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乳腺增生作为妇女的一种常见多发病,组织学上通常将乳腺增生性疾病描述特征为乳腺组织增生与退行性改变的一类病变,同时伴有结缔组织与上皮的非正常组合。本文根据病理变化阐述了乳腺增生性疾病的放射诊断,对于乳腺增生的影像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关键词】 乳腺增生;放射诊断;医学影像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641-01
乳腺增生作为妇女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在临床中发病趋势逐年升高,发病率位居乳腺疾病之首。多发于24-46岁之间的女性,大部分症状同月经周期具有一定的关系。在钼靶X线的表现上呈现多样性,特别是年轻女性的腺体致密性与腺体增生难以分辨。
1 临床病理变化
组织学上通常将乳腺增生性疾病描述特征为乳腺组织增生与退行性改变的一类病变,同时伴有结缔组织与上皮的非正常组合。在增生类型中乳腺小叶增生是最常见的一种,主要是乳腺纤维及小叶管泡增生,小叶增大融合,腺管密集且增多,卵巢功能低下患者易于发生,临床中多发于24-46岁之间的女性,具有乳腺阵发性疼痛,一侧或两侧乳房刺痛、胀痛或隐痛不适,疼痛严重不能碰触,经前加重,经后减轻,乳房外上象限能触到肿块或结节,肿块或结节大小随经期变化而变化的表现。
囊性增生与卵巢功能失调可能具有一定关系,导管腔扩大为囊状,24-46岁之间患者比较多见,疼痛不多见,疼痛时具有单侧或双侧乳房胀痛,能触到较韧肿块,边界锐利光滑,具有较好的活动度等表现,约有6%-26%的患者合并发生乳头溢液。
纤维性增生与内分泌紊乱可能具有一定关系,具有对称性发病趋势,主要是纤维化,乳腺小叶稀少萎缩,腺体减少,容易在30岁以下女性患者中发生,大部分在乳腺外上方发生病变,能触到结节或整个乳腺变硬。
硬化性腺病通常是从乳腺小叶增生而来,管泡呈现瘤样增生并扩张至小叶周围,增生的小叶间纤维组织向腺叶内发展,小叶间消失界限,具有融合趋势。小叶腺管萎缩,质地较硬,在临床中多见于22-48岁之间的女性,双侧容易同时发病,能触到分布扩散的多个可移动结节。
2 医学影像表现
在医学影像上具有由于乳腺增生的不同成分而产生不同症状的表现,增生在钼靶X线中显示多表现出双乳外上象限局限性或弥漫性片状、圆形、棉花团状、绒毛形阴影,密度多不均,没有清晰边界,少数能够形成肿块状的致密影,通常没有锐利清晰的边界。合并钙化时,大部分是细小散在点样钙化,具有光滑的轮廓。小乳管扩张构成囊肿时,钼靶X线上具有大小不等的圆形或卵圆形影表现,密度类似于腺体,边缘较为锐利光滑,在乳腺内呈局限性或散在分布,线样钙化偶可见于囊肿壁。若具有密集囊肿,就容易因囊肿之间相互挤压使囊肿改变为新月状,或在球形阴影某边缘呈现缺损弧形。
CT诊断要与病史及临床表现等情况相结合,如CT表现相同,临床症状为阴性的年輕患者可能是致密型腺体而中老年生育过患者可能提示有增生,要注意鉴别部分妇女经前期发生的生理性疼痛,纤维性增生在CT中呈病变区域具有局限致密影的表现,没有清晰边界,容易被诊断为腺体的一部分,乳腺纤维化是较为少见的情况,整个乳房肿块致密均匀,只根据CT难以进行诊断。乳房末端增多的输乳管或腺泡,输乳管扩张,小叶变形,纤维组织也呈现显著增生时,CT具有弥散小片状或大片状不规则密度增高影的表现,病变呈现不清晰的边界,部分致密影能相互融合,构成较大致密区,少数呈现类似肿块状影,边界比较模糊。常见钙化,分布较散的点状或条状。高度扩张的小输乳管产生囊肿时,具有弥漫分布的多发片状密度增高影与低密度区囊状混合存在的表现。改变为蜂窝状。无明显的增强扫描强化或轻度强化。囊肿直径超过1厘米时具有孤立的低密度区表现,一般呈现出球形,具有光滑边界。
3 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
在实际诊断中,乳腺增生与临床影像具有较为紧密的关系,要结合患者年龄、症状、生育史、体征及月经史等情况,患者增生可为单一性,也可为多种成分增生。患者多在三四十岁之间,病变大部分涉及双侧,临床症状与月经具有一定关系,乳房在经前期肿痛,具有较为明显的乳腺肿块。X线呈现双乳局限性或弥漫性片状、圆形或致密阴影的表现,密度大部分不均匀,没有清晰的边界。合并钙化大部分分布比较分散,钼靶X线呈现腺体局限性增生的表现,要与浸润性乳腺癌对比鉴别,腺体增生大部分没有改变皮肤及脂肪层,周围腺体没有纠集,周围也没有明显分叶及毛刺。增生大部分是双侧性,合并钙化时钙化比较分散,而乳腺癌钙化具有聚集成簇的区域分布。囊性增生时囊肿要结合纤维瘤等乳腺良性肿瘤进行鉴别,囊性增生大部分在双侧发病,病灶具有较低的密度,聚集时呈现弧形压迹,合并钙化时大部分是线样或弧形,而纤维瘤具有较高的密度,融合时表现为分叶状,合并钙化时大部分是粗大颗粒状钙化。少数在CT影像上能形成局限性肿块样阴影并呈现轻度强化时,与乳腺纤维瘤相比不易鉴别。局限性增生要同浸润性乳腺癌比较进行鉴别,前者没有增加的血晕、增厚皮肤及毛刺等恶性征象,如发生钙化就比较分散。比强化癌瘤的强化程度要低,且增生大部分是双侧性。此外,囊性增生比较容易发生癌变,确有需要时要结合病理进行检查。
参考文献
[1] 冯平勇.放射诊断[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
[2] 乳腺卷,鲍润贤.中华影像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 刘佩芳.乳腺影像诊断必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4] 李松年.现代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
【关键词】 乳腺增生;放射诊断;医学影像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641-01
乳腺增生作为妇女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在临床中发病趋势逐年升高,发病率位居乳腺疾病之首。多发于24-46岁之间的女性,大部分症状同月经周期具有一定的关系。在钼靶X线的表现上呈现多样性,特别是年轻女性的腺体致密性与腺体增生难以分辨。
1 临床病理变化
组织学上通常将乳腺增生性疾病描述特征为乳腺组织增生与退行性改变的一类病变,同时伴有结缔组织与上皮的非正常组合。在增生类型中乳腺小叶增生是最常见的一种,主要是乳腺纤维及小叶管泡增生,小叶增大融合,腺管密集且增多,卵巢功能低下患者易于发生,临床中多发于24-46岁之间的女性,具有乳腺阵发性疼痛,一侧或两侧乳房刺痛、胀痛或隐痛不适,疼痛严重不能碰触,经前加重,经后减轻,乳房外上象限能触到肿块或结节,肿块或结节大小随经期变化而变化的表现。
囊性增生与卵巢功能失调可能具有一定关系,导管腔扩大为囊状,24-46岁之间患者比较多见,疼痛不多见,疼痛时具有单侧或双侧乳房胀痛,能触到较韧肿块,边界锐利光滑,具有较好的活动度等表现,约有6%-26%的患者合并发生乳头溢液。
纤维性增生与内分泌紊乱可能具有一定关系,具有对称性发病趋势,主要是纤维化,乳腺小叶稀少萎缩,腺体减少,容易在30岁以下女性患者中发生,大部分在乳腺外上方发生病变,能触到结节或整个乳腺变硬。
硬化性腺病通常是从乳腺小叶增生而来,管泡呈现瘤样增生并扩张至小叶周围,增生的小叶间纤维组织向腺叶内发展,小叶间消失界限,具有融合趋势。小叶腺管萎缩,质地较硬,在临床中多见于22-48岁之间的女性,双侧容易同时发病,能触到分布扩散的多个可移动结节。
2 医学影像表现
在医学影像上具有由于乳腺增生的不同成分而产生不同症状的表现,增生在钼靶X线中显示多表现出双乳外上象限局限性或弥漫性片状、圆形、棉花团状、绒毛形阴影,密度多不均,没有清晰边界,少数能够形成肿块状的致密影,通常没有锐利清晰的边界。合并钙化时,大部分是细小散在点样钙化,具有光滑的轮廓。小乳管扩张构成囊肿时,钼靶X线上具有大小不等的圆形或卵圆形影表现,密度类似于腺体,边缘较为锐利光滑,在乳腺内呈局限性或散在分布,线样钙化偶可见于囊肿壁。若具有密集囊肿,就容易因囊肿之间相互挤压使囊肿改变为新月状,或在球形阴影某边缘呈现缺损弧形。
CT诊断要与病史及临床表现等情况相结合,如CT表现相同,临床症状为阴性的年輕患者可能是致密型腺体而中老年生育过患者可能提示有增生,要注意鉴别部分妇女经前期发生的生理性疼痛,纤维性增生在CT中呈病变区域具有局限致密影的表现,没有清晰边界,容易被诊断为腺体的一部分,乳腺纤维化是较为少见的情况,整个乳房肿块致密均匀,只根据CT难以进行诊断。乳房末端增多的输乳管或腺泡,输乳管扩张,小叶变形,纤维组织也呈现显著增生时,CT具有弥散小片状或大片状不规则密度增高影的表现,病变呈现不清晰的边界,部分致密影能相互融合,构成较大致密区,少数呈现类似肿块状影,边界比较模糊。常见钙化,分布较散的点状或条状。高度扩张的小输乳管产生囊肿时,具有弥漫分布的多发片状密度增高影与低密度区囊状混合存在的表现。改变为蜂窝状。无明显的增强扫描强化或轻度强化。囊肿直径超过1厘米时具有孤立的低密度区表现,一般呈现出球形,具有光滑边界。
3 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
在实际诊断中,乳腺增生与临床影像具有较为紧密的关系,要结合患者年龄、症状、生育史、体征及月经史等情况,患者增生可为单一性,也可为多种成分增生。患者多在三四十岁之间,病变大部分涉及双侧,临床症状与月经具有一定关系,乳房在经前期肿痛,具有较为明显的乳腺肿块。X线呈现双乳局限性或弥漫性片状、圆形或致密阴影的表现,密度大部分不均匀,没有清晰的边界。合并钙化大部分分布比较分散,钼靶X线呈现腺体局限性增生的表现,要与浸润性乳腺癌对比鉴别,腺体增生大部分没有改变皮肤及脂肪层,周围腺体没有纠集,周围也没有明显分叶及毛刺。增生大部分是双侧性,合并钙化时钙化比较分散,而乳腺癌钙化具有聚集成簇的区域分布。囊性增生时囊肿要结合纤维瘤等乳腺良性肿瘤进行鉴别,囊性增生大部分在双侧发病,病灶具有较低的密度,聚集时呈现弧形压迹,合并钙化时大部分是线样或弧形,而纤维瘤具有较高的密度,融合时表现为分叶状,合并钙化时大部分是粗大颗粒状钙化。少数在CT影像上能形成局限性肿块样阴影并呈现轻度强化时,与乳腺纤维瘤相比不易鉴别。局限性增生要同浸润性乳腺癌比较进行鉴别,前者没有增加的血晕、增厚皮肤及毛刺等恶性征象,如发生钙化就比较分散。比强化癌瘤的强化程度要低,且增生大部分是双侧性。此外,囊性增生比较容易发生癌变,确有需要时要结合病理进行检查。
参考文献
[1] 冯平勇.放射诊断[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
[2] 乳腺卷,鲍润贤.中华影像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 刘佩芳.乳腺影像诊断必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4] 李松年.现代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