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语言生长点 促进学生语言建构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qst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室尤炜老师强调:“抓住教材特点,把握‘不同之处’,有助于确定教学创新、教学研究的生长点和突破口。”教师要“深入研究学习内容,充实、更新自己的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特别是要加强对学习过程的预判、预设能力,不断生成教学智慧”。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关注语言生长。
  一、突破定向思维,以陌生化获得新的语言感觉
  “自动化语言”是指那种久用成习惯或习惯成自然的缺乏原创性和新鲜感的语言。“陌生化语言”力求运用新鲜的语言,给读者带来与众不同的阅读体验。
  教师常常囿于已有的知识经验、思维习惯而陷于自动化语言的彀中。尤炜老师在他报告中指出:每次备课最好重新读课文,赤手空拳去读,获取真实的感觉和认知,让自己有新的感受,讲课才有感觉,有温度。重新读课文最好是能素读,“素读课文,温故知新”。“素读”可以不受已有的资料、观点限制,目之所视,手之所触,心之所悟皆为珠玉;而“温故”目的更在于“知新”,在于新的理解、新的设计、新的感悟。对于一篇经典文,教师不妨把自己当成一个全新的读者,突破定向思维,以陌生化形式呈现具有新的意义、新的生命力的语言感觉的全新课堂。
  以教授经典散文朱自清的《春》为例,我们的教学或许还在遵循着概括“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等图画,并赏析每幅图画语言的模式,数十年如一日。
  今年重教此文,在概括文段意义的环节中,笔者改变固有的自动化语言模式,尝试新的教学思路,课堂焕然一新。教学片段如下:
  师:春天来了,冰雪融化,万物复苏,一切都欣欣然张开了眼,到处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个万物萌动的春天,草、花、风、雨等自然的宠儿怎能耐得住寂寞,它们早已想冲破冬的禁锢,展示自己妩媚的倩影。请用四个或者六个字的词语给“草”“雨”“风”“花”“人”几段文字各配一个诗意的名字。(讨论五分钟之后)
  生:我取的名字叫“细雨织春”,因为文中说“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春天就好像用花针织花,一针一针织出,给人美妙的感觉。
  生:我取的名字叫“鸟儿放歌”,春天到了,鸟儿们伸展腰肢,放开喉咙,尽情歌唱,迎接春天的到来。
  生:小草报春、蜂蝶戏花、百花争艳、百花闹春、田园风情、鸟儿放歌、春草萌发、百花竞艳、雨润大地、和风拂面、万人迎春.....
  整堂课触碰到学生语言的神经,使得学生真正深入文本,欣赏生机勃勃的春天,品味有滋有味的语言,随堂生成的词语符合春天的特点,更符合自然万物在春来之时的特征。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春天来到时万物争先闹春、生机勃勃的景象,实现了语言建构,也提高了审美鉴赏能力。
  二、关注不符常理的语言,挖掘其深意
  孙绍振先生在《审美阅读十五讲》中介绍了一种文本解读的方法,“把人物打出常规的第一环境”,“本来处于同一感情状态的人物,发生了情感错位”。教材中的很多作品,也有类似的把人、物打出常规的情节,不合常理的语言。这些情节、语言所富含的深意值得我们探究,蕴藏的审美价值值得我们玩味。请看鲁迅《故乡》中的一个教学片段:
  [PPT展示]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师:老屋、故乡的山水是静物,应该是静止的,它怎么离开“我”?是不是鲁迅先生写错了?请大家一起议议。
  生:我觉得这里的老屋和故乡的山水有一种象征意义,它们代表的是故乡的一切人、事、景、物。它们都变了,变得荒凉、麻木、可悲,和“我”产生隔阂了,让“我”感受不到二十多年前故乡的气息了。
  师:是故乡和“我”隔阂,还是“我”和故乡隔阂?有区别吗?
  生:故乡和我隔阂,“我”并不想和故乡隔阂,但是故乡的一切已经和“我”格格不入了。
  生:“我”儿时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在“我”看到的故乡是不一样的,因为儿时记忆中的人对于“我”来说都是很亲切的,但是现在有隔阂了。
  生:我觉得是故乡远离了“我”。因为故乡变了,它不是原来“我”记忆中的故乡了。“我”原来记忆中的故乡是美好的,而现在的故乡变得荒凉,丧失了活力。人与人之间也没有了温暖和亲切,人们变得麻木、势利、尖酸,而且还不知道思考。是故乡变了,“我”还没变,所以说是故乡远离了“我”。
  生:“我”和故乡阔别了二十余年,但是“我”的感情却没有变。故乡已经物事皆非了,闰土也从纯真的少年变成了一个受封建迫害的可怜人。“我”对故乡的感情却还像二十多年以前一样,从文中“我冒着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可以看出来。
  鲁迅先生这种不符合逻辑的语言,通过教师适时恰当引导,最大程度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文本主题的深入理解,学生获得了独特的阅读体验,丰富了语言积累。
  三、抓住瞬间动态生成,促进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
  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瞬间燃起的思维火花,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如教学《答谢中书书》时,当品析到“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时,有学生突然提问:“老师,‘猿鸟乱鸣’,这个‘乱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胡乱地叫’,但要是那样就没有美感了。联系《与朱元思书》中‘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这句理解为美丽的鸟儿相向和鸣,唱出和谐而动听的声音,当时您认为这句很美,而‘胡乱地叫’正好和它相反,难道这样也动听吗?”学生的突然发问已超出教师预设,然而这的确是生成的契机,教师可趁此引导学生讨论“乱”字的意义。
  学生经过激烈讨论普遍认为:“乱”可以解释为“胡乱”。“乱”是无秩序、任意,不受拘束,不追求统一。在青林翠竹的山林里,“猿鸟乱鸣”展现出的是猿鸟的活跃兴奋、自由自在、不受拘束和惬意、闲适的精神状态。为山林增添动态美和生命活力,这正与作者沉浸到大自然中与山林禽鸟为伴,追求自由自在、不受约束的生命状态取向相契合。
  讨论中,学生由此联想到萧红的《祖父的菜园子》:“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長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这看似杂乱的菜园,与“猿鸟乱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体现出作者对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生活的向往。
  同时,教师引入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让学生把“乱”和“闹”做比较;又引入古文“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引导学生把两个“乱”再次细细揣摩和品读,加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整个课堂由一个“乱”字而起,并勾连诗词散文,在“猿鸟乱鸣”中学生倾听到自由的叫声,欣赏到山林的美景,感悟到作者内心的追求。这彰显出课堂的生命气息,不仅丰富了课堂的层次,更深化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提高学生的语言品悟和审美鉴赏能力。
  教师拥有凝视的眼睛,洞悉文本,发挥教学智慧,着力语言生长点。课堂上多一些灵动的语言,能让语文课变得有味道、有诗意,让学生的语言理解与建构能力在教师的不懈追求中得以提升。
  (作者单位:无锡市梅里中学)
其他文献
自高中语文新课标实施及新教材启用以来,学习任务群作为语文学习新态,是这一年来的语文教学热点。鼓吹和批评两种现象都颇具规模或声响。  鼓吹,是因为新课标、新教材明确学习任务群为合理的语文学习新形态。  批评,是因为在实施和推进学习任务群的过程中有些不成熟、走偏,甚至低幼化的现象,于是引来不少批评,以流传甚广的一则微信公众号文章《新教材正大力推行“任务群”,我为什么会感到揪心……》(以下简称《揪心》)
期刊
“多元互动”就是在一堂课中,调动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素养,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形成“生生互动”“生文互动”“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就《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这篇课文而言,课文所在单元是教材提出“议论性文章”这个概念后的新单元,单元里包含的四篇课文虽然不是标准的议论文,但是每篇文章中作者观点都表达得清晰明确。学生阅读时很容易就能抓住作者的观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元互动”的模式上课,
期刊
一、设问导入,引出新课  《高祖本纪》中的《大风歌》写出了汉代开国君主的踌躇满志与心忧天下,项羽的《垓下歌》则写尽了盖世英雄的扼腕悲慨。(请一生读《大风歌》和《垓下歌》)  刘邦从一介平民成为一代帝王;项羽,楚将世家出身,成为西楚霸王,最终垓下悲歌,乌江自刎。项羽没有成为一代帝王,但仍然成了悲剧英雄,这是为何?一起学习《项羽本纪》,看太史公如何评说,你又有何感想?  二、研习文本,问题探究  (一
期刊
1.学习游记散文定点观物的写法。  2.抓住关键语段,反复朗读,能读出壶口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3.领会黄河精神的象征意义,理解黄河精神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  1.新课导入  同学们,“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见的三峡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大诗人李白所见的庐山瀑布;“白水瀑布信奇绝,占断黔中山水窟”是清代诗人郑子尹所见的黄果树
期刊
统编语文教科书“三位一体”教学结构的提出,显然是希望打破以往“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之间的障壁和隔膜,让语文课更加重视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更加注重向课外阅读延伸,努力实践“课标”提出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这一目标。而这个美好的愿景能否实现,关键是“教读”“自读”“课外阅读”这“三位”能否“一体”。“三位”要想“一体”,“自读课文教学”自然是一个重要枢纽。对习惯了每篇课文都采用
期刊
作文指导是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把指导放在课堂上进行,使得作文指导仍然拘囿于课堂之中。随着统编教材在全国的推广使用,新的教学观更多地强调写作是学生对外部世界认识后进行自我表述的过程,提醒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把作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的写作与生活充分融合,从而更好地表达自我,抒发情怀。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探索。  一、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其一,重视观察方法的指导。如何观
期刊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作为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的必读名著,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精神价值。这部红色经典被译介到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盛传不衰,被视为生活教科书、人生路标和精神补品,受到一代代读者的喜爱。经典虽好,但学生未必能深入理解。如何指导学生深度阅读这部名著,真正走进小说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并且能读出深刻意味,读出独到的理解,这是值得探究的。  笔者以“深读保尔”为名著阅读的切入口,以摘
期刊
演讲稿教学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中尤为重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实、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教材为学生口语输出直接提供范例,也为学生提升口头表达能力提供载体。  演讲稿教学长期以来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一是教师不重视,很多教师往往匆匆带过,或者干脆不教。二是部分教师文体意识不强,如把《我有一个梦想》处理成抒情散文;或是将演讲
期刊
散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散文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里占有一定的篇幅,如何教好这类文章,提高课堂效率,是语文教师无法回避的话题。面对一篇散文,老师要研究怎么处理才能将散文教学的语言训练和情感熏陶落到实处,要设计怎样的学习活动,学生才乐于参与,勤于思考,学有所得。下面笔者以《紫藤萝瀑布》一文为例,谈谈散文教学的一些尝试与做法。  一、朗读初感与捕捉形象相偕  不管是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还是说理散文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指出:“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1]笔者所在学校处于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秦淮河、老门东、乌衣巷、瞻园、秦淮灯会等等这些鲜活的文化元素,都是不可多得的写作资源。引导学生将秦淮文化与统编语文教材的写作训练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开掘出写作素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