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
【摘要】目的 进一步探讨静脉输液中的操作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日常为患者静脉输液时的操作方法和技术,通过临床实际操作,更加进一步提高了静脉输液的操作技术。结果 通过认真观察、探索及实践操作,积累了很多静脉输液操作技术的经验。结论 只有通过反复实践操作,不断总结、更新操作技术,才能总结出先进的静脉输液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术。
【关键词】 静脉输液 掌握 操作技术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静脉输液工具及穿刺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为提高临床输液护理的质量、提高静脉输液安全以及降低静脉输液中的相关并发症,文章对遵循静脉治疗评估流程,严格执行输液实践标准,主动采取职业防护措施,降低输液治疗中的风险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静脉输液技术是衡量护理技术操作水平的重要依据,它直接影响病人的安全和满意度。静脉输液是疾病治疗中最常用、最直接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建立血管通路是医疗处置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成为临床日常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由于静脉输液是一项侵入性操作,存在的隐患、风险和不安全因素相对较多,任何环节处理不当,都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或引发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另外在输液过程中对护士带来的职业暴露危害也不容忽视。因此静脉输液治疗的技术与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安全,并影响医疗护理质量。作为护士必须熟练掌握这项操作技术,而且要不断探索与革新,才能更好的适应临床工作。下面将我们多年来总结掌握的静脉输液方法和操作技术介绍如下,供同道们参考。
1 静脉输液药的配置 配置静脉输液药前,必须认真、仔细核对所用的药品,经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配置,配置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三查七对"制度,避免输液反应发生。
2 如何进行排气 排气时把滴壶下端输液管在手中盘好顺提上举,使滴壶倒转向上打开输液管调节器,当药液流入滴管1/3时关闭调节器放下手中输液管,待滴壶下少量空气自动溢上滴壶里的液面后,打开调节器使药液呈滴状流下,绝不能呈线状流下。因呈线状压力大,可将滴管上部气体压入下段管而形成较多气泡,当药液从针头流出时可将调节器向上推至滴壶下关紧,排气成功。
3 静脉输液血管的选择 1、年轻人、身体素质较好的人,血管比较好选,输液能顺利进行。2、年老体弱以及慢性病患者,手足静脉血管较细小表浅、皮肤下脂肪少、弹性差、皮肤松弛,穿刺比较困难。因此,穿刺前要仔細了解血管的特点或生理异常,必须使血管充分暴露,看清走行摸清深浅和粗细。进针时要快、要稳、要准,宁浅勿深。避免因疼痛引起血管收缩而降低穿刺成功率。进针前要对比一下针体与血管长度来决定进针长短,穿刺时患者不用握拳,可自然放松,放松优于握拳。放松具有进针快、回血快、一针见血率高的特点,明显减轻进针疼痛感。操作者用左手握住患者的手或足,以拇指绷紧皮肤固定血管下端以减少血管滑动,如血管有分叉应在血管下0.3-0.5cm处进针,见回血后,放平针体再慢慢进入少许,用3条胶布固定(目前都使用合格的输液贴)。3、通常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多采用向心端穿刺,但长期输液患儿因血管破坏较短时间内不能恢复,如再用穿刺过的血管输液会给患儿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因小儿头皮静脉呈网状分流且无静脉瓣,逆行输液速度也不会减慢。我们通过上百例逆行输液观察,未见局部肿胀及其它不良反应。
4拔针的手法及按压时间
拔针时压迫穿刺处的手法不正确或压迫时间过短是造成皮下瘀血的主要原因之一,皮下瘀血后静脉显露不良,出血量大时血肿机化压迫血管,致使血管易与周围组织粘连,使该血管无法继续使用。因此正确拔针是保护远端周围静脉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静脉穿刺时,皮肤针眼和血管针眼往往不在同一点,两者距离与进针角度及皮下脂肪厚度有关。因此,在拔针按压时需将皮肤针眼与血管针眼同时按压。拔针时将棉签与血管平行直压在血管上,棉签顶端超过皮肤针眼近心端1~2cm,使皮肤针眼及血管针眼同时被压(简称直压法),用直压法,棉签顶端超过皮肤针眼1~2cm,可使两个针眼同时受压,防止了局部皮肤及皮下出血。在按压穿刺部位的同时拔出针尖则会引起局部疼痛或造成血管壁损伤。拔针时由于持针柄的方法不同,可引起不同的血管的损伤、疼痛反应及血管周围瘀血等。目前认为以拇指与示指持针柄的上下面拔针法(简称上下法)明显优于拇指与示指持针柄的前后缘拔针法,二者差异有显著性,上下法在拔针时针柄固定,并施以相同的压力,可保持针尖在管腔内与之平行,明显减轻针刃对血管造成的机械性切割损伤。
5建议
定期修订静脉输液操作技术标准,使输液治疗程序化、规范化,保护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提高护理的整体水平。
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知识系统培训,使临床与理论有机结合。
建立监控、信息收集、反馈制度,每月或每季度收集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促进静脉输液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据统计,95%的住院病人需要静脉输液治疗,而静脉输液治疗不仅是一项护理技术操作,更逐渐地发展成为一门专业的科学。为了提高静脉治疗护理质量,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技术,实施成功的静脉穿刺, 减少静脉输液的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我们每一个护理工作者都应该不断的探索与思考。临床护士在静脉输液实际操作中有好多小环节,许多可行性经验对静脉输液操作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波.小静脉穿刺新法.实用护理杂志,1995,11(7):31.
[2]吕炳华,曾臻,李林恒.握拳与手放松对手背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山西护理杂志,1997,11(4).
[3]李燕, 袁玲. 三种透明敷料固定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比较[J]. 国际护理科学, 25(12): 52-53.
[4]曹琼芳. 临床护士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的管理探讨[J]. 内蒙古中医药, 2010, 29(1): 34-36.
【摘要】目的 进一步探讨静脉输液中的操作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日常为患者静脉输液时的操作方法和技术,通过临床实际操作,更加进一步提高了静脉输液的操作技术。结果 通过认真观察、探索及实践操作,积累了很多静脉输液操作技术的经验。结论 只有通过反复实践操作,不断总结、更新操作技术,才能总结出先进的静脉输液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术。
【关键词】 静脉输液 掌握 操作技术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静脉输液工具及穿刺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为提高临床输液护理的质量、提高静脉输液安全以及降低静脉输液中的相关并发症,文章对遵循静脉治疗评估流程,严格执行输液实践标准,主动采取职业防护措施,降低输液治疗中的风险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静脉输液技术是衡量护理技术操作水平的重要依据,它直接影响病人的安全和满意度。静脉输液是疾病治疗中最常用、最直接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建立血管通路是医疗处置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成为临床日常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由于静脉输液是一项侵入性操作,存在的隐患、风险和不安全因素相对较多,任何环节处理不当,都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或引发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另外在输液过程中对护士带来的职业暴露危害也不容忽视。因此静脉输液治疗的技术与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安全,并影响医疗护理质量。作为护士必须熟练掌握这项操作技术,而且要不断探索与革新,才能更好的适应临床工作。下面将我们多年来总结掌握的静脉输液方法和操作技术介绍如下,供同道们参考。
1 静脉输液药的配置 配置静脉输液药前,必须认真、仔细核对所用的药品,经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配置,配置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三查七对"制度,避免输液反应发生。
2 如何进行排气 排气时把滴壶下端输液管在手中盘好顺提上举,使滴壶倒转向上打开输液管调节器,当药液流入滴管1/3时关闭调节器放下手中输液管,待滴壶下少量空气自动溢上滴壶里的液面后,打开调节器使药液呈滴状流下,绝不能呈线状流下。因呈线状压力大,可将滴管上部气体压入下段管而形成较多气泡,当药液从针头流出时可将调节器向上推至滴壶下关紧,排气成功。
3 静脉输液血管的选择 1、年轻人、身体素质较好的人,血管比较好选,输液能顺利进行。2、年老体弱以及慢性病患者,手足静脉血管较细小表浅、皮肤下脂肪少、弹性差、皮肤松弛,穿刺比较困难。因此,穿刺前要仔細了解血管的特点或生理异常,必须使血管充分暴露,看清走行摸清深浅和粗细。进针时要快、要稳、要准,宁浅勿深。避免因疼痛引起血管收缩而降低穿刺成功率。进针前要对比一下针体与血管长度来决定进针长短,穿刺时患者不用握拳,可自然放松,放松优于握拳。放松具有进针快、回血快、一针见血率高的特点,明显减轻进针疼痛感。操作者用左手握住患者的手或足,以拇指绷紧皮肤固定血管下端以减少血管滑动,如血管有分叉应在血管下0.3-0.5cm处进针,见回血后,放平针体再慢慢进入少许,用3条胶布固定(目前都使用合格的输液贴)。3、通常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多采用向心端穿刺,但长期输液患儿因血管破坏较短时间内不能恢复,如再用穿刺过的血管输液会给患儿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因小儿头皮静脉呈网状分流且无静脉瓣,逆行输液速度也不会减慢。我们通过上百例逆行输液观察,未见局部肿胀及其它不良反应。
4拔针的手法及按压时间
拔针时压迫穿刺处的手法不正确或压迫时间过短是造成皮下瘀血的主要原因之一,皮下瘀血后静脉显露不良,出血量大时血肿机化压迫血管,致使血管易与周围组织粘连,使该血管无法继续使用。因此正确拔针是保护远端周围静脉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静脉穿刺时,皮肤针眼和血管针眼往往不在同一点,两者距离与进针角度及皮下脂肪厚度有关。因此,在拔针按压时需将皮肤针眼与血管针眼同时按压。拔针时将棉签与血管平行直压在血管上,棉签顶端超过皮肤针眼近心端1~2cm,使皮肤针眼及血管针眼同时被压(简称直压法),用直压法,棉签顶端超过皮肤针眼1~2cm,可使两个针眼同时受压,防止了局部皮肤及皮下出血。在按压穿刺部位的同时拔出针尖则会引起局部疼痛或造成血管壁损伤。拔针时由于持针柄的方法不同,可引起不同的血管的损伤、疼痛反应及血管周围瘀血等。目前认为以拇指与示指持针柄的上下面拔针法(简称上下法)明显优于拇指与示指持针柄的前后缘拔针法,二者差异有显著性,上下法在拔针时针柄固定,并施以相同的压力,可保持针尖在管腔内与之平行,明显减轻针刃对血管造成的机械性切割损伤。
5建议
定期修订静脉输液操作技术标准,使输液治疗程序化、规范化,保护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提高护理的整体水平。
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知识系统培训,使临床与理论有机结合。
建立监控、信息收集、反馈制度,每月或每季度收集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促进静脉输液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据统计,95%的住院病人需要静脉输液治疗,而静脉输液治疗不仅是一项护理技术操作,更逐渐地发展成为一门专业的科学。为了提高静脉治疗护理质量,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技术,实施成功的静脉穿刺, 减少静脉输液的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我们每一个护理工作者都应该不断的探索与思考。临床护士在静脉输液实际操作中有好多小环节,许多可行性经验对静脉输液操作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波.小静脉穿刺新法.实用护理杂志,1995,11(7):31.
[2]吕炳华,曾臻,李林恒.握拳与手放松对手背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山西护理杂志,1997,11(4).
[3]李燕, 袁玲. 三种透明敷料固定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比较[J]. 国际护理科学, 25(12): 52-53.
[4]曹琼芳. 临床护士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的管理探讨[J]. 内蒙古中医药, 2010, 29(1): 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