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产、教”融合策略研究与实践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jiu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要求[1],落实高职院校向社会提供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社会责任,以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220kV智能变电站实训基地”为例,探索实践实训基地“产教”融合策略。通过校企合作,打造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最终实现为电力系统输出优秀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关    键   词]  实训基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技能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7-0082-02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以下简称“职教二十条”)明确要求,到2022年,要推动建设30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实训基地[1]。2020年“互联网+职业教育”上了热潮,也成为“产、教”融合的重要助力。
   我校“220kV智能变电站实训基地”,借助“互联网+”手段、虚拟仿真结合等方式,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最终目标,密切联系企业,通过“教培结合、双向交流”开展专业人才培养、企业员工岗位技能培训、技术服务等。本文总结我校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建设中的经验和探索,提出了电力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路径和策略,期待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提供重要素材。
   一、实训基地“产、教”融合的必要性
   (一)电力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强调,职业教育要精准服务区域发展需求,服务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求,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
   电力行业,作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对工作人员技能要求高,生产分工精细化、标准化。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技能型人才,因此必须实现学习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对接岗位标准[2]。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深入生产一线实践学习,但电力企业具有生产过程复杂、社会责任重大、职业安全要求高等特点,难以实现。
   (二)“双师”型教师培养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双师型”教师资格标准、培养培训、管理等做出了明确规定。《方案》指出“双师型”教师应为“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提出将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进一步落实教师下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践、轮训制度[3]。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毕业于各高校,多从事理论知识研究,无现场工作经验,专业技能相对薄弱。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利于教师的培养,为教师提供实训基地实践、轮训条件,不出校门就能实现技能水平的提高。校内教师与企业专家的配合中,切实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二、实训基地硬件基础
   我校建成的河南省财政支持项目“220kV智能变电站实训基地”,最大限度地还原了真实的生产现场环境。实训基地内一次、二次部分设备全部采用与现场同步的真实设备。一次设备不带电,可以完成一次设备的检修及操作;利用仿真元件产生模拟电流、电压送入二次设备;同时可模拟正常运行、异常运行、故障等各种运行工况,检测一次、二次设备运行状态,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变电站与电网系统生产环境。依托“220kV智能变电站实训基地”,可以完成变电运行、变电检修、变电站值班员、继电保护等相关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及企业员工培训。实训基地还原度高,学员快速进入岗位角色,有利于学生(学员)开展基于工作任务的实践教学活动,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岗位。同时可以承担企业培训与合作,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供了重要的硬件基础。
   三、实训基地“产、教”融合的路径研究
   (一)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应吸纳企业专家进入实训基地,将现场的标准化工作流程及工作管理制度带入实训基地,并能实时跟踪企业生产了解岗位需求,及时吸纳“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到人才培养方案、实训项目开发、实训教材开发、教学团队培养等环节。
   校内教师与企业专家的配合中,切实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同时,校内教师与企业教师共同参与校内实践教学和企业培训及对外社会服务培训,理实结合,相赠相长,同时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实践项目开发
   深度调研行业和企业关于各专业电力技能型人才的要求,邀请企业专家到我校实训基地,结合在校生学习背景及企业需求制定实训基地内相关实践类课程标准,开发基于工作任务的实践项目[4]。开发“分层分级”的实训/培训包,适应于不同阶层的培训对象,并为2~3个有意向合作的企业定制、开发培训课程。
   (三)“互联网+”资源共享
   1.实训基地内设备信息化
   依托智慧校园,实训基地内WIFI全覆盖,为实训基地内重要、典型设备制作多媒体资源用于展示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流程、调试方法等。在设备旁张贴二维码,学生随时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学习,获得信息化的自主学习机会,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基于职教云平台,开发基于工作任务的实践教学活动    深度调研行业和企业关于各专业电力技能型人才的要求,选定“某专业”为范本邀请行业专家一起制定课程标准并开发基于工作任务的实践教学项目。实训基地真实工作环境规范操作与线上虚拟仿真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教学活动通过职教云平台在线开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和高效共享。线上学生通过“模拟操作”“音频课堂”“案例训练”“闯关游戏”“在线测试”等项目实现学习、考核全过程。实践教学的线上平台共享,学生将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随时随地训练专业技能。
   3.搭建“互联网+”远程教学平台,推进校企协作共赢
   发挥我校在行业中的优势,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与企业联合开发或定制“专门化、开放性、有特色”的員工培训方案及课程,通过“互联网+”远程教学平台给予企业培训,同时可将现场的真实生产场景传送到校内教学课堂,学生可以在线感受工作氛围。另外,吸纳企业资深技术人员和专家,打破时空界限,运用录制微课、在线解答、远程现场互动等多种方式[5],使企业精英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让优质一线资源惠及更多学生。
   (四)服务行业与社会,提高社会影响力
   实训基地应积极做好社会服务工作,基地内承接企业培训、社会培训、行业竞赛、技能鉴定等工作,向培训合格的学员颁发技能证书。承办行业大会,加强校、企交流合作,提高实训基地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向企业、社会输出优质培训资源,为学校创收;吸引企业投资,实现“教培结合、双向交流”[6]。
   (五)搭建技能创新和技术研究服务平台
   实训基地致力于电力行业领域发展,院校教师联合企业专家做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研究。合力解决教学或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实现以研究带动实践教学、以实训成果服务企业,积极发挥高水平实训基地的智力支撑作用。
   四、实训基地继电保护员的培养案例
   (一)实训/培训项目开发
   1.师资队伍建设
   与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博电新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电力检修公司建立合作关系,聘用3名企业专家作为实训基地外聘教师。校内选用具有继电保护技师证且从事过现场实践经验两年以上的三名教师作为实训基地继电保护实践教学教师。实训基地教师每月进行技能切磋,相互提升技能水平和改进教学方法。同时,组织教师定期培训,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考核评价技能水平满足实训基地教学的教师可聘为实训基地实践教学教师。
   2.培训实训项目的开发
   企业专家与实训基地教师结合在校生学习背景及企业需求,及继电保护员国家职业标准及行业标准,开发分级式实训/培训包。将“220kV智能变电站实训基地”按照电压等级由低到高,针对二次系统实训/培训内容,开发分级式实训/培训包,将传统的实训/培训项目层次化、模块化改进。按照企业生产的岗位进行整合,逐一分析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关系,并结合职业资格等级标准进行分级,进而生成分级化的培训包。针对有意向的企业定制、开发专项培训项目。
   3.“互联网+”云培训
   利用“互联网+”技术,依托“职教云”完成在线开放的多样化的学习和考核,并与其他高职院校实现信息共享与交互,开展远程虚拟空间的教学。搭建“互联网+”远程教学平台,服务社会,与企业消除空间界限,企业专家可以远程为站内培训学员授课;远程培训学员也可参与、观摩变电站内教学活动。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打造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二)教学实施
   继电保护实践类课程,在实训基地的教学实施,首先应配置“双元”教师,即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其次学习过程即工作过程,学员扮演工作岗位角色,协同完成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严格按照现场生产流程进行;教师全程监控学生的工作情况,按照工作标准对现场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其中,为了考虑学习的重复性、操作的标准性,学生的角色扮演可轮换,两次完成工作,按照平均分计入考核评价。
   五、结语
   我校220kV智能变电站实训基地“产、教”融合策略研究与实践,有利于资源共享,校企双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电力系统输出优秀技能型人才。最终将完成打造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Z].2019-02-13.
   [2]周建松,陈正江.如何构建产业支撑高职教育发展新机制[J].中国高校科技,2019(8):61-65.
   [3]查吉德,李媛.把握职业教育改革方向推动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基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1):17-21.
   [4]刘文军,罗颖.智能制造背景下校企深度融合提升信息技术专业类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职业技术,2020(19):24-28.
   [5]谢锡锋.基于“互联网+”的产教融合创新实践[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1):54-57.
   [6]范真维.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发展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7):224-228.
  编辑 马燕萍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学元素,是高等职业院校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一个重要抓手。以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分析了该课程的定位和思政育人目标,从教师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充分挖掘思政元素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化课程教学方法、改进实践教学环节和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本课程的课程思政进行了设计和实践。  [关 键 词] 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思政;
期刊
[摘 要]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结合云南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丰富、学生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等显著特征,高职院校作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平台和重要场域,从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队伍建设、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课堂与课程教学、发挥第二课堂作用等方面着手,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以推进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云
期刊
[关 键 词] 高职;扩招;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3-0202-02   一、高职扩招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一)高职扩招为现代化经济建设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服务产业、面向市场,因此,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密切、对人才市场
期刊
[摘 要] 为了解决高职大规模扩招后所面临的复杂的教学工作,适应“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需求,以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为例,从办学历史、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发展思路以及“职业技能递增”式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通过毕业生和企业的反馈,“职业技能递增”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较好。  [关 键 词] 高职扩招;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培养;职业技能
期刊
[摘 要] 在不断推进“三教改革”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經成为高等职业院校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以H学院线上教学的整体情况为切入点,系统介绍H学院在线教学现状,包括在线课程、平台使用;着重探讨线上教学的质量问题,如部分教师现代化信息手段使用不灵活、线上教学方法陈旧、线上教学互动形式单一等方面存在的困境;同时指出,针对以上困境,应从加强线上直播利用率、完善教学设计、增加师生互动行为等方面
期刊
[摘 要]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建校时间短,基础比较薄弱,纵向课题申报起步较晚,存在以下问题:纵向课题总数偏少,其中高级别课题立项数少;纵向课题查新、查重不够严格,课题申报内容面窄;纵向课题过程监管不够到位;纵向课题合同经费到账率偏低;对纵向课题成果转化不够重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纵向课题管理的路径探索,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申报,帮助管理人员提升纵向课题管理水平。  [关 键 词] 纵
期刊
[摘 要] “微党课”作为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党课教育的创新形式,能打破传统党课形式单一、时间空间受限等瓶颈,对高职院校师生党员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以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微党课优势及作用、实践路径探索和思考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高职院校党课路径模式创新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微党课;高职院校;党员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期刊
[摘 要] 口语教学在英语师范生教学内容中非常重要,在日常英语学习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就目前阶段的英语师范教学实况而言,我国内地贫困地区的口语教学仍存在较多的推行漏洞。一些师范教师在教导学生时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應试教育,即教师占据英语师范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深刻把握文本内容进行有效性分析,向学生传递文本内核,而学生处于英语师范教学的被动地位,聚焦于通过机械记忆读背重难点,导致
期刊
[摘 要] 探索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以医药卫生类高职健美操分项课程为例,研究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教学路径与内容。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教学;健美操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7-0136-02   一、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
期刊
[摘 要] 以新建高校“广元中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现状与问题。阐述广元中核职业技术学院“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实践与创新。从培养目标、渠道、过程监管、激励机制、培养模式及取得的成效等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新建高校低成本、可实施的“双师型”教师分层分段培养模式。通过实践验证,从培养成效上体现“双师课堂”创新举措,“分层分段培养”模式的可实施性和优越性。  [关 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