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w1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能力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使人受益一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授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能力;兴趣;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阅读可以使学生摆脱成绩不良的状况,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困难”学生阅读的东西越多,他的思想就越清楚,他的智力就越积极。可以说,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激发阅读兴趣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阅读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重要的一环。
  (一)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的体验。如教学《鸟的天堂》时,老师可以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相关照片并配上朗读课文的动人声音,创设一个丰富多彩的阅读空间,吸引学生的注意,产生要了解、探究“鸟的天堂”的欲望。
  (二)开展阅读活动
  1. 开展剪贴报比赛。利用学习园地,定期开展剪贴报比赛。让学生把平时感兴趣的报纸杂志上的图片或者语言收集起来,做成剪贴报展示。这个实践活动提高了阅读质量,拓宽了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所以这不但是一个积累材料的好方法,还是一种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好手段。
  2. 开展读书笔记活动。笔者在班中实行了“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的读书活动,提倡同学与同学之间进行“好书换着看”,每个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等记录下来,并且定期在班级、年级中展示、评比,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使读书成为学生的习惯,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
  二、教授阅读方法
  仅有阅读兴趣是不够的,阅读方法的指导才是方向。
  (一)略读法
  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书报,学以致用。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学生为了更全面、深刻地了解人类与地球、自然的密切关系,有目的地阅读《人与自然》一书(或上网查阅)。
  (二)精读法
  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经典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三)默读法
  默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集中注意力,快速处理、消化信息,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四)摘抄圈点法
  在指导阅读时要求学生圈、点、画、找、记。圈出不懂的地方,点出关键词句,画出好词佳句,找出优美的片段进行熟读、背诵,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故事的情节,丰富自己的词汇,培养良好的语感能力,提高阅读的综合效益。
  (五)写读后感法
  教师要鼓励学生用日记或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读、写、听、说紧密结合,就能很快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能促进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给予学生朗读、思考、发现、探索的时间。如在课文《将相和》的教学中,笔者先引导学生充分地阅读全文,引导学生去研读每个小故事,然后综合各个故事的认识,自读自悟,让学生自己在读书中理解,体会课文的内容,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并对人物作出评价。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通过朗读加深理解,使阅读能力不断提高。
  三、结语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采取有效途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再加以方法指导,循序渐进,扎实训练,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定会逐步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王燕骅.现代小学阅读教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
  [3]王涛.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3).
其他文献
摘要:以人为本,体现出新中国60年的崇高目标和不懈追求。新中国发展实践和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是紧密联系的,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本文透过新中国60年的时空变换,梳理以人为本的发展脉络,探析这一理念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以人为本; 新中国; 60年发展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09)04-0026-04    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核
【摘 要】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注意精心设问,注重思维含金量,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回答积极性,判断评价延时,有助于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提问;有效性  许多教师在课堂上简单应答性的提问多,不断追问、深问少,提问缺乏思维含金量。学生常处于应对场景,缺少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因而课堂热闹,效率不高。因此,教师必须注意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一、把握提问最佳时机,注意要精心设问  
【摘 要】本文从学校校训文化、学校物质文化、学校活动文化三个方面阐述如何打造学校的品牌文化,结合具体事例,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论述有效阐述了打造学校品牌文化的有效做法,对许多学校的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品牌建设;学校校训文化;学校物质文化;学校活动文化  学校品牌建设是学校面对竞争环境必须采取的生存战略。无论采取如何的策略、运用如何的方法,学校品牌的建设最终都必须以学校文化为根本依据。
【摘 要】品德与社会课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既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同时也注重与社会发展变化的联系,课程内容十分丰富。和谐高效的课堂,对于教师和学生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从多方面来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笔者基于“研学后教”的理念,从走进儿童生活、营造和谐氛围、把握动态生成来构建高效的品德与社会课堂。  【关键词】研学后教;品德与社会;课堂;高效  品德与社会课是在小学中高年
【摘 要】课程资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出的重要概念,其外延范围远远大于课程本身的外延范围,它只有在经过相应的加工并付诸实施时才能真正进入课程。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各种数学课程资源,更好地实现课程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数学;课程资源;教材;数学学习  教材是主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材所提供的仅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如果一味的固守“教
【摘 要】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学生玩的天性,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游戏中玩乐,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感悟,在游戏中创新,让他们的数学兴趣、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在玩中得到培养。  【关键词】数学;兴趣;教学;玩  一、玩让学习由枯燥变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图示、教具、学具等材料指导学生开展游戏活动,让学生参与学习全过程
【摘 要】自主探究学习,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培养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媒体优势,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究、主动发现和主动建构的步骤来进行学习的。它能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从事学习和研究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自主探究;合作  “自主探究”就是要求学生用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去从事学习活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
【摘 要】情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理需要”相互满足的过程,是师生“心理交流”的过程。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关键词】情感;情感教育;班级管理  《孙子兵法》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情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理需要”相互满足的过程,是师生“心理交流”
【摘 要】生命教育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校园通过营造物质环境、开展精神活动、让生命教育走进课堂、渗透到课堂教学、开设生命科学课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和生命意识,增强学生对生命的认知、理解与领悟。  【关键词】生命教育;精神环境;物质环境;教育特色  一、生命教育与校园文化  “生命教育”,是在生命活动中进行教育,是通过生命活动进行教育,是为了提升生命质量而进行的教育活动
【摘 要】如何构建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呢?我们摸索出课堂教学新模式——“情境—兴趣—自主”的课型。这种课型既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从教师的素养上优化教学过程。“情境—兴趣—自主”模式主要有四个环节:确定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协作对话;自主学习,意义建构;系统总结,拓展导行。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情境;兴趣;自主  新课改实行了十二年,但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大量“穿新鞋,走老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