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旅游景区牌示英文导游词之文化勘误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12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就秦皇岛四处主要旅游景区:秦皇求仙入海处、老龙头、角山及祖山的牌式英文导游词的不当之处,从文化的角度加以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旨在为外国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促进秦皇岛旅游业的规范发展,更好地实施“旅游立市”战略。
  关键词:秦皇岛 牌示英文导游词 文化 勘误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秦皇岛作为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中国唯一一个以皇帝名号命名的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美不胜收的风景名胜。牌式导游词是自导式导游服务的一种最主要的方式,也是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旅游景区教育、服务、使用等功能得以发挥的必要基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通过近年来对旅游资料的翻译,发现如何处理旅游资料中的文化因素,既是一件艰难的工作,也是开展涉外旅游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准确地传达旅游资料中的文化信息,让外国游客了解中国旅游景观的文化底蕴,有利于创立我们的旅游品牌,从而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本文以秦皇岛旅游景区牌示英文导游词的翻译为例,从文化信息的传递角度来探讨旅游景区导游词的恰当英译问题。
  一 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
  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是地名翻译的重要内容,这些名称大多用词古雅、风格独特、音韵优美、寓意深刻。有的出自历史典故,有的源于神话传说,有的富于诗情画意,有的饱含人生哲理。因此翻译这类名称时不能简单采用音译法和直译法。
  1 源于历史典故的旅游景点名称翻译
  秦皇求仙入海处景区内的“战国风情”中有一个景点名为“丛台”,其英译为“Congtai Palace”。丛台是古城邯郸的象征。相传丛台始建于赵武灵王时期(公元前325-前299年),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赵王检阅军队与观赏歌舞之地,故称武灵丛台。史载,丛台有天桥、雪洞、妆阁、花苑诸景,结构奇特,装饰美妙,在当时扬名于列國。武灵丛台也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发生地。战国时期,赵国本是一介小国,武灵王即位后,决心使国家强盛起来。当时北方少数民族被称为“胡人”,他们身着窄衣,以能征善战著称,武灵王遂让赵国上下都改穿胡服,勤练兵马,终于使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丛台之名,源于当时有许多亭台建筑连接垒列而成,《汉书》颜师古释文:“连接非一,故名丛台。”这里音译名称无法体现出丛台的悠久历史和军事功用,而且丛台从历史上讲并非宫殿,而是“亭台建筑”,因此用“palace”也是不准确的。建议译为:“Entertaining and Military Terrace Of the Zhao State”。因为“terrace”意思就是“相互连接的亭台”之意。音译的景点名称不仅会造成源语文化信息的丢失,而且无法满足读者或旅游者追新猎奇的心理要求,不能激发了解和体验异国文化的旅游愿望。
  秦皇求仙入海处景区内的“战国风情”中有一个景点名为“稷下学宫”,其英译为“Ji-Xia School”。稷下是齐国国都城门,位于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稷门附近。稷下学宫始建于齐桓公田午时。据徐干《中论·亡国》记载:“齐桓公(田午)立稷下之宫,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尊宠之”。到齐威王、宣王之际,随着齐国国势的强盛,得以充分发展达到鼎盛阶段。稷下学宫有三大功能:1、询议功能。稷下学宫是齐国君主咨询问政及稷下学者议论国事的场所,发挥了智囊团的作用,因此它是一个政治咨询中心;2、教育功能。其独特的游学教学方式,促进了各种学说的发展和新学说的创立,大大促进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3、学术功能。稷下学宫是当时学术文化的交流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形成了先秦百家争鸣的高峰,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繁荣。因此,“school”这个词汇不足以传达出如此深厚的文化信息,笔者认为当时的稷下学宫相当于今日的社会科学院,故建议改为:“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 of the Qi State”。
  秦皇求仙入海处景区内的“战国风情”中还有一景名为“黄金台”,其英译为“Platform”。黄金台来源于战国时期燕昭王高筑黄金台招贤纳士,实行人才战略强兵兴燕的典故。因此笔者建议改为“Talent Recruiting Site of the Yan State”。
  实际上,我国和西方学者在译介此类名胜古迹景点名称时大多采用意译法,这个在向西方推介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颐和园译为the Summer Palace。还有的翻译采用音意双译法,既译出景点的读音名称,同时又译出景点名称的文化寓意,使旅游者既知其名,又晓其隐含之意,如:太和殿译为Tai He Dian(Hall of Great Harmony),养心殿译为Yang Xin Dian(Hall of Mental Cultivation),瑶池译为Yao Chi(Lake of Immortals)。这对增进旅游者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大有裨益。
  2 对号入座式的旅游景点名称逐字翻译
  老龙头景区名称的英译现在有两种,一种是汉语拼音“Laolongtou Scenic Area”,另一种是直译“Old Dragon Head”。笔者认为汉语拼音译法不可取,另一种意译法也不恰当。汉语中的“老”字的含义除了最基本的“年岁大”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含义:1、“老”就是一个敬词,与年岁无关。如:老师、老板、老总等;2、是对先辈、年长者的尊称,如:老先生、老前辈、李老等。“老龙头”名字的得来是因为它坐落于山海关城南5公里的渤海之滨,是明长城的东部起点。老龙头地势高峻,有明代蓟镇总兵戚继光所建的“入海石城”。入海石城犹如龙首探入大海、弄涛舞浪,充分体现了龙的尊威,因而得名“老龙头”。此处的“老”并非“年岁大”之意,因而直译为“old”不恰当,建议采用音意双译法译为:“Great Dragon Head-the Starting Point of Great Wall”。这和长城的译法比较相似,“长城”并没有直译为“the Long Wall”,而意译为“the Great Wall”。“老龙头”还可以干脆意译为“the Starting Point of Great Wall”。因为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和权威,但在西方文化中却象征着邪恶。因此直译不仅造成外国游客理解上的困难,无法了解景点的文化内涵,甚至还会引起误解。   又如,祖山景区十里画廊有一景叫“狂犬吠日”,英译为“Mad Dog Barking at the Sun”。这处景观远远望去,雄伟的山巅的一块兽形巨石,酷似一只狗正仰头朝天、嘴巴撅起,朝着太阳叫,故称“狂犬吠日”。成语“狂犬吠日”出自: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是说川蜀一带阴雨天多而出太阳的时候少,日出而犬吠。成语原:意不是指疯狗,而是指狗因少见多怪而乱叫。后来用来比喻坏人自不量力的叫嚣。建议译为:“Alarmed/Frightened dog Barking at the Sun”。
  再如,老龙头景区内澄海楼前有一块古碑,上面有四个赫然大字:“天开海岳”,字体浑厚古朴,遒劲苍郁。英语译为:“Heavenly Seas and Mountains”。这四个汉字将老龙头一带海阔天高,山岩耸峙的气势描绘得淋漓尽致。天开海岳四个字把老龙头的美景和恢宏气势作了高度概括。“开”字用得最好,可以做“开创、开造”讲。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说老龙头的海岳美景天造地设,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不能简单直译为“天国的,神圣的山海”,因此建议译为:“Nature-created Sea and Mountains”。
  对号入座式的逐字翻译,历来是翻译的大忌。对于景点名称的翻译,更不能简单采用直译法。翻译时不仅要观其名,而且还要知其实,切忌望文生义,信笔直译。
  二 宗教及其宗教传说中专有名词的翻译
  角山景区的栖贤寺内有“望海观音殿”、“达摩殿”和“伽蓝殿”,其分别英译为“Seaview Guanyin Hall”、“Da Muo Hall”和“Qie Lan Shrine”。祖山景区内有“观音送子”,其英译为“Guanyin Bodhisattva Sending a Son”。这些景点内涵或景点名字均与佛教有关,其翻译全部采用汉语拼音,笔者认为不妥。因为用汉语拼音来翻译,只限于源于中國、又是中国独有的事物。佛教源于古印度,又是世界上流行很广的宗教之一。但佛教主要流行于亚洲,因此在英译时可能找不到相应的英语,在这种情况下,应把宗教里的所有名称还原为梵语更为恰当。这样可以使读者有源头可查,也减少了以讹传讹的风险。如:释迦牟尼译为?ākyamuni、如来佛译为Tathāgata、弥勒佛译为Maitreya、药师佛译为Bhai?ajya guru vaidūrya prabhārāja、观音菩萨译为Bodhisattva Avalokite?vara,文殊菩萨译为Bodhisattva Manjusri,普贤菩萨译为Bodhisattva Samantabhadra、地藏王菩萨译为Bodhisattva Ksitigarbhr、罗汉译为Arhat等。此外,在“达摩殿”牌式英文导游词中,禅宗被意译为the sect of Buddhism,还有的译为the Zen Buddhism。笔者认为,应还原为梵语Dhyana。
  三 由于词汇空缺造成的难译(zero of equivalent word)
  词汇空缺是指原语词汇所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其“对等语”或“对应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干地支、阴阳八卦、农历节气、中医术语、武术气功等术语在译成英语时,由于西方文化中没有对应或对等的词语,在多数情况下也只能采取音译或释义的方法进行翻译,还有些民族文化内涵特别丰富的词语,在翻译时也必须采取释义或添加注释等方法,说明该词的语用含义,才能使译语读者了解原语独特的文化现象。例如:秦皇求仙入海处景区内的“生肖馆”译成了“Lunar New Year Exhibition”。西方民族文化中没有以动物配属人的出生年份的习俗,因此对于生肖所蕴含的文化内容是无法理解的。因此,要使游客比较完整地理解其中的文化信息,不仅需要译出生肖一词的指称意义,还需要详加注释,以说明其内含的寓义。建议译为:“Twelve Year Animals Exhibition”;再详细地添加注解:any of the twelve animals,representing the Twelve Earthly Branches used to symbolize the year in which a person is born according to lunar calendar.
  四 由于文化不对等所造成的误译
  秦皇求仙入海处景区内的“战国风情”景点中的一些称谓,笔者认为不妥,它们是:魏文侯Duke Wen、魏王假Duke Jia、齐威王Duke Wei、燕昭王King Zhao、赵武灵王Duke Wuling。英国的爵位分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等。在英语中,“Duke”为公爵,是欧洲贵族中的最高等级。战国时,各国的爵大致有卿、大夫等。如各国都曾有“上卿”、“亚卿”、“客卿”等,均为将相所得的高爵。大夫一级如有上大夫、中大夫、国大夫、五大夫等。可见,英文“Duke”和战国时期作为一国之君的君主们是不对等的,应分别译为:King Wen of the Wei State、King Jia of the Wei State、King Wei of the Qi State、King Zhao of the Yan State、King Wuling of the Zhao State,更为准确。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对秦皇岛旅游景区牌示英文导游词所作的勘误,属于学术探讨,也欢迎来自更多专家、学者的学术商榷,目的是更好地向外国游客传递中国文化信息。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在2009年确立了“旅游立市”的战略,力争在今后的5-10年把秦皇岛整体打造为“国际旅游名城”。笔者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翻译工作者和旅游工作者应责无旁贷地把城市的风景名胜、历史古迹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外国游客。
  参考文献:
  [1] 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外文出版社,2004年版。
  [2] 陈鼓应:《道家文化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3] 黄永杰:《春秋战国时代人才思想论要》,《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4期。
  [4] 杨敏、王克奇、王恒展:《中国文化通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 赵朴初:《佛教常识答问》,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简介:
  吴宾凤,女,1972—,河北卢龙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工作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
  崔红娟,女,1972—,河北定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工作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在传统译论中,人们一般把翻译看作是一种纯粹的技艺性质的语言活动,翻译实践一般是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导向的,并未把文化的因素纳入其中。然而,翻译研究必须把文化的因素考虑在内。其中,权力关系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笔者通过对严复译作《天演论》的分析证明了多元化权力因素对译文产出施加的巨大影响,以及其中的社会历史因素对译文产出和其他因素起关键的决定作用。  关键词:多元化 权力 译文产
期刊
摘要 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的主要人物之一波洛涅斯是一个政治平衡的维护者,代表了维护政治平衡的理念。波洛涅斯最终死在了人文主义者哈姆雷特的剑下,悲剧性地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从他的死可以看出,人文主义思想反对机械地理解维护政治平衡的理念,主张有机地维护政治平衡,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人和人的理性在政治中的能动作用。波洛涅斯不能满足人文主义的要求,不能满足人文主义所开创的社会思维模式新格
期刊
摘要 《包身工》的主要态度是对包身工“正常性”和“能力”的负面评估以及对打杂的和带工老板的负面“恰当性”评估。体现“正常性”和“能力”的语法成分具有静态和被动的特征,体现“恰当性”的语法成分具有动态和警示、命令的特征。这些特征增强了语篇的态度意义,体现了作者对语言的运用能力。  关键词:态度意义 语法特征 一致性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夏衍
期刊
摘要 针对翻译的可译与不可译问题,译界相继出现了语用等效翻译和零翻译。本文在探讨可译与不可译、语用等效翻译和零翻译的基础上,从罗国青教授的《零翻译与不可译——零翻译本质辩》一文出发,分析对比了语用等效翻译和零翻译,发现它们各有不同的侧重点:零翻译以原语语言文化为标准,其强调翻译标准;而语用等效翻译则强调翻译的语用效果。因此只有根据不同的文体,选取适宜的翻译方法,尽量保留原文所传递的所
期刊
摘要 本质而言,翻译是语言间的信息交际,而语言和文化是相互渗透的,译者实际上处理的是两种文化。本文以《茶馆》两英译本为个案研究对象、翻译目的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了戏剧翻译中文化因素的超/欠额现象。  关键词:目的论 文化 超额和欠额 《茶馆》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语言、文化和翻譯  翻译作为人类行为活动,已有上千年历史。Catford(1965:20
期刊
摘要 人类的认知是一个精确性思维和模糊性思维辩证统一的过程,系统复杂程度越高,模糊性越强,对其进行精确认知和描述的能力相对减弱。人的大脑除精确思维外,还有模糊化思维机制,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共同构成人类认知活动中的活性特征。文学作品本身具有模糊美的特征,而翻译文学作品是一个多元的复杂系统,根据札德的模糊集理论,要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达到“忠实”这一目标,不是一个从确定到确定的线性运
期刊
摘要 本文在翻译美学理论的指导下,以《葬花吟》的两个英译本为例,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审美再现等方面分析了杨宪益戴乃迭夫妇译本和霍克斯译本,希望找到一些对诗歌意境传译问题的有益的启发。  关键词:翻译美学 意境 审美联想 审美再现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方梦之主编的《译学词典》中,翻译美学的概念被界定为:揭示译学的美学渊源,探讨美学对译学的特
期刊
摘要 晋代成公绥《啸赋》并无沿袭汉代以来乐舞赋的结构程式,而是凭着自己出色的艺术才华、超强的音乐感悟和文学描摹功力,将难以捕捉的无形啸声、晋代人的行为、爱好及思想感情出色地描绘和表现出来。  关键词:晋代 成公绥 《啸赋》 爱好 思想感情倾向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赋乃汉代的文学品牌,两汉乐舞赋有笛、 、笙、琴、洞箫、簧、舞、筝八个种类
期刊
摘要 根据历史发展规律,中国古代文学嬗变与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也是历史的必然。但必然之中亦有很多偶然因素,促成或加速了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实践不断的变化,中国文学批评中的价值观即是这些偶然因素之一。本文首先对中国古代文学嬗变及其诱因进行了分析,然后就文学批评中的价值观对其影响和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嬗变 文学 批评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文
期刊
摘要 在文学发展史上一直都草灰蛇线般贯穿着“咏唱现象”,歌词文学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广泛的流行性和文化的包容性,则始终昭示着歌词的文学主流地位。当代歌词文学广泛而深入地阐释了人类的情感,始终没有离开民生大众的广泛参与以及鲜活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  关键词:歌词 文学 主流地位  中图分类号:J614.9 文献标识码:A  文学的本质是艺术,文学艺术的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