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成功,清政府吓破了胆,急令陆军大臣荫昌迅速赶赴湖北,所有湖北各军及赴援军队均任其节制;令海军提督萨镇冰率领海军和长江水师,迅速开往武汉江面,准备进攻武汉。
但民众似乎并不打算与统治者坐同一条板凳,就在清政府忙得焦头烂额之际,北京老百姓纷纷奔向银行用纸币兑换银洋,市面一片狼藉。10月14日,翰林徐兆玮在日记里说:“金融恐慌已极,钞票纸票纷往取现,信成银行门口以警察守之,只放一人入内,恐人多受挤也。”宪政研究所总办恽毓鼎同日日记载:“市面大扰,银行、钱店纷纷兑取银洋,周转不灵,遂至接踵闭门,钞票竟成废纸,甚至大清银行钞票亦不收用,是无国家矣。”10月15日,郑孝胥日记这样写:“昨日,大清银行取银者数万人,市中不用大清钞票,金价每两五十余换……银圆每元值八钱余。”京师如此,地方的恐慌也好不到哪里去。10月17日,两江总督向内阁发出了这样的请代奏电:“窃鄂省事起,沿江一带市面紧急,风潮所及,裕宁官银钱局大受影响……惟市面自发行钞票以来,银元日少,洋厘愈高。平时钞票畅行,所放军饷搭用居其多数,现在票不信用,而新币尚未通行,非多备现洋,无以流通市面,更无以镇定军心。”上海现洋同样出现危机,10月17日,“信成、四明、兴业三银行暂停兑换”。(见黄炎培日记)
武昌起义后,民众不信任政府的纸币,非要兑成金币、银币,首先反映的是其内心的生存焦虑。因为长期的专制统治,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老百姓很穷,积蓄极其有限,如果这点钱都靠不住,日子真不知如何过下去。
危急时刻,清政府的官员更缺少应有的社会担当。其一,武昌事变初起,权贵就竞相挤兑金钱,无形中给民众一个不良的心理暗示。庆亲王在大清银行首提金币三十万两,摄政王的舅爷也抛售自己手中的大清银行股票。权贵们一方面提现洋,一面到外国银行寄存贵重物品。时人回忆说:“亲贵中之富有者,则以金钱宝钻之类,寄存英商汇丰银行。”“……花旗、汇丰、道胜、正金等外商银行以存款骤增,对新存户采取不计利息的办法。”其二,官员不守本职,只热衷于谋一家之出路,使民众觉得这样的政府很靠不住。吴宓日记载:武昌事变,“……京官眷属业已纷送出京,其逃避出京之人,日不可以数计”。王锡彤回忆说:“京中闻鄂讯,京官眷属出京者,途为之塞。”梅兰芳这样写:“南方籍的京官,纷纷携眷离京,北京东车站的站台上行李堆积如山,儿啼母唤,失物寻人,纷乱不堪。”满族亲王、公主也不甘人后,他们财产太多,跑不了太远的地方,纷纷赴天津避难。
有人说:遭遇危难,国家之幸,幸在民心尚在;国家之祸,祸在人心沦丧。与当时的革命党人相比,清政府拥有土地、人口、资源等大量优势,但最后却被彻底打败了,证明了这句话确实是真理。
判断一个时代的政治是否合理,标准有很多,比如政策的公开透明程度,比如经济发展指标,比如社会安定与否,但最后都要归结到人心上。换句话说,是否拥有人心,是一个时代好坏的最大的镜子。
但民众似乎并不打算与统治者坐同一条板凳,就在清政府忙得焦头烂额之际,北京老百姓纷纷奔向银行用纸币兑换银洋,市面一片狼藉。10月14日,翰林徐兆玮在日记里说:“金融恐慌已极,钞票纸票纷往取现,信成银行门口以警察守之,只放一人入内,恐人多受挤也。”宪政研究所总办恽毓鼎同日日记载:“市面大扰,银行、钱店纷纷兑取银洋,周转不灵,遂至接踵闭门,钞票竟成废纸,甚至大清银行钞票亦不收用,是无国家矣。”10月15日,郑孝胥日记这样写:“昨日,大清银行取银者数万人,市中不用大清钞票,金价每两五十余换……银圆每元值八钱余。”京师如此,地方的恐慌也好不到哪里去。10月17日,两江总督向内阁发出了这样的请代奏电:“窃鄂省事起,沿江一带市面紧急,风潮所及,裕宁官银钱局大受影响……惟市面自发行钞票以来,银元日少,洋厘愈高。平时钞票畅行,所放军饷搭用居其多数,现在票不信用,而新币尚未通行,非多备现洋,无以流通市面,更无以镇定军心。”上海现洋同样出现危机,10月17日,“信成、四明、兴业三银行暂停兑换”。(见黄炎培日记)
武昌起义后,民众不信任政府的纸币,非要兑成金币、银币,首先反映的是其内心的生存焦虑。因为长期的专制统治,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老百姓很穷,积蓄极其有限,如果这点钱都靠不住,日子真不知如何过下去。
危急时刻,清政府的官员更缺少应有的社会担当。其一,武昌事变初起,权贵就竞相挤兑金钱,无形中给民众一个不良的心理暗示。庆亲王在大清银行首提金币三十万两,摄政王的舅爷也抛售自己手中的大清银行股票。权贵们一方面提现洋,一面到外国银行寄存贵重物品。时人回忆说:“亲贵中之富有者,则以金钱宝钻之类,寄存英商汇丰银行。”“……花旗、汇丰、道胜、正金等外商银行以存款骤增,对新存户采取不计利息的办法。”其二,官员不守本职,只热衷于谋一家之出路,使民众觉得这样的政府很靠不住。吴宓日记载:武昌事变,“……京官眷属业已纷送出京,其逃避出京之人,日不可以数计”。王锡彤回忆说:“京中闻鄂讯,京官眷属出京者,途为之塞。”梅兰芳这样写:“南方籍的京官,纷纷携眷离京,北京东车站的站台上行李堆积如山,儿啼母唤,失物寻人,纷乱不堪。”满族亲王、公主也不甘人后,他们财产太多,跑不了太远的地方,纷纷赴天津避难。
有人说:遭遇危难,国家之幸,幸在民心尚在;国家之祸,祸在人心沦丧。与当时的革命党人相比,清政府拥有土地、人口、资源等大量优势,但最后却被彻底打败了,证明了这句话确实是真理。
判断一个时代的政治是否合理,标准有很多,比如政策的公开透明程度,比如经济发展指标,比如社会安定与否,但最后都要归结到人心上。换句话说,是否拥有人心,是一个时代好坏的最大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