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朵小红花

来源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hongli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事梗概:
  乐乐随父亲的工作调动从A省某镇转学到南京江宁某校四(6)班就读。作为一名转学生,乐乐刚进班时充满了期待,但是随着一系列问题的发生,他失去了自信,变得闷闷不乐。最终,他的负面情绪在班级选拔小乐器比赛人选时爆发了。经过老师的鼓励和同学的启发,乐乐慢慢融入班集体,得到了老师送给他的小红花。在南京这个“博爱之都”,他找到了归属感。
  主要人物:
  乐乐:自卑、压力大,整天愁眉苦脸,内心挣扎,渴望得到关注。
  畅畅:和母亲一起生活,脾气差,通过搞怪引起大家的注意,常被批评。
  张老师:班主任,关爱班级里每一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陈老师:音乐老师,甜美温柔,细心、耐心、有责任心。
  乐乐替身1:代表乐乐面对“英语总是考不及格,被同学哄笑”的情境,感到痛苦、无助。
  乐乐替身2:代表乐乐面对“每天放学后都在写作业,爸爸再也不陪我出去玩”的情境,感到难过、孤独。
  乐乐替身3:代表乐乐面对“书写不好,被爸爸要求练字,写不完,课间赶,影响了阳光体育活动排队”的情境,感到烦恼、崩溃。
  晶晶:比乐乐早一年转进班级,现在是一名班干部,活泼、开朗、热心。
  凡凡:乐乐的同班同学,爱插嘴。
  熙熙:学校大队长,被同学们公认为“班级最优秀的学生”。
  第一幕
  陈老师手举拇指琴: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班要代表学校去参加江宁区小乐器比赛啦!大家要把拇指琴练练好。
  同学们欢呼:耶!
  乐乐举手:劳斯……
  同学们纷纷学乐乐喊“劳斯”。
  陈老师摆手示意:乐乐,请说普通话。
  乐乐一脸无奈:劳斯!哦!不对不对!老师,我这学期才来,没弹过拇指琴啊……
  畅畅:老师,不能让他参加啊,否则比赛就完了!
  凡凡:对呀,对呀,他会拖后腿的!
  熙熙:等你弹得和晶晶差不多的时候,就让你去!
  凡凡:那如果还不行呢?
  下课铃响了,乐乐捂着脸哭着跑出教室,晶晶着急地追出去。
  第二幕
  乐乐想到了自己近一个月在班级的“特殊过往”。
  张老师:小宇100分,盈盈100分,畅畅88分,乐乐……乐乐你上来把试卷拿回去。
  乐乐替身1:看着别人轻轻松松就能考100分,我怎么就做不到呢?我以前从没考过这么低的分数。虽然同学们没有嘲笑我,可这分数就是压力,就是差距。
  乐乐爸爸:乐乐,这次英语考试怎么考这么差!快把卷子重写一遍!
  乐乐替身2:就知道逼着我学!学!学!写!写!写!进步!进步!进步!爸爸,能不能陪我玩会儿?
  体育委员:稍息,立正,站好了!乐乐别写了,乐乐快点,课间操时间到了,再不及时下去排队,我们班级会被扣分的。
  乐乐替身3:别喊了!我爸爸让我每天练3张字帖,我还差一半呢!
  乐乐很着急,将字帖揉成团扔到地上。
  乐乐唱: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绝望,
  每一次失败和挫折让我很受伤,
  多希望谁能够给我隐形的翅膀,
  帶我飞,飞过绝望。
  总是想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
  我渴望有一个可以拥抱的温暖,
  多希望谁能够给我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给我力量。
  第三幕
  晶晶:你跑得可真快!
  乐乐:不要你管,你们都嫌弃我!
  晶晶:你怎么知道大家都嫌弃你?
  乐乐:这还用说?每次不小心讲家乡话,你们都笑话我;英语老师从不报我的分数,我能感受到你们都觉得我很差劲……
  晶晶上前拍拍乐乐肩膀:乐乐,我们没有嫌弃你。
  乐乐:无论我怎么努力,我都做不好!我受不了了!
  乐乐大哭了起来。
  晶晶:乐乐,我能理解你的心情。请你听听我的真心话,我刚转学过来时和你一样内心压力大,心情乱糟糟的,后来慢慢就好了。
  乐乐:那你是怎么做的呀?
  晶晶:不要和别人比,多看看自己,不要灰心,不要放弃,一步一步,前进前进!
  乐乐:可是我能做到吗?
  晶晶:一定可以,相信自己!让我们一起加油,一起努力。
  所有人上场,集体唱:
  每一次我们想更懂你,
  我们却更有距离,
  是不是都用错言语,
  也用错了表情。
  其实我想抱抱你,
  给你温暖的鼓励。
  我们只是怕你忘记,
  有人永远爱着你。
  第四幕
  播音:江宁开发区学校一等奖。
  张老师:你成功了,乐乐!
  乐乐:谢谢老师!谢谢同学们!
  畅畅:你没来之前,我就像那个你,做什么都不行。你来了,我就有“垫脚石”了……现在我要向你学习,面对困难更要坚持!
  陈老师:乐乐,送你一朵小红花,奖励你坚持不懈的努力!
  众人:我也要,我也要……
  (舞蹈)
  送你一朵小红花,
  开在你昨天新长的枝丫,
  奖励你有勇气,坚持不懈的努力,
  义无反顾的寻找啊,
  想要成长的日子里,
  困难都被你战胜。
  结束语:慢下来。当你感到坚持不下去时,或许需要一个地方安放你的“难”。送给所有坚持努力的你,一朵小红花!
  (全剧终)
  剧本解读及教育建议:
  目前,小学转学现象呈现出空间上的跨地域性、时间上的频繁化等特征。转学适应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大多数转学生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从转学带来的冲击中恢复。
  刚到新学校的转学生有着强烈的情感需求,主要包括:寻求指导的需求、可靠同伴的需求、严格对待的需求、价值肯定的需求和努力进步的需求。情感需求是个体以心理形式向他人、社会发出的信号,折射出个体当下的生存状态,体现其对他人、对社会的信赖和期待,展现出个体求生存、求进步、求幸福的积极心态。转学生的情感需求如果能得到及时关注、接纳和满足,他们会心情舒畅,在面临挑战和压力时更有信心和勇气,这也是转学生人格塑造臻于完善的重要途径。
  然而,小学转学生获得情感支持的愿望受到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程度的影响,如转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情感应答缺乏预见性。转学生遇到情感问题时不会主动向教师寻求支持来满足情感需求等。教师、家长和同学如果不能理解转学生的心理变化,采取的方法不恰当,极易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这样不仅影响其学业成绩,还会影响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本剧运用了旁白、独白、对话等心理剧技术,真实展现了转学生遇到适应困难时的内心苦闷与挣扎;运用替身说出了主角没有说出甚至没有意识到的所感所想,表达渴望“被看到”“被关爱”的感受。剧中的乐乐从艰难地张开奋斗的翅膀,没有归属感到融入集体,从孤单、不被“看到”到被接纳、被鼓励,一步步顶着风雨向前进!
  为了减少转学行为对转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学校应依托班级文化建设,注重入班仪式,提升转学生的身份认同与归属感;应以人际情感支持为核心,注重差异关怀,弱化转学生的身份疏离感;应以和睦的同伴交往为路径,注重小组合作,强化转学生的身份融入感。
  转学生的适应问题不能单纯依靠转学生个人、学校或家庭,还要整合社会多方力量,更好地满足转学生的情感需求,促进他们的身心和谐发展。
  (南京江宁开发区学校 高 佳 陈 晨)
其他文献
【关键词】倾听;体验;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64-0030-04  【作者简介】杜佳,南京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南京,210029)教师,一级教师。  【设计理念】   不少小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存在多说少听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倾听品质是促进学生交往能力提升的重要策略。学生倾听品质的培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会用积极
家庭系統是家庭成员、家庭规则、家庭权利分配等要素联结而成的复杂关系,任何一个要素的改变都不可避免地影响另一个要素,同时也会影响整个家庭的运作与平衡状态。从家庭系统的角度去解释儿童青少年的行为与问题,会发现每个症状或问题的形成和维持,都与家庭中的人际互动或规则密不可分。  系统式家庭治疗是心理咨询的一种方式,与其他心理咨询最大的不同点在于,系统式家庭治疗的对象是一个家庭,在系统观的视域下,挖掘症状背
蒙古族,孛儿只斤(博尔济吉特)氏,出生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现任新华通讯社《环球》杂志首席摄影,美术编辑学专家,长期从事新闻视觉传播的研究与实践,先后在中国新闻社、人民日报社、求是杂志社、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华通讯社、中央电视台等主管主办的报纸、期刊、网站、电视栏目,参与并主持视觉改版、图片拍摄、版式编排、图表制作、插图绘画、广告设计及重大选题的封面創意,其中包括《中国新闻出版报》《瞭望新闻周刊
【摘 要】江苏省苏州中学校把握心理学交叉融合的学科特点,整合心理、音乐、舞蹈等学科模块,开发“心理 ”融合课程,形成“动心”课程群落。实践中,制定“新解读、新力量、新可能”的融合目标,注意模块的优势分工,内容设计力图真实、有用,学习过程注重创新发展。  【关键词】心理 ;融合课程;中学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33-0015-04  
【关键词】友谊;理解;平等;宽容;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16-0075-04  【作者简介】胡红云,江苏省阜宁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盐城,224400)教师,中级讲师。  【设计理念】  00后的学生接触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过多,缺乏现实中的人际交往经验,再加上生活习惯、个性差异等原因,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容易产生困惑,
1971年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访华,特别是1972年尼克松总统正式访问中国,标志着中美关系发生重大转折。这个转折不是突然发生的。毛泽东主席与尼克松会谈时曾说:“我们两家也怪得很,过去二十二年总是谈不拢,现在的来往从打乒乓球算起只有十个月,如果从你们在华沙提出建议时算起有两年多了。”毛主席这里所说的“如果从你们在华沙提出建议时算起”,指的是1970年初中美两国在波兰华沙举行的第135次大使级会谈中,不
【关键词】赞美;同伴关系;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16-0058-04  【作者简介】符月梅,江苏省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江苏淮安,223001)教师,高级教师。  【设计理念】  三年级学生渴望友情,但缺乏技巧和经验,帮助他们获得同伴交往的技巧,提升同伴交往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课紧扣“赞美”这一主题,通过活动让
【关键词】羞耻感;心理核心素养;主题班会  【设计理念】  心理学家定义羞耻为内在心理体验(感觉或信仰),即自认为在某方面有缺憾,不值得被某人接受,或不值得属于特定群体。它是关于你如何看待自己,或者你如何定义自己的价值。《礼记·中庸》中有“知耻近乎勇”的说法,将羞耻和勇敢等同起来,让人知道羞耻并勇于改过是一种值得推崇、夸耀的品质。本次班会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海报设计的方式,引导学生领悟“知耻”的
【摘要】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 物质层面需求的提高,简单形式的文化传播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在精神层面上充实自己的要求。本文以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为载体,意在通过书籍设计的感官体验的营造, 品味书籍设计的魅力,二十四节气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起到了弘扬中国民俗文化的作用。  【关键词】五官感受;营造;二十四节气  【中图分类号】G232.3 【文献标识码】A  
【关键词】心理游戏;儿童;情感体验;自我提升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40-0028-03  【作者簡介】1.陈萍,江苏省东台市实验小学(江苏东台,224200)心理健康教师,一级教师;2.夏丹萍,江苏省东台市实验小学(江苏东台,224200)心理健康教师,一级教师。  设计理念:  心理游戏是心理健康活动课上最常见的活动形式。  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