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美学视角下诗歌意境的传译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009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在翻译美学理论的指导下,以《葬花吟》的两个英译本为例,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审美再现等方面分析了杨宪益戴乃迭夫妇译本和霍克斯译本,希望找到一些对诗歌意境传译问题的有益的启发。
  关键词:翻译美学 意境 审美联想 审美再现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方梦之主编的《译学词典》中,翻译美学的概念被界定为:揭示译学的美学渊源,探讨美学对译学的特殊意义,用美学的观点来认识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并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提出翻译不同文体的审美标准,分析、阐释和解决语际转换中的美学问题。在充分认识翻译审美客体(原文)和翻译审美主体(译者)基本属性的问题上,剖析客体的审美构成和主体的翻译能动作用,明确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提供翻译中审美再现的类型和手段,以指导翻译实践。
  由此可见,翻译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原文、译文),翻译中的审美主体(译者、读者),翻译中的审美活动,翻译中的审美判断、审美标准和翻译过程中的审美再现等等。
  中国诗歌的美在于其意境美、抒情美、含蓄美和思想美。大多数人认为,中国文学最美的部分是诗歌。那么在全球化轰轰烈烈发展,各国交流如此紧密,如此全方位化的今天,中国文学中的精华部分应该为世界所知,在世界文学艺苑中展现自己的独特之美。在文学领域,诗歌的翻译是摆在诸多文学家,翻译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诗歌翻译难,中诗意境的传译尤其困难。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红楼梦》中《葬花吟》的两个英译本为例,从翻译美学视角研究诗歌意境的传译问题,希望从杨宪益戴乃迭夫妇译本(以下简称“杨译”)和霍克斯译本(以下简称“霍译”)的翻译审美过程以及翻译方法中,找到一些对诗歌意境传译问题的有益的启发。
  二 中国诗歌的意境美及传译障碍
  意境一词最初出现在王昌龄的《诗格》,“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辞海》对于意境的释义为:“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就是意与境的结合。 “意”指的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某种思绪,作者作诗的目的是为了表现“意”。但是,“意”是主观部分,是抽象的,是读者难于感知的。要让作者的“意”使读者感触得到,就得依托于“境”。“境”是客观存在,是表现“意”的一种手段。意境结合,就是寓意于境,以境现意。意境结合,就是寓情于景,形神兼备。要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还应该厘清的一个问题是,意境不等于意象,意象是部分,是单个的单位,而意境是这些单个的单位有意图的排列在一起而产生的新的总体的思想感情,从心理学角度讲,意境具有格式塔的性质。例如,读者在读到“人散去,一钩淡月天如水”这样的句子,就会产生这样的一种审美联想:新月升空,友人尽散,清幽的夜色,清雅的房舍,清静的心境如泠泠的古琴声在画幅间流淌。充满了“清静无为”,“天人合一”的思想。诗人谢逸将主观的意,融入了客观的境(形、景)中,才会出现艺术境界,辐射出惬意的美感。
  中国诗歌以意境见长,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由于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对于自然界有一种天然的敬畏与热爱,因此诗人在做诗总是寄情于山水之间,托志于草木之上,自然界的一花一树,一草一木,都能引发诗人的联想,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要想把诗歌的意境美传达给西方读者,最大的困难在于组成诗歌意境的意象,情景及其引发的联想。西方人的性格总体比东方人感情外露,较少含蓄,他们的艺术途径自古希腊以来是直接以人体本身作为主要对象,比中国艺术少却了一次中间媒介物的折射。西方读者因为其认知语境中相关文化图式的不完善、文化缺省甚至是文化冲突,要想让西方读者在译文中体会到中国诗歌的意境美并产生联想,引发情感的共鸣是非常困难的。文字也使诗歌意境的传达困难重重,汉语是一样非常感性的文字,具有图像性、会意性和音乐性,如看见“淼”字就会想起波光粼粼的水面,看见“森”字就会联想到草木茂盛的样子。由于语言异质的原因,英语读者面对以拼音文字为媒介的译文,恐怕很难产生联想,产生美的共鸣。
  三 《葬花吟》中的意境传译
  《红楼梦》堪称中国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而其中的诗歌又是作品的精华部分,对于整部小说中的意境传达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红楼梦》中的诗歌数量达250多首,其数量之多、表现形式之多堪称中国古典小说之最。在这些诗歌中,《葬花吟》是作者曹雪芹着力创作的一首诗,被称为《红楼梦》中最优秀的诗歌之一。《葬花吟》可以说是林黛玉身世的总结,诗歌的意境和情节完美的交织在一起,在读者眼前创造出这样的画面:在读者眼前创造出这样的画面:林黛玉肩扛花锄、香篓,手扶柳丝款款走来,脚下落花瓣瓣,她满眼凄楚,一脸伤感,似乎随风而落的花瓣是她因感怀自己身世而落下的泪和血。
  本文笔者试选择《葬花吟》中原文意境比较丰富的一些句子,來探讨杨宪益和霍克斯两位译者在意境传译过程中的审美联想,审美情感,审美理解。
  杨宪益和霍克斯来自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在审美理解和审美联想方面会存在差异,但是从审美情感来讲,两译者都把握了《葬花吟》是“小说的诗,诗的小说”这一特点。纵观全文,两译者都准确地把握了诗歌所营造的整体意境,但仍有微瑕,下面,试举例来分析:
  1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杨译:As blossom fade and fly across the sky,
  Who pities the faded red,the scent that has been?
  霍译:The blossoms fade and falling fill the air,
  Of fragrance and bright hues bereft and bare.
  可以看出,从形式上讲,杨译是非常忠实于原文的。这与译者的审美意识有关系,作为中国翻译家,杨宪益认为《红楼梦》是文学经典,翻译要最大可能地忠实于原文,不能任意改动。再者,杨译《红楼梦》是上个世纪70年代,这一时代的翻译目的主要在于意识形态领域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红楼梦》被认为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揭示封建统治的罪恶,在当时的背景下,杨宪益夫妇采取直译的方法,避免对原文的改动。而霍克斯则主要是想把《红楼梦》的美和自己阅读时的愉悦享受传达给译文的读者。在这种审美意识的指导下,霍克斯采取了归化的策略,很注重美的意境的营造,不拘泥于原文的词句。如他翻译“飞满天”为“fill in the air”,在意境的营造方面,似乎比“fly into the sky”更胜一筹。霍译没有采取问句的形式,但是景色的描述已经给读者面前展示了一幅风起花落,哀伤凄恻的意境。霍译诗句每行10个音节,采用五步抑扬格,注重头韵的使用,读来朗朗上口,有诗的音韵美,做到了以诗译诗。   2 手把花锄出秀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杨译:Hoe in hand she steps through her portal,
  Loath to tread on the blossom as she comes and goes.
  霍译:Has rake in hand into the garden gone,
  Before the fallen flowers are trampled on.
  楊译从形式到内容都忠实于原诗,尤其是他准确的译出了“忍踏落花来复去”的意境。霍译在审美理解上有明显的疏漏,也许是文化背景的原因,他将“花锄”译为“rake”属于误译。他漏译了一个重要的情怀“不忍”,黛玉拿着花锄走出自己的绣房,看到遍地落花,不忍踩花而行,这是非常重要的心理描写,也是思想感情的传达,漏译这一点,在意境方面,是非常遗憾的缺失。
  3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杨译:Alone,her hoe in hand,her secret tears,
  Falling like drops of blood on each bare bough.
  霍译:The solitary Maid sheds many a tear,
  Which on the boughs as bloody drops appear.
  杨译用两个独立结构勾勒出了黛玉倚锄而泣的意象,“洒上空枝见血痕”一种悲痛万分的意境,揭示出黛玉对自己身世的感伤。霍译虽然没有译出“倚锄”这一意象,但是总体的意境传达相当完满。整篇诗看来,霍译的音韵比杨译更胜一筹。不过,杨译和霍译若都在英文译本后加一个注释就更好了,因为此处用典湘妃哭舜,泣血染竹枝成斑,而黛玉又被称为“潇湘妃子”,若湘妃哭竹,这个故事如果点透,就会激发译语读者的审美联想,在读诗时就会体会到更深一层的意境。
  4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杨译:A green lamp lights the wall as sleep enfolds her,
  Cold rain pelts the casement and her quilt is chill.
  霍译:And lays her down between the lamplit walls,
  While a chill rain against the window falls.
  “青灯”这一意象在中国文化中传达的意境是心境空静脱俗,独守寂寞。杨译采用异化的手法将“青灯”译为“green lamp”,忠实于原文,但是西方读者读了之后未必能产生与原始意境相符的审美联想,应为green这种颜色在西方象征着活泼,活力,似乎与原诗的意境不符,其实这里表达的意境可以用lone lamp来代替。可以借灯来表达黛玉寄人篱下的孤的感觉。孤灯下,冷雨敲窗,更能传递出一种冷清,冷漠,冷酷的气息。在表面繁华的大观园里,黛玉却感觉不到一丝的温暖。杨译中“casement”也很好的营造了中国古典庭院的氛围,比霍译的“window”更贴切些。霍译也许是考虑到西方读者的审美联想,舍弃的“青灯”这一意象,但是“lays her down between the lamplit walls”也很好的传达了孤单的意境,好像只有四面墙陪伴她,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5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杨译:And yet at earth’s uttermost bound,
  Where can a fragrant burial mound be found?
  霍译:Across the sky to the world’s farthest end,
  The flowers’last fragrant resting-place to find.
  此句接上句“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表达了林黛玉不愿同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但是紧接着又无奈的发问:“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朗朗乾坤,何处是她的安身栖息之地,这样的追问同时也是林黛玉对自己身世的悲叹。杨译两句很工整,且押韵。但是他的翻译“earth’s uttermost bound”和霍译“world’s farthest end”相比,似乎“world”更适合此处的意境,表达“世俗”的意思。香丘,是花冢。霍克斯将其翻译成fragrant resting-place,散发着芬芳气息的休息处,显然是绝妙之译!美不胜收!但美中不足是,霍译此句不是追问,而是表示目的的陈述语气,表达感情的力度不够。没有体现本诗以“问”起,又以“问”收的特点,在追问中,林黛玉真切地感受生命的渺茫、生存的不可把握、未来的渺不可知以及自己对生命归宿和灵魂栖息所的寻觅。从审美理解的角度讲,霍译与原诗的思想有些偏差。
  四 结语
  诗歌虽然难译,但是文学的殿堂,又怎能少了诗歌这朵奇葩,所以,诗歌不可译的思想首先应该摒弃。人类的因文化背景不同有差异性,但是更多的是人类审美情感的共性,这是诗歌意境得以传译的基础。通过对《葬花吟》的分析,笔者得到如下启示,首先,以诗译诗应该是译者孜孜以求的目标。其次,若存在文化缺省,诗后加注不失为明智的选择,若是简单的省略不译,那么传译过程中缺失的不仅是意境的圆满,还有文化的交流的缺失。再者,若原诗中的某些意象和西方文化有相悖的寓意,可以采用功能对等的策略,选择能激发目的语读者审美联想的意象来传达。在形式上,也不必字句都拘泥于原文,诗歌整体意境的传达才应该是译者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注:本文系西安文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0B021。
  参考文献:
  [1] 毛荣贵:《翻译美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龚光明:《意境翻译论》,《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3] 李洁、杨彬:《中国古典艺术散文意境的传译》,《山东外语教学》,2007年第1期。
  作者简介:王雪莲,女,1976—,吉林辽源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教学法与课程论,工作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柳宗元永州时期的山水田园诗歌很有特点,无论是对永州山水自相矛盾的描述以及他寄情山水;还是佛理的渗透,无不体现柳宗元多维的创作风格和独特之处。本文试图从这个角度对他的诗歌创作进行梳理,进一步深入探讨柳宗元山水田园诗歌创作的独特风格和意义。  关键词:柳宗元 永州时期 山水田园诗歌 特点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永州时期,柳宗元创作了大量以山水为题材
期刊
摘要 作为19世纪后期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倡导者,王尔德对各种美好的事物总是非常敏感,而对那些物质社会和庸人主义始终持批判态度。这种艺术理念在他的文学作品中表现得极为显著,尤其是在他的代表作《道林·格雷的画像》中。该小说通过对主人公道林·格雷误入歧途致力于追求享乐主义终致死亡的故事描写,突出展现了唯美主义和享乐主义对于生命的不同意义。故事末尾,道林为了保留自己的美貌,毅然选择了“自杀”
期刊
摘要 中国传统戏剧文学根基深厚、力量强大、成果斐然,其中塑造了不少个性鲜明的女性人物形象。本文从中国传统戏剧文学中女性的各种形象为论点,分析了中国传统戏剧文学中女性人物形象的闪光点。  关键词:传统戏剧文学 女性形象 个性鲜明 社会形态 人物塑造 类型化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为中华民族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其中戏剧在中国的文
期刊
摘要 《天问》中的“顾菟”究竟是什么意思,历来说法众多。本文从民间信仰的角度分析了月与虎的关系,认为二者性质相似:都充当了母亲的角色,都是阴性之物,都与女性生子有关,都与西王母密不可分,所以二者互相依从。从而验证了汤炳正先生的观点:《天问》中的“顾菟”就是楚方言中的“於菟(虎)”。  关键词:顾菟 於菟(虎) 月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一 前人对“顾菟”的解
期刊
摘要 在传统译论中,人们一般把翻译看作是一种纯粹的技艺性质的语言活动,翻译实践一般是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导向的,并未把文化的因素纳入其中。然而,翻译研究必须把文化的因素考虑在内。其中,权力关系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笔者通过对严复译作《天演论》的分析证明了多元化权力因素对译文产出施加的巨大影响,以及其中的社会历史因素对译文产出和其他因素起关键的决定作用。  关键词:多元化 权力 译文产
期刊
摘要 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的主要人物之一波洛涅斯是一个政治平衡的维护者,代表了维护政治平衡的理念。波洛涅斯最终死在了人文主义者哈姆雷特的剑下,悲剧性地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从他的死可以看出,人文主义思想反对机械地理解维护政治平衡的理念,主张有机地维护政治平衡,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人和人的理性在政治中的能动作用。波洛涅斯不能满足人文主义的要求,不能满足人文主义所开创的社会思维模式新格
期刊
摘要 《包身工》的主要态度是对包身工“正常性”和“能力”的负面评估以及对打杂的和带工老板的负面“恰当性”评估。体现“正常性”和“能力”的语法成分具有静态和被动的特征,体现“恰当性”的语法成分具有动态和警示、命令的特征。这些特征增强了语篇的态度意义,体现了作者对语言的运用能力。  关键词:态度意义 语法特征 一致性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夏衍
期刊
摘要 针对翻译的可译与不可译问题,译界相继出现了语用等效翻译和零翻译。本文在探讨可译与不可译、语用等效翻译和零翻译的基础上,从罗国青教授的《零翻译与不可译——零翻译本质辩》一文出发,分析对比了语用等效翻译和零翻译,发现它们各有不同的侧重点:零翻译以原语语言文化为标准,其强调翻译标准;而语用等效翻译则强调翻译的语用效果。因此只有根据不同的文体,选取适宜的翻译方法,尽量保留原文所传递的所
期刊
摘要 本质而言,翻译是语言间的信息交际,而语言和文化是相互渗透的,译者实际上处理的是两种文化。本文以《茶馆》两英译本为个案研究对象、翻译目的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了戏剧翻译中文化因素的超/欠额现象。  关键词:目的论 文化 超额和欠额 《茶馆》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语言、文化和翻譯  翻译作为人类行为活动,已有上千年历史。Catford(1965:20
期刊
摘要 人类的认知是一个精确性思维和模糊性思维辩证统一的过程,系统复杂程度越高,模糊性越强,对其进行精确认知和描述的能力相对减弱。人的大脑除精确思维外,还有模糊化思维机制,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共同构成人类认知活动中的活性特征。文学作品本身具有模糊美的特征,而翻译文学作品是一个多元的复杂系统,根据札德的模糊集理论,要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达到“忠实”这一目标,不是一个从确定到确定的线性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