疗效,1)显效: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血肌酐下降超过30%,且内生肌酐清除率超过30%;2)有效: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发生有效改善,血肌酐下降超过20%,且内生肌酐清除率超过20%;3)无效: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未发生显著改变,或者加重[4]。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来进行处理和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的对比采用t检验,而计数资料对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如表1,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对比如表2,通过统计学处理可知,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尿素氮以及血肌酐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表1 两组治疗结果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观察指标对比(X+S)
  3.讨论
  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中,常用方法有肾移植、血液透析以及腹膜透析等。然而在临床实践中,由于透析费用较高或者医院自身条件有限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患者没有办法进行透析治疗,鉴于这种情况,为避免肾功能衰竭的进一步恶化,延缓其进展,使更多的患者早中期得到治疗,本文就肾衰灌肠液结合西药治疗早中期慢性腎功能衰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在中医学理论中,认为脾肾衰败、瘀血阻滞以及湿浊壅盛为该病病理特点,属于正虚邪实症状,因此其治疗原则应为清热解毒和通腑泻浊。肾衰灌肠液由大黄炭、附子、红花、蒲公英、大黄等构成,通过直肠途径来治疗,除了可使血中尿素氮、中分子物质以及肌酐等毒素水平得到下降以外,同时还可减轻药物对于胃肠道所产生的刺激,便于肾衰竭脂质紊乱的纠正。包醛氧淀粉胶囊属于尿素氮吸附药,可代偿肾功能,使血中尿素氮与非蛋白氮下降。从本次研究结果的结果来看,基于常规西医治疗,结合肾衰灌肠液和西药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使肾衰进展得到延缓,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蒋欣欣,胡卫民,冯剑等.黄槐温胆汤和肾衰康灌肠液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13,(z1):39-40.
  [2] 杜庆生,李勇飞.肾衰灌肠液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26):357-358.
  [3] 曾湘杰,颜日阳,吴巧燕等.复方灌肠液对糖尿病肾病所致肾衰竭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8):5-6,12.
  [4] 赵翠,丁芳,林海英等.结肠透析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J].临床荟萃,2011,26(15):1310-131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低血压预防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低血压的发生率,同时对出现的低血压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对症处理。结果:经预防性护理后,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2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20例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结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2009 年 3月 -2014 年5 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156 例。随机针刺治疗组、中药治疗组、综合治疗组 。结果:3组病例治疗后治愈率分别为29.79%、31.03%和54.90%,总有效率分别为76.60%、74.14%和9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1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手术治疗的4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非手术治疗的4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9.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
期刊
摘要:目的:对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进行治疗,实验组31例患者采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hTPO)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血小板升高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诊断治疗,提高诊疗水平。 方法: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3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6(28-62)岁,临床表现为血尿、尿痛,B超及CT表现为不规则类圆形软组织低密度影,膀胱镜提示膀胱内肿块,表面光滑,其中一例病理活检提示膀胱尿路上皮癌。 结果:术后病理: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3例均行膀胱部分切除术,随访至今3例存活,无复发。 结论: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
期刊
摘 要:目的:调查分析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原因。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输血的5095例患者临床资料,统计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类型,分析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结果:本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94%(48/5095),过敏反应所占比例52.08%(25/48)明显高于其他不良反应类型;输注全血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3.33%(1/3)明显高于其他成分,输注洗涤红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长期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长期疗效。结果:观察组中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长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前壁心肌梗死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的原因以及防治方法。方法:对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108例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实施单纯的骨窗加压包扎的患者有52例,实施局部穿刺骨窗加压的有16例,实施置管后持续引流的有14例,其余26例患者采用保守疗法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积液消失。在患者出院后随访
期刊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后,根据“离经之血便是瘀”、“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理论采用活血化瘀的治法治疗急性脑出血,成为中医药研究脑血管病的热点之一。但中医药学临床研究对方法学的应用仍不够重视,临床试验的規范性也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论的真实性和重复性,导致研究结果难以得到推广及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对脑出血临床疗效较好,临床研究时有报道,现对此类中药的临床运用作一分析。  关键词:高血压
期刊
我院自2012年起对绝经后骨质疏松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硬膜外置管连续给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患者25例,绝经后老年女性,年龄52-89岁,平均年龄 73岁,少数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临床表现:反复腰背部或胸背部酸痛,多于不同程度外伤后突然出现疼痛加重(也可无明显诱因),伴脊柱驼背畸形、活动受限,日常生活(翻身、起床、端坐、直立行走等)不能自理。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