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7年,“吵”出来的美国宪法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or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叫奇迹,还是不叫奇迹?
  美国女传记作家凯瑟琳·德林克·鲍恩的《民主的奇迹:美国宪法制定的127天》是美国中学生历史课的经典读物,现在,这本书从美国来到中国。
  2013年7月21日下午,在北京美术馆东街的三联韬奋图书中心地下二层,一场由上海新经典图书公司组织的沙龙正讨论得热火朝天。北京万圣书园的经营者刘苏里担任沙龙的主持人,参加沙龙的嘉宾是与沙龙主题关联度非常高的两位教授——清华大学政治学副教授刘瑜和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张千帆。
  之所以说美国宪法是“吵”出来的宪法,是因为在鲍恩的描写中,1787年的美国,内忧外患,危机重重,地方强而中央弱,大小州、南北州、工农州之间纷争不绝……要在此局面中制出一部通行于这片广袤土地的宪法,简直是匪夷所思的任务。齐聚费城的55位会议代表,平均年龄不到43岁,来自12个州,代表不同利益群体。在讨论期间,有人威胁,有人离场,坚定的人都曾绝望,火药味充满会议现场。
  沙龙讨论刚开始,现场嘉宾在观点交锋时也显露出些许“火药味”。主持人刘苏里的声音很沉稳,同样作为研究者的他负责“控场”,也负责抛出问题,引导两位嘉宾正面“交锋”。在不同的观点中激荡思想,恐怕是在场的读者更乐于见到的场景。
  刘苏里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有关书的译名。在图书出版之前,编辑曾经给他看过书稿,他曾建议编辑把“奇迹”改为“重生”或“新生”。刘瑜则认为两种叫法都可以,因为从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时段看,美国这段历史可谓前无古人,她觉得书名叫奇迹也无妨。
  “我不同意两种译法的任何一种。”针对刘苏里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张千帆教授在回应时抛出了相左的看法。
  “我尤其反对苏里说的新生。”张千帆接着说,“如果尊重书的原名,应该是费城奇迹。”
  张千帆说:“美国立宪,事后来看,它在制度建设方面确实是一个奇迹,体现在很多方面。它的这种模式是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以前只有理论上的设想。”
  华盛顿为什么没做美国的皇帝
  张千帆认为美国宪法制定成功取决于一系列的社会条件,“它的这种权利格局是比较均衡的,没有一个人站起来说我就是老大我说了算,意见跟我不一致的闭嘴”。
  在讨论中三人共同提到了华盛顿为什么没做美国皇帝的问题。张千帆认为“至少华盛顿是一个伟人,有人要把他推到皇帝的位置上,他自己不愿意。”
  接着华盛顿的话题,刘苏里说:“最近商务印书馆要再版《华盛顿选集》,我看到确实几处提到这件事,我认为这个故事确实是真故事。从当时美国独立战争的状态,以及它的胜利,我们差不多可以说,如果华盛顿愿意做皇帝,他是可以做的,但他为什么没有做?”
  刘瑜比较同意张千帆的看法,她说:“虽然在当时来说,可能华盛顿手下的人想拥戴他做皇帝或者君主国王,但是当时的政治文化几乎不太可能让他做到这一点。当然,华盛顿本人也没有这方面的野心,历史上存在很多偶然,如果不是华盛顿,是别人,有可能美国要走更多的弯路。如果按照我们的思维方式来说就是一个奇迹,怎么可能赢得了战争,接下来回家种田呢?而且华盛顿喜欢种田,他确实是农夫,这是他个人的精神气质。包括这本书中讲到的,在这会议的127天,因为他是这个会议的主席,根据程序规则,主席不能发言或者表态的,所以他从头到尾这127天几乎一言不发地坐在会议里,这也是非常奇怪的事情。”
  刘瑜还讲到了书中的一个细节,就是总统是否应该领工资。她说:“书中有一段讲到,当时曾经争论要不要给总统工资。因为对他们觉得如果是冲着工资来当总统,有可能会被腐化,一个人有一定的财产,再去从政,才可能不受利益的诱惑。所以当讨论要不要给总统工资时,华盛顿坐在那里极其尴尬,大家都知道他将要成为第一任总统。我们也可以看出,华盛顿的个人精神气质对于美国的走向可以说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其他文献
在香港和上海,有先施必有永安,有永安必有先施。一百年来,两家老牌百货的商业斗争从未停止。久而久之,两家形成一个奇怪的共识——唯有两家汇聚一处,才能共同繁荣。  大百货前的穷小子  1874年的一天,香港皇后大道上行人如织,三个乡下人打扮的华人带着三分畏惧、七分好奇打量着周围的世界。他们的目光很快被一家装修富丽的商店吸引,透过橱窗,可以望见店内景象——货柜上琳琅满目地摆放着从未见过的商品,大鼻子的洋
期刊
某种意义上,做教育是需要终身投入的。民国年间的大学校长,一做就是10年、20年、30年。蒋梦麟做了15年北大校长,张伯苓几乎是南开“永远的校长”。好的大学校长,确实跟这所大学的精神、气质、历史、传统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今天没有了。  《看历史》:您曾经在《“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蔡元培与老北大》一文中写道:“百年中国,有独立的大学理念,而且能够真正付诸实施的,不敢说独此一家,但蔡元培无疑
期刊
“重戴”,是唐宋文献中时或提到的一个概念,揭示着有趣的、为后人遗忘的历史细节。如果留心便会感受到,宋人笔记中不仅频频评论这一概念,且提及之时会带有一等唐人所没有的郑重。  《宋史》“舆服志”里如此解释:“重戴。唐士人多尚之,盖古大裁帽之遗制,本野夫岩叟之服。以皂罗为之,方而垂檐,紫里,两紫丝组为缨,垂而结之颔下。所谓重戴者,盖折上巾又加以帽焉。”由之可知:“重戴”是唐代士大夫开启的风气。  其具体
期刊
英国学者巴里·布赞和理查德·利特尔在《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一书中说过:“发展是由物质环境决定的,而且这些环境在人类祖先之间的分布已不平衡。”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往往面临着不同的初始条件,在国家发展的早期,这些初始条件往往会对国家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一开始看起来可能是偶然的、微不足道的,然而国家的发展路径一旦选定,就往往会受制于路径依赖的规律,在以后的发展进程中不断自我强化,最
期刊
1912年9月22日晚上10点,29岁的年轻律师弗朗茨·卡夫卡坐在他布拉格家中的打字机前开始写文章。不知不觉他写了8个小时,最后写完了一篇“判决书”。  卡夫卡在日记中写道:“我的腿几乎无法从桌子底下挪出来,坐了这么长时间,腿都发麻了。我在打字机上写作,在此过程中我虽然觉得神经绷得紧紧的,有点担心,但同时感到欣喜。我写的文章逐渐丰满起来,让我感觉犹如在水面上漂浮着前进。”之后他又说,写文章时还是喜
期刊
距今1700多年前,也就是西晋武帝太康年间,一个盗墓贼在当时的汲郡(今河南汲县)挖开了一座战国墓,墓主人是一位魏国国君,这位国君一说是魏安釐王,也有学者认为是魏襄王。墓中有多少金银财宝被攫走已不得而知,最后留下来的,是数量不少据说达“数十车”的破竹简。盗墓贼不知道,这些曾被他点燃用作火把寻找宝物的竹简,在中国的学术思想史上有着何等大的价值!  残存下来的这批竹简,大致共有75篇,其中有《易经》《国
期刊
1921年5月,厦门大学成立不到一个月,学校创始人陈嘉庚就遇到了难题。经蔡元培推荐的校长人选邓萃英不愿放弃教育部的职务,因而辞去厦门大学校长职位。学校无帅,人心动荡,陈嘉庚选择的解题人,是远在新加坡的林文庆。  不会说中国话的中国人  林文庆1869年10月18日出生于新加坡。他的祖父林玛彭19世纪初从福建飘洋过海南下槟榔屿,娶当地女子为妻,后移居新加坡。林文庆的父亲林天尧是家中独子,婚后育有九个
期刊
正如喜剧大师梅尔·布鲁克斯所说的,当国王确实不错——只要不是一直当下去,而国王的童年则会是一种煎熬。  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英国的王二代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出有侍卫,入有保姆。他们的王父王母则在子女养育方面诸事不管,名副其实的甩手掌柜。这些王二代深居御苑,没有机会接触其他普通同龄人。他们大部分的童年时光花在学习历史、礼仪和许多文雅的“死语言”上。  那个时候的王二代,就像是生活在各种繁文缛节桎梏
期刊
自国家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编印的《清代报刊图画集成》(2001年)、《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2003年)、《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续编》(2003年)陆续刊行,中外学界对于晚清画报的了解日渐深入,这无疑是一件大好事。唯一的缺憾是,“集成”太依赖国家图书馆一家的收藏,没能放眼海内外并博采旁收,故留下很多遗珠——现藏日本东洋文库的《星期画报》,便是其中之一。  光绪丙午年(1906)八月创办于北京的
期刊
陈独秀学识渊博,对音韵学、文字学的研究有特殊的爱好。每当政治上受挫,他就专心致志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晚年在国民党特务的监视下,又与各政党脱离了接触,对正在进行的抗日战争也无能为力,只是偶然对国、共、托三党及战争形势发表一点看法,主要精力是进行最后的文字学研究和撰述。  在狱中,他写了一部《实庵字说》。“实庵”,即诚实的小草屋之意,完全是文人的自谦词和雅号。这部著作,正式开始了他对汉字的逐个解析,但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