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已日趋成熟。但也有很多教育工作者发现,小组合作学习中,探究性内容的选择很重要。因为有时部分教师组织合作学习时重其“形”,轻其“实”,没有选择好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一些浅显的、无发散性的问题,造成学生参与热情较低,提升较慢,课堂深度思维挖掘不足。所以选择合适的探究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6-0092-02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初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中,探究内容的选取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小组学习内容的选择上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选择具有一定深度,并且能够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内容。
一、合作学习中探究内容存在的问题
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系统地利用教学中的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学习,对团体成员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活动[1]。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有效改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参与度,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促进学生非智力品质的良好发展。它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已不再是课堂教学的插花点缀,而是一种具有实际价值的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并值得提倡的学习方式[2]。
在该模式的实践中,笔者发现有些教师为了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热闹氛围,设置了众多探究活动,但有不少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可将这些现象简单概括为以下五个点。一是合作探究的内容选择不适宜,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大或学生缺少相应的知识储备等。二是合作探究安排得太突然,导致学生前期没有思考的过程,出现无感可发、无话可说的问题。三是合作探究的问题没有太大的价值,浪费课堂时间。四是合作探究的时间不太充足,探究过程只得匆匆略过。五是学生讨论没有围绕重点,导致讨论放任自流。
二、合作学习中探究内容的选择
本文主要针对上述第一种低效现象进行探讨,探究哪些内容适合应用在初中地理合作学习的课堂探究中,旨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对于重点、难点内容,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在学生遇到不易理解的问题时,组织讨论,使学生之间可以取长补短,教师再适时加以点拨,打开学生思路。
如教学“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中的“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的读图获取变化特征”这一重点内容时,可以设置探究讨论活动来完成教学。对于“气温的分布”,可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得到全球气温分布的特点,也可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进行学习,由于難度稍大,教师可以适当加以引导。
不是教材中的所有重难点内容都适宜开展合作学习,如知识难度太大,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去甚远,或抽象性太强,不适宜展开探究性学习;知识虽是重点,但科学性较强,答案唯一,或者课本上已明确呈现出等,这些都不太适宜开展合作学习。当然,对其中的一些内容,教师可给予适当的引导,进行一定程度的探究活动。
(二)新旧知识衔接时,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地理学习的很多内容是从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在教学中经常会运用旧知识。传统课堂教学中,要联系一些较为复杂的旧知识时,一般情况下是教师讲,学生听,结果是学生被动且低效地接受和复习。即使教师精心设计复习、导入环节,做好铺垫,但由于学生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的差异,虽部分学生能很好地进行知识迁移,但有的学生仍会感到很困难,有许多的疑问。此时,教师最好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探究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从而使多数学生都能顺利地将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如虽然学生已学了七年级上册的“世界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但该知识的系统性强,学生容易忘记相关知识点,而在七年级下册“区域地理”的学习中,经常需要通过某地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分析该地区的气候特征,这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旧知,开展讨论,并根据学生的状况,在探究过程中以及探究之后给予适当的补充和点评。在上述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因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探究时有话可说。但当话题有一定难度时,需要让学生先主动地了解自己的薄弱之处,这样探究内容的有效性才会提升。
(三)动手操作项目时,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地理教学中有些内容需要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操作来发现、探究、总结规律,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如在七年级上册中的“地球的运动”的教学中,因为学习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意识,但即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意识,仍然会出现知识掌握不理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大多数教师的处理方式都是把大地球仪带入课堂,边讲解边演练,但这样学生就只是观察者,而需要思考的问题太抽象,导致效果不佳。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演示来理解地球运动的相关内容,然而让学生正确演示也有很大的难度,一些学生不知所以则无法恰当地使用小地球仪,反而会降低课堂效果。而通过合作探究学习,能有效降低演示错误率,达到教学目标。
如“地球的自转”这节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地球自转的概况以及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其中,理解自转方向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学时,笔者结合学生的合作演示,对此进行了如下设计。
将全班学生分为9个小组,6人一组。教师为学生提供9个地球仪以及9个红色箭头贴纸,用于表示地球运动的方向,让学生自带手电筒。
自转方向的实验(以小组为单位):
(1)两名学生面对地球仪上的赤道,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其他四名学生观察纠正。
(2)两名学生根据地球仪转动的方向将红色箭头正确地贴在赤道上,箭头指示地球自转的方向,其他四名学生观察纠正。
(3)两名学生演示地球自转,其他四名学生从北极点、南极点两个角度观察自转方向,并把从两个不同角度所看的自转方向画在平面图上。 通过以上合作探究学习的实践,可以发现,因为演示有难度,学生需要合作,每人想一点、做一点,边动手边观察,互相合作,从而得出结果。另外,以上演示不仅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也极大地节省了实验器材。不过,教师应注意告知学生实验要求以及给予步骤指导。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还可给予提示,以提高探究学习的效果。
(四)课堂练习出现普遍性错误时,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课堂上,学生出现错误是正常现象,只有善于抓住学生中普遍性的错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评价别人的观点,互相启发,相互补充修正,才能更正学生的错误,导向真理。学生在自主学习一些知识时,难免会遇到一些稍难的内容,这时教师的处理方式应该是让学生根据导学案筛选出自己认为有难度的知识点,如果发现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或看法不一致,则让学生通过组内合作讨论解决,若仍旧解决不了,就在班级范围内讨论解决。
(五)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安排一些开放性问题。地理学科知识涉及范围广泛,内容丰富,习题类型多样。地理教师应多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小组内的合作探究,把自己的想法展示出来,同时也从别的学生那里发现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从而培养全面考虑问题和善于取长补短的优良习惯。
(六)引导学生对知识主动质疑时,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自主学习的理想状态就是学生能自主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而事实上,很多知识对学生来说较陌生,学生不太能提出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则能给予学生一定的探究讨论时间,由于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学生肯定會产生一些问题。一般情况下,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对于不理解的知识会很自然地提出一些问题,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解释这些问题,帮助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消除疑惑。在此过程中,获益的不仅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也可得到锻炼和提升。当然在合作学习中也可能遇到一些组内讨论后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时可以鼓励学生在班级中提出来,由教师和全班同学共同解决,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合作学习的效果。
(七)探讨联系生活的内容时,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教师在讲解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时可以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很多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通过合作探究,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地理,能够引起学生对生活中的地理知识的关注,使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注重联系实践。如七年级上册“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这一课中,针对传统聚落的发展和保护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选取所在城市的传统聚落,让学生思考并合作探讨传统聚落的作用、与现今生活存在的矛盾、传统聚落现今的状态,使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说想法、讲观点,加深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培养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综上所述,适宜在初中地理合作学习课堂中探究的内容大多是教学的重点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以及一些具有开放性和操作性的内容。那些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需要较丰富的知识基础的内容,虽为教学重点,但不宜采取探究学习的方式。而太过浅显、简单,与课程主体内容联系性低的内容,也不太适宜让学生花费过多的时间进行探究性学习。而要正确选取适宜探究性学习的内容,需要教师不断加深对教材、学生和社会的观察、了解和研究,如此在教学中才能避免低效、形式化的探究活动,使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更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秦国林.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及其借鉴意义[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9).
[2]张彩转,郑俊红.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和策略[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2009.
【关键词】初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6-0092-02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初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中,探究内容的选取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小组学习内容的选择上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选择具有一定深度,并且能够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内容。
一、合作学习中探究内容存在的问题
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系统地利用教学中的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学习,对团体成员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活动[1]。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有效改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参与度,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促进学生非智力品质的良好发展。它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已不再是课堂教学的插花点缀,而是一种具有实际价值的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并值得提倡的学习方式[2]。
在该模式的实践中,笔者发现有些教师为了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热闹氛围,设置了众多探究活动,但有不少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可将这些现象简单概括为以下五个点。一是合作探究的内容选择不适宜,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大或学生缺少相应的知识储备等。二是合作探究安排得太突然,导致学生前期没有思考的过程,出现无感可发、无话可说的问题。三是合作探究的问题没有太大的价值,浪费课堂时间。四是合作探究的时间不太充足,探究过程只得匆匆略过。五是学生讨论没有围绕重点,导致讨论放任自流。
二、合作学习中探究内容的选择
本文主要针对上述第一种低效现象进行探讨,探究哪些内容适合应用在初中地理合作学习的课堂探究中,旨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对于重点、难点内容,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在学生遇到不易理解的问题时,组织讨论,使学生之间可以取长补短,教师再适时加以点拨,打开学生思路。
如教学“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中的“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的读图获取变化特征”这一重点内容时,可以设置探究讨论活动来完成教学。对于“气温的分布”,可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得到全球气温分布的特点,也可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进行学习,由于難度稍大,教师可以适当加以引导。
不是教材中的所有重难点内容都适宜开展合作学习,如知识难度太大,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去甚远,或抽象性太强,不适宜展开探究性学习;知识虽是重点,但科学性较强,答案唯一,或者课本上已明确呈现出等,这些都不太适宜开展合作学习。当然,对其中的一些内容,教师可给予适当的引导,进行一定程度的探究活动。
(二)新旧知识衔接时,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地理学习的很多内容是从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在教学中经常会运用旧知识。传统课堂教学中,要联系一些较为复杂的旧知识时,一般情况下是教师讲,学生听,结果是学生被动且低效地接受和复习。即使教师精心设计复习、导入环节,做好铺垫,但由于学生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的差异,虽部分学生能很好地进行知识迁移,但有的学生仍会感到很困难,有许多的疑问。此时,教师最好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探究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从而使多数学生都能顺利地将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如虽然学生已学了七年级上册的“世界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但该知识的系统性强,学生容易忘记相关知识点,而在七年级下册“区域地理”的学习中,经常需要通过某地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分析该地区的气候特征,这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旧知,开展讨论,并根据学生的状况,在探究过程中以及探究之后给予适当的补充和点评。在上述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因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探究时有话可说。但当话题有一定难度时,需要让学生先主动地了解自己的薄弱之处,这样探究内容的有效性才会提升。
(三)动手操作项目时,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地理教学中有些内容需要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操作来发现、探究、总结规律,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如在七年级上册中的“地球的运动”的教学中,因为学习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意识,但即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意识,仍然会出现知识掌握不理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大多数教师的处理方式都是把大地球仪带入课堂,边讲解边演练,但这样学生就只是观察者,而需要思考的问题太抽象,导致效果不佳。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演示来理解地球运动的相关内容,然而让学生正确演示也有很大的难度,一些学生不知所以则无法恰当地使用小地球仪,反而会降低课堂效果。而通过合作探究学习,能有效降低演示错误率,达到教学目标。
如“地球的自转”这节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地球自转的概况以及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其中,理解自转方向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学时,笔者结合学生的合作演示,对此进行了如下设计。
将全班学生分为9个小组,6人一组。教师为学生提供9个地球仪以及9个红色箭头贴纸,用于表示地球运动的方向,让学生自带手电筒。
自转方向的实验(以小组为单位):
(1)两名学生面对地球仪上的赤道,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其他四名学生观察纠正。
(2)两名学生根据地球仪转动的方向将红色箭头正确地贴在赤道上,箭头指示地球自转的方向,其他四名学生观察纠正。
(3)两名学生演示地球自转,其他四名学生从北极点、南极点两个角度观察自转方向,并把从两个不同角度所看的自转方向画在平面图上。 通过以上合作探究学习的实践,可以发现,因为演示有难度,学生需要合作,每人想一点、做一点,边动手边观察,互相合作,从而得出结果。另外,以上演示不仅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也极大地节省了实验器材。不过,教师应注意告知学生实验要求以及给予步骤指导。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还可给予提示,以提高探究学习的效果。
(四)课堂练习出现普遍性错误时,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课堂上,学生出现错误是正常现象,只有善于抓住学生中普遍性的错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评价别人的观点,互相启发,相互补充修正,才能更正学生的错误,导向真理。学生在自主学习一些知识时,难免会遇到一些稍难的内容,这时教师的处理方式应该是让学生根据导学案筛选出自己认为有难度的知识点,如果发现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或看法不一致,则让学生通过组内合作讨论解决,若仍旧解决不了,就在班级范围内讨论解决。
(五)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安排一些开放性问题。地理学科知识涉及范围广泛,内容丰富,习题类型多样。地理教师应多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小组内的合作探究,把自己的想法展示出来,同时也从别的学生那里发现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从而培养全面考虑问题和善于取长补短的优良习惯。
(六)引导学生对知识主动质疑时,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自主学习的理想状态就是学生能自主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而事实上,很多知识对学生来说较陌生,学生不太能提出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则能给予学生一定的探究讨论时间,由于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学生肯定會产生一些问题。一般情况下,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对于不理解的知识会很自然地提出一些问题,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解释这些问题,帮助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消除疑惑。在此过程中,获益的不仅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也可得到锻炼和提升。当然在合作学习中也可能遇到一些组内讨论后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时可以鼓励学生在班级中提出来,由教师和全班同学共同解决,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合作学习的效果。
(七)探讨联系生活的内容时,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教师在讲解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时可以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很多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通过合作探究,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地理,能够引起学生对生活中的地理知识的关注,使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注重联系实践。如七年级上册“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这一课中,针对传统聚落的发展和保护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选取所在城市的传统聚落,让学生思考并合作探讨传统聚落的作用、与现今生活存在的矛盾、传统聚落现今的状态,使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说想法、讲观点,加深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培养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综上所述,适宜在初中地理合作学习课堂中探究的内容大多是教学的重点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以及一些具有开放性和操作性的内容。那些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需要较丰富的知识基础的内容,虽为教学重点,但不宜采取探究学习的方式。而太过浅显、简单,与课程主体内容联系性低的内容,也不太适宜让学生花费过多的时间进行探究性学习。而要正确选取适宜探究性学习的内容,需要教师不断加深对教材、学生和社会的观察、了解和研究,如此在教学中才能避免低效、形式化的探究活动,使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更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秦国林.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及其借鉴意义[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9).
[2]张彩转,郑俊红.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和策略[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2009.