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新一轮课程改革标准的不断推进,教育部针对政治学科的特性,对学生提出了政治核心素养的要求,使得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政治知识的讲解中,也开始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情况。基于此,笔者从自身的政治课程讲解经验出发,提出“变革教学目标和课堂评价”“倡导合作活动和主题教学”“引导社会实践和自主觉醒”等策略,浅析如何实现高中政治核心素养下的课堂转型。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政治;合作;社会实践
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使得教师不再只关注学生对基础政治知识的认知效果,也开始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等多方面的发展。而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提出,也对教师进行课改做出了新的挑战。那么作为高中政治教师我们应当如何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进行课程教学结构的变革,逐步满足对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呢?
一、变革教学目标和课堂评价,融入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在教学目标中的内容也指向课堂中学生将会产生的变化,所以,在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下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师也应当做好目标中内容的细化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要求,从而做好教学的导向。除此之外,教学目标中的内容也是教师评判教学质量的标准,能够有效评价教师是否落实对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之后展开教学提供经验。
例如,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中,教师可以进行如下目标的设计: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使学生可以使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和具体表现、意义等;
(2)過程和方法:通过本节课的讲解,使学生可以逐步发展概括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使用大众传媒工具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
显而易见,上述教学目标从本节课的方方面面对学生进行了要求,同时指向国家认同、社会责任等政治核心素养中的内容。教师以上述目标为导向,进行《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中的策略设计,能够在落实教学目标要求的同时,满足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同时,为教师检验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提供指导,实现有效教学。
二、倡导合作活动和主题教学,发展核心素养
班级是学生以群体的形式进行生活的场所,而班级中的每个学生又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同时,学生的家庭生活背景和学生的生活经历差异,使得学生在面对同样的学习内容时,所表现出的知识认知效果不同。所以,在高中政治课程的讲解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也可以发挥学生的差异性优势,让学生在针对学习内容进行合作、交谈中,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例如,“科学精神”是政治核心素养中对学生的要求之一,也是学生在政治学科中需要必备的技能之一。而在《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中,为了检验学生对政府职能和责任的认识,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如果我们有要求并向政府提出后,政府一定会满足我们每一个人的要求吗?”的问题,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产生属于自己的想法。随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相互讨论,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进行思辨和分析,从而阐述自己的思想,接受他人的想法,在提高对政府职能和责任的认识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不难看出,在政治课程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利用合作活动的开展,发挥班级的群体优势,让学生在思辨、谈论中,实现科学精神的发展,从而满足政治核心素养的要求。
三、引导社会实践和自主觉醒,增强核心素养
现代教育理念中指出,学生通过自身实践的形式所认知的知识,要比传统形式下认知知识的效果更佳。因此,在对学生讲解政治知识中,教师也会注重实践活动的创建,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实践中,深化对政治知识的认知,促进自身的感悟。同时,实践活动的开展,也可以加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公共参与意识,促进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我们的中华文化》中,教师就可以创建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等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基于上述内容,教师为学生设计“走访当地,探索当地存在的民间文化形式”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际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够逐步认识到我国灿烂多姿的传统文化,从而增强自身的文化认同感,逐步形成国家认同意识。同时,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明确“文化”是需要传承才能够永留的,从而主动承担传扬中华文化的责任,促进公共参与意识的发展。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提出对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具有积极意义。在现阶段政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继续分析政治核心素养中的内容,找准其在教学中的落脚点,从而促进课堂教学形式的变革,让政治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融入到课堂的各个环节,满足对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马继宗.加强政治核心素养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名师在线,2017(24):36-37.
[2]姜书野.浅谈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1):33.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政治;合作;社会实践
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使得教师不再只关注学生对基础政治知识的认知效果,也开始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等多方面的发展。而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提出,也对教师进行课改做出了新的挑战。那么作为高中政治教师我们应当如何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进行课程教学结构的变革,逐步满足对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呢?
一、变革教学目标和课堂评价,融入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在教学目标中的内容也指向课堂中学生将会产生的变化,所以,在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下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师也应当做好目标中内容的细化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要求,从而做好教学的导向。除此之外,教学目标中的内容也是教师评判教学质量的标准,能够有效评价教师是否落实对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之后展开教学提供经验。
例如,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中,教师可以进行如下目标的设计: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使学生可以使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和具体表现、意义等;
(2)過程和方法:通过本节课的讲解,使学生可以逐步发展概括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使用大众传媒工具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
显而易见,上述教学目标从本节课的方方面面对学生进行了要求,同时指向国家认同、社会责任等政治核心素养中的内容。教师以上述目标为导向,进行《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中的策略设计,能够在落实教学目标要求的同时,满足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同时,为教师检验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提供指导,实现有效教学。
二、倡导合作活动和主题教学,发展核心素养
班级是学生以群体的形式进行生活的场所,而班级中的每个学生又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同时,学生的家庭生活背景和学生的生活经历差异,使得学生在面对同样的学习内容时,所表现出的知识认知效果不同。所以,在高中政治课程的讲解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也可以发挥学生的差异性优势,让学生在针对学习内容进行合作、交谈中,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例如,“科学精神”是政治核心素养中对学生的要求之一,也是学生在政治学科中需要必备的技能之一。而在《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中,为了检验学生对政府职能和责任的认识,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如果我们有要求并向政府提出后,政府一定会满足我们每一个人的要求吗?”的问题,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产生属于自己的想法。随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相互讨论,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进行思辨和分析,从而阐述自己的思想,接受他人的想法,在提高对政府职能和责任的认识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不难看出,在政治课程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利用合作活动的开展,发挥班级的群体优势,让学生在思辨、谈论中,实现科学精神的发展,从而满足政治核心素养的要求。
三、引导社会实践和自主觉醒,增强核心素养
现代教育理念中指出,学生通过自身实践的形式所认知的知识,要比传统形式下认知知识的效果更佳。因此,在对学生讲解政治知识中,教师也会注重实践活动的创建,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实践中,深化对政治知识的认知,促进自身的感悟。同时,实践活动的开展,也可以加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公共参与意识,促进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我们的中华文化》中,教师就可以创建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等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基于上述内容,教师为学生设计“走访当地,探索当地存在的民间文化形式”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际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够逐步认识到我国灿烂多姿的传统文化,从而增强自身的文化认同感,逐步形成国家认同意识。同时,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明确“文化”是需要传承才能够永留的,从而主动承担传扬中华文化的责任,促进公共参与意识的发展。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提出对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具有积极意义。在现阶段政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继续分析政治核心素养中的内容,找准其在教学中的落脚点,从而促进课堂教学形式的变革,让政治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融入到课堂的各个环节,满足对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马继宗.加强政治核心素养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名师在线,2017(24):36-37.
[2]姜书野.浅谈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