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用老子的这句名言来形容当今教育方式的改革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强调的是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比掌握、获取现成的知识更为重要。那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师怎样才能成为讲台上出色的“引导者”。笔者将以张龙老师的课例为例,分别从以生为本,指点学法;总结写作方法,学一课得一法;重视课内外结合,进行拓展阅读;这三个方面探讨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问题。
[关键词]授之以渔 小学语文教师 角色定位 转变
我们重温一个古老的故事。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一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最终他到达那片蔚蓝色的海洋,不仅驱走了饥饿,而且过上了美满的生活。
我之所以让大家重温这个故事,就是因为它告诉我们的道理跟我们的教育很相似。教师就好像是渔夫,而学生就好像是饥饿而渴望食物的人。教师想要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不也是应该“授之以渔”而非“予之以鱼”吗?单靠教师的给予,学生得到的知识是很有限的。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当好“渔夫”这个角色呢?下面我将以张龙老师所执教的《最后一头战象》这一课例为例,具体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以生为本,指点学法
片段1:
师:1943年,日寇侵犯我国云南边境,抗日战士奋起反击,有一群特殊的兵士,它们破城门、踏敌军,勇敢无敌,被称之为“战象”。战争结束后,我方八十头战象也倒在了血泊当中。在人们清算这些战象尸体的时候,欣喜地发现一头浑身是血的公象还活着,它就是“最后一头战象”。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书写课题。你们在笔记本上写,老师在黑板上写,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师生写课题)
师:课前大家对这篇课文进行了预习,下面请大家快速看一下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
(学生阅读课文后概括,教师指点。)
师:刚才同学在说的进程当中都提到了一些主要的情节,谁能用最简练的语言说—说其中的一个情节?
生:课文写了嘎羧重披战甲来到了打洛江畔与自己曾浴血奋战的战友一起同眠。
师:我们先来看第—个情节,他说嘎羧重披战甲,同意吗?
生:同意。
师:战甲是保护身体的盔甲,而嘎羧披的是什么呢?
生:嘎羧披挂的是象鞍,可以说它是重披象鞍。
师:真好,我们就用他所说的这个词语。(板书:重披象鞍)一个“重”字,就把26年前和26年后的事联系起来了,语言多正确呀。那其他情节呢,刚才他还说了回到打洛江畔,这个情节你能像这样概括一下吗?
生:应当是“再回战场”。
师:你为什么要用“再”字?
生:由于它已第二次回到战场。
师:多好啊,用词也特别正确。
生:它光荣回归。
师:这位同学特别会概括,他读懂了嘎羧的行动,光荣回往。(板书:光荣回归)我们再来看,这三个情节是嘎羧在临终前所做的事,那它在26年前战争结束以后幸存下来这个情节,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吗?
生:英雄垂暮。
师: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生:九死一生。
师:在战争结束后,嘎羧幸存下来这个情节,我们能不能这样来概括呢?战后——
生:战后幸存。
师:真好,我们就用她所说的“战后幸存”。(板书:战后幸存)你们看,这么长的课文经过我们的思考、概括,就提炼出了这四个主要的情节,值得积累下来吗?
生:值得。
师:我看我们班大部份同学都已把这四个词语抄写在笔记本上了,真会学习!同学们,假如你写完了,可以把这四个情节联系起来,用简练的语言再把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说一说。先自己练一练。(生练习)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抗日战争中唯一幸存下来的一头战象嘎羧, 26年后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来到曾和战友奋战的战场,最后光荣地将自己掩埋的事。
师:这篇文章是长课文,又是小说,我们今后在概括小说主要内容的时候可以捉住主要情节或事件用简练的语言来进行概括。
此片段,老师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学生的回答都较繁复,要么抓不住主要的说,要么就面面俱到,重复啰嗦。此时,老师就引导孩子抓住主要的情节来概括,并用四字词语来概括。顿时,孩子们活跃起来了,你说一个情节,我说一个情节,最后,把课文的主要内容都概括出来了。
本文是第十一册第七组的一篇精读课文。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是本组课文的编排目的之一。本文是一篇小说,要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准确的概括主要内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张老师,教学生用“抓住主要情节”这个方法来概括,一下子,化整为零,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同时也大大提高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这一片段,充分展示张老师的引导技巧之高超,指点学法之到位。
二、总结写作方法,学一课得一法
片段2:
师:让我们再往返顾一下嘎羧最后的生命历程吧。一日做兵士,终生为战士,嘎羧26年后,忘不了它的象鞍。你来给大家读读。(音乐起)
(生配乐读重点段一)
师:26年了,它也忘不了曾浴血搏杀的战场,谁给大家读读。
(生配乐读重点段二)
师:同学们,最后嘎羧和战友们躺在了一起。嘎羧逝往了,它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静静地想,也能够跟同桌交换交换。
生:它留给我们的是它的善良和忠实。
生:它留给我们的是和平,由于它和它的战友用生命保护了这片土地,保卫了和平。
师:它在祈祷和平啊!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对嘎羧的形象就理解到这里,相信通过下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它会有更加深进的熟悉。作者表面上是在写动物,实在更是在写他内心的这份情感啊!难怪作者这样说——(投影出示:“美好的情感并非人类专有,在特定的环境下,很多动物也会表现出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怀,这类情怀震动心灵,荡涤灵魂。——沈石溪)一起读。
(生齐读)
师:同学们,除对嘎羧的形象有这样的熟悉外,在写法上我们又有怎样的收获呢?
生:我们要重视人物的动作、情感和声音,还有神态。
这个片段是学生学完了课文的主体部分,老师回顾文章整体,总结写作方法。首先,出示段描写嘎唆动作、神态、声音的三段话,让学生默读,发现写作方法,感受嘎唆的内心想法。最后,老师总结:动物没有人类所发明的表达方式,但是作者通过对嘎唆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嘎唆就像一位战士,深深震撼着我们。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但是,就教给了孩子很好、很实在的写作方法,这无疑是很好的通过读写结合,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重视课内外结合,进行拓展阅读,初步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
片段3:
师:同学们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 生:沈石溪。
师:我们可以阅读他的《斑羚飞渡》《第七条猎狗》《红奶羊》《虎女蒲公英》;一定会更深进了解刚才读的那句话。
师:我们看做业。第一项,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必做)。第二项写出主要内容(必做)。第三项,阅读沈石溪的作品(选做)。从他的作品当中我们感受他带给我们的人性的优点和生命的亮点。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外此片段,是张老师对这节课的拓展,很好的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读整本的书,这无疑是对学生一种很好的引导,更好地体现大语文观。
俗话说:“不懂笔墨不读书。”张老师,在这节课结束之前,问学生:“你们这节课,都做了笔记了吗?把自己认为重要的记下来,留下阅读的痕迹,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做到这一点。”
對于高年级的学生,学会做笔记,无疑是一种很重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是孩子必须掌握的一种学习技能。如果老师能长期坚持这样要求孩子,必定会使孩子受益终生。
纵观整节课,张龙老师无疑是一位出色的“渔夫”,他始终扮演着一个优秀的课堂“引导者”的角色,潜移默化地教给了学生很重要的学习方法,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重要作用,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如果老师们都能坚持当一位课堂“引导者”,那么,我们的学生将是最大的得益者!
四、结束语
观念决定策略,策略决定成败。如今,课改马上要踏进第十个年头了,只可惜我们的老师“授之以鱼”的现象却比比皆是,这无疑是课改前进道路上一块巨大的绊脚石。课改要取得更大的成果,就得看身为一线老师的我们,是否胜任“渔夫”这个角色,只要我们转变观念,坚持“授之以渔”,必定能大大推进课改的进程,也必定能让我们的孩子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老子》,饶尚宽(译注),中华书局出版;
[3]《教师教学用书》(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河滨小学)
[关键词]授之以渔 小学语文教师 角色定位 转变
我们重温一个古老的故事。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一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最终他到达那片蔚蓝色的海洋,不仅驱走了饥饿,而且过上了美满的生活。
我之所以让大家重温这个故事,就是因为它告诉我们的道理跟我们的教育很相似。教师就好像是渔夫,而学生就好像是饥饿而渴望食物的人。教师想要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不也是应该“授之以渔”而非“予之以鱼”吗?单靠教师的给予,学生得到的知识是很有限的。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当好“渔夫”这个角色呢?下面我将以张龙老师所执教的《最后一头战象》这一课例为例,具体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以生为本,指点学法
片段1:
师:1943年,日寇侵犯我国云南边境,抗日战士奋起反击,有一群特殊的兵士,它们破城门、踏敌军,勇敢无敌,被称之为“战象”。战争结束后,我方八十头战象也倒在了血泊当中。在人们清算这些战象尸体的时候,欣喜地发现一头浑身是血的公象还活着,它就是“最后一头战象”。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书写课题。你们在笔记本上写,老师在黑板上写,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师生写课题)
师:课前大家对这篇课文进行了预习,下面请大家快速看一下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
(学生阅读课文后概括,教师指点。)
师:刚才同学在说的进程当中都提到了一些主要的情节,谁能用最简练的语言说—说其中的一个情节?
生:课文写了嘎羧重披战甲来到了打洛江畔与自己曾浴血奋战的战友一起同眠。
师:我们先来看第—个情节,他说嘎羧重披战甲,同意吗?
生:同意。
师:战甲是保护身体的盔甲,而嘎羧披的是什么呢?
生:嘎羧披挂的是象鞍,可以说它是重披象鞍。
师:真好,我们就用他所说的这个词语。(板书:重披象鞍)一个“重”字,就把26年前和26年后的事联系起来了,语言多正确呀。那其他情节呢,刚才他还说了回到打洛江畔,这个情节你能像这样概括一下吗?
生:应当是“再回战场”。
师:你为什么要用“再”字?
生:由于它已第二次回到战场。
师:多好啊,用词也特别正确。
生:它光荣回归。
师:这位同学特别会概括,他读懂了嘎羧的行动,光荣回往。(板书:光荣回归)我们再来看,这三个情节是嘎羧在临终前所做的事,那它在26年前战争结束以后幸存下来这个情节,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吗?
生:英雄垂暮。
师: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生:九死一生。
师:在战争结束后,嘎羧幸存下来这个情节,我们能不能这样来概括呢?战后——
生:战后幸存。
师:真好,我们就用她所说的“战后幸存”。(板书:战后幸存)你们看,这么长的课文经过我们的思考、概括,就提炼出了这四个主要的情节,值得积累下来吗?
生:值得。
师:我看我们班大部份同学都已把这四个词语抄写在笔记本上了,真会学习!同学们,假如你写完了,可以把这四个情节联系起来,用简练的语言再把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说一说。先自己练一练。(生练习)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抗日战争中唯一幸存下来的一头战象嘎羧, 26年后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来到曾和战友奋战的战场,最后光荣地将自己掩埋的事。
师:这篇文章是长课文,又是小说,我们今后在概括小说主要内容的时候可以捉住主要情节或事件用简练的语言来进行概括。
此片段,老师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学生的回答都较繁复,要么抓不住主要的说,要么就面面俱到,重复啰嗦。此时,老师就引导孩子抓住主要的情节来概括,并用四字词语来概括。顿时,孩子们活跃起来了,你说一个情节,我说一个情节,最后,把课文的主要内容都概括出来了。
本文是第十一册第七组的一篇精读课文。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是本组课文的编排目的之一。本文是一篇小说,要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准确的概括主要内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张老师,教学生用“抓住主要情节”这个方法来概括,一下子,化整为零,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同时也大大提高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这一片段,充分展示张老师的引导技巧之高超,指点学法之到位。
二、总结写作方法,学一课得一法
片段2:
师:让我们再往返顾一下嘎羧最后的生命历程吧。一日做兵士,终生为战士,嘎羧26年后,忘不了它的象鞍。你来给大家读读。(音乐起)
(生配乐读重点段一)
师:26年了,它也忘不了曾浴血搏杀的战场,谁给大家读读。
(生配乐读重点段二)
师:同学们,最后嘎羧和战友们躺在了一起。嘎羧逝往了,它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静静地想,也能够跟同桌交换交换。
生:它留给我们的是它的善良和忠实。
生:它留给我们的是和平,由于它和它的战友用生命保护了这片土地,保卫了和平。
师:它在祈祷和平啊!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对嘎羧的形象就理解到这里,相信通过下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它会有更加深进的熟悉。作者表面上是在写动物,实在更是在写他内心的这份情感啊!难怪作者这样说——(投影出示:“美好的情感并非人类专有,在特定的环境下,很多动物也会表现出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怀,这类情怀震动心灵,荡涤灵魂。——沈石溪)一起读。
(生齐读)
师:同学们,除对嘎羧的形象有这样的熟悉外,在写法上我们又有怎样的收获呢?
生:我们要重视人物的动作、情感和声音,还有神态。
这个片段是学生学完了课文的主体部分,老师回顾文章整体,总结写作方法。首先,出示段描写嘎唆动作、神态、声音的三段话,让学生默读,发现写作方法,感受嘎唆的内心想法。最后,老师总结:动物没有人类所发明的表达方式,但是作者通过对嘎唆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嘎唆就像一位战士,深深震撼着我们。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但是,就教给了孩子很好、很实在的写作方法,这无疑是很好的通过读写结合,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重视课内外结合,进行拓展阅读,初步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
片段3:
师:同学们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 生:沈石溪。
师:我们可以阅读他的《斑羚飞渡》《第七条猎狗》《红奶羊》《虎女蒲公英》;一定会更深进了解刚才读的那句话。
师:我们看做业。第一项,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必做)。第二项写出主要内容(必做)。第三项,阅读沈石溪的作品(选做)。从他的作品当中我们感受他带给我们的人性的优点和生命的亮点。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外此片段,是张老师对这节课的拓展,很好的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读整本的书,这无疑是对学生一种很好的引导,更好地体现大语文观。
俗话说:“不懂笔墨不读书。”张老师,在这节课结束之前,问学生:“你们这节课,都做了笔记了吗?把自己认为重要的记下来,留下阅读的痕迹,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做到这一点。”
對于高年级的学生,学会做笔记,无疑是一种很重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是孩子必须掌握的一种学习技能。如果老师能长期坚持这样要求孩子,必定会使孩子受益终生。
纵观整节课,张龙老师无疑是一位出色的“渔夫”,他始终扮演着一个优秀的课堂“引导者”的角色,潜移默化地教给了学生很重要的学习方法,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重要作用,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如果老师们都能坚持当一位课堂“引导者”,那么,我们的学生将是最大的得益者!
四、结束语
观念决定策略,策略决定成败。如今,课改马上要踏进第十个年头了,只可惜我们的老师“授之以鱼”的现象却比比皆是,这无疑是课改前进道路上一块巨大的绊脚石。课改要取得更大的成果,就得看身为一线老师的我们,是否胜任“渔夫”这个角色,只要我们转变观念,坚持“授之以渔”,必定能大大推进课改的进程,也必定能让我们的孩子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老子》,饶尚宽(译注),中华书局出版;
[3]《教师教学用书》(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河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