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电教媒体也随之进入了幼儿课堂教学,它能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生疏为可感、化抽象为形象,能将静止的、抽象的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的音像结合的复合载体,它不仅是教师的辅助工具,也是幼儿的认知工具,有着许多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它能将图、文、声、像集于一体,进行直观形象地教学,能更有效地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幼儿的各种感觉器官都充分调动起来,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地接受信息,从而使教学工作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相关的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多媒体课件能使声音和画面并存,使抽象的概念、呆板的文字变成赏心悦目、富于变换的画面。利用多媒体课件这些声像结合的整体性特点,教师可以在活动中模拟甚至再现故事情景,使幼儿不自觉地进入情景之中,通过听觉视觉等器官的协作运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为进一步进行教学活动作好铺垫。
例如我在教学大班语言故事《小兔子找太阳》这一课时,活动一开始,我便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一曲《今天天气真正好的》的歌曲动画片,问幼儿“刚才的音乐真好听,它唱的是什么?那太阳是什么样子的?请你说说看”……其实,幼儿在欣赏动画歌曲时,兴趣已被调动起来了,明白原来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自然而然地进入到随后的“找太阳”这一活动环节。整个活动幼儿的发言十分踊跃,根据动画片的画面,积极搜寻着那个红红的、圆圆的太阳,并顺利地理解和简单地复述着故事内容,了解了太阳的特征,掌握了反复出现的词(是、不是、红红的、圆圆的等),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同时提高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实践证明,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相关的情境,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信息。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的特点,有利于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
每个教学内容都有其重难点。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时间或空间限制,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即重难点)幼儿不容易理解,仅靠老师的讲述和仅有的图片是无法达到教学目的的。但多媒体课件却能运用图、文、声、像全方位刺激幼儿大脑,为幼儿对知识的认知提供一个语音与图景相结合的教育环境,特别是那些表意复杂、抽象的知识,动画中往往通过特定情境来表达,有利于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其效果显然要优于用语言解释的教育方式。教师若能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将这些难点和重点直观化、具体化、简单化,幼儿理解起来也就容易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充分调动起来了。
例如在教古诗《鹅》时,我的课件由三幅完整的动画组成;第一幅是在碧波荡漾的池塘里,有一只大白鹅,孩子一看到画面就知道谁是今天活动的主角;第二幅是大白鹅挺起胸昂首高歌,孩子们理解了“曲项向天歌”这一句的含义;第三幅是绿绿的河水衬托着大白鹅雪白的羽毛,它的红掌不停地划着河水,在荷花池中快乐地游着。这一幅画面正好向幼儿展示了“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一美好的画面,对幼儿更好地理解“浮、拨”这两个动词非常有帮助。整首古诗的难点就在这三幅动画中迎刃而解,同时也使孩子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大白鹅在小河里悠闲自在的情景,欣赏到白毛、绿水、红掌相互映衬带来的色彩美。更重要的是每一幅画面配上标准的读音,在诵读环节让孩子们边看画面边跟着朗诵,体验到诵读带来的快感。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事物、角色之间的关系、顺序,有时幼儿很难理解,特别是小班孩子,此时教师就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再现情境,把教材、教师所讲和孩子们自己的所见融合在一起,使他们对作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达到理解、学习的目的。
又如我园的张丽老师在幼教优质课竞赛活动中,成功进行的社会活动《能干的小小手》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活动前教师利用数码相机采集孩子生活中用小手自己做事的画面并制作成形象生动、充满生活情趣的多媒体课件;活动时教师向孩子们逐一展示画面,并请他们说一说照片上的小朋友在用小手做什么,从而帮助幼儿逐步理解诗歌内容;最后集体展示这些画面,帮助幼儿记忆、叙述;延伸活动中,教师又带领幼儿,用能干的小手印画着一副副手印画,让幼儿更深层地感受能干的小手。这节课正是因为设计制作并合理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才很好地化解了活动中的重难点,使孩子们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完成了学习活动。
三、借助多媒体课件以景激情,激发幼儿的美好情感
良好学习情景的创设,除了用语言表达外,很大程度上是借助各种媒体实现的。按照心理学原理,幼儿对各种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好问、好动、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但却对于具体、直观、形象的事物感知深刻。多媒体课件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作相宜、感染力强等特点,利用这一特点,用声像再现情境,使幼儿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以激发幼儿的美好情感。
例如散文《春雨的色彩》,首先描述春雨是绿色的,此时,屏幕上出现了绿色的草地和柳树,随着音乐,柳枝在沙沙的雨声中摇曳着,幼儿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多美呀!当幼儿被引入文学作品的意境中时,对大自然热爱的美好情感也被激发出来。接着描述春雨是红色的,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洒在杜鹃丛中,杜鹃花红了,孩子们已完全被美丽的景象感染了,热爱春天、热爱美丽的大自然的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又如在古诗《锄禾》的教学活动中,我是这样运用课件来激发孩子情感的:红红的太阳当头照,一个穿着朴素的农民伯伯扛着锄头正辛勤地劳动着,随着锄头一上一下不停地挥舞,汗水嘀嗒嘀嗒地往下流进禾苗地里。孩子们看着画面,再经老师开放式的提问,他们马上感受到了炎炎夏日中农民伯伯种田的辛苦。随后出现一碗白白的米饭,形似一滴一滴的汗珠,可是吃饭的孩子们却不爱惜粮食,把饭粒洒得满桌满地都是,我结合课件中的两幅画面,让孩子们明白了“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再联系幼儿的实际吃饭情况,教育幼儿爱惜粮食、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世界上的科学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新的知识在迅速增长,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幼儿获取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奠基工程,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教给幼儿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更应该注重促使幼儿产生学习的精神动力,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推动幼儿的求知欲,这样幼儿才能受益无穷,从而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探求新知,扩充眼界,弥补个人局限,幼儿便可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自行获取新知。
总之,多媒体课件在幼儿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视听结合、图文统一的特点对幼儿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它的运用为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解决了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难点;它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具体准确,符合儿童心理特征,既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又能使教学活动趋于完善,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所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能使幼儿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体味学习的成功和乐趣。以多媒体课件辅助幼儿课堂教学,重视幼儿学习过程,重视师幼间、幼儿间的思维互动,这样的教学才是丰富多彩的教与学。
一、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相关的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多媒体课件能使声音和画面并存,使抽象的概念、呆板的文字变成赏心悦目、富于变换的画面。利用多媒体课件这些声像结合的整体性特点,教师可以在活动中模拟甚至再现故事情景,使幼儿不自觉地进入情景之中,通过听觉视觉等器官的协作运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为进一步进行教学活动作好铺垫。
例如我在教学大班语言故事《小兔子找太阳》这一课时,活动一开始,我便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一曲《今天天气真正好的》的歌曲动画片,问幼儿“刚才的音乐真好听,它唱的是什么?那太阳是什么样子的?请你说说看”……其实,幼儿在欣赏动画歌曲时,兴趣已被调动起来了,明白原来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自然而然地进入到随后的“找太阳”这一活动环节。整个活动幼儿的发言十分踊跃,根据动画片的画面,积极搜寻着那个红红的、圆圆的太阳,并顺利地理解和简单地复述着故事内容,了解了太阳的特征,掌握了反复出现的词(是、不是、红红的、圆圆的等),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同时提高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实践证明,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相关的情境,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信息。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的特点,有利于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
每个教学内容都有其重难点。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时间或空间限制,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即重难点)幼儿不容易理解,仅靠老师的讲述和仅有的图片是无法达到教学目的的。但多媒体课件却能运用图、文、声、像全方位刺激幼儿大脑,为幼儿对知识的认知提供一个语音与图景相结合的教育环境,特别是那些表意复杂、抽象的知识,动画中往往通过特定情境来表达,有利于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其效果显然要优于用语言解释的教育方式。教师若能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将这些难点和重点直观化、具体化、简单化,幼儿理解起来也就容易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充分调动起来了。
例如在教古诗《鹅》时,我的课件由三幅完整的动画组成;第一幅是在碧波荡漾的池塘里,有一只大白鹅,孩子一看到画面就知道谁是今天活动的主角;第二幅是大白鹅挺起胸昂首高歌,孩子们理解了“曲项向天歌”这一句的含义;第三幅是绿绿的河水衬托着大白鹅雪白的羽毛,它的红掌不停地划着河水,在荷花池中快乐地游着。这一幅画面正好向幼儿展示了“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一美好的画面,对幼儿更好地理解“浮、拨”这两个动词非常有帮助。整首古诗的难点就在这三幅动画中迎刃而解,同时也使孩子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大白鹅在小河里悠闲自在的情景,欣赏到白毛、绿水、红掌相互映衬带来的色彩美。更重要的是每一幅画面配上标准的读音,在诵读环节让孩子们边看画面边跟着朗诵,体验到诵读带来的快感。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事物、角色之间的关系、顺序,有时幼儿很难理解,特别是小班孩子,此时教师就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再现情境,把教材、教师所讲和孩子们自己的所见融合在一起,使他们对作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达到理解、学习的目的。
又如我园的张丽老师在幼教优质课竞赛活动中,成功进行的社会活动《能干的小小手》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活动前教师利用数码相机采集孩子生活中用小手自己做事的画面并制作成形象生动、充满生活情趣的多媒体课件;活动时教师向孩子们逐一展示画面,并请他们说一说照片上的小朋友在用小手做什么,从而帮助幼儿逐步理解诗歌内容;最后集体展示这些画面,帮助幼儿记忆、叙述;延伸活动中,教师又带领幼儿,用能干的小手印画着一副副手印画,让幼儿更深层地感受能干的小手。这节课正是因为设计制作并合理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才很好地化解了活动中的重难点,使孩子们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完成了学习活动。
三、借助多媒体课件以景激情,激发幼儿的美好情感
良好学习情景的创设,除了用语言表达外,很大程度上是借助各种媒体实现的。按照心理学原理,幼儿对各种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好问、好动、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但却对于具体、直观、形象的事物感知深刻。多媒体课件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作相宜、感染力强等特点,利用这一特点,用声像再现情境,使幼儿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以激发幼儿的美好情感。
例如散文《春雨的色彩》,首先描述春雨是绿色的,此时,屏幕上出现了绿色的草地和柳树,随着音乐,柳枝在沙沙的雨声中摇曳着,幼儿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多美呀!当幼儿被引入文学作品的意境中时,对大自然热爱的美好情感也被激发出来。接着描述春雨是红色的,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洒在杜鹃丛中,杜鹃花红了,孩子们已完全被美丽的景象感染了,热爱春天、热爱美丽的大自然的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又如在古诗《锄禾》的教学活动中,我是这样运用课件来激发孩子情感的:红红的太阳当头照,一个穿着朴素的农民伯伯扛着锄头正辛勤地劳动着,随着锄头一上一下不停地挥舞,汗水嘀嗒嘀嗒地往下流进禾苗地里。孩子们看着画面,再经老师开放式的提问,他们马上感受到了炎炎夏日中农民伯伯种田的辛苦。随后出现一碗白白的米饭,形似一滴一滴的汗珠,可是吃饭的孩子们却不爱惜粮食,把饭粒洒得满桌满地都是,我结合课件中的两幅画面,让孩子们明白了“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再联系幼儿的实际吃饭情况,教育幼儿爱惜粮食、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世界上的科学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新的知识在迅速增长,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幼儿获取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奠基工程,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教给幼儿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更应该注重促使幼儿产生学习的精神动力,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推动幼儿的求知欲,这样幼儿才能受益无穷,从而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探求新知,扩充眼界,弥补个人局限,幼儿便可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自行获取新知。
总之,多媒体课件在幼儿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视听结合、图文统一的特点对幼儿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它的运用为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解决了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难点;它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具体准确,符合儿童心理特征,既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又能使教学活动趋于完善,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所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能使幼儿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体味学习的成功和乐趣。以多媒体课件辅助幼儿课堂教学,重视幼儿学习过程,重视师幼间、幼儿间的思维互动,这样的教学才是丰富多彩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