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脑梗塞后抑郁症的疗效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uming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脑梗塞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后抑郁症患者5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25例,以丹参注射液及脑蛋白水解药物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25例,在此基础上联合黄芪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脑梗塞后抑郁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关键词:黄芪;脑梗塞;抑郁症;临床效果
  脑梗塞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脑血管疾病,该病主要由脑部血液供血障碍引发,进而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1]。脑梗塞可影响患者的脑神经功能,并引发多种并发症。脑梗塞后抑郁症即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类并发症,由于患者主要集中于老年人群,除了疾病对患者脑神经功能的影响外,老年患者多敏感、孤独,因此极易引起抑郁症。在此次调查中,我院主要探讨脑梗塞后抑郁症的基本治疗方法,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脑梗塞后抑郁症患者作为此次调查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25例,男17例、女8例,患者年龄为56~73岁,平均年龄为(63.4±2.3)岁;观察组患者25例,男18例、女7例,患者年龄为57~75岁,平均年龄为(64.5±3.0)岁。两组患者均符合WHO脑梗塞诊断标准,且经HAMD量表测评后确定为抑郁症患者。其在一般临床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情况如下:(1)丹参注射液:每日40ml,静脉滴注给药,每日1次;(2)脑蛋白水解物:每日10ml,静脉滴注给药,每日1次。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黄芪注射液进行治疗,具体情况如下:黄芪注射液,每日40ml,静脉滴注给药,每日1次。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治療后,再次以HAMD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以了解患者的抑郁改善情况。
  1.3诊断标准
  以HAMD量表评分进行比较,并以HAMD量表评分下降情况作为诊断标准,具体如下:(1)显效:HAMD评分前17项均下降至7分以下,临床症状消除;(2)有效:HAMD评分前17项均下降25%以上,临床症状缓解;(3)无效:HAMD评分前17项均下降至25%以下,临床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HAMD抑郁量表共有17项内容,主要用于评定患者的抑郁程度。其中14项评分超过24分表示严重抑郁;总分在17~24分表示有抑郁症状;总分在7~17分表示可能有抑郁症状;总分在7分以下表示无抑郁症状。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组间以t检验作为计数资料,以X2检验作为计量资料,视p<0.05时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我院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观察比较,由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
  组别 人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25 15(60%) 8(32%) 2(8%) 23(92%)
  对照组 25 10(40%) 9(36%) 6(24%) 19(76%)
  p / <0.05 <0.05 <0.05 <0.05
  2.2治疗前后HAMD评分改善情况
  我院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MD评分进行分析比较,由结果可知,两组患者在治疗前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
  3、讨论
  脑梗塞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脑血管疾病,该病多发生于老年人群,可影响老年患者的脑神经功能。除了疾病对脑神经功能的影响外,不少老年患者出于对疾病的担心、恐惧,极易产生抑郁症状。而长期抑郁除会降低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外,同时还可导致老年患者机体功能下降,进而出现脑萎缩等病症,具有一定的危险性[2]。因此,通过有效的治疗降低老年患者的抑郁症状对促进老年脑梗塞患者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次调查中,我院主要就黄芪注射液治疗脑梗塞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探讨。
  我院在丹参注射液及脑蛋白水解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黄芪注射液对患者进行治疗。黄芪注射液作为纯中药制剂,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中医学中,黄芪具有益气补中的临床效果,其主要作用成分黄芪甙可扩张冠状血管,进而降低患者颅内压,改善脑部微循环,减少组织缺血、缺氧症状,对脑神经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降低病症对患者脑神经功能造成的损伤[3]。由此次调查结果可知,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黄芪注射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评分上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
  总而言之,黄芪注射液治疗脑梗塞后抑郁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及较高的安全性,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张媛媛,官群业.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脑梗塞后抑郁症的疗效[J].中外健康文摘,2014,(23):120-121.
  [2]胡芙君,周瑞.黄芪注射液治疗脑梗塞后抑郁症的疗效[J].中国医药导刊,2013,(9):1490-1491.
  [3]王宏敏.黄芪注射液治疗脑梗塞后抑郁症32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28):81-82.
其他文献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造成腰腿痛的主要病症之一,使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受到极大困扰,也严重影响社会劳动生产力。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趋势年轻化,以20岁~50岁的青壮年多见,发病率也渐增高,其导致的痛苦严重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其治疗方法多样,疗效不一。笔者采用腹针配合手法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59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其中男22例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在治疗高血脂症的同时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方法 对目前相关资料报道的有关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作一总结概述,以反映出他汀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依据,概率从而引起人们对其的重视。结果 他汀类药物偶可引起肌病、肌炎和横纹肌溶解,甚至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但很少见;他汀类药物可引起肝损害,多发生在开始用药的三个月以内,减少用药或停药后可恢复;他汀类药物可引起脑损害,出现记忆力下降,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干细胞培养所需饲养层的制备方法。方法 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将小鼠胚胎制成细胞悬液接种培养。用丝裂霉素C处理MEF细胞制备饲养层,观察处理后的细胞活力及有无再增殖现象。结果 采用0.0625% 胰蛋白酶消化小鼠胚胎组织获得高活力的MEF细胞,用丝裂霉素C处理前后MEF细胞无明显增值,细胞活力在90%以上。结论:该方法可获得高活力的MEF细胞。丝裂霉素C处理后的MEF细胞种植到明胶包被
期刊
摘要:总结1例学龄期儿童川崎病复发后的护理。根据学龄期儿童心理特征及护理难点通过加强基础护理、对症护理、用药护理及个性化心理护理,使患儿配合治疗与护理,转危为安,好转出院。  关键词:学龄期;川崎病复发;个性化心理护理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综合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球结膜及口腔粘膜充血、淋巴结肿大、指趾末端肿胀和膜状脱皮等特征。2014年7月我科收治了一例川崎病复发的患儿,且年龄>5岁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对糖尿病人群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对101510名人员中,入选糖尿病患者8187例作为观察队列,平均随访4.4年后,比较糖尿病伴高血压组(n=5402)和单纯糖尿病组(n=3145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高血压对糖尿病人群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基线水平,糖尿病伴高血压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人胆汁中存在的具有沉淀特性的单结合胆红素(MCB)对胆汁成核时间的影响。方法 采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技术提取MCB后,在32例胆囊结石和10例非胆囊结石患者胆汁中加入不同浓度的MCB来观察其成核时间(NT)的变化。结果 经HPLC分析技术所得MCB纯度为80%左右。不同浓度MCB作用于胆囊结石患者胆汁NT分别为4.71±0.98天、3.87±0.74天和2.53±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甲状腺肿瘤外科的治疗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肿瘤外科过去所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134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效果加以探讨。结果:经手术治疗后,134名患者共有25人出现并发症,无术中、术后死亡,术后随访效果良好。结论:甲状腺肿瘤外科患者采取外科手术的治疗手段,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有效性,能够降低患者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复发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疾病的诊断依据以及治疗方式,以便对其临床治疗技巧有更全面的掌握。方法:记录从2012年7月到2012年9月间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资料,并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治愈出院,60例病人治疗后有好转,4例病人治疗无效。另外,研究发现引起消化道出血疾病的因素中最常见原因是胃、十二指肠溃疡,所占比例高达48.33%左右,位居第二的是胃部及食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肝脏疾病的超声影像表现特点。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肝脏疾病患者68例,经手术、穿刺活检病理等方法证实患者均为肝脏疾病,对68例患者的超声影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68例肝脏疾病患者中有12例为肝脏恶性肿瘤,有11例为酒精肝,有34例为自身免疫性肝病,有8例为肝硬化,有3例为遗传性肝病。对不同肝脏疾病超声影像进行分析,肝脏回声存在明显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
期刊
摘要: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指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具有调控基因表达作用的非编码RNA。在各种组织器官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被认为是重要的启动因素[1]。LncRNA通过多种调控方式影响肿瘤的生长,参与细胞凋亡调控、肿瘤侵润、肿瘤转移等过程,有希望成为新型肿瘤标志物和肿瘤治疗的靶点。本文就LncRNA在肝癌及胰腺癌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L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