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塘县塘边镇小学教研组工作的问题及建议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ceng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研组是学科教师群体进行教学研究的基本组织,是校本教研的最基本单元,其健全程度和工作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师的专业成长,直接关系着新课程的实施水平。我镇学校基础比较薄弱,教师素质相对而言较为逊色,这就更需要加强教研组工作,发挥群体力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 塘边镇小学 教研组 工作 问题 建议
  1 当前塘边镇教研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思想上不重视,教研观念陈旧。一些领导和教师对教学研究工作、提升教师业务能力、提高课程实施水平的作用认识不足,认为只要升学成绩好,教师的教学水平就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好。教学研究的价值取向模糊,指令性、应检式和跟风型教研在学校盛行。在一些教师眼中,教研就是一种对行政命令的执行,是完成校长布置的“任务”。一些教师视教研活动为“负担”,缺乏主动性、持久性、创新性,不是“我要求参与”,而是“安排参加”、“被迫参加”。被支配、被约束、被管制下的教研,难以激活一线教师的实践与创新热情。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不太清楚,对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还不十分明确。培训少和现行培训模式相对落后,阻碍了教师研究意识的培养和研究习惯的养成。
  1.2 理论功底薄弱,学习资料有限。教研活动中少见教育理论、专业文章的学习与学习心得体会交流。绝大多数学校没有阅览室,即使有些学校有"教师阅览室",一线教师也“没时间去”。一些学校图书室的图书相当陈旧,学校与教师很少购买教育理论类图书,即使想买,这类图书就算在县上新华书店也难见踪影,一般只是购买一些复习迎考资料。个别学校教学参考资料匮乏,在我镇十三所学校中虽有十所学校能上宽带网,但我们的教师都因为“没时间”而很难享用到互联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外出学习、观摩的机会少;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对会议精神的传达、学习成果的辐射与落实不到位。
  1.3 教学任务繁重,无暇顾及学习与教研。以本期为例,我镇共有小学生2424人,教师105人。从比例上看,似乎我们的教师已足够,可这些教师要分配到全镇10个小学校(教学点),因各学校学生少,班级多,这样分配下来,镇中心小学有887人,14个教学班,却仅有28个教师,每个教师每周近20节课,一些教师还要担任班主任;部分教师兼教学科多,既不专职也不专业,劳动强度大,教师身心疲惫。这样的教师也就根本无暇顾及学习和科研,即使教研组组织了教研活动,教师们也常常是敷衍了事。
  1.4 工作计划性不强,群体效益发挥不够。部分教研组的教研计划、教学计划流于形式,满足于应对上级的检查。计划的针对性、实用性不强,学情分析宏观,教学措施不具体,活动安排单一,缺乏专题研究。教研计划往往是组长一人制定,并没有经过全组教师的讨论。研究课题大而空,没有结合学校实际,常常“开题轰轰烈烈,中间冷冷清请,结尾马马虎虎”,开题报告中有近十人参与研究,事实上只是一个人全盘代劳,最后勉强结题。
  1.5 工作主动性弱,活动缺乏活力。一些教研组长对自己的职责不明确,等教务处的布置,等上级教研部门的通知,教研活动往往是“执行具体事务”。“问题意识差,交流对话少”,教师缺乏真正的协作与交流。对课的研讨浅层次,只讲长处,不谈不足,更没有质疑,教学反思乏力,教研组群体效益得不到发挥。即使有研讨也只是停留在“讨论”层面上,没有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活动中重视研究教材教法,轻视教师行为、学情的研究;重视知识传授的研究,轻视技能、方法指导的研讨;重视活动的开展,轻视经验的总结与资料的积累。有些集体备课变味,只备不研,成为一人备课众人用,一人主讲大家听。
  1.6 考评手段单一。缺乏形成性评价,一些学校和教师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学校常常把考试成绩作为考评的主要指标;一些学校直接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与教师的评优晋级挂钩,客观上强化了教学“以考试为中心”,助长了教师之间的教研“壁垒”。一些学校对教研组考核往往注重一些表面现象,注重检查教研组台账资料和出勤情况,忽略了对教研组研究氛围、活动成效、组内教师专业发展的关注。
  以上问题反映到课堂教学上,便会出现种种问题,比如,教学设计中学情预设不够明确;囿于教材,教法使用趋于传统;课堂上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激活学生思维;课堂教学存在形式主义;过于注重结果,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过程,等等。
  2 塘边镇教研组建设的几点建议
  2.1 领导重视,推动教研工作开展。学校领导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教研是教育教学动力源的思想,要为校本教研“出思想”、“建体系”、“立机制”;要积极参加教研组的活动,去听课评课,了解学校教研的真实情况,带领教师共同提高教研能力,与教师同成长;要给教师在进修、培训、理论学习等方面大开方便之门,为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时间、条件保障。
  发挥教研组长的组织协调作用。让思想进步、教学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乐于奉献、人际关系好的教师作为领头人,明确其职责,提高教研组长在组员中的地位和威信,提高教研组长的待遇,调动教研组长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上级教研部门——教研组长——一线教师“三位一体”的教研网络,使教研活动与教研管理系统化、具体化、规范化。要给教师减压,使他们从繁重的课务负担中解放出来,还教师学习、教研的时间与空间,让教师更多地感受到教研带来的益处。
  2.2 加强培训,从方法上予以指导。教研部门和学校要通过推荐读书目录、印发学习材料、组织通识和学科培训、进行专题研讨等方法,帮助教师明确新课程对教师个体、群体的基本要求,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教学研究观。业务员要实现角色的转换,淡化自上而下的教学管理职能,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教师教学和研究中的困难与问题,倾听他们的声音,进行面对面的观察、诊断、交流,实现有效指导,为教师提供真正的、他们所需要的支持和服务,帮助教研组成为学习型组织。举办教研组长培训班,提高其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教师培训主要采取案例教学的形式,以问题为核心,对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课程标准、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深入地讨论并对当前的教学进行反思,抓住具体过程和细节,借助翔实的资料,告诉教师教学工作应该怎么做,教学研究应该怎么搞,教研成果应该怎样呈现。   2.3 搭建平台,扩大教研的辐射面。将一些促动性大、指导性强的“好书美文”编印成册,将优秀课堂教学案例刻录成光盘,下发到教师手中,以丰富他们的学习内容和教研素材。通过优质课评选、教学案例评选、教学论文评选等一系列活动,为教师创造条件,展示他们的教学教研成果,邀请专家评点,让教师与专家、学者直接对话。实践证明,在专家引领下的教师之间的广泛交流,是提高校本教研能力的最有效、也是最重要的方式。
  组织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课改优秀教师组成巡回讲课团,实行“送教下乡”,并以课为素材展开研讨,让教师在自己学校便可以学到先进的课改经验,感受实实在在的教研活动。成立校本教研协作区,以“中心校”、“名校”为龙头,搭建不同学校之间,就教学教研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平等交流、成果共享的平台。多组织教师参加上级教学研讨会、观摩会,尽量减少二级传达的效益损耗,使我们农村教师直接受益。
  2.4 完善制度建设,突出重点工作。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以形成促进教研组健康发展的支持体系。如制订《教师教学要求执行细则》、《中小学(幼儿园)教研组工作条例》、《示范教研组条例》、《教师外出学习(听课)书面汇报制度》、《集体备课基本要求》、《听课评课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以规范日常教研工作。印发《教研组工作手册》,以规范教研组台账记录。把制度的建设和修改权交给教师,使制度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同时,增强计划的指导性和有效性。计划到组、落实到人,人手一份、公布上墙;要求每人每学期上一节研讨课、写两份教学反思;每学科组每周上一节公开课,有一个研究专题。并加强对计划执行情况的督查。
  笔者认为,“课例研究”、“教学反思”、“集体备课”应成为近阶段我镇教研组工作的重点。课例研究是反思、研讨、实践的最好载体。抓住具体的课堂实例搞教研,大家一起商量怎样把自己天天都干的事情干好,就会人人有话可说,有问题可谈;注意教、学、研的一体化。通过开展听课评课,加强同伴互助和合作,强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交流、对话与沟通,共同分享经验和成功。在课例研究中,不仅要研究教师如何“教”,还要研究学生如何“学”,更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使学生的学习能尽快由“被动”走向“主动”,实现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的根本转变;不仅要研究知识传授,还要研究技能、方法指导。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让教师一课一反思,记下课堂发生的事件,每次集体备课时首先讨论交流上周教后感,必要时请有关专家解难释疑。通过集体备课,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以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同时要求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来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
  2.5 以典型带动教研组群体建设。以评选“先进教研组”和“示范教研组”促进教研组建设。在“先进教研组”和“示范教研组”的评估中,一要强调教研组教师的群体素质的整体提高,这是优化教师队伍、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二要强调教师进取精神、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三要强调教研组切实可行的培养发展目标和计划,做到分步实施、分类推进、分层提高,要求组内每个教师都有明确的继续教育、专业发展的目标,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四要强调学习型组织的构建,有一个共同追求的有意义的学习目标,有良好的学习机制,做到资源共享,互相尊重、信任,善于听取和反馈意见,善于总结,有向同事学习的勇气,还应具备一定的交流技巧;五要强调教研活动学术氛围浓厚,引领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进行教育教学,以研究者眼光审视、分析解决教学实际中的问题,教研活动对教学改进起到了积极作用,活动扎实、富有成果。并将“先进教研组”和“示范教研组”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常规和工作经验形成书面文字,汇编成册,作为典型推广,推动教研组群体建设。
  2.6 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建立教研资源库。要把检测评估的指导思想建立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高学科素质的基准上,纠正唯“知识”、唯“升学”的误导。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加强对教学、教研全过程的检测评估,看看教师能否积极参与教研活动?能否在深钻教材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否查阅资料、补充教学内容?能否在集体研讨时,发表有个性的见解?能否博采众人之长,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及时反馈信息,随时调控。
  加强对教案学案、教学实录、教学故事、教育叙事、教学随笔、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素材等过程性研究成果的记录和收集,尽可能形成电子文档,建成电子资源库,供教师随时查阅。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复劳动,减轻教师的工作量,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去学习、去研讨,同时有利于促进校本教研深入开展,提升校本教研的层次(注:本文根据作者在2013年教研工作会上的发言整理)
其他文献
【摘 要】 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的读出文章来,是将书面语音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学生通过朗读,感知、体验课文的内容,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课文的重难点,使学习变的更加轻松。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好朗读法,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学生学习历史事半功倍。  【关键词】 朗读 历史教学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提倡新课改,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进行,历史课堂的模式也不断丰富,特别是多媒
期刊
【摘 要】 考前复习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环节,直接决定学生能否跨入更高一级的理想学校继续学习,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对初中语文考前复习通过例举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以供探讨。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考试 复习  九年的义务教育告一个段落,初中进入了最后决赛的复习阶段,复习搞得好坏,决定辛苦了九年的学生能否进入更高一级理想的学校继续学习。这时就不可再唱那“大考大玩”的调子,而是要投入
期刊
【摘 要】 传统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让学习者掌握学习技能、融入团结协作、提高做事效率。网络环境中的很多交互工具为学习者获得这些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往往被基于网络的交互水平所影响。本文通过对影响网络环境下异步交互的因素进行分析,剖析理论框架下的教学指导原则,达到优化教学模式,升级教学成果的目的。  【关键词】 中学教学 异步交互
期刊
技工学校的《机械制图》课是一门抽象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也是机械类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基础课。在刚开始教学时,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差,很难掌握教学内容。同时,大多数职校生理论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较低,碰到难懂、难学的概念,便产生了厌学、畏学的情绪。  作为中职校的机械制图课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逐步建立起空间想象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机械制图课
期刊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子》)。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和一个地方的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我利用节假日和工作之便对我区某山区乡镇的教育状况做了一个初步调查,通过走访座谈及简单问卷相结合的方式收集了一些相关信息,最终形成如下调查报告。  农村教育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重视的热点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山区的教育问题。这些关注的目光不仅仅来自政府机关、教育工
期刊
【摘 要】 初中化学新课标指出:“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德育教育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中学化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化学知识传授,忽视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对于化学教材史中的人文资源,没有很好地进行开发和利用,
期刊
“动”是孩子的天性,对刚步入校园的低年级孩子而言更是如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爱说怕写,易动难静。如何针对孩子们的这一特点,设计符合他们心理需要且乐而为之的作业,是一个能提高学习效率又有很大探讨价值的问题。对此,我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1 设计让学生有话可说的“动嘴”作业  低年级孩子天真活泼,乐于表达,但往往不得要领,不会说,说不好,即有表达的愿望但欠缺表达的能力。而口头表达能力的
期刊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作为小
期刊
【摘 要】 本文介绍我校联合家庭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施,使学生体质有所改善,促进了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激发了学生的体育积极性,促进了国民身体素质发展。  【关键词】 家校合作 健身意识 体质改善 体育积极性  中国教科院体卫艺研究中心主任吴键的《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行为调查》显示,学生最喜欢做的3件事是:上网聊天和游戏、听音乐、学唱歌和看电视,出去运动的不足30%。这一调查结果在假期中得到充分体现。
期刊
作为一名教师,我常常为学困生的滞后而苦恼,也常常为学困生的进步而高兴。虽然只要有班级的存在,就会出现学困生,我无时无刻不为学困生而担忧,担心他们落下,担心他们能否以合格的成绩顺利进入中学等。由于遗传因素、家庭原因、社会原因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了贪玩好耍、学习成绩低下、思想品德不良等学困生。怎样使学困生振作精神、奋发向上,改掉自己身上的坏毛病,成一名要求上进,主动好学的学生呢?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