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三位华商的梦想

来源 :全球商业经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e_willi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每个人在一生当中都会有一次反思,带领我们检视自己的出生环境。我们何以在特定的这一天出生在特定的世界的这一角?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会被分配到特定的国家和民族,她们都期待着我们的爱,而且最终我们也会打心眼里爱她们,为她们付出—但你是否想过这是为什么?
  在厦门,我被陈嘉庚办学的故事深深打动。这位南洋实业家在其商业鼎盛时期生意遍及五大洲,雇佣职工达3万余人,资产达1200万元(新币,当时约值黄金百万两),但他一生节衣缩食,将毕生的积蓄全部投入在振兴中华上。他为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立新中国出钱出力,在厦门建立了集美学村、厦门大学。
  我去厦门,是要拜访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周宁老师,他是本刊这一次东南亚选题的提出者。他的看法是,在中国近现代的两次革命中,东南亚的华侨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两次革命,一次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另一次是邓小平主导的改革开放。
  即使在20世纪30年代年遭遇世界经济危机,企业破产时,陈嘉庚仍然变卖三座大厦维持厦大运营,直到无从延续才请政府接管。新中国成立后,人们时常能在集美或者厦大看见他的身影。他拄着拐杖在校园里东敲敲西看看,以确保建筑合格。他一生为教育事业殚精竭虑,据说1961年去世时,身上的衣服还有破洞。
  正如周宁老师所说,在中国命运多舛的近代史里,总会看到南洋华侨的身影。长眠于广州黄花岗的72烈士中有10位是来自南洋的侨生。抗日战争期间,3200名南洋华侨青年机工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服务团”,分9批回国支援抗战,其中1000人丧生于战火之中。新中国成立之初,几万侨生回祖国建设新中国。即使是在冷战时期,还是有侨商不顾政治迫害,为中国提供物资与现金。到了改革开放之初,最早到内地投资的也是东南亚华商,他们为中国与世界最初的经济交流搭建了桥梁。
  然而,时移世易,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入,中国关注更多地是向欧美求经验、寻资本、拓市场,东南亚逐渐被淡忘。
  同样,在南洋,“中国心”(或者说“华侨心”)从表面上看也已经是个过气的概念了。二战结束以后,东南亚各国纷纷脱离殖民地统治,成立独立主权国家。1955年万隆会议后,中国取消了双重国籍,大多数华侨放弃了中国国籍,宣誓效忠于移居国。冷战时期,因为害怕被共产主义颠覆政权,东南亚各国纷纷采取了程度不同的抵制华语、华校的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消减了东南亚华裔与中国的联系。即使是在华人统治的新加坡,情况也是如此。
  在新加坡,50岁是个分界线。50岁以上接受过华文教育的老人或许对中国还有残存的情感,而大部分50岁以下全面接受英文教育的人都告诉我说,中国只是“另一个国家”。
  这个时代还会有像陈嘉庚这样的华商吗?这个问题从厦门到新加坡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在新加坡,我遇到了三位成功商人。从某种角度看,他们很相像:都接受过华文教育;都经历过政治动荡的年代,或曾有过“左倾”的政治倾向,也都有跌宕坎坷的人生历程;在几十年的商海和人生浮沉后,他们都在中华文化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哲学;他们都有传承和延续这一文化的梦想,也都在身体力行为这一梦想努力。
  “近60年,南洋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南洋理工大学华裔馆馆长廖建裕说,“华人社会是复杂的,它并不是一个单元体,而是一个多元体。”
  这是他对我善意的提醒—这三位华商或许并不能代表华商中的大多数。但相处下来,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考的确为我解开了一些关于“中国心”的迷思。
  在南洋,我时常问这些有“中国心”的华人,你们不在中国出生,不在中国长大,为什么总说“我们中国”?
  他们的回答基本都是:这是血液里的东西,没办法。有些人聊得深入点,就会告诉我:“因为我们有共同的文化背景。”文化是华人血液里共同的东西。或许这也是当年陈嘉庚推动教育、重视中华文化传承的缘由所在。
其他文献
Q=《全球商业经典》执行出品人、执行总编辑王涌  A=小米公司董事长兼CEO 雷军  我没想到,对话刚一开始,雷军就沉浸到了自己的小米世界里,在他不容打断又多少有点絮叨的讲述中,我脑子里只归纳出了唐伯虎的那句话:“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三年来的争议和吐槽,我发现他习惯于向人解释而不是对话,为了让他短暂游离出解释的语境,探讨下小米的成功别人是否也学得会,我向他请教做杂志产品如何向小米
期刊
“你的第二部电影产品《箭士柳白猿》何时上映?”  “不知道,没人愿意发行!”  “为何?”  “说演员都没名气。”  “他们不看你的产品吗?”  “他们在乎演员的名气,并借此来判断市场。我300万小投资的电影,做好发行的话,他们要投入500多万,他们不愿意冒险。这就是现实。”  我的心咯噔一声,放下酒杯。徐皓峰淡然地说,他在筹拍第三部电影作品。我说,你所有的作品我都喜欢,我建议编辑部同事都认真看看
期刊
2008年6月24日,我以广州援建者与社工老师的身份进入灾区第二天,也就是汶川“5·12”特大地震发生后的第42天,第一次遇到芙妹。她的两个孩子在地震中不幸遇难,对此,她愤怒、痛苦,陷入对孩子生前种种的追忆中,食难下咽,夜不成寐。相遇不到一分钟,她就从胸前的口袋里摸出孩子的照片给我与我的同事们传看,含着泪花不停讲述孩子的故事。吃晚饭的时间到了,芙妹仍然没有停止诉说的意思,反而主动提出送我们回住地,
期刊
在当今中国,“女权主义者”好像一个危险的标签,承认自己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好像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但我很乐意说:我是一个女权主义者。  如果有人问,我是如何成为一个女权主义者的,我总是会从刚刚记事起的那次农村老家“吃桌”说起。从小生长在城市,那年夏天被送回农村姥爷姥姥家暂住;作为城里来的小孩儿,大人对我比较客气,表兄弟们也对我很友善,所以“吃桌”不让我上桌的事情,就格外记忆深刻。  记得当时,姥爷和舅
期刊
秋日、寒鸦、枯原、悲戚的男子、被抛弃的小狗……每次想起这电影场景,都倍觉凄凉阴郁,即使在因兴趣和研究看了许多年电影之后。这已成为童年的创伤性电影记忆,后来才知,这部电影是改编自鲁迅小说、水华导演、王心刚和林盈主演的《伤逝》(1981)。原作《伤逝》是格调悲哀甚至悲观的小说,周作人解读为鲁迅感怀兄弟失和而作。此外,作品更直接讨论的是“娜拉出走之后该如何?”  从20世纪初至今,中国女性形象如何在银幕
期刊
武侠小说吸引人,全因打架、泡妞、旅行三大核心元素,也就是功夫不断升级,江湖奇情纠缠,四处比武社交的大组合。这类型在八九年代热闹过一阵后忽然衰落了。大概是因为当代世界打架要负法律责任,现实爱情随处可得,旅行也不再稀罕了。到新世纪又加入了穿越和玄幻,复苏了一下子,但其实也没新变化,无非是到个新空间去干这三样事。后来,它就彻底非主流了。直到徐皓峰的《道士下山》问世,接上其《国术馆》和《大日坛城》,一个作
期刊
尊敬的中国国家主席、美国总统、俄罗斯总统、英国首相、法国总统、日本首相、德国总理、印度总理、巴西总统、南非总统、联合国秘书长:  作为一个从事人类问题研究达34年的学者,作为一个企业家,北京市的市民,这是我第三次为了同一个问题向人类领袖写信呈述。这个问题就是人类正面临灭绝的危险,所谓灭绝不是一般的毁灭,而是一个人都不剩,人类将没有重新开始的机会,灭绝人类的祸首是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的继续发展必
期刊
阿玛蒂亚·森曾经比较过中国和印度的现代化,他的结论是,中国之所以比印度成功,就因为中国有大量海外资本的注入,这些资本是海外华人带进来的。印度人就跟中国不同,移民出了国就不回家了,也不怎么想印度。这种特点在古代历史中也可以看到,那些印度僧侣,像鸠摩罗什这些人到中国来传教,最后都死在中国;可是中国和尚西去求法,只要还活着都要回来,像法显、玄奘,历尽艰险都要回国,这就是中国人和印度人的不同。所以阿玛蒂亚
期刊
记得第一次接触豆瓣是2006年。彼时我是青葱年少的工科学生,文艺离我遥远了点。尽管求学之地是文化商业交叉之地——南京。如果这个城市有不和谐之处,很可能是我。那时候我眼里南京的最大特征是满城的鸭子。盐水鸭、桂花鸭、鸭血粉丝汤一堆来自鸭子的食物,颇为难吃。五台山先锋书店聚集的爱书青年,从广州路到上海路小店的小资青年,秋日踏着满地金黄的银杏叶的甜蜜情侣中,都没有我的身影。  有网络依赖症的我大多空余时间
期刊
三年前,刚刚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张旭豪并没有想好要以什么方式开始自己的创业生涯,他与几个交大毕业的同学一起成立了一家帮餐厅送外卖的外卖公司,“饿了么”就在这样模糊不清的定位下起步了。但是外卖生意并不讨巧,经过一年半的摸索,创业团队将“饿了么”重新定位—做餐饮行业的淘宝网。  在张旭豪的理想版图中,全国将有五万家餐厅接入“饿了么”网站,用户可以在网站上看到线下所有美食,可以选择送外卖到家,也可以选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