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朱德群抽象绘画中的中国元素

来源 :艺术殿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va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抽象艺术主要发展于改革开放之后,改革开放是一个重要的分界点,它不仅是政治、经济的分水岭,也是文化艺术的分水岭。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外国文化大量涌入中国,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西方的抽象艺术传入我国,并在我国逐渐发展起来。西方抽象艺术有着自身的发展根基、发展历史,它是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地自我革新、自我否定发展起来的,而我国是将西方抽象艺术直接引进并注入我国文化内涵的过程。我国抽象艺术家在表达人文情怀方面,更加侧重于个人精神和民族精神的表达,这是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也是中西文化的交流,因此,本文就抽象绘画大师朱德群的画进行简单介绍。
  【关键词】抽象艺术;天人合一;美学价值
  朱德群是一位旅法华裔绘画艺术家,他的人生经历给了他一个研究艺术的机会,1955年赴法学习,并由此开启了他的抽象艺术研究之路。他自带中国文化元素,积极在中法两国文化中寻求平衡点,成功将两种不同的文化融合起来,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更加注重线条之间的关系、注重光与影的之间的关系、注重诗意的传达、注重色彩的搭配,加入中国水墨和书法特征,使绘画达到气韵流动、物我交融的境界。
  一、儒家的美学价值
  儒家的美主要强调“心”之美,因此,儒家的美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人文精神上,提倡的是人的精神与灵魂之美,这对画家的艺术修养起了重要的作用,故而导致了我国艺术家的整体“美感”发生变化,他们对’美’的认识是双重性的,既关注外美也注重内美,所以最终形成了中国画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另外,中国绘画作品中常常表现出的特点主要是有与无、虚与实、深与浅、明与暗、刚与柔、动与静、冷与暖、形与神、情与态、意与境等等,在朱德群的绘画中我们不难发现,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有无、虚实、明暗、动静等特点,他用简单的点与线条传达出其中的意境,意在让欣赏着用心去体会,意境不是简单的线条能够勾勒出来的,需要画者与观者用心交流,用心感受。“画品”与“人品”也是儒家美学价值的体现,我们知道人是感情动物,对于周围环境的反映,都会带走一定的主观色彩,因此绘画家在绘画艺术上的创作同样具有自身的内心情感,因而,一副画作也同样寄托着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在朱德群的抽象画作中,多处运用线条的粗细程度、虚与实的交互设计、明与暗的交错构建等方式来反映自身情感,实现“画品”与“人品”的交融。
  二、道家的美学价值
  道家崇尚自然,道家美学为纯自然美学,它以宇宙人生的根本原理和规律为原则。如果站在绘画艺术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中国的抽象画还是具象画,它们都包含一定的道家思想,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效法自然,讲究道是万物之灵,是事物的本源。所以,中国画家在作画时难免会遵循自然、遵循规律,并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保护自然,适应自然。因此,朱德群在面对西方抽象艺术与我国抽象艺术不相一致的地方时,就要做出平衡,既要体现中国的自然之美,又要遵循西方色彩艺术的原则,故而,他在面对自然美景时,竭力地表现出大自然的阔达、恬静、雄浑的气质,然后在描绘一抹色彩的光辉,表现阳光的真实颤动,力求抓住事物的结构。另外,在我国画家的主观意识中,自然与玄理二者互通有无,所以画家更喜欢以笔墨形式来表现其中的趣味。朱德群运用中国水墨与书法的形式创造出一个不失自然与诗意的画境,他将中国水墨画中的特征印刻在抽象艺术中将水墨画手法完全运用于抽象艺术之中,他的画作中多了道家“若隐若现”“似无似有”的特点,少了偏激、刚劲的元素,同时将西方抽象艺术中的色彩绚丽性减弱,使画作风格接近中国人文,最终将“天人合一”思想运用到抽象艺术之中。
  三、禅宗的美学价值
  禅宗实际产生于唐代,但它却是由佛教发展而来的,它主张人自身的“领悟”力,通过自身地不断修炼达到佛家的的崇高境界,它具体要求人们可以排除一切杂念,以不变因万变,达到心领神会、妙合自然、物我兩忘的境界。禅宗的主张是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其实,某种程度上也融合了道家的“无为”思想。禅宗在逐渐中国化的过程中,也在上演着一个由物境到情境再到意境的过程。朱德群的抽象绘画中包含着“悟”这一理念,他对自己作画的要求较为严格,他讲究创作中的不断思考、用心体会与领悟,他在追求具象抽象化的同时,也是对事物本身的彻悟,所以,在他的笔下,被抽象后的艺术画作是具有灵气的物境。
  四、总结
  朱德群的作品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体现,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进程,积累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在现代文化体系构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文化已经不再是局域文化而是全球共享的文化。朱德群抽象艺术是上世纪全球发展的一个具体表现,是未来文化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郝冰洁.画布上的奏鸣曲——论朱德群的抽象绘画[D].河南师范大学,2014
  [2]张雯. 从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到现代主义建筑[D].东南大学,2014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学质量有了质的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以及教师个人素质的因素影响,导致教学效果的提升举步维艰。特别是受到学校教务管理方式的影响非常严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学校教务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学工作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教学管理;教务处;教学水平  一、学校教学管理现状  受传统教学管理
期刊
《小二黑结婚》中主要塑造了两组人物形象:二诸葛、三仙姑的封建迷信以及以金旺兄弟为代表的封建恶势力形象和小二黑、小芹的进步青年农民形象。首先,作品塑造了小二黑和小芹积极与恶势力、封建迷信思想作斗争,是争取婚姻恋爱自由的典型形象,演唱《清粼粼的水来,蓝瑩莹的天》时,要完全把自己想想成小芹这个角色才能更好的来演唱这首歌曲。小芹是一个十八岁的姑娘,性格善良、聪明,本分又漂亮,吸引了许多青年人。但是小芹同她
期刊
【摘要】贝拉巴托克是二十世纪匈牙利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和民间音乐学家,他一生创作无数,其作品创作以民间音乐为基础,并坚持长期搜集、整理,博采众音乐家之长,充分将民间曲调与西方古典和现代作曲技法融为一体,并这种独特的作曲风格和钢琴演奏技巧赢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喝彩。在巴托克的一生中,无论是作为钢琴演奏大师,还是作为音乐教师,他都是与钢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说,钢琴音乐在巴托克的创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期刊
【摘要】本文以戏剧制作为研究视角,针对影响戏剧制作的因素展开分析讨论,主要对戏剧制作的主体、必要条件、基础保证几个维度做出了深入分析。期待为进一步提高戏剧制作水平、推动戏剧艺术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戏剧;戏剧制作;影响因素  前言:  戏剧制作是演出单位根据发展目标与计划,通过筹措资金、组织人员、安排场地、调用设备、组织排练、实施演出等实践活动,最终为广大人民群眾带去戏剧作品的过程。随着
期刊
【摘要】在现代,我国传统榫卯结构更多的应用在家具中,榫卯结构在现代首饰设计方面应用的比较少。本文通过结合自己首饰专业的特点,总结分析榫卯结构的特征以及在首饰上的应用原则,来探索榫卯结构在首饰设计上更多的可能性,以期加以延续、发展。  【关键词】榫卯结构;首饰设计  1、榫卯结构的特征及表现形式  榫卯,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指木器中两部分结合的地方,是木制部件间的结构性连接。榫卯结构是一种凹凸结合的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化信息科学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方式也有相应的改变,这种变化的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变革和调整。微课是现代科技发展背景下的产物,具体价值和作用的都对与传统的教学来说都有明显的优势。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能够充分的使用微课来还原历史背景,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科学的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初中历史教师还能够把微课与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多方面的教学充分体现微课的价值和作
期刊
【摘要】高考是我国一项重要的考试制度,也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但是高考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对于考试的内容集中在文化、理论知识,对于学生的德育问题考核的比较少。随着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在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中,提出了“3+3”的考试模式,学生除了常规的三大考试科目之外,还可以选择自主学科作为参考科目。但是,在目前的高考改革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对于德育教育的选择性和兴趣较低,我们必须反思目前在中学生德
期刊
【摘要】歌剧《再别康桥》由陈蔚导演和周雪石作曲,一于二零零一年,在北京人艺小剧场上演。这部歌剧的上演,开创了我国小剧场歌剧的先河。通过雷佳,薛皓垠等人表演和演唱将剧中主要人物林徽因,陆小曼,徐志摩,梁思成这些中国近代新青年之间的友情和爱情表演的淋漓尽致。本剧不仅在舞台表演形式上有了新突破,在声乐演唱上也是有了许多元素的加入,结合了中国传统民族歌剧和外国歌剧的特点,本文简要分析歌剧《再别康桥》中林徽
期刊
【摘要】桑植民歌源远流长,紧扣生活,节奏欢快,旋律动听,具有鲜明的民族风味与地区特点,被省内外音乐界誉为“民歌的海洋”。而情歌,作为桑植民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桑植人民的爱情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以小调居多,曲调清秀,情感细腻,婉转动听。桑植情歌磨炼了千百余年,在高低吟唱中展现了其独特的艺術魅力。  【关键词】民歌;艺术特点;传承  桑植桑植民歌发轫于桑植县及附近区域,这里被称为“民歌之
期刊
【摘要】云肩,也叫披肩,云肩是从隋朝(581-618)以后发展而成的一种衣饰,常用四方四合云纹装饰,并多以彩锦绣制而成,如雨后云霞映日;是中国服装史上,平面与立体设计巧妙构思的典范。它以浪漫惊艳、雍容华贵的造物创意,构成云霞映日的独特艺术魅力。在现今人们追逐时尚风潮的同时,我们要追忆中国女性传统云肩艺术的工有奇巧、感受中国女性的审美寄情,也借此更自信地将现代流行元素和传统文化的精髓相融合。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