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有集中学生注意力、带入情境和铺垫知识的作用,导入环节对课堂的成效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译林新版《英语》story time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水平出发,围绕“情”“趣”“动”,设计丰富多样、生动有趣的导入活动,做到以情激趣、以趣带动、以动促学,让导入环节既有情境性、趣味性,又有启发性。本文将从“情”“趣”“动”三方面进行阐述,说明导入艺术对story time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情”——创设语言情境,营造学习氛围
新课程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英语的交际功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体现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语言情境,为story time学习营造良好氛围。
1.生活情境
译林新版《英语》story time是以某一话题为主的课文,它源于生活且富有情境。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导入课文学习,感悟语言的生活化,不仅能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更易于角色进入,使学生融入到语言学习中。例如三年级下册 Unit 7 “On the farm”一课,教师可借助PPT创设一个风光旖旎的农场情境,在畅谈农场动物和水果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story time中的新词和句型,为课文学习做好准备。
2.文化背景
有些story time富含西方文化色彩,教师在教学前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适时渗透一些中西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通过文化背景来导入本课的内容,使学生更易于把握story time所表达的内涵。例如五年级上册 Unit 8 “At Christmas”一课,教师可从网上下载一些西方国家庆祝圣诞节的活动图片或视频供学生观看,让学生了解有关圣诞节的知识,提高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3.童话故事
故事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自然地导入新课,又能启迪学生的心智,培养他们的欣赏力和想象力,通过童话故事来导入story time学习,学生会记得更深刻。例如四年级上册 Unit 4“I can play basketball”一课要学习一些动词,如jump、skate、swim,教师可将这些词串编成一个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理解词意,可借助PPT制作一个绘本故事,边展示绘本边讲述故事:“Look, here are some animals. The rabbit can jump. The fish can swim. The dog can run. The bear can skate. The birds can sing. How lovely!”通过动物们的技能导入本节要学习的新知,为story time学习扫除障碍。
二、“趣””——增加教学趣味,提升课堂活力
有些story time内容较难,篇幅较长,如果只听录音,学生往往会产生倦怠的情绪。因此,教师可设计一些学生喜爱的导入活动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以提升学生学习的活力。
1.歌谣吟唱
译林新版《英语》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些配套的童谣歌曲,并随教材赠送视听光盘。教师可利用这些有声资料导入story time教学活动,在教学课文前先让学生欣赏并吟唱这些歌谣,优美的旋律配上生动形象的画面,使学生充分了解本课的主题,从而进入到学习中。
2.游戏活动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性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在story time教学前,教师可采用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导入,将学生的已有知识放入游戏中,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比一比”“数一数”“玩一玩”“动一动”“演一演” 等活动中渐入课文学习佳境。趣味十足的游戏容易使学生对新知产生“乐学”的态度,并将对游戏的喜爱迁移到对知识的学习兴趣上来。例如三年级下册 Unit 6“What time is it?”一课,在学习story time前,教师可设计“Magic eyes”游戏,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通过PPT闪现数字,让学生快速而大声地用英语说出所看到的中英文数字,说得又快又好又多的小组获胜。通过游戏,不仅能有效复习数字的英文表达,而且也为学习用英文表达时间做了准备,同时也能激起学生探求新知识和阅读课文的兴趣。
3.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于20世纪40年代由被誉为创造工程之父的奥斯本提出,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想象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通过集思广益激活学生头脑中各种相关的图式,如想法、概念、形象和印象等,从而激起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见,头脑风暴是导入story tine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Unit 6 “At the snack bar”一课时,教师可先提供给学生两个词food 和drink,通过头脑风暴,唤醒学生已有的有关食物的英文单词的记忆,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引入story time的教学。
三、“动””——开启思维动力,生成精彩课堂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通过设置任务导入story time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开启思维,把握课文,生成精彩课堂。
1.提问释疑
好问是小学生的天性,借助小学生的好奇心来设置问题,提出释疑任务,引导学生学习story time是导入的一种好方法。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Unit 6“My eˉfriend”一课时,教师可通过PPT呈现Wang Bang’s eˉfriend,引导学生说说对Wang Bang’s eˉfriend产生哪些疑问,学生会提出以下问题:
Q1: What’s his name?
Q2: Where does he live? Q3: How old is he?
Q4: What does he like doing?
Q5: What subject does he like?
Q6: What does he usually do?
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分组讨论课文,交流各自获得的信息。学生完成答疑任务的过程也是探究学习的过程,他们思维活跃,交流欢畅。这样的课程设计既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又能培养他们合作学习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填充表格
表格以简单扼要的文字总结信息,并分类归纳。用表格归纳的信息更直观、更清晰、更简便,也更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中用表格复习旧知、导入新知能使学生一目了然,便于掌握,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概括总结能力。例如四年级下册Unit 3 “My day”一课,教师可先让学生猜猜教师一天的活动,呈现教师的作息时间表。接着教师因势利导,提出问题:How about Mike’s day? When does he get up/go to school/have lunch/ go home/have dinner/go to bed…? 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完成Mike的一天作息时间表,如下表所示:
Mike’s day
整节课因为表格的恰当导入使重点突出,难点化解,条理清晰,环环相扣,学生的思维活跃,学得既轻松又自如。
3.绘画描述
教师还可采用绘画描述的方式导入教学。简笔画形象直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思维,使导入自然而顺畅。例如六年级上册Unit 5“Signs”一课,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图,通过师生问答“What does it mean? It means…”引出这些标志的意义和作用。教师一手漂亮的简笔画是吸引学生眼球的一大亮点,他们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思维也会随着教师的画笔不断发散。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阅读story time,找一找Mike、Helen和Tim在不同场所看到的标志及其表示的含义。简笔画的恰当运用能使课堂教学形象直观、一气呵成。
四、结语
导入的目的是要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实现旧知向新知的过渡。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应扮好“导演”这一角色,充分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只有教师导得趣味盎然,学生才会学得有滋有味。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徐晓卿)
一、“情”——创设语言情境,营造学习氛围
新课程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英语的交际功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体现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语言情境,为story time学习营造良好氛围。
1.生活情境
译林新版《英语》story time是以某一话题为主的课文,它源于生活且富有情境。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导入课文学习,感悟语言的生活化,不仅能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更易于角色进入,使学生融入到语言学习中。例如三年级下册 Unit 7 “On the farm”一课,教师可借助PPT创设一个风光旖旎的农场情境,在畅谈农场动物和水果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story time中的新词和句型,为课文学习做好准备。
2.文化背景
有些story time富含西方文化色彩,教师在教学前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适时渗透一些中西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通过文化背景来导入本课的内容,使学生更易于把握story time所表达的内涵。例如五年级上册 Unit 8 “At Christmas”一课,教师可从网上下载一些西方国家庆祝圣诞节的活动图片或视频供学生观看,让学生了解有关圣诞节的知识,提高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3.童话故事
故事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自然地导入新课,又能启迪学生的心智,培养他们的欣赏力和想象力,通过童话故事来导入story time学习,学生会记得更深刻。例如四年级上册 Unit 4“I can play basketball”一课要学习一些动词,如jump、skate、swim,教师可将这些词串编成一个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理解词意,可借助PPT制作一个绘本故事,边展示绘本边讲述故事:“Look, here are some animals. The rabbit can jump. The fish can swim. The dog can run. The bear can skate. The birds can sing. How lovely!”通过动物们的技能导入本节要学习的新知,为story time学习扫除障碍。
二、“趣””——增加教学趣味,提升课堂活力
有些story time内容较难,篇幅较长,如果只听录音,学生往往会产生倦怠的情绪。因此,教师可设计一些学生喜爱的导入活动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以提升学生学习的活力。
1.歌谣吟唱
译林新版《英语》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些配套的童谣歌曲,并随教材赠送视听光盘。教师可利用这些有声资料导入story time教学活动,在教学课文前先让学生欣赏并吟唱这些歌谣,优美的旋律配上生动形象的画面,使学生充分了解本课的主题,从而进入到学习中。
2.游戏活动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性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在story time教学前,教师可采用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导入,将学生的已有知识放入游戏中,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比一比”“数一数”“玩一玩”“动一动”“演一演” 等活动中渐入课文学习佳境。趣味十足的游戏容易使学生对新知产生“乐学”的态度,并将对游戏的喜爱迁移到对知识的学习兴趣上来。例如三年级下册 Unit 6“What time is it?”一课,在学习story time前,教师可设计“Magic eyes”游戏,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通过PPT闪现数字,让学生快速而大声地用英语说出所看到的中英文数字,说得又快又好又多的小组获胜。通过游戏,不仅能有效复习数字的英文表达,而且也为学习用英文表达时间做了准备,同时也能激起学生探求新知识和阅读课文的兴趣。
3.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于20世纪40年代由被誉为创造工程之父的奥斯本提出,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想象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通过集思广益激活学生头脑中各种相关的图式,如想法、概念、形象和印象等,从而激起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见,头脑风暴是导入story tine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Unit 6 “At the snack bar”一课时,教师可先提供给学生两个词food 和drink,通过头脑风暴,唤醒学生已有的有关食物的英文单词的记忆,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引入story time的教学。
三、“动””——开启思维动力,生成精彩课堂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通过设置任务导入story time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开启思维,把握课文,生成精彩课堂。
1.提问释疑
好问是小学生的天性,借助小学生的好奇心来设置问题,提出释疑任务,引导学生学习story time是导入的一种好方法。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Unit 6“My eˉfriend”一课时,教师可通过PPT呈现Wang Bang’s eˉfriend,引导学生说说对Wang Bang’s eˉfriend产生哪些疑问,学生会提出以下问题:
Q1: What’s his name?
Q2: Where does he live? Q3: How old is he?
Q4: What does he like doing?
Q5: What subject does he like?
Q6: What does he usually do?
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分组讨论课文,交流各自获得的信息。学生完成答疑任务的过程也是探究学习的过程,他们思维活跃,交流欢畅。这样的课程设计既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又能培养他们合作学习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填充表格
表格以简单扼要的文字总结信息,并分类归纳。用表格归纳的信息更直观、更清晰、更简便,也更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中用表格复习旧知、导入新知能使学生一目了然,便于掌握,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概括总结能力。例如四年级下册Unit 3 “My day”一课,教师可先让学生猜猜教师一天的活动,呈现教师的作息时间表。接着教师因势利导,提出问题:How about Mike’s day? When does he get up/go to school/have lunch/ go home/have dinner/go to bed…? 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完成Mike的一天作息时间表,如下表所示:
Mike’s day
整节课因为表格的恰当导入使重点突出,难点化解,条理清晰,环环相扣,学生的思维活跃,学得既轻松又自如。
3.绘画描述
教师还可采用绘画描述的方式导入教学。简笔画形象直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思维,使导入自然而顺畅。例如六年级上册Unit 5“Signs”一课,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图,通过师生问答“What does it mean? It means…”引出这些标志的意义和作用。教师一手漂亮的简笔画是吸引学生眼球的一大亮点,他们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思维也会随着教师的画笔不断发散。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阅读story time,找一找Mike、Helen和Tim在不同场所看到的标志及其表示的含义。简笔画的恰当运用能使课堂教学形象直观、一气呵成。
四、结语
导入的目的是要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实现旧知向新知的过渡。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应扮好“导演”这一角色,充分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只有教师导得趣味盎然,学生才会学得有滋有味。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徐晓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