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邦瑞的目光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stal19900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蝉带秋声过别院,月移清影照青莲。
  三生石上精魂在,参透尘凡瞰大千。
  这是王邦瑞《秋禅夜月》中的诗句。五百多年前出生、能文能武的王邦瑞,于金秋十月回到了莲花山下的草木之间,回到了莲庄镇众乡亲的身边。
  此前,宜阳大地上有三个历史人物塑像。召伯因甘棠惠政、清廉爱民而誉满古今;武则天因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而芳流九州;李贺因呕心沥血、锐意鼎新而诗风独树。王邦瑞呢,凭的是什么?先来邦瑞文化广场看看吧。
  广场上很多人,有的在驻足观看展板上或塑像底座上王邦瑞的生平介绍,有的在品读着灯柱上王邦瑞的诗词,有人眼中满是敬意,有人脸上满是盛赞。有的说,王邦瑞少有大志、胆识过人;有的说,他是莲庄乃至宜阳历史上出过的少有的大官,在宁夏当官时,还为当地百姓办了不少好事。人们赞叹纷纷,我不由想起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的诗句。
  史书上记载,王邦瑞,出生于1495年,为官40年中,所至之处皆有建树。《明史》中稱其“严毅有识量”“以廉节著”。追赠太子少保,谥号“襄毅”,善属文,能诗赋,有《王襄毅公集》20卷传世。然而,王邦瑞塑像的创作者——中国民间艺术家、工艺美术大师赵宏涛却说,他接手王邦瑞这个大型雕塑从设计到落成用了一年半时间。史书上并没有留下王邦瑞的图像资料,也没有人知道他长相如何,只能从他的故事和诗词中,去揣摩他的形象。王邦瑞在治水、治军、治家方面均有建树,除了为体现他的形象特点,根据其年龄67岁、塑像高度定在6.7米外,眼睛是否雕刻传神、是否能真正体现出尚书的风采,是创作的重点。
  此刻,我仰望着塑像,他与我心中勾勒的形象那么的吻合。蓝天白云下,伟岸挺立的王邦瑞头戴梁冠,身着长袍,腰系丝绦,左手扶剑,右手前指,气概凛然。今人与古人的目光穿越时空瞬间相遇,我感到有无穷的能量在隔空传递到了我的周身,不禁让我浮想联翩,思接千载……
  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华夏文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桀骜难驯的忧患河。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患做斗争,黄河安澜,国泰民安。从大禹治水到潘季驯“束水攻沙”,从汉武帝“瓠子堵口”到康熙帝把“河务、漕运”刻在宫廷的柱子上。一代一代,英雄辈出。王邦瑞就是治理黄河、造福苍生的有功之人。
  在洛河岸边长大的王邦瑞,深知水对百姓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在任陕西固原兵备副使时,他亲自带人翻越贺兰山、石嘴山,沿黄河岸边逐段勘察地形,探测水位,决定开凿隧洞,引黄灌溉,改善河套地区边民和屯田将士的生产条件。因遭人忌恨,工程夭折。
  十余年后,王邦瑞升任宁夏巡抚,他再次把目光投向黄河。宁夏虽地处黄河之滨,但当时大部分土地却不能灌溉,百姓生活十分艰苦。他身先士卒,从黄河岸边的山岩上,挖掘隧道,开渠引水。因故被罢官、再度回到宁夏后,矢志不移,终于开挖出三条干渠,纵横灌溉八百余里,发展了宁夏的水利事业。
  如今,在当地还有不少为王邦瑞修建的尚书庙,拜祭之风蔚然。在历代人民的治理下,黄土高原蓄水保土能力显著增强,现代农业方兴未艾。目视西北、坚定治水、大兴水利的王邦瑞,应像他诗中所描绘的那样,“莫讶深秋旱,却看渠雨生。膏腴尽地力,疏凿似天成。草色皆飞润,山光顿觉清。徘徊不欲去,下马濯尘缨”而欣然悦然了。
  从王邦瑞的目光中,我还读出了他不畏奸党、勇于担当的报国情怀。嘉靖二十九年,鞑靼部落南下,一路势如破竹,直抵京郊。听计于严嵩的时任兵部尚书按兵不动,听任入侵者在京畿之地焚烧劫掠,破坏帝陵。王邦瑞临危受命,果敢决策,主动出击,一举击溃了鞑靼部落的进犯。接着,王邦瑞积极整顿军务,调兵勤王,严明治军,国家重回安定。邦瑞在,民无忧矣。也许目光镇定、挥手向前的塑像,正是他为国分忧、运筹帷幄、指挥杀敌的定格!
  让子孙后代学有所成、为国效力,是王邦瑞的远见卓识。除了治水治军有方,在治家方面他也堪称典范。他的五个孩子有三人成名,长子官至刑部侍郎,次子曾任知县,三子曾任通判。孙、曾孙都曾为官。子孙入仕为官者延续百余年。在王邦瑞塑像前,自豪的王氏后代感念先人遗风,正集体诵读着王氏家训,那“勤读传家,百善孝廉。厚德博载,志存高远”的声音在广场上久久回荡,传向四方。
  有一种精神,穿越岁月云烟,日久弥新;有一种品格,历经时代风雨,更臻醇厚。历史天空,星汉灿烂。尚书之风,山高水长。
  也许王邦瑞已经听到了后人铿锵有力的声音,看到了后世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俯瞰着故乡宜阳这片热土,期许勤劳的河洛儿女,人才辈出,再领风骚……
其他文献
天气一冷,老许就常去利民浴池泡澡。泡上半晌,身体就轻松舒服,病自然好了很多。老许的身体一直不太好。  利民浴池是一家老店,在胜利街与解放路交汇处。不知道哪天,浴池里来了两个搓澡工。年龄大的有三十几岁,平头,脸膛黢黑,还有一口黄牙。年轻的那位,也就是二十二三的模样,也留着平头,额头处有两道皱纹,嘴的两边泛着青色。年龄大的总是笑嬉的,招呼人也热情。年轻的也笑,从来不和人打招呼。大池子的旁边放着两张皮床
期刊
自从色彩在天地呈现  自从中华在东方诞生  旗帜 就归属于信仰  大绸舞动  浸透血水  印满磨难  收集霞光  在天与地之间猎猎飘扬  一杆旗帜  挂满五千年上下求索的梦想  陈胜吴广黄巢方腊张角宋江  李自成洪秀全  举起起义的旗帜  蔑视狂风  他们冲在时代的最前沿  乘风破浪云开雾散  历史是旗帜的几番转换  北洋水师舰船的“龙”旗无肆  八国联军黑炮后“洋”旗翻卷  “七七事变”四万万人
期刊
华之,本名范江华。渑池电视台编辑。有作品在《散文选刊》《安徽文学》《当代人》杂志上发表。出版有散文集《穿行》《梦回雅宋》。  外婆住在乡下的时候,母亲每个月都要回去看望,拎着大包小包东西,后面带着我,有时是父亲,就像古代富人出门带着脚夫一样。  公共汽车只能坐到村口,下了车,就得帮母亲拎东西,我每次都埋怨:干啥买这么多东西啊,外婆和外公又吃不完,不是被邻居的小孩骗吃了,就是放在篮里长毛发霉了,不会
期刊
外婆家不远,有一处稍为显眼的建筑,那是一座石拱桥。桥不长,桥身中间上刻有三个字:桥下荷。可桥下的一条溪流,几乎是常年干涸,又哪来的荷?每每,我带着这样的疑惑,还没有找到答案,便已到了外婆家。  那时,外婆家的日子和所有农户一样并不富裕,外孙前来拜年,可是要吃鸡腿的。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吃汤团,我们老家叫“圆粿”,外婆叫“汤头”。  洁白的薄薄的黏嘴的糯米粉皮,青菜(俗名落汤青)炒肉的馅,咬一口满嘴
期刊
几年前,朋友单位搬到航空港区,我陪她去过一遭。当时对港区只一个印象:路又宽又长又空,柏油路两旁竟晒了大片的玉米,像金灿灿的锦缎。习惯了喧嚣逼仄的市中心,久居在经纬道路交叉密布的网格中,我竟然有种见了世面的感觉,当时就感叹:国家级战略果然了得!港区一出世便注定是娇子。那次过于匆忙,只有宏大之感,没有细节填充,直到这次采风活动。  初冬的早晨,大巴沿着绕城的快速路飞驰,中州大道、机场高速、华夏大道,6
期刊
樵夫,本名章倩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散文集《倒不了的老屋》《在精神高地俯首或遥望》《那些美丽的村庄》。散文《高高的禾垛》获第21届全国孙犁散文奖三等奖。现在宁波广播电视集團工作。  一  太阳已是西下,古渡口的对岸一线黛色,远处的山,已没了平缓与巅峰的界线,呈现出空茫的意味。江水,依然邈远、安静、平和。开阔的江面上,长久不见一艘舟楫,不见一个人。而我所在的岸湄,轻水抚堤,水石清浅,稚鱼嬉游,仲
期刊
说到吃,我很不在行。  有时候,无论翻开汪曾祺的《一食一味》,还是梁实秋的《雅舍谈吃》,常有不可思议之感。总以为书生于吃是很拙笨的,而这两位先生能把吃写成这么厚厚的两本,大概真的要做我文字之外的饮食之师了。  我于吃的趣味很是寡淡,这也许与我父亲的遗传与影响有关。他常说,人生能有一碗面,便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于是,我也常说,有碗面吃就足够了,其他的一概可有可无。  说起面,总是要想起母亲的。  
期刊
宋云奇,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躬耕》杂志原主编,出版小说集《疯狂记忆》《城市的狗》《满眸春色》,文学评论集《走近南阳作家群》,文学论著《情爱物语》,散文随笔集《飘飞的灵魂》,长篇小说《蓝色寓言》《锻炼》等。  六枚鹅蛋  六枚鹅蛋,光滑剔透,摆在一只白色粗瓷碗里,放射着诱人的莹莹光晕。这个镜像几十年了,老是不经意间浮现于脑海里,令人倍感温馨,记忆如新。  那是1978秋天,我大
期刊
故鄉
期刊
坚 守  高 野  如果不能奔赴前线。  请为祖国守住后方  守住花草和鱼虫,不被谎言迷惑。  守住山川和云朵,不被毒素侵蚀。  你的双脚,要像笔直的乔木  深植南方的土地。  你的手指,要像北方青绿的麦苗  干净,充满光亮。  你的嘴唇,要牢如城池。  不要因为渺小,而放弃  一滴水的力量。你不只是你自己。  你构成沧海。  时 疫  沫 儿  一只倒悬的阴影,遮住了心脏  跳动的区域。  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