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堂中绽放情感之花,收获成功硕果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wenjun1984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伟大诗人拜伦说:“激情是诗的粮食,诗的薪火。”没有激情,就没有诗歌。同样在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没有激情,就失去了教学的原动力,课堂没有激情,就失去了生命力。因此,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语文课要靠熏陶感染,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在师生与文本的对话中去和作者在情感上发生共鸣,从而让他们去感悟生活的真谛和生命的价值。
  一、以教师深情的表演,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自己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与教师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1、精心设计自己的课堂语言,以自己饱含情感的课堂语言去激励学生的情感。“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应积极营造一种以情夺人、为之一惊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情趣。在讲课过程中,教师要动情、引情、学生才会入情、抒情,充分发挥情感的信号功能。在执教《背影》时,导语是这样设计的:提到中国现代文学,不能不提到朱自清先生;提到朱自清先生,不能不提到《背影》这篇散文。朱自清到北京去求学,父亲在浦口车站为儿子送行,他蹒跚越过栅栏的背影给朱自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他对父亲的背影作了仔细的观察,终于在泪光莹然中写成了歌颂父爱的《背影》一文。文章一发表,朱自清迅即把样书寄回家中。父亲读罢此文,感动不已。文中写出的父子之爱真挚、深沉,是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同时这爱也辛酸、悲凉,含有在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如此导语,怎能不引起学生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
  2、教师要展示自己的体态表情,以自己饱含情感的体态语言去激励学生的感情。教师都有同感,学生喜欢多才多艺的老师。在课堂上,那种用一副“铁板的脸”、一双“古板的眼”、一颗“冰冷的心”去对待学生的老师,永远不会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敬。但现在往往有的老师过于含蓄,不敢过份地表现自己,所以表现得很平淡。其实,大胆的体态表情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长时间地吸引学生的眼球。曾经听过一位优秀教师执教苏轼的《水调歌头》一课,他先作范读,只见他时而抚胸,时而顿首,时而用手捋须,时而抬头长吟。此时,教师陶醉了,学生也陶醉了,如此饱含情感的体态语言怎能不激励学生的感情。
  二、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激起学生的学习激情
  1.适当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于漪曾经说过:“在语文课堂上如果45分钟都是一个调子,平铺直叙,像流水淌、淌、淌,学生也会感到乏味,打不起精神。”如果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蒹葭》文章的内容很单调乏味,无非是主人公不断寻找自己理想中的对象,却怎么也找不到。怎么让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呢?在学生反复朗读诗歌的基础上,适时地播放电视剧《在水一方》的主题曲,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在音乐中投入地思考品味。
  2.充分发挥多媒体组合的优势,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活动,替代老师表达不出的感情。根据人类认识的规律,要充分提高学习效率,必须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那么就有必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去直观地表达出教师无法言说的感情。在教学《蒹葭》时,先用电脑播放了歌曲《在水一方》,并配上了画面。学生听着哀怨委婉的音乐,看着苍茫凄凉的芦苇和水面,已完全沉浸在作者的诗中,陶醉在诗歌的意境中。
  三、有效调动学生的感情,领悟课文的真情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故事性强,文质兼备,富有极大的感染力与情感性。这种情感渗透于课文的字里行间,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激起学生的情感。
  1、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好的作品都有优美的艺术境界,境界就是作者描绘的、包含深意的艺术形象。艺术境界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不仅诗、词中有境界,小说、散文、戏剧中也有。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境界,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当学生随着作者的文笔领略《沁园春·雪》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时,给学生以包举天地、雄浑一气的壮美感;《紫藤萝瀑布》里那“张满了帆”的紫藤萝花,帆是小小的,“舱”是尖尖的,“帆”色上浅下深,过渡柔和,“船舱”贮满琼浆,闻之醉人,这是紫藤萝给学生的优美感;《故乡》里那“阴晦”的天气、“苍黄”的天色、“呜呜”的冷风、“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活画出一幅死寂般的故乡冬景图,读后不禁让学生有种悲凉浮上心头。
  2、用作品中的情感打动学生的心灵。凡是感人的作品中都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法国文学家狄德罗说过:“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所以能使人爱读或流传不衰,不仅因其语言文字美,更重要的是情感动人。如,《过零丁洋》中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救国之情;《己亥杂诗》中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之情;《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先主刘备的怀念之情;等等。可以说,课文、教材提供的是丰富饱满、异彩纷呈的情感海洋。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进入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培养他们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没有情感的课堂教学是一杯白开水,而融进情感,课堂教学就像白开水里放了茶叶,回味无穷。
其他文献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以其强有力的冲击力,促使教师去思考课堂的本真和教育的真正意义。在重新审视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时,结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在为学生设计教学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做法。  一、在课堂开始时精心设计导语,让学生想学  新课程实施强调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经验与体验,激发学生对新内容的探究热情和认知欲望。上课伊始,要使教材内容切合学生心理,激起学生的联想和创意,精心设计导语十分必
期刊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说的这句话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这只是授予“鱼”。而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授予“渔”,即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方法。  首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从要求学生写好一个字,说好一句话,读懂一篇文章入手,让学生们体会文字之美,体会说话的艺术,欣赏美文的魅力,领略汉文化,深究汉文化,从而产生求知欲,
期刊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课堂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以往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口的单一授课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需求,继之兴起的是一种崭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现代化教学理论指导下,充分运用多媒体图文、声像的功能进行教学活动,语文课堂教学也不例外。  众所周知,任何新鲜事物的普及都是有一个过程的。对于这类利用按钮指挥的教学模式,开始有些恐慌,但时间一久,便能熟练操控了。下面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远教资源
期刊
经常听到学生说:“语文课有什么好听的,从小学到初中,语文都是老一套,读课文,学字词,分析课文结构,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枯燥乏味,不感兴趣。”听到学生这样说,每个语文老师都应该感到惭愧,为什么教师在课堂上口若悬河而学生却昏昏欲睡?为什么精心准备的课堂学生却觉得枯燥乏味?到底应该怎样做,才能夺回语文课堂的阵地,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主动学习呢?这是最考验每个语文教师的。两千年前的“文圣”孔子就曾
期刊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关键在于是否充分考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否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  一、告诉学生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所要达到的标准和结果,是教学活动的目的所在。课堂教学中有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制定得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效率。作为教师要
期刊
课堂提问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教师的提问能力、所问问题的质量都会直接影响课堂学习活动的展开,进而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那么怎样使课堂提问更有效呢?  一、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讲,只有他感兴趣的东西才会使其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从他们的心理特点来说,更易被自己的兴趣所支配。而富有艺术的提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选择
期刊
传统教育有“三个中心论”,那就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知识为中心。整个一堂课,都是按照老师设计好的框架展开的。学生只是像“道具”一样,被动地配合。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适应语文新课程改革,教师的教学行为要趋向人文化,以人为本。“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理念。
期刊
古人对阅读与写作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训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也。”而教师却不能将学生的写作完全系于学生的自我阅读上。要学会“铸器”,在“销铜”的同时就要注重“铸器”的引导。作为语文教师,阅读教学时不能仅靠学生自由阅读,而要引导分析,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练习。  课文就是学生作文的一个模板
期刊
话题作文是由一个话题引出内容宽泛、形式自由、带有作者思想感情和独到见解的自由作文,这种形式鼓励了考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适应了新课程标准“以人为本”的育人思想和发展要求,因而成为全国各省市近几年中考作文的首选形式。而且,考场作文不同于平时习作训练,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但是,相当多的考生由于紧张,在考场上无所适从,不知所云,最后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那么,考生如何来解决这一问题呢?现在,笔者将
期刊
唐诗中的“万千”多是虚指,不是精确的计算,而是妙用数词的修辞。“万千”一经入诗,便变得生气活现,斑斓多姿,便获得了美学效果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万千”绘景物。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送梓州李使君》)诗句妙用“万”“千”,互文见义,极有气势:万壑千山,到处是参天的大树,到处是杜鹃的啼声。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读来使人恍如置身其间,大有耳目应接不暇之感。这两句气象阔大,神韵俊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