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的早晨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xtl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雪了,哥拉着我的手,我们兄弟俩眨着泪汪汪的双眼坐在乌鲁木齐市中医院楼道的沙发上。
  我瞥了哥一眼,说:“哥,你得挺住,勇敢点,等着我,过完年我来新疆接你回家。”哥低下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唉,不知老天爷给不给这个机会。”哥的眼神黯淡,脸颊煞白而憔悴,他轻轻地摇了揺头。霎时,我的眼窝蓄满了泪水,差点放出哭声。我咬牙忍住了,不想让哥看到他亲爱的弟弟的泪水。背对着哥,我几乎都能把嘴唇咬破:“哥,能。你要有信心,大寒都过了,咱杨庄河的春天来得早。咱家不下雪——早晨也不!”我把眼淚擦干,声音无力而沙哑。
  窗外的雪花满天飞舞,寒气逼人,哥新一轮的咳嗽又开始了。但是,他还是紧紧地、紧紧地握住我的手生怕我离开他,我在他的背上轻轻地拍了拍,我说:“哥,你现在要好好休息。”他的眼神比较失落:“建春,我不敢睡,我害怕一觉睡下去醒不来。我想大了。好想好想啊!”哥的泪水在脸颊上纵横地流淌。
  我一边给哥拈拭泪水,一边想起了哥参军来新疆的那个蹉跎岁月。
  哥是1976年参军入伍的,当时年龄不够,体重不够,在这紧要关头,父亲找了接兵的金军官,他向金军官诉说了家里的情况,金军官听后深受感动,况且他还亲自探了我们的家底。金军官走出家门向县上相关领导说:“高茂盛家穷得连锅都揭不开,这个家不值10块钱,这次我就把他带走了。”哥走的那天,父亲比较难过,他紧紧地握住哥的小手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茂盛,这身军装难啊,比登天还难!往后无论你飞得多高,走得多远,千万不要忘了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恩情。听大的话,在外面一定得身牢、口牢、手牢,这个家,大就指望你了。我娃今天出了这个门,这在大的心里你并不是当兵,而是给这个家讨活命去了。在部队上,我娃好好干,争口气。凡是对人民不利的事情都不能做,做人要做干干净净的人,别贪占公家一分钱的便宜,咱穷,要穷出样子来。”哥走后,他在给家里的来信中说,父亲的话我都刻在脑子里,记在笔记本里了,他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盏灯!
  我在医院照顾他的日子里,哥往往在痛苦过后也和我谝起了他工作和生活上的一些事情。他说:“我这次住院看望我的人不少了,他们拿的礼金礼品我都让你嫂子记在本子上了。我的病好了的话,每月的工资下来一定还上。如果好不了,我都给高岩说了,他想办法都要给人家还上。唉,这些人情债,咱不能欠啊!我是共产党员,国家干部,我这个工作虽然名声比较高,其实并不好干,难啊!现在的社会比较复杂,再加上学院学生处处长是个热点岗位,来找你办事的人很多,说白了,他们都是背着钱来的。哥工作36年只明白一件事,钱这个东西有时候害人可没深浅。我一看见背着钱找我的人,我就认为这个人不是好人。他来的目的就是砸我的饭碗来了。”是的,每次哥探亲回来,父子二人的腿盘圆坐在热炕头,哥一五一十地给父亲交成绩单,我夹在他父子身旁看见父亲擒捉着旱烟锅脸颊上那种灿烂的笑容,好比过年似的。
  是的,大哥住院时来医院看望他的人很多很多,上有警察学院院长、公安厅领导和他的部队领导,下至学生家长,每天从早到晚男男女女川流不息,其中有两位让我最感动的人,一位是年过八旬的学院老领导夫妇,二老手拄拐杖,相互搀扶拎着热气腾腾的饺子蹒跚地来到哥的床前,我接住老人的行囊,老人紧紧地抱住哥老泪纵横:“我说,茂盛,老天爷对你咋能这样子哩,我们都岁数大了,这个病为什么不害到我们身上呢,却偏偏要降临你的头上哩,你这么清正廉洁、无私奉公的孩子,咋能摊上这个病哩?你要勇敢地战胜病魔,早儿康复,你们学生处离不开你,咱警察学院大大小小的人都离不开你……”两位老人声泪俱下,鼻涕一把泪一把地握着哥的手直直地不想松开。后来,我听哥的司机说:“你哥这人就是这样,他在这个学院人见人爱,他把每个人都当作自己的亲人。如果不是你哥,我们可能至现在都住不上新楼房哩。你哥在房屋改造中,为这个单位可帮了大忙了。再加上他这个人,为自己考虑得太少了,好像从骨子里就带着尊老爱幼的传统。不容易啊!”
  今天乌鲁木齐的雪,下得好像比以往更大,这种鬼天气,街道上的车辆和行人少得可怜,但是来医院看望哥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在哥的病房里今天还来了一男一女穿着民族服装的两位特殊的客人,来者是学生家长,他们俩在哥身旁哭哭泣泣的,女的说:“高处长,这是为什么呀!为什么躺在这里的人是你呢?如果老天爷允许代替的话,我宁愿躺在这里,我不想看到你躺在这里痛苦下去,这不是你待的地方呀!你是处长,学院需要你,我的儿子需要你,去年如果不是你高处长替我儿子交学费的话,我现在还不知道他在哪地方干啥哩……恩人啊!”夫人的哭声愈来愈大,好多人惹得有擦不完的眼泪。
  新年的脚步声一天天临近,我陪在哥身边的日子完全不多了,其实我说什么也不想离开哥,但是,春节如果不回去我给父亲就不好交差,况且妻子打电话说父亲这几天疑神疑鬼的,他一直问我干啥去了,天爷,面对着这两位亲人我该顾哪头?侄子高岩给我订了明天的机票。我们兄弟俩彻夜未眠,哥的身体太差了,他的咳嗽简直是爆炸性的。大夫对我说,他的癌细胞已经扩散,现在什么药在他身上一点作用都不起,唉,没办法啊!
  天亮了,雪还是飘飘洒洒地下个不停。病魔折腾了一夜的大哥在黎明前睡着了,我不知道哥这次还能睡多久,老天爷还能让我给哥喂上最后一顿饭吗?我看了一下表,时间不允许了,在这短暂的时间内,我亲昵地给哥整整衣冠,擦取他鬓角上的泪痕,打来洗脸水,挤好牙膏,捋捋他湿漉漉的头发,轻轻地给他盖好被子。哥,原谅我,弟弟走啦!其实我不想走,想陪你,陪在你身边我的心才不空虚,才算踏实,说白了,那是一种幸福。可是家里还有大,我害怕他没有耐心,因此我得回去把他安顿好,保重吧,哥!
  飞机冲上了云端,身后的乌鲁木齐好像有条线在牵着我的心,有个声音向我呐喊……哥,你醒来了?新疆还下雪吗?
其他文献
开着小车听着歌,一个人悠然自得地徜徉在南沙港快速路上。一路向南,高楼渐渐退去,一幢幢别墅、高架桥在广袤的大地上若隐若现。   我漫不经心,驱车继续向郊外驶去。绿野逐次显现,浮云纷纷舒卷,许多古典诗词的形象和节奏不断涌向我的心头。就这样,在一种自豪与兴奋、宁静与从容中行走于都市与郊野之间,独自享受着春天的宁静与和谐。   “白天晒不了太阳,晚上羞见到月亮。”关于时间,关于生命,透过东涌瓜果长廊,
期刊
砵仔粄是平山才有的一种很特别的地方风味小吃,由于价钱便宜,味道又好,一直受我们青睐。   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里都是吃两餐,早上肚子饿了,大人给个一分两分钱去街上买个砵仔粄填肚子,又香又好吃,还顶饱。   平山砵仔粄的历史虽无从考究,但它确是平山人所创。平山著称“小漳州”,大部分原住民是600年前从漳州迁徙过来的。但经调查,在福建漳州、漳浦都没有这种砵仔粄,那就是說砵仔粄是平山人所创,起码有二百
期刊
在曾祖母的曾字辈后代中,我是唯一记得她老人家的人。因为在曾祖母72年生命的阳光里,许多曾字辈的后代还没出生,仅我和妹妹和她有阳光下对视的缘分,我当时5岁,妹妹3岁。   印象中,记得的第一件事情,是关于鸡蛋的事。   每当听到老母鸡“咯咯咯”的叫声,我就会迎着鸡叫声跑过去。慈祥的曾祖母早已拿着老母鸡下的鸡蛋在等我。鸡蛋被她用筷子顶破了个小口儿。我接过鸡蛋时,蛋壳上还有余温。随即,我仰起脖子,小
期刊
“你们多久没有看过一朵花绽出它最娇媚的花朵了?你们多久没有看过一只蝴蝶跳起属于它自己的舞蹈了?你们多久没有在顶楼天台上看过一次夕阳了?”随着老师的这一声声叩问,我低下了头。   是啊,多久了?一直以来,我以为我与其他人相比节奏已经很慢了,可听过老师的话后,我才知道,这不是慢,而是拖延、是懒惰。我愿意在去食堂的路上放慢脚步,我愿意在写作业时不急不缓;可是我不愿意在晴天温暖的阳光下悠闲漫步,我不愿意
期刊
我的祖宅坐落在鹅城一处古老的街区,家族长辈多为教书先生。苗氏十几户人,各家都有藏书,孩子们经常交换着书来看,还相互讲好还书时间。   记不得是哪年,我用《小朋友》交换了堂兄的《少年文艺》,阅读了一个《白石榴花》的故事。故事讲述旧社会一个穷人家的孩子为了给生病的父亲配药,四处寻找白色的石榴花,不得已爬墙进入地主家的果园偷采,却被背着枪的看园老人抓住了。孩子哭诉着父亲的病情,老人不由分说将孩子关押起
期刊
“亲爱的伙伴亲爱的小树,和我同享阳光雨露……”那年春天,早上7点,晨雾还未散。运河畔的一所小学的一间教室的窗下,一个小男孩边翻书包边快活地轻声唱着《校园的早晨》。   坐在前排的一个小女孩一动也不动,看似在看书,其实在专心听着这欢快的歌声。这个小女孩就是小时候的我,后面那个男孩子是我的同学。   他,活泼、学习好,班里的女同學都喜欢他的歌声。那个时代,男女同学之间是不说话的,多少次,我不由自主
期刊
认识老尹时,他在一个农垦系统做内刊编辑部主任。那是铅字印刷的年代,我投稿给老尹编辑的报纸,他看我写的稿子不错,专门到基层看望我。后来,老尹爱屋及乌,把我弄到了他的报社做编辑,我成了老尹的下级。   老尹写作水平多高且不评价,一篇五六十字的消息,他会写上20稿,再修改20稿,直到他自己满意了才罢手。稿子排上了版,还要修改多次,排版工就像牙医拔牙一样,用镊子一次又一次地从版上将老尹修改的字和标点符号
期刊
亲爱的弟弟,一转眼,你离开我们一个多月了。你的突然离去,让我们猝不及防。再多的泪水,也洗不掉我们心中的哀伤。   亲爱的弟弟,现在正值春季,郊外柳枝婀娜,细叶新裁,燕子在微风中斜飞呢喃,山坡上的草大部分都已由黄变绿。童年时,我们常常到野外游玩。山坡上,我们一起挖红根根。那时,农村生活是贫乏的,田野是我们零食的来源。我拉着你的手,你提着妈妈编的柳条小筐。你很聪明,我告诉你两三次,你就能从各种野菜中
期刊
除了早晚增减衣服,昆明的四季是不容易察觉的。稀里糊涂地过着日子,直到黄昏,拖着疲倦往家走,才哑然惊觉一天又过去了。   天空下起小雨,等公交的时候,身边四五个女孩,叽叽喳喳说笑着,我把遮雨棚让给她们,假装看着别处,让她们放肆地笑成一团。   上了公交,发现后排还剩两个座位,我庆幸地跑过去坐下,一个敦实黝黑的男人也跟过来坐下,他只坐了座位的三分之二,似乎有意跟我保持距离。我打量这个男人,大概四十
期刊
还是那条路。  庄稼,树木,河水,山岭,原样静止在老地方。  远远望下去,叔叔家屋顶的炊烟,淡淡的,一隐一现。  恍若梦境。  极力按捺一颗心。  “吱——”随着曾经的木门声,一位乡邻从一道门里出来。她举起右手遮住直射而来的阳光,疑惑地看我。与她的一脸好奇一样,我也一片陌生,只能笑笑。那门,那院,都不是从前的模样。她也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眼神里的疑惑却执着地不减。  她一定想知道我是谁,去往谁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