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由于全国范围内土地“农转非”步伐的不断加快,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问题也随着这一群体规模的扩大而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对陕西省富平县失地农民的失地调研,探讨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失地农民社会适应问题的可操作性,通过了解失地农民生活状况和需求的情况下,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从而进一步促进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
关键词:失地农民;社会工作;社会适应
随着社会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用地向工业、商业用地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这一发展趋势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改变自身惯常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失地农民很容易陷入“种地无田、就业无路、保障无力”的“三无”困境,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适应问题。失地一方面使得农民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资料,降低了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就业压力的急剧扩大,以及失地农民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人际交往和社会关系转换的滞后性,使得失地农民在适应新的生活方式上存在更多的困难。本次研究通过对陕西省富平县失地农民的实地调研,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出发,研究富平县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问题。从而为解决当地失地农民就业、人际交往和心理适应方面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富平县失地农民社会适应状况的实证研究
(一)实地调研的基本概况
富平县隶属于陕西省渭南市,是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总面积1242平方公里,人口81万,其中耕地面积为110万亩,失地农民约20万余人次,占整个县城人口的1/4。而对富平县失地农民社会适应状况的研究,本文借鉴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从微观、中间和宏观三个相互嵌套的结构模型出发,反映不同层次间的环境系统对失地农民个人发展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从个人生态环境中研究失地农民社会适应问题。因此,本次调研主要从失地农民的就业、人际交往和心理适应介入,对影响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的三个因子进行测评。资料收集主要通过滚雪球抽样对富平县城关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失地农民进行问卷访谈,共访问失地农民家庭15户,23人次,其男性15人,女性18人,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43岁—68岁之间,年龄跨度为25岁。
(二)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状况
(1)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由于富平县征地的补偿条件由县城中心地带依次向周边递减,同时伴随着城区改建和拆迁工作的进行,以及“进城”、“入区”、“出山”等政策的实施。因此,城关区的失地农民主要以房屋出租、外出务农、打零工等方式谋生,而周边地区的失地农民则68%的处于失业状态。这些失业农民的年龄主要集中在60岁左右,思想和行为上受小农经济的影响深刻,并且由于上岗技能的不足、受教育水平低、年龄因素和家庭抚育因素的限制,缺乏“走出去”的条件和信心。
(2)失地农民的人际交往状况。根据调研结果显示,被访的失地农民在交往对象选择上更倾向于农民群体,存在“结伴”的小群体现象,生活交际圈固定。由于54%的受访者都需要照顾孙子,家务繁重,外出和社交频率降低。另外,通过访谈资料了解到失地农民的娱乐方式主要以闲谈、打牌等为主,与成立居民交谈会存在自卑、不自信的现象,共同话题缺乏。
(3)失地农民的心理状况。农民向城镇居民身份的转变给失地农民带来较大的心理不适,72%的失地农民表示不满意目前的生活状态,“失地”后的心理落差感强烈。同时,“失地”使得一部分习惯于“自给自足”生活方式的农民感到生活的紧迫和拮据感,心理压力变大。另外,不同区域土地补偿条例和金额的差距,以及社会保障的差异也使得部分失地农民负面情绪增加,心理问题突出。
二、社会工作介入失地农民社会适应的对策
(一)宏观层面
(1)增加社会组织培育力度。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当地社会工作队伍的建设,加强与社会工作机构的合作和社會工作人才的引进。通过社会工作组织嵌入政府部门或政府项目帮扶的形式,推动社会工作介入失地农民群体,从而协调政府与失地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切合失地农民需求和利益的政策、法规。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基本养老保障和失业保障等。但是由于失地农民对于这些保障的认识不足,参保率底等情况,一方面为政府的征地补偿工作带来不便,也不利于失地农民的长远利益。因此,可以通过社会工作的介入加强失地农民对社会保障体系的理解,促进他们的社会适应。
(二)中观层面
(1)完善社区管理体系。社区是失地农民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从失地农民熟悉的环境入手,能够进一步加强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因此,社区通过与政府部门合作,加强社区中介组织、企业和单位的建设,培育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拓展社区资源链接的渠道等方法,帮助失地农民培养职业技能,收集就业信息,加强他们的就业率。
(2)促进社区支持网络的建立。社区能够提供给失地农民需要的归属感和满足感,更能够使得他们感受到生活环境中的“人”的关怀和帮助。社会工作者可进一步通过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方法,加强失地农民间的联系,以及他们人际沟通和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与加强,从而进一步培养和提升他们的居民意识,促进失地农民的社区融合和社区参与度。
(三)微观层面
社会工作者通过个案工作的方法为失地农民提供更切合的个人和家庭服务,帮助失地农民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和调适,缓和家庭关系,有利于协助失地农民的自身解决目前最迫切的心理需求。同时,通过对失地农民的个人的心理疏导,有利于减少失地农民身份转变过程中的无措感和落差感,缓解负面情绪对于他们自身的心理伤害。最后,个人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的增强,有利于失地农民个人解决问题能力的加强,转变失地农民不敢“走出去”的窘迫局面。
参考文献:
[1]拉尔夫.多戈夫,弗兰克.M.洛温伯格,唐纳.哈灵顿.社会工作伦理论[M].隋玉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陕西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情况调查课题组.理论导刊.2006年第8期.
作者简介:田萌(1993—),女,汉族,陕西富平人,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民族社会工作。
关键词:失地农民;社会工作;社会适应
随着社会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用地向工业、商业用地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这一发展趋势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改变自身惯常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失地农民很容易陷入“种地无田、就业无路、保障无力”的“三无”困境,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适应问题。失地一方面使得农民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资料,降低了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就业压力的急剧扩大,以及失地农民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人际交往和社会关系转换的滞后性,使得失地农民在适应新的生活方式上存在更多的困难。本次研究通过对陕西省富平县失地农民的实地调研,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出发,研究富平县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问题。从而为解决当地失地农民就业、人际交往和心理适应方面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富平县失地农民社会适应状况的实证研究
(一)实地调研的基本概况
富平县隶属于陕西省渭南市,是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总面积1242平方公里,人口81万,其中耕地面积为110万亩,失地农民约20万余人次,占整个县城人口的1/4。而对富平县失地农民社会适应状况的研究,本文借鉴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从微观、中间和宏观三个相互嵌套的结构模型出发,反映不同层次间的环境系统对失地农民个人发展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从个人生态环境中研究失地农民社会适应问题。因此,本次调研主要从失地农民的就业、人际交往和心理适应介入,对影响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的三个因子进行测评。资料收集主要通过滚雪球抽样对富平县城关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失地农民进行问卷访谈,共访问失地农民家庭15户,23人次,其男性15人,女性18人,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43岁—68岁之间,年龄跨度为25岁。
(二)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状况
(1)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由于富平县征地的补偿条件由县城中心地带依次向周边递减,同时伴随着城区改建和拆迁工作的进行,以及“进城”、“入区”、“出山”等政策的实施。因此,城关区的失地农民主要以房屋出租、外出务农、打零工等方式谋生,而周边地区的失地农民则68%的处于失业状态。这些失业农民的年龄主要集中在60岁左右,思想和行为上受小农经济的影响深刻,并且由于上岗技能的不足、受教育水平低、年龄因素和家庭抚育因素的限制,缺乏“走出去”的条件和信心。
(2)失地农民的人际交往状况。根据调研结果显示,被访的失地农民在交往对象选择上更倾向于农民群体,存在“结伴”的小群体现象,生活交际圈固定。由于54%的受访者都需要照顾孙子,家务繁重,外出和社交频率降低。另外,通过访谈资料了解到失地农民的娱乐方式主要以闲谈、打牌等为主,与成立居民交谈会存在自卑、不自信的现象,共同话题缺乏。
(3)失地农民的心理状况。农民向城镇居民身份的转变给失地农民带来较大的心理不适,72%的失地农民表示不满意目前的生活状态,“失地”后的心理落差感强烈。同时,“失地”使得一部分习惯于“自给自足”生活方式的农民感到生活的紧迫和拮据感,心理压力变大。另外,不同区域土地补偿条例和金额的差距,以及社会保障的差异也使得部分失地农民负面情绪增加,心理问题突出。
二、社会工作介入失地农民社会适应的对策
(一)宏观层面
(1)增加社会组织培育力度。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当地社会工作队伍的建设,加强与社会工作机构的合作和社會工作人才的引进。通过社会工作组织嵌入政府部门或政府项目帮扶的形式,推动社会工作介入失地农民群体,从而协调政府与失地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切合失地农民需求和利益的政策、法规。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基本养老保障和失业保障等。但是由于失地农民对于这些保障的认识不足,参保率底等情况,一方面为政府的征地补偿工作带来不便,也不利于失地农民的长远利益。因此,可以通过社会工作的介入加强失地农民对社会保障体系的理解,促进他们的社会适应。
(二)中观层面
(1)完善社区管理体系。社区是失地农民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从失地农民熟悉的环境入手,能够进一步加强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因此,社区通过与政府部门合作,加强社区中介组织、企业和单位的建设,培育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拓展社区资源链接的渠道等方法,帮助失地农民培养职业技能,收集就业信息,加强他们的就业率。
(2)促进社区支持网络的建立。社区能够提供给失地农民需要的归属感和满足感,更能够使得他们感受到生活环境中的“人”的关怀和帮助。社会工作者可进一步通过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方法,加强失地农民间的联系,以及他们人际沟通和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与加强,从而进一步培养和提升他们的居民意识,促进失地农民的社区融合和社区参与度。
(三)微观层面
社会工作者通过个案工作的方法为失地农民提供更切合的个人和家庭服务,帮助失地农民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和调适,缓和家庭关系,有利于协助失地农民的自身解决目前最迫切的心理需求。同时,通过对失地农民的个人的心理疏导,有利于减少失地农民身份转变过程中的无措感和落差感,缓解负面情绪对于他们自身的心理伤害。最后,个人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的增强,有利于失地农民个人解决问题能力的加强,转变失地农民不敢“走出去”的窘迫局面。
参考文献:
[1]拉尔夫.多戈夫,弗兰克.M.洛温伯格,唐纳.哈灵顿.社会工作伦理论[M].隋玉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陕西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情况调查课题组.理论导刊.2006年第8期.
作者简介:田萌(1993—),女,汉族,陕西富平人,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民族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