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古瓮颂》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mx7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8世纪下半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国文学界掀起一股反抗当时的贵族社会,启蒙时代政治规范及自然经济科学理性化的浪漫主义文学风潮。其中浪漫主义文学派代表人物青年作家约翰·济慈在当时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以其一首享誉百年的赞美诗——《希腊古瓮颂》博得众彩,广为流传,永恒醇美。本文通过该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主题,及写作修辞手法等方面的浅析,力图将作者后期杰出赞美诗之唯美而又浪漫、隽永却亦纠缠于现实矛盾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对其作品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及欣赏。
  关键词:永恒 否定能力 浪漫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
  
  一 约翰·济慈及其作品特点
  约翰·济慈,英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与拜伦和雪莱一起被称作浪漫主义时期的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他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造出无数呈现唯美画卷般的诗歌。虽然他的作品曾备受争议,而真正的作品是由时间和历史来界定其价值的。济慈的作品中不朽的艺术价值在他死后不仅被流传,而对后世的英国文学界仍然有广泛的影响力。他的诗歌以高贵唯美的语言和强烈的画面感为特点,特别是他那一系列的赞美诗本身就是无数盛开的郁金香,使人浓郁迷醉,愈久弥香。
  二 《希腊古瓮颂》的浪漫与唯美
  《希腊古瓮颂》写于1819年,发表于1820年,是济慈包括《圣艾格尼丝之夜》、《夜莺颂》和《致秋天》等五首写于1819年最伟大的赞美诗之一。跟其他五首一样,《希腊古瓮颂》展示了由济慈自己创造的新诗体。因为“过去的赞美诗诗体在写作格式上不能让人满意”。在1819年,济慈试着写作十四行诗时发现,这些诗歌不能满足他的目的,因为在他认为应该出现某个音调的时候,节奏总是出问题。当他从事赞美诗创作的时候,他发现赞美诗的诗体运用标准“品达”风格不足以胜任用来讨论哲学。因此济慈提出他自己的赞美诗格式,就是在赞美诗中引用第二人称,这就出现了诗人与物品之间拟人般的对话。
  他把这首诗分为五个部分,每部分有十行,每部分前四行是莎士比亚风格的四行诗,而后六行则遵循弥尔顿风格的六行诗格式。每部分描画出希腊古瓮上不同的场景,诗人凝视着古瓮上栩栩如生的画面,仿佛来到古希腊的古老传说——敦陂和阿卡狄谷地人神共处的那种奇瑰的生活,即古希腊人田园诗般的生活。那是一个何等纯洁、何等美丽、何等自由、何等欢乐的世界啊!那里树木长青,鲜花盛开,人们欢乐地歌唱、跳舞,姣美的少男少女无拘无束地恋爱,到处充满狂热、幸福的气氛!诗人被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为这种生活唱起赞歌。
  希腊古瓮颂的主要灵感来自于英国不列颠博物馆所藏的古希腊大理石雕刻。另外,这首华丽的诗歌还受了好友英国史学画家本杰明·黑顿希腊艺术作品的影印集的影响。
  诗歌开篇,作者直接以“你”这个第二人称,亲切地把古瓮作为可以对话的人,进入古瓮的世界,叙述出与古瓮初次相见时,就那么沉静,寂寞使人迷醉的像新娘一样的身影。紧跟着,诗人再称他是经历了漫长而悄无声息地成长的被收养的孩子。古瓮由原石到雕塑成形,默默地出自艺术家之手,从未有人同他说话,而他只能沉默在历史的长河中。时间也只在他身上留下些许痕迹,他有与人类相比永恒的生命。这样的生命见证着多少古老的故事!那些在时间以外的,甚至从神的时代开始的故事。古瓮上的图画实际上是描述了希腊酒神节的欢庆场面。诗人的思想由此散发开来。因此,如花般瑰丽的故事镌刻缭绕在“你”的身体上,不管是女神还是人类,是在传说中有着人间仙境美称的希腊峡谷“Tempe”,还是古希腊世外桃源“Arcady”。
  接下来,最后三行不仅是描写了一些古朴的刻画,更是用了比较强烈的语势,用三个问号引出实际上是三个惊叹的热烈场面。再加上排比的句式,更是让这些人物逼真了起来,像一枚枚跳脱的音符,在人们的思想里构成火热甜蜜的热歌。少女举止仓皇羞怯,而男人或者是神祗有力地追逐,四肢的舞动加上风笛、鼓铙,这是狂欢的盛宴,鼓动心弦。
  承接第一部分的启示,诗歌的第二部分里,诗人仍用了大量客观事物人格化修辞手法,华丽的辞藻,开始用细腻的笔法勾勒这似苦实甜、美丽的爱情追逐。优美的旋律动态地表现出诗歌当中不仅有人物,还有声音,诗中的似是而非的隽语(paradox)暗示描绘的旋律是不可听的,那是一种心灵的渴望,那旋律耳朵听不见,只有灵魂才能承载,只有那心怀美好爱情憧憬的少年,才能吹奏出来;连古瓮上画面中的树木听见了,也能获得永恒的青春,不会掉落一片叶子,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
  苍翠的树下,初尝爱情的少年,鲁莽的小伙子,心怀悸动地靠近心爱的姑娘,小心翼翼地靠近她飘逸的黑发、柔软的耳朵。然而,此时诗人笔锋一转,“never canst thou kiss”——少年却永远吻不上。因为,在瓮上,他们的距离将永不能改变,但诗人却不让少年放弃,因为“she can not fade”她永远不会褪色,你也永远将爱下去,青春的闪亮会永远停驻,她会如现在一样永远年轻漂亮。
  第三部分,更是让整个鲜活的场面臻于完美,所有情景超脱时间的限制,用了多个“forever”作排比,加强语势,更着重地表达出年轻的爱情多么热烈,不仅仅活在了时间之外,也跳脱出画幅这样空间的限制,被誉为“现代诗的艺术灵感”,也将整个诗篇推向第一个高潮。
  三 诗人的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激发出超现实主义的浪漫情结
  诗人迤逦的冥想不管是多么的遐思无限,引人心中激情澎湃,却始终摆脱不了现实的逻辑,与古瓮上静态的画面精心对应,丝丝入扣。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济慈是一位不那么“规矩”的诗人,他常常在不经意间涌现无数灵感和好的作品,他的作品也常常不受客观事物和作品对象的限制,甚至出现天马行空的美丽想象。可这首诗的前半段却与现实紧紧暗扣。他没有让画上的少年最终追上心仪的少女,是跟他当时的心境不无关系的吧。济慈生于1795年,这首诗的落款是在1819年5月,而这首诗的确切创作时间确实不可考了。1818年秋,当时二十三岁的济慈刚刚经历了母亲因肺结核辞世的伤痛,弟弟因感染肺结核病情也越来越严重,搬到朋友查尔斯·布朗家住不久,认识了邻居芬尼一家,芬尼当时还是个18岁的小姑娘,但由于当时英国正处于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时期,芬尼也许受家庭影响颇深,虽然不怎么特别漂亮,但却聪明善良,特别爱打扮,喜欢跟自己的爱慕者一起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渐渐地,聪明善良的芬尼吸引了济慈的视线,济慈爱上了这位小他五岁的姑娘。但济慈当时还只是位贫穷的诗人,并不很出名。而年轻的姑娘又有很多仰慕者。这段感情里主人公年少轻狂,甜蜜中带着苦涩,困扰着诗人这颗敏感多愁的心。仿佛春光明媚,却又有一团拂不去的云,让感情的天空时而晴,时而雨。济慈诗中的不完美,就是他心境的现实写照。因此,我们还可以看出,济慈仍对自己是很有信心的,整首诗的基调也相当地明快热情。最能体现这点的就是诗歌无时无刻不在突出和呈现的“forever”——“永恒”。诗歌创造了古瓮的唯美,而诗歌的唯美要归功于永恒不变的青春和爱情。诗人是否也会拥有像瓮上少年那般对爱情的执着?
  四 诗人超现实的理想与无法摆脱的资产阶级观点既矛盾又重合
  经过第一部分的起,第二、三部分的承,第四部分,忽地一转,画面像电影里长镜头的拉伸一样,由近推远,画面流动到清晨的小镇,人们前往祭祀的场景上,诗人有意跳过婚后的生活与死亡的终结,将所有的人物勾勒成一幅乡村远景图。清晨,虔诚的人们赶去祭祀。祭品小母牛仰天长哞,跟着祭司大人,仿佛表达献身的决心。在诗人的笔下,不见一点悲伤。诗中城堡、小镇、山村,一切都是诗人的臆想,挑战着现实与非现实的界限,存在于艺术之中。因此,此部分诗歌当中,最后的问题,是谁也没法解答的。关于古瓮上未出现的画面,则很有可能是诗人受到同期展出的拉斐尔的画作《The Sacrifice at Lystr》给的启示,予以联想阐释出一幅立体而生动的画面。
  诗人仍用对话的形式描述古瓮的唯美与“永恒”的谎言,而最后两行的内容极具争议,因为该诗正式发表于1820年,但之前出现在济慈朋友手抄本中时并没有最后的两句中的双引号。而这个“ye”在正式出版的文章里,看来是指读者们。
  “Beauty is truth,truth beauty,”-that is all Ye know on earth,and all ye need to know.
  “美即是真,真即是美”,这就包括你们所知道和该知道的一切——查良铮译。
  其实,正式发表后的文章最后一部分的精彩之处,正是一语三关的启示,不仅如诗词中一样告诉读者:“‘美即是真,真即是美’,这就包括你们所知道和该知道的一切”,也点出作为诗人及诗人自己的理解。这还要从济慈的文章特点说起。济慈曾提出一个诗学概念“Negative Capability”——否定能力,这首《希腊古瓮颂》极明显地表达济慈这个观点。关于“Negative Capability”,济慈在1817年12月21日给他的两个弟弟的信中提出这个概念。他在信中与弟弟探讨诗艺时说:“在思想上我弄清了一些问题,使我忽然感到是什么品质能使人在文学上有所成就的。莎士比亚就高度地具有这种品质,我指的是capability。就是说,这种能力禁得起不安、迷惘、怀疑,而不使人烦躁地要去弄清事实,找出道理。”铺成开来,细细体味,济慈所要表达的意思:不安、迷惘、怀疑,都是主观精神状态。在现实面前保持“无为”的状态,等待真实。不管济慈的主观思想如何判定,但抛却不安、迷惘、怀疑等主观情绪,再投入到对客观真实的某种事物,毫无保留地喜爱和赞美中来,似乎如此地专注才可以彻底发现其中最不为人知的魅力,以求唯美与浪漫。
  诗人真的能够摆脱现实的纷扰与束缚么?诗歌开篇,人称“你”的引入,仿佛诗人抛却了自身的肉体,灵魂也走入了古瓮的世界,故事也好,画卷也罢,似乎生命也得到了洗涤。现实与意境如此完美地统一了。然而诗歌最后,用“woe”——“悲伤”一词委婉地叹息人类短暂的生命;诗人仿佛也只能站在永恒的时间与空间里,见证人类短暂的一生——“Thou shalt remain,in midst of other woe”,才能发现生命的真实和美丽。不难看出诗人此刻并不能纯粹地表达“美丽就是真实,真实而美丽”。这又是不是诗人另一种逃避现实,安抚自己心灵的方式?诗人处于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时代,工业大生产孕育着许多资本主义现实思想,冲击着旧时代封建贵族糜腐安逸的梦境,意境与现实之间,追求与所得之间,诗人挣扎与探求之中,孕育着不可能摆脱的新资产阶级思想萌芽与唯美华丽的作品之间。就在这样的重重矛盾如簇簇冰棱的雪山之上,诗歌像是天山的雪莲,被皎洁的冰雪映衬得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 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版。
   [2] 冯翠华:《英语修辞大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
   [3] 常耀信:《英美文学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 王佐良:《英国诗史》,译林出版社,1997年版。
   [5] [DB/OL].http:http://en.wikipedia.org/wiki/Romanticism.
   [6] Horace Elisha Scudder.The Complete Poetical Works and Letters of John Keats[C].Boston:Riverside Press(1899).
   [7] Liu Wei.A Pilgrimage to the Palace of Poetry[J].CONTEMPORAR POETRY.2006:43·44.156-180.
  
   作者简介:陈梅,女,1966—,四川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语言文学,工作单位: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金色笔记》是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成功之作,也被评论界认为是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著作之一。小说主要刻画了两类性格反差极大的女性:一类是以玛丽安为代表的“传统女性”,一类是以安娜和其好友莫莉为代表的“自由女性”,这两类女性虽然都有对生活的追求,但却处于完全不同的生活理念之下,因而经历了不同的坎坷。本文将分析这两类性格异的女性,并指出这两类女性所代表的深刻含义。  关键词:《金色笔记》 女性
期刊
摘要戏剧大师曹禺采用话剧这一西方艺术形式,广泛借鉴外国戏剧艺术的技巧、方法并吸取其艺术精神。其中,《雷雨》等带有命运色彩的悲剧杰作受到西方命运悲剧尤其是希腊悲剧的影响。但是,这只是曹禺创作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更为根本的决定性的因素是曹禺自己独特的创造。他在现实主义美学、悲剧中“命运”观念的处理上都有突破与创新。而他最根本的创新之处是把外来的艺术养料进行了民族化的创造。  关键词:曹禺 命运观念 民
期刊
摘要多丽丝·莱辛在《金色笔记》中塑造了拥有明确女性意识的女性形象安娜,她在摆脱了家庭束缚获取自身独立平等的存在之后,却陷入了更多的困境之中。莱辛借此对女性解放进行了探索,认为女性最终的解放不仅仅是走出家庭获取独立平等,而是必须与整个社会的解放密切联系。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 《金色笔记》 女性解放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娜拉以巨大的力量和勇气摔门
期刊
摘要张爱玲在小说创作中,善于在运用传统叙事技巧时植入现代技巧,同时改造复活中国文学的传统手法,不仅使现代技巧借助传统形式获得读者的认同,更重要的是使传统叙事技巧获得了崭新的生命,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巧妙对接,为小说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 传统技巧 现代技巧 植入 复活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张爱玲从小熟谙古典章回小说,同时对以毛姆、威尔斯等为代表的西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海明威小说《白象似的群山》的文本分析,对作品叙事中的文本空白和不定点进行了梳理和辨析,显示出“冰山理论”作为一种现代叙事手法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构筑作品意义的典型特色,同时揭示出现代文学作品中对于客体世界确定性与主体世界模糊性之间叙述张力的多角度呈现。  关键词:“冰山理论” 叙事手法 不定点 文本空白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
期刊
摘要威廉·福克纳是美国二十世纪著名的小说家,是美国南方文学复兴的最杰出代表。他的作品生动地再现了美国南方贵族的没落与衰败,《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就是这样一部短篇小说,它记述了南方某贵族家族中最后一个成员艾米丽小姐一生悲苦的生活。本文旨在结合小说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内容,立足于人本主义的自我理论去体会《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把艾米丽当成一个普通的女人去分析玫瑰的意义。  关键词:玫瑰 尊严 爱情 渴望 普通
期刊
摘要无基感和孤独感是贯穿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与《老人与海》两部著作的感情基调,而以两位文学巨匠的作品为鉴,可以透视美国文化与社会的发展史。本文通过分析两部小说的主人公桑提亚哥和哈克贝利·费恩,对比了他们内心世界活动的共性和个性。  关键词:无基 孤独 幸福 伙伴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1884年,马克·吐温出版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1952年,海明威出版了《老
期刊
摘要本文以艾米莉·狄金森的《要造就一片草原》等诗歌为例,分析其在意象使用方面的大胆创新,指出狄金森虽然受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的影响,却领先时代成为现代派诗歌的先驱,虽然迷恋死亡主题,但绝不是悲观的浪漫主义诗人。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 意象 浪漫主义 现代派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18世纪末开始,受英国文学传统的影响,年轻的美国作家开始了富有美国特色的浪漫主义之旅。在诗
期刊
摘要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美国著名作家赛珍珠文学作品的主要特征。赛珍珠是提倡女性解放的先驱之一,也是美国历史上颇有争议的女性主义作家。本文旨在从文化视角探讨赛珍珠《大地》中塑造的女主人公阿兰的形象,从而体现她对中国传统女性的关注和对当时男性主义至上的社会观念的有力抨击。小说不但推动了当时及后来的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也试图为当今的跨国、跨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赛珍珠 《大地》 中
期刊
摘要托尔斯泰晚期创作的《伊凡·伊里奇之死》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作品主要描写了一个一生顺利而平庸的官吏——伊凡·伊里奇因意外摔伤而被更多人“体面的关心”而自我怀疑致死。作品描写了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虚伪而冷酷的关系,揭露了社会的畸形发展对人性的压制。  关键词:短篇小说 虚伪 死亡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短篇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是俄罗斯著名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