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抑郁症时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患者分两组分别采取氟西汀和马普替林进行治疗,对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和肝肾功能进行检测。结果:氟西汀的副作用小于马普替林。结论: 氟西汀治疗抑郁症较马普替林有一定的优势。
关键词:抑郁症;氟西汀;马普替林【中图分类号】R97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4-0117-01
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精神疾病,并伴有一定身体器官的功能紊乱,是临床最常见的精神疾患之一。国际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威胁人类健康、增加经济负担的疾患将成为全球第2位 。近年来关于抑郁症的神经免疫病因学已被提出,目前研究发现细胞因子除了有介导免疫细胞相互传递信息的功能,在抑郁症发病机制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抑郁症患者血浆中某些细胞因子的含量增加,并且增加的细胞因子可作为抑郁症的种状态指标 。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1年1月到2014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患者,年龄22~58岁,本人或家属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符合DSM-Ⅳ抑郁发作诊断标准,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20分,抑郁自評量表标准分≥53分,没有严重躯体疾病,至少半年内未服用过免疫调节剂和激素制剂,近期无急慢性感染、创伤、炎症、发热及过敏史的患者纳入研究。共入组9O例,男性41例,女性49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氟西汀组男2O例,女25例,平均年龄(35.5±3.2)岁,平均病程(12.4±8.9)个月,平均住院次数(3.7±2.1)次;马普替林组男21例,女24例,平均年龄(37.7±4.1)岁,平均病程(12.0±6.9)个月,平均住院次数(3.1±1.7)次。两组以上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治疗前测量血清细胞因子(IL-6,TNF-α)水平。氟西汀组给予氟西汀治疗,初始剂量20mg/d,2周内视病情调整剂量,剂量范围20~40 mg/d。马普替林组给予马普替林治疗,起始剂量为25 mg/d,10d内据病情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为200mg/d。观察8周。治疗中失眠者可酌情使用小量苯二氮革类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填写TESS量表。治疗前及治疗第2、4、6、8周末各查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1次。
1.3生化指标检测: 取患者外周静脉血,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IL-6、TNF-α,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4数据统计分析:数据处理应用SPSS16.0软件,所得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两组抗抑郁药物治疗前后血浆IL.6、TNF含量如下:治疗前后氟西汀组的TNF-α为(13.25±3.45)、(4.86±3.31);IL-6为(50.42±7.18)、(35.92±10.86);马普替林组治疗前后TNF-α为(13.16±2.42)、(7.84±3.29);IL-6为(52.63±8.62)、(42.55±8.62).马普替林组的主要不良反应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困倦8例;消化系统反应:恶心4例;植物神经系统反应:口干7例,便秘8例;生殖系统反应:性功能障碍4例。氟西汀组的主要不良反应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困倦3例;消化系统反应:纳差2例;植物神经系统反应:出汗多2例;生殖系统反应:性功能障碍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生化和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抑郁症与免疫系统之问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细胞因子与抑郁症的研究更受关注。细胞因子分为促炎性细胞因子(IL-1、2、6、12,TNF-α,TNF-β,INF-γ)和抗炎性细胞因子(IL-4、l0、l3)。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其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较正常者明显升高,而经过抗抑郁药物治疗后,这些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相应的降低。在应用抗抑郁药物之后,随着其抑郁症状的改善,血浆前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也明显降低。动物实验也表明,促炎性细胞因子可以引起动物出现抑郁样病态行为,且可被抗抑郁药所逆转,而细胞因子降低或其受体缺失或敏感度降低则产生抗抑郁作用。
目前研究认为免疫系统在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常见的致炎因子IL-6和TNF-α属于前炎症细胞因子,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外周血中IL-6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抑郁症患者外周血中IL-1 p、IL-6高于正常对照组,抗抑郁药物能使高浓度的IL-1β、IL-6和TNF-α等细胞因子正常化,本实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些研究。本研究发现,氟西汀组较马普替林组其血清中IL-6、TNF-α含量降低。氟西汀是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主要抑制5-HT运载体再摄取,从而增加5-HT的含量。马普替林为四环结构带有仲胺侧链的化合物,马普替林作用机制是阻断中枢神经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主要对NE的再摄取抑制作用较强,目前关于氟西汀和马普替林对前炎症细胞因子抑制作用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指出氟西汀可能通过抑制中枢神经胶质细胞的活性进而减少细胞因子的分泌,关于马普替林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研究较少,揭示氟西汀的免疫调节作用较马普替林有优势。本实验结果还提示氟西汀治疗后的药物副反应要少于马普替林治疗后的,进而提示氟西汀治疗抑郁症较马普替林有一定的优势。
近年来,精神神经免疫学为揭示精神疾病的生物学发病机制开辟了新领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构成了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网络,共同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调节人体功能,三者在抑郁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抑郁症的免疫学研究,尤其是对IL与抑郁症关系的研究,虽然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结果颇不一致,但是,多数结果表明,细胞因子与抑郁症的发病及临床表现有关。关于抑郁症与神经免疫系统的关系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神经免疫系统或可能成为抗抑郁研究的一个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敏,谭利军,谷伟,徐惠萍,邓克文.抑郁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相关因素分析[J], 精神医学杂志. 2014.1.
[2]白延欣.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分析[J],
关键词:抑郁症;氟西汀;马普替林【中图分类号】R97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4-0117-01
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精神疾病,并伴有一定身体器官的功能紊乱,是临床最常见的精神疾患之一。国际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威胁人类健康、增加经济负担的疾患将成为全球第2位 。近年来关于抑郁症的神经免疫病因学已被提出,目前研究发现细胞因子除了有介导免疫细胞相互传递信息的功能,在抑郁症发病机制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抑郁症患者血浆中某些细胞因子的含量增加,并且增加的细胞因子可作为抑郁症的种状态指标 。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1年1月到2014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患者,年龄22~58岁,本人或家属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符合DSM-Ⅳ抑郁发作诊断标准,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20分,抑郁自評量表标准分≥53分,没有严重躯体疾病,至少半年内未服用过免疫调节剂和激素制剂,近期无急慢性感染、创伤、炎症、发热及过敏史的患者纳入研究。共入组9O例,男性41例,女性49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氟西汀组男2O例,女25例,平均年龄(35.5±3.2)岁,平均病程(12.4±8.9)个月,平均住院次数(3.7±2.1)次;马普替林组男21例,女24例,平均年龄(37.7±4.1)岁,平均病程(12.0±6.9)个月,平均住院次数(3.1±1.7)次。两组以上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治疗前测量血清细胞因子(IL-6,TNF-α)水平。氟西汀组给予氟西汀治疗,初始剂量20mg/d,2周内视病情调整剂量,剂量范围20~40 mg/d。马普替林组给予马普替林治疗,起始剂量为25 mg/d,10d内据病情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为200mg/d。观察8周。治疗中失眠者可酌情使用小量苯二氮革类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填写TESS量表。治疗前及治疗第2、4、6、8周末各查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1次。
1.3生化指标检测: 取患者外周静脉血,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IL-6、TNF-α,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4数据统计分析:数据处理应用SPSS16.0软件,所得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两组抗抑郁药物治疗前后血浆IL.6、TNF含量如下:治疗前后氟西汀组的TNF-α为(13.25±3.45)、(4.86±3.31);IL-6为(50.42±7.18)、(35.92±10.86);马普替林组治疗前后TNF-α为(13.16±2.42)、(7.84±3.29);IL-6为(52.63±8.62)、(42.55±8.62).马普替林组的主要不良反应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困倦8例;消化系统反应:恶心4例;植物神经系统反应:口干7例,便秘8例;生殖系统反应:性功能障碍4例。氟西汀组的主要不良反应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困倦3例;消化系统反应:纳差2例;植物神经系统反应:出汗多2例;生殖系统反应:性功能障碍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生化和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抑郁症与免疫系统之问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细胞因子与抑郁症的研究更受关注。细胞因子分为促炎性细胞因子(IL-1、2、6、12,TNF-α,TNF-β,INF-γ)和抗炎性细胞因子(IL-4、l0、l3)。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其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较正常者明显升高,而经过抗抑郁药物治疗后,这些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相应的降低。在应用抗抑郁药物之后,随着其抑郁症状的改善,血浆前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也明显降低。动物实验也表明,促炎性细胞因子可以引起动物出现抑郁样病态行为,且可被抗抑郁药所逆转,而细胞因子降低或其受体缺失或敏感度降低则产生抗抑郁作用。
目前研究认为免疫系统在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常见的致炎因子IL-6和TNF-α属于前炎症细胞因子,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外周血中IL-6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抑郁症患者外周血中IL-1 p、IL-6高于正常对照组,抗抑郁药物能使高浓度的IL-1β、IL-6和TNF-α等细胞因子正常化,本实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些研究。本研究发现,氟西汀组较马普替林组其血清中IL-6、TNF-α含量降低。氟西汀是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主要抑制5-HT运载体再摄取,从而增加5-HT的含量。马普替林为四环结构带有仲胺侧链的化合物,马普替林作用机制是阻断中枢神经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主要对NE的再摄取抑制作用较强,目前关于氟西汀和马普替林对前炎症细胞因子抑制作用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指出氟西汀可能通过抑制中枢神经胶质细胞的活性进而减少细胞因子的分泌,关于马普替林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研究较少,揭示氟西汀的免疫调节作用较马普替林有优势。本实验结果还提示氟西汀治疗后的药物副反应要少于马普替林治疗后的,进而提示氟西汀治疗抑郁症较马普替林有一定的优势。
近年来,精神神经免疫学为揭示精神疾病的生物学发病机制开辟了新领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构成了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网络,共同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调节人体功能,三者在抑郁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抑郁症的免疫学研究,尤其是对IL与抑郁症关系的研究,虽然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结果颇不一致,但是,多数结果表明,细胞因子与抑郁症的发病及临床表现有关。关于抑郁症与神经免疫系统的关系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神经免疫系统或可能成为抗抑郁研究的一个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敏,谭利军,谷伟,徐惠萍,邓克文.抑郁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相关因素分析[J], 精神医学杂志. 2014.1.
[2]白延欣.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分析[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